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詩后箋》卷。(胡承珙。《墨莊遺書》本。許桂林《毛詩后箋》八卷,未刊。)
《毛詩稽古編》三十卷。(陳啟源。單行本,學海堂本。錢大昭《詩古訓》十二卷,未刊。)
《詩經小學》四卷。(段玉裁。經韻樓本,學海堂本。)
《毛鄭詩考正》四卷。(戴震。《戴氏遺書》本,學海堂本。)
《毛鄭詩釋》四卷。(丁晏。六藝堂本。)
《詩廣詁》三十卷。(徐璈。刻本。)
《毛詩補疏》五卷。(焦循。《焦氏叢書》本,學海堂本。)
《詩禮征》十卷。(包世榮。家刻本。)
《校正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二卷。(丁晏校。六藝堂本,《古經解匯函》重刻丁本,又《津逮》本。)
《陸璣疏考證》一卷。(焦循。《焦氏叢書》本。)
《詩經稗疏》四卷。(王夫之。《船山遺書》本。)
《續詩傳鳥名》三卷。(毛奇齡。《西河集》本。)
《詩地理考》六卷。(宋王應麟。《玉海》附刻本,《津逮》本,《學津》本。)
《毛詩地理釋》四卷。(焦循。)
《詩氏族考》六卷。(李超孫。別下齋本。)
《毛詩識小》三十卷。(林伯侗。《修本堂遺書》本。)
《詩本音》十卷。(顧炎武。《音學五書》本,學海堂本。)
《毛詩韻訂》十卷。(苗夔。自刻本。)
《毛詩證讀》卷。(翟灝。刻本。)
《詩音表》一卷。(錢坫。錢氏四種本。)
《詩經廿二部古音表集說》卷。(夏炘。自著《景紫堂全書》本。)
《詩聲類》十二卷,《分例》一卷。(孔廣森。軒所著書本。)
《毛詩王氏注》四卷,《義駁》一卷,《奏事》一卷,《問難》一卷。(魏王肅。玉函山房輯本。)
《毛詩異同評》三卷。(晉孫毓。)《難孫氏毛詩評》一卷。(陳統。)
玉函山房輯本。
《毛詩指說》一卷。(唐成伯玙。通志堂本。)
《毛詩通考》二十卷,《鄭氏詩譜考正》一卷。(林伯桐。修本堂本。)
《毛詩重言》一卷,《毛詩雙聲疊韻說》一卷。(王筠。鄂宰四種本。)
《魯詩故》三卷。(玉函山房輯本。)
《齊詩傳》二卷。(玉函山房輯本。近人別有《齊詩翼奉學》一卷。)
《韓詩故》二卷,《韓詩內傳》一卷,《韓詩說》一卷。(漢韓嬰。玉函山房輯本。邵晉涵《韓詩內傳考》,有刻本,未見。)
《韓詩薛君章句》二卷。(漢薛漢。玉函山房輯本。)
《韓詩內傳征》四卷。(宋綿初。刻本。嚴可均輯《韓詩》二十一卷,附《魯詩》、《齊詩》、《漢人詩說》,未刊。)
《韓詩外傳》十卷。(漢韓嬰。趙懷玉校本,周廷寀校注本,吳氏望三益齋刻周趙合校本,《古經解匯函》本,又《津逮》、《學津》、通津草堂三本,皆遜。陳瑑《韓詩外傳疏證》十卷,未見傳本。)
《三家詩考》一卷。(宋王應麟。《玉海》附刻本,《津逮》本,《學津》本。)
《詩考補注》二卷,《補遺》一卷。(林伯桐。修本堂本。)
《詩考異字箋余》十四卷。(周邵蓮。嘉慶元年刻本。)
《三家詩異文疏證》六卷,《補遺》三卷。(馮登府。道光十年自刻本,又學海堂、《續刻經解本》二卷。別有《三家詩異義遺說》二十卷,未刊。)
《三家詩遺說考》十五卷。(陳壽棋。家刻本。)
《四家詩異文考》五卷。(陳喬樅。自刻本。)
