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 圍爐詩話
- 吳喬
- 559字
- 2015-12-26 18:31:57
修齡先生所撰《圍爐詩話》,膾炙藝林。其排擊七子,探源六義,議論精到,發前人之所未發。惟詞鋒凌厲,間傷忠厚,殆以王、李之派迷溺已深,有激使然歟?是本為先大父漢公所貽。大父性耽吟詠,論詩最善修齡之說。所著《自娛集》、《寄廬詩鈔》,抒寫性靈,不襲偽體。曾客江右石成峨中丞幕,未一載,亟歸省親。繼中丞屢以書招,公答詩云:“失期已驗姓名間,黃鶴即祖諱從來去不還。莫道野人同鹿豕,只緣日影薄西山。”杜門色養,不復出也。此書即在幕中手錄者,又假別本是正,手澤猶新,洵為善本。今春若先生購是書付梓,爰舉以相贈。繕錄後參校一過,因綴數語于末。時嘉慶戊辰閏五月,黃廷鑒識。
吳修齡先生《圍爐詩話》六卷,持論名通,一掃皎然《詩式》、《滄浪詩話》之陋。其所服膺在馮氏定遠,賀氏黃公,故采錄二家之說為多。而其自抒心得,尤足以針膏肓而起廢疾。其說謂詩中當有人在,固屬千古名言。謂唐人不違比興,自宋以後,比興全失,則六義之奧,《風》、《騷》之旨,導積石而溯昆侖矣。趙秋谷《談龍錄》云:“三客吳門,遍求其書不可得。”蓋當時已珍秘之甚。余從琴六黃君處得其家藏鈔本,繕錄詳校,復從業師陳海木先生假得別本是正,遂與修齡所著《手臂錄》同付剞劂,以成雙璧。修齡本畸人,名殳,亦名喬,太倉人,贅於昆,故又為昆山籍。茲刻名稱里籍,各仍其原書之舊云。虞山張海鵬識。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