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史部(2)

  • 書目答問
  • 張之洞
  • 4973字
  • 2015-12-26 18:57:47

《宋史紀事本末》二十六卷。(明陳邦瞻。同上,同上,同上。)

《元史紀事本末》四卷。(同上。同上,同上,同上。)

《明史紀事本末》八十卷。(谷應泰。同上,同上,同上。)

《三藩紀事本末》四卷。(楊陸榮。借月山房本。)

《圣武記》十四卷。(魏源。通行大字、小字兩本。《平定粵匪紀略》二十二卷,同治四年湖北省官撰,通行刻本,亦可備考。)

《三朝北盟會編》二百五十卷。(宋徐夢莘。傳鈔本,無刻本。)

──右紀事本末類古史第四

《逸周書》孔晁注十卷。盧文弨校。抱經堂本。

《逸周書補注》二十四卷。(陳逢衡。自著《陳氏叢書》本。)

《周書集訓校釋》卷。(朱右曾。自刻本。)

《逸周書管箋》十六卷。(丁宗洛。刻本。)

《國語韋昭注》二十一卷,附《札記》一卷。(顧廣圻校。黃氏士禮居仿宋刻本,武昌局翻黃本,黃模《國語補韋》,未見傳本。)

《國語補音》三卷。(宋宋庠。微波榭本,吳氏望三益齋刻本。)

《國語校注本三種》二十九卷。(《三君注》輯存四卷,《國語發(fā)正》二十一卷,《國語考異》四卷。汪遠孫。自刻本。)

《國語韋昭注疏》十六卷。(洪亮吉。旌德呂氏刻本。龔麗正《國語韋昭注疏》、董斯垣《國語正義》,未見傳本。)

《戰(zhàn)國策》高誘注三十三卷,《札記》三卷。(宋姚宏校正續(xù)注。顧廣圻校。

士禮居仿宋刻本,武昌局翻黃本。)

《戰(zhàn)國策》高誘注三十三卷。(宋姚宏校正續(xù)注。雅雨堂校本。鮑彪注本多竄改,不如此兩本。)

《戰(zhàn)國策校注》十卷。(宋鮑彪注。元吳師道補正。《惜陰軒叢書》本。)

《國策地名考》二十卷。(程恩澤。狄子奇箋。粵雅堂本。)

《戰(zhàn)國策釋地》二卷。(張琦。家刻本。)

《戰(zhàn)國紀年》六卷。(林春溥。竹柏山房十一種本。)

《山海經箋疏》十八卷,《圖贊》一卷。(郭璞注、贊,郝懿行疏。阮刻單行本,又《郝氏遺書》本,郝勝于畢。別行《山海經圖贊》一卷,《藝海珠塵》及他叢書多有之。)

《山海經》十八卷。(畢沅校。經訓堂本。)

《校正竹書紀年》二卷。(洪頤煊。平津館本。)

《竹書紀年集證》五十八卷。(陳逢衡。《陳氏叢書》本。)

《竹書紀年補證》四卷。(林春溥。《竹柏山房十一種》本。)

《考訂竹書紀年》十四卷。(雷學淇。家刻本。)

《穆天子傳》郭璞注七卷。(洪頤煊校。平津館本,又《古今逸史》本。檀萃《穆傳注疏》,博而多謬,不錄。)

《世本》一卷。(孫馮翼輯。問經堂本,又高郵茆氏輯刻《十種古書》本。)

《校輯世本》二卷。(雷學淇。自刻本。)

《世本輯補》十卷。(秦嘉謨。原刻本。)

《家語》王肅注十卷。(汲古閣本。今通行李氏重刻汲古本作四卷。非古家語,然不能廢。)

《家語》何孟春注八卷。(盧文弨校刻本。)

《家語疏證》六卷。(孫志祖。自刻本。)

《晏子春秋》七卷,《音義》二卷。(孫星衍《音義》。岱南閣本,經訓堂本,又吳鼒仿宋本。)

《越絕書》十五卷。(漢袁康。明仿宋刻本,《古今逸史》本,《漢魏叢書》本。《漢魏叢書》有程榮、何允中、王謨三刻,何多于程,王多于何,今通行王本。)

《吳越春秋》十卷。(漢趙曄。《古今逸史》、《漢魏叢書》本并為六卷。)