《呂氏家塾讀詩記》三十二卷。(宋呂祖謙。錢儀吉編刻《經苑》本,明嘉靖陸釴刻本。)
《詩緝》三十六卷。(宋嚴粲。明刻本。)
《詩說》三卷,《附錄》一卷。(惠周惕。家刻本,借月山房本,《指海》本,學海堂本。)
《某溪詩經補注》二卷。(戴震。《戴氏遺書》本,學海堂本。)
《虞東學詩》十二卷。(顧鎮。刻本。)《詩古微》卷。(魏源。自刻本。
魏所著有《書古微》、《公羊古微》,未見傳本。)
《三家詩拾遺》十卷。(范家相。守山閣本。)
《毛詩寫官記》四卷,札記二卷。(毛奇齡。《西河集》本。)
《毛詩義》二十四卷。(李黼平。廣州原刻本,學海堂本。)
《毛詩古音考》六卷。(明陳第。《學津》本。)
《毛詩名物圖說》九卷。(徐鼎。乾隆三十六年刻本。)
以上《詩》之屬(詩家與四家《詩》皆不合者不錄。子貢《詩傳》,申培《詩說》,皆偽書,不錄。)
《禮說》十四卷。(惠士奇。原刻本,上海彭氏重刻本,學海堂本。)
《周禮疑義舉要》七卷。(江永。原刻本,守山閣本,學海堂本。)
《周禮漢讀考》六卷。(段玉裁。經韻樓本,學海堂本。徐養原《周禮故書考》,沈夢蘭《周官學》,未見傳本。)
《周禮故書疏證》卷。(宋世犖。臺州叢書本。)
《周官禮鄭氏注箋》十卷。(莊綬甲。馬宗梿《周禮鄭注疏證》,未見傳本。)
《周禮釋注》二卷。(丁晏。六藝堂本。)
《周官祿田考》三卷。(沈彤。《果堂集》本,學海堂本。)
《周禮軍賦說》四卷。(王鳴盛。學海堂本。)
《考工記圖》二卷。(戴震。《戴氏遺書》本,學海堂本。)
《考工創物小記》一卷,(《磬折古義》一卷,《溝洫疆理小記》一卷,《九谷考》一卷。程瑤田。在《通藝錄》內,學海堂本。)
《車制圖考》一卷。(阮元。揅經堂本,學海堂本。較錢《坫車制考》尤核。朱鴻《考工記車制參解》,未刊。)
《考工輪輿私箋》二卷。(鄭珍。)附圖一卷。(今人。同治戊辰莫氏刻本。)
《肆獻裸饋食禮纂》三卷。(任啟運。《釣臺遺書》本。互見。)
《周官記》五卷,《周官說》五卷。(莊存與。《味經齋遺書》本。)
以上《周禮》之屬(疑經者不錄。)
《儀禮鄭注句讀》十七卷,(附《監本正誤》一卷,《石經正誤》一卷。張爾岐。通行本。吳廷華《儀禮章句》,已入讀本。)
《儀禮圖》六卷。(張惠言。阮刻單行本,武昌局刻縮本。遠勝宋楊復圖。)
《儀禮釋例》一卷。(江永。張海鵬刻《墨海金壺》本,守山閣本。《墨海金壺》印行不多,所刻書皆在《守山閣叢書》中。)
《禮經釋例》十三卷。(凌廷堪。儀征阮氏《文選樓叢書》本,學海堂本。)
《儀禮正義》四十卷。(胡培翚,沔陽陸氏蘇州刻本,內有十二卷楊大堉補。)
《儀禮漢讀考》一卷。(段玉裁。經韻樓本,學海堂本。)
《儀禮古今文疏義》卷。(胡承珙。《墨莊遺書》本,徐養原《儀禮古今文疏證》,有刻本,未見。)
《儀禮故書疏證》卷。(宋世犖。《臺州叢書》本。)
《儀禮注疏詳校》十七卷。(盧文弨。抱經堂本。)
《儀禮正訛》十七卷。(金曰追。刻本。)
《儀禮石經校勘記》四卷。(阮元。粵雅堂本。)
《儀禮釋官》九卷。(胡匡衷。家刻本,學海堂本,胡肇智重刻本。)
《釋宮譜增注》一卷。(江永。《指海》本。)
