欲修圣功,始于孝親,誰無父母,木本水源。
仁及天下,愛始于親,酬恩報德,育我情深。
德配天地,莫大于孝,奉養慕敬,乃孝之道。
弟子之職,在事親長,拂試幾案,掃除塵鞅。
書籍筆硯,整理隨時,親所愛物,保而存之。
十歲以后,先親而起,盥畢親前,問安如禮。
父母將寢,整衾以待,已寢下帷,屏息出外。
開門揭簾,勿令聲響,門本關者,隨手關上。
夏日侍親,揮扇卻暑,冬察冷暖,照應爐火。
進饌之禮,孝養所在,事親習勞,驕慢必戒。
親膳將至,先試幾案,敬安箸匙,器具勿亂。
親未舉箸,不得先食,親將食完,繼親而畢。
親嗜之物,移近親前,尊長飯竣,躬撤幾筵。
晉王延,孝可貴,夏扇席,冬溫被,
自寒無全衣,養親極滋味。
養親身,孝之始;養親志,孝乃大;
勿傷親心,勿拂親意。
親命即趨,唯勿稍遲,當食則吐,當業則投。
出赴書塾,鞠躬告出,歸見親長,鞠躬告入。
親出親入,敬慕和煦,毋得怠慢,視若無睹。
弟子行事,必稟家長,不稟而行,是曰慢上。
幼勿遠游,游必有方,不有私財,不衣裘裳。
能順即孝,悅親為則,顏色詞氣,宜和勿直。
親責打,因愛子,勿違忤,速改悔。
親長有事,盡當服役,盥為捧巾,坐為正席。
如此之類,不可殫述,但當敬慕,不可怠忽。
親有過,當幾諫,撻流血,不敢怨。
諫不從,巧對待,諫諸內,隱諸外。
善則稱親,過則歸己,普天之下,無不是的父母。
養親之身,為孝之恒,成親之德,乃孝之純。
以道事親,雖孝之大,自高卑親,慢上宜戒。
以善責親,即傷親心,罪同忤道,乖天和平。
才能富貴,驕則貽誚,誰生汝身,而將親傲?
父母生我,劬勞鞠育,子壯親衰,思之當哭。
親衰老,當伏侍;親病痛,當醫治;
親貧困,當安慰;親勞苦,當身替。
年暮需人,況當病苦,竭力奉侍,庶幾反哺。
侍疾勿怠,盡瘁弗止,不幸喪亡,飾終以禮。
遺體歸土,宜及其時,毋惑風水,久淹葬期。
生則盡養,死則盡思,拜掃祭奠,勿虧禮儀。
繼母庶母,皆為吾母,既名之子,當孝無忤。
養親敬親,孝事如儀,事長交友,一以貫之,
仁民愛物,推廣咸宜,童年知此,作圣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