《附圖列女傳》七卷,《續(xù)》一卷。(漢劉向。阮刻仿宋本。顧之逵《小讀書堆》本,亦精,無圖。)

《列女傳注》八卷。(郝懿行妻王照圓。《郝氏遺書》本。)

《列女傳校注》八卷。(汪遠孫妻梁端。家刻本。)

《新序》十卷。(漢劉向。明經廠《新序》、《說苑》合刻本,何良俊合刻本,《漢魏叢書》本。陳壽祺有《新序》、《說苑校本》,未刊。)

《說苑》二十卷。(同上。以上五書,雖漢人作,然皆紀古事,多本舊文,故列古史。)

《古史紀年》十四卷,《古史考年同異表》二卷。(林春溥。《竹柏山房》十一種本。)

──右古史類別史第五(別史、雜史,頗難分析,今以官撰及原本正史重為整齊,關系一朝大政者入別史,私家紀錄中多碎事者入雜史。)

《東觀漢記》二十四卷。(舊題漢劉珍。聚珍本,福本,掃葉山房本,桐華館本。)

《晉記》六十八卷。(郭倫。原刻本。)

《晉略》六十卷。(周濟。道光十九年刻本。)

《西魏書》二十四卷。(謝啟昆。乾隆乙卯刻本。)

《大唐創(chuàng)業(yè)起居注》三卷。(唐溫大雅。《津逮》本,《學津》本,明鐘人杰刻《唐宋叢書》本。)

《順宗實錄》五卷。(唐韓愈。海山仙館本,亦在《全唐文》內。)

《東觀奏記》三卷。(唐裴庭裕。《續(xù)百川學海》本,《唐宋叢書》本,《稗海》本。)

《隆平集》二十卷。(舊題宋曾鞏。康熙四十年彭期校刻本。)

《東都事略》一百三十卷。(宋王偁五松室仿宋本,掃葉山房本。)

《契丹國志》十七卷。(宋葉隆禮。掃葉山房本。)

《大金國志》四十卷。(舊題金宇文懋昭。掃葉山房本。《古今逸史》、《說海》中《遼志》、《金志》,即此兩書摘本。)

《明史稿》二百八卷。(王鴻緒。通行本。)

《東華錄》三十二卷。(蔣良騏。通行本八卷。)

《宏簡錄》二百五十四卷。(明邵經邦。通行本。是書意在續(xù)《通志》,成古今通史,特不能續(xù)其二十略,無力購《宋》、《遼》、《金》三史者,可以此書代之。)

《續(xù)后漢書》四十七卷。(宋蕭常。郁松年刻《宜稼堂叢書》本。又有郝經《續(xù)后漢書》,謝陛《季漢書》,陳陳相因,不錄。以下二書,為訂正《三國志》、《五代史》體例而作。)

《續(xù)唐書》七十卷。(陳鳣。道光十七年刻本。)

《宋史新編》二百卷。(明柯維騏。明刻本。陳黃中《宋史稿》二百十九卷,未刊。以下三書,皆為刪繁就簡。)

《南宋書》六十卷。(明錢士升。掃葉山房本。)

《元史類編》四十二卷。(邵遠平。通行本。此書意在續(xù)《宏簡錄》。)

──右別史類雜史第六

(錄其有關政制、風俗、軼事者。)

《玉函山房輯佚書史編》 種。(馬國翰。濟南刻本。)

《帝王世紀》十卷。(晉皇甫謐。宋翔鳳輯。浮溪精舍本,《指海》本一卷,附《補遺》。)

《古史考》一卷。(漢譙周。平津館輯本。)

《路史》四十七卷。(宋羅泌。通行本。)

《春秋別典》十五卷。(明薛虞畿。孫星衍補注出典。《嶺南遺書》本,守山閣本,金壺本。)

《楚漢春秋》一卷。(漢陸賈。茆氏輯《十種古書》本。)

《伏侯古今注》一卷。(漢伏無忌。茆輯《十種》本。)

《建康實錄》二十卷。(唐許嵩。張海鵬刻本。)

《貞觀政要》十卷。(唐吳兢。明經廠本,朱載震刻大字本。)

《奉天錄》四卷。(唐趙元一。秦校本,粵雅堂本,《指海》本。)

《南部新書》十卷。(宋錢易。粵雅堂本,《學津》本,明高承埏稽《古堂日鈔》本。)