《禮經宮室答問》二卷。(洪頤煊。自著《傳經堂叢書》本。胡培翚《儀禮宮室定制考》,未見傳本。)
《弁服釋例》八卷。(任大椿。王氏刻本,學海堂本。)
《喪服傳馬王注》一卷。(問經堂輯本。)
《喪服文足征記》十卷。(程瑤田。通藝錄本,學海堂本。)
《喪服會通》卷。(吳嘉賓。自刻本。)
《儀禮管見》四卷。(褚寅亮。家刻本。)
《儀禮小疏》八卷。(沈彤。《果堂集》本,《學海堂》本。)
《儀禮釋注》二卷。(丁晏。六藝堂本。)
《儀禮私箋》八卷。(鄭珍。遵義唐氏刻本,江寧重刻本。)
《儀禮集編》四十卷。(盛世佐。刻本。)
《讀禮通考》一百二十卷。(徐乾學。原刻通行本。)
《儀禮識誤》三卷。(宋張淳。聚珍本,杭本,福本,經苑本,榮譽刻《得月叢書》本。)
《儀禮集釋》三十卷,《儀禮釋宮》一卷。(宋李如圭。聚珍本,福本,經苑本。《釋宮》有守山閣本,金壺本。二書雖善,已為今書該括。)
《儀禮析疑》十七卷。(方苞。《望溪全集》本。)
《儀禮逸經傳》二卷。(元吳澄。《吳文正公集》本,通志堂本,《學津》本。)
《饗禮補亡》一卷。(諸錦。吳省蘭刻《藝海珠塵》本。宋劉攽《補士相見義、公食大夫義》,在公是集中。)
以上儀禮之屬(有意攻駁古注者不錄。)
《禮記集說》一百六十卷。(宋衛湜。通志堂本。)
《續衛氏禮記集說》一百卷。(杭世駿。活字版本。)
《禮記陳氏集說補正》三十八卷。(陸元輔代納蘭性德撰。通志堂本。)
《禮記訓纂》四十九卷。(朱彬。咸豐元年刻本。)
《禮記偶箋》三卷。(萬斯大。萬氏《經學五書》本,《續刻得月叢書》本。錢坫《內則注》三卷,未刊。)
《禮記訓義擇言》八卷。(江永。原刻本,守山閣本,金壺本。)
《禮記補疏》三卷。(焦循。《焦氏叢書》本,學海堂本。許桂林《禮記長義》四卷,未見傳本。)
《禮記集解》六十卷。(孫希旦。蘇州新刻本。張敦仁《撫本禮記鄭注考異》二卷,附《仿宋撫本禮記》后。)
蔡邕《月令章句》二卷。(蔡云輯。道光四年王氏刻本,又馬瑞辰輯注本。)
《深衣考誤》一卷。(江永。單行本,學海堂本。)
《深衣釋例》三卷。(任大椿。《燕禧堂五種》本。)
《燕寢考》三卷。(胡培翚。刻本,學海堂本。)
《明堂大道錄》八卷。(惠棟。經訓堂本。)
《禘說》上下卷。(同上。同上。)
《大戴禮記盧辯注》十三卷。(雅雨堂校本,聚珍本,福本。)
《大戴禮記補注》十三卷,《敘錄》一卷。(孔廣森。軒所著書本,揚州局本,學海堂本無《敘錄》。)
《大戴禮記解詁》十三卷,《敘錄》一卷。(王聘珍。自刻本。)
《大戴禮記正誤》一卷。(汪中。學海堂本。)
《夏小正傳》二卷。漢戴德傳。孫星衍校。岱南閣別刻巾箱本。
《夏小正考注》一卷。(畢沅校。經訓堂本。)
《夏小正疏義》四卷,附《釋音異字記》。(洪震煊。傳經堂本,學海堂本。)
《夏小正》四卷,《校錄》一卷,《集解》四卷。(顧鳳藻。士禮居本。王筠《夏小正正義》卷,鄂宰四種本。)
《曾子注釋》四卷。(阮元。文選樓本,學海堂本。即《大戴禮》之十篇。)
《孔子三朝記》七卷,目錄一卷。(洪頤煊。傳經堂本。)
以上《禮記》之屬
《白虎通義》四卷。(漢班固。抱經堂校本,聚珍本,福本。此書皆言禮制,故入此類。)
《禮論鈔》三卷。(宋庾蔚之。玉函山房輯本。)
《三禮義宗》三卷。(梁崔靈恩。玉函山房輯本。)
《禮箋》三卷。(金榜。單行本,學海堂本。原書十卷,未全刻。)
《禮學卮言》六卷。(孔廣森。軒所著書本,學海堂本。)
《三禮義證》卷。(武億。道光癸卯聊城楊氏刻本。)
《禮說》四卷。(凌曙。學海堂本。本名《禮論》。)
《禮說》卷。(金鶚。沔陽陸氏刻本。)
《求古錄禮說補遺》一卷。(金鶚。潘氏滂喜齋編刻本。)
《禮說》一卷。(陳喬樅。家刻本。)
《郊社禘祫問》一卷。(毛奇齡。《西河集》本,《藝海珠塵》本。)
《大小宗通釋》二卷。(同上。同上。同上。)
《宗法小記》一卷。(程瑤田。《通藝錄》本,學海堂本。)
《釣臺遺書》四卷。(任啟運。彭氏刻本。)
《五禮通考》二百六十二卷。(秦蕙田。原刻本。最有用。宋陳祥道《禮書》,朱子儀《禮經傳通解》,江永《禮書綱目》,皆括其中。)
《質疑》二卷。(杭世駿,讀書齋本,學海堂本。)
《讀禮志疑》六卷。(陸隴其。單行本,《正誼堂全書》本。)
《參讀禮志疑》二卷。(汪紱。單行本。)
《三禮圖集注》二十卷。(宋聶崇義。通志堂本,日本翻刻本,通行翻刻本。
是書多訛謬,以古書存目備考。孫星衍、嚴可均同撰《三禮圖》三卷,未刊。)
以上三《禮》總義之屬(三《禮》家不考禮制、空言禮意者不錄。)
《樂律全書》四十二卷。(明朱載堉。明刻本十種。)
《御纂律呂正義》五卷。(康熙五十二年。殿本。)
《律呂新論》二卷。(江永。守山閣本。錢塘《律呂古義》六卷,亦名《律呂考文》,未見傳本。)
《律呂闡微》十卷。(江永。)
《竟山樂錄》四卷。(毛奇齡。《西河集》本。)
《樂縣考》二卷。(江藩。粵雅堂本。)
《燕樂考原》六卷。(凌廷堪。《凌次仲集》本,粵雅堂本。)
《聲律通考》卷。(今人。廣州刻本。)
《琴操》二卷。(漢蔡邕。平津館本,讀畫齋本。他部無可隸,附此。)
《琴譜》六卷。(元熊朋來。粵雅堂本,《指海》本。內有唐開元《十二詩譜》。)
以上《樂》之屬
《春秋釋例》十五卷,《長歷》一卷。(晉杜預。岱南閣校本,聚珍本,福本,又席氏掃葉山房本,《古經解匯函》本。)
《春秋土地名》一卷,《長歷》一卷。(晉杜預。微波榭校本,掃葉山房本。)
《左傳賈服注輯述》二十卷。(李貽德。余姚朱氏刻本。馬宗梿先有輯本刊行,李書為詳,且有發揮。)
《春秋左氏古義》卷。(臧壽恭。刻本。錢塘《春秋左傳古義》六卷,未刊。)
《左傳詁》五十卷。(洪亮吉。《集外續刻》本。)
《春秋左傳補注》十卷。(元趙汸。通志堂本,龔麟翔《玉玲瓏閣叢刻》本。)
《左傳杜解補正》三卷。(顧炎武。《亭林遺書》本,學海堂本,借月山房本,《指海》本,《璜川叢書》本。)
《左傳補注》六卷。(惠棟。《貸園叢書》本,守山閣本,金壺本,學海堂本。)
《左傳補注》三卷。(馬宗梿。原刻本,學海堂本。)
《左傳補注》一卷。(姚鼐。《惜抱軒集》本。沈欽韓《左傳補注》十二卷、《考異》十卷,未見傳本。)
《左通補釋》三十二卷。(梁履繩。家刻本。原書共六種,統名《左通》,尚有《駁證》、《考異》、《廣傳》、《古音》、《臆說》五種,未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