《鑒誡錄》十卷。(宋何光遠。知不足齋本,《學津》本。)

《錦里耆舊傳》四卷。(宋句延慶。讀畫齋本。)

《涑水紀聞》十六卷。(宋司馬光。聚珍本,福本,《學津》本。)

《澠水燕談錄》十卷。(宋王辟之。知不足齋本。)

《靖康傳信錄》三卷。(宋李綱。海山仙館本,李調元刻《函海》本。)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四十卷。(宋李心傳。聚珍本,福本,《函海》本。)

《大金吊伐錄》四卷。(金闕名。守山閣本,金壺本。)

《慶元黨禁》一卷。(宋闕名。知不足齋本。)

《宋季三朝政要》五卷。(宋闕名。)《附錄》一卷。(宋陳仲微。守山閣本,粵雅堂本,《學津》本。)

《庚申外史》二卷。(宋葛祿權衡。海山仙館本,又《學津》本。)

《汝南遺事》四卷。(元王鶚。《指海》本,借月山房本。)

《歸潛志》十四卷。(元劉祁。聚珍本,福本,知不足齋本。)

《元朝秘史》十五卷。(闕名。《連筠》本。)

《野獲編》三十卷。(明沈德符。明刻本。)

《雙槐歲抄》十卷。(明黃瑜。《嶺南遺書》本。)

《革除逸史》二卷。(明朱睦。《指海》本,借月山房本。)

《弇州別集》一百卷。(明王世貞。明刻本。)

《列朝盛事》一卷。(明王世貞。《指海》本,借月山房本。)

《勝朝彤史拾遺記》六卷。(毛奇齡。《西河集》本,《珠塵》本。)

《明季北略》二十四卷,《南略》十八卷。(計六奇。通行本。)

《綏寇紀略》十二卷,《補遺》三卷。(吳偉業(yè)。《學津》本。)

《明季裨史》十六種,二十七卷。(通行本。《烈皇小識》,《圣安本紀》,《行在陽秋》,《嘉定紀略》,《幸存錄》,《續(xù)幸存錄》,《求野錄》,《也是錄》,《江南聞見錄》,《粵游見聞》,《賜姓始末》,《兩廣紀略》,《東明聞見錄》,《青磷屑》,《四王合傳》,《揚州十日記》。)

以上雜史類事實之屬《摭言》十五卷。(唐王定保。雅雨堂本,《學津》本。)

《近事會元》五卷。(宋葉上交。守山閣本。)

《文昌雜錄》七卷。(宋龐元英。雅雨堂本,《學津》本。)

《麟臺故事》五卷。(宋程俱。聚珍本,杭本,福本。)

《翰苑群書》二卷。(宋洪遵。知不足齋本。十二種。)

《愧郯錄》十五卷。(宋岳珂。知不足齋本。)

《朝野類要》五卷。(宋趙升。知不足齋本。)

《玉堂嘉話》八卷。(元王惲。守山閣本,金壺本。)

《科場條貫》一卷。(明陸深。《儼山外集》本。)

《翰林記》二十卷。(明黃佐。《嶺南遺書》本。)

《觚不觚錄》一卷。(明王世貞。借月山房本,《指海》本,廣百川本。)

《明內廷規(guī)制考》三卷。(借月山房本。)

《內閣小識》一卷,附《內閣故事》。葉鳳毛。《指海》本。

《南臺舊聞》十六卷。(黃叔璥。刻本。)

以上雜史類掌故之屬《大業(yè)雜記》一卷。(唐杜寶。《指海》本,《唐宋叢書》本。)

《大唐新語》十三卷。(唐劉肅。《唐人說薈》本。)

《宣和遺事》二卷。(士禮居校宋本。)

《洛陽搢紳舊聞記》五卷。(宋張齊賢。知不足齋本。)

《湘山野錄》三卷,《續(xù)錄》一卷。(宋釋文瑩。《津逮》本,《學津》本。)

《玉壺野史》十卷。(同上。知不足齋本,守山閣本,金壺本。)

即《玉壺清話》。

《曲洧舊聞》十卷。(宋朱弁。知不足齋本,《學津》本。)

《松漠紀聞》一卷,《續(xù)》一卷。(宋洪皓。《學津》本,又《古今逸史》本。)

《石林燕語考異》十卷。(宋葉夢得。宇文紹奕《考異》。琳瑯秘室別行校足本,又《稗海本》。)

《四朝聞見錄》五卷。(宋葉紹翁。知不足齋本。葉乃宗朱子者,前人或謂此書詆朱,誤也。)

《東京夢華錄》十卷。(宋孟元老。《津逮》本,《學津》本,《唐宋叢書》本。)

《夢粱錄》二十卷。(宋吳自牧。知不足齋本,《學津》本。)

《武林舊事》十卷。(宋周密。知不足齋本,《唐宋叢書》本,《秘笈》本。)

《東南紀聞》三卷。(元人失名。守山閣本,金壺本。)

《長春真人西游記》二卷。(元李志常。《連筠》本。)

《懸笥瑣探》一卷。(明劉昌。《得月續(xù)刻》本。)

《明宮史》五卷。(明呂毖。《學津本》。)

《酌中志》二十四卷。(明劉若愚。海山仙館本。)

《春明夢余錄》七十卷。(孫承澤。古香齋本。)

《社事始末》一卷。(杜登春。《珠塵》本。)

《樞垣紀略》十六卷。(梁章鉅。道光十五年刻本。)

以上雜史類瑣記之屬(主記事者入此類。多參議論、罕關政事者入小說。)

──右雜史類載記第七《華陽國志》十二卷,《附錄》一卷。(晉常璩。顧廣圻校。廖寅刻足本。)

《十六國春秋》十六卷。(舊題魏崔鴻。《漢魏叢書》本,單行大字本。此非原書。)

《鄴中記》一卷。(晉陸翙。聚珍本,杭本,福本,《續(xù)百川》本。)

《五國故事》二卷。(宋闕名。知不足齋本。)

《九國志》十二卷,附《拾遺》。宋路振。守山閣輯本,又粵雅堂本,海山仙館本,龍氏活字本。

《江南野史》十卷。(宋龍袞。《續(xù)百川》本。又《函海》本。)

《吳越備史》四卷(宋錢儼。)《補遺》一卷。(闕名。《學津》本,掃葉山房本止四卷。任大椿《吳越備史注》三十卷,未見傳本。)

《增訂吳越備史》五卷,《補遺》一卷。(錢時鈺。乾隆六十年刻本。)

《十國春秋》一百一十四卷,(吳任臣。)《拾遺》一卷,《備考》一卷。

(周昂。周氏乾隆重刻本,原刻無末二卷。)

《馬令南唐書》三十卷。(蔣氏馬、陸二書合刻原本,《唐宋叢書》本,江西翻本惡。)

陸游《南唐書》十八卷,《音釋》一卷。(汲古閣本。)

《南漢書》十八卷,《叢錄》二卷,《南漢文字》四卷。(梁廷柟。道光己丑刻本。)

《西夏書事》卷。(國朝人。原刻本。洪亮吉《西夏國志》十六卷,未見刻本。)

──右載記類傳記第八

《孔子編年》五卷。(宋胡仔。績溪胡氏家刻本。)

《孔子世家補訂》一卷。(林春溥。竹柏山房《十一種》本。)

《孔子集語》十七卷。(孫星衍、嚴可均輯。平津館本。遠勝宋薛據書。采集群書。所引真?zhèn)尾灰唬洸俊⒆硬拷圆豢呻`,故附于編年之后。)

《東家雜記》二卷。(宋孔傅。胡珽編《琳瑯秘室叢書》活字版本。)

《闕里文獻考》一百卷。(孔繼汾。乾隆壬午刻本。)

《孔孟編年》卷。(狄子奇。自刻本。)

《鄭學錄》四卷。(鄭珍。遵義唐氏刻本。)

《諸葛忠武侯故事》五卷。(張澍。自刻本,沔縣《武侯文集》附刻本。互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凰县| 西乌| 乳源| 昆山市| 十堰市| 嘉禾县| 崇州市| 峨眉山市| 马尔康县| 绍兴市| 克拉玛依市| 寿阳县| 精河县| 镇雄县| 宁海县| 桃园市| 福州市| 甘洛县| 大安市| 彭山县| 宁晋县| 漳州市| 泽库县| 乌兰浩特市| 都匀市| 巧家县| 油尖旺区| 临朐县| 西平县| 德昌县| 安宁市| 泾阳县| 新昌县| 重庆市| 兴隆县| 义乌市| 弋阳县| 枣阳市| 永泰县| 天气| 江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