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內傷)
外感齒痛
【外感齒痛之癥】身發寒熱,痛連頭目,甚則攻注牙齦,腫痛作膿,此外感齒痛之癥【外感齒痛之因】齒痛屬陽明少陽二經者多。胃家有熱,膽經有火,外被風寒所束,二經之熱,不能發越,則郁而攻注作痛矣。
【外感齒痛之脈】右關浮數,陽明風熱。右關沉數,腸胃積熱。左關浮緊,少陽風寒【外感齒痛之治】陽明風熱者,葛根防風湯。陽明積熱者,外刺合谷穴,內服葛根清。少陽風寒者,柴胡防風湯。少陽風熱者,柴胡清肝飲。肝膽積熱者,龍膽瀉肝湯。頭痛惡寒,太陽風寒外束,羌活湯。齒痛屬陽明少陽者多,或有太陽癥,故立后條。
干葛防風湯干葛 防風 石膏 甘草干葛清胃湯升麻 甘草 生地 丹皮 山梔 干葛 川黃連右上盤牙痛,加枳殼、石膏;右下盤牙痛,加石膏、桑白皮;上正門牙痛,加川黃連;下正門牙痛,加知母、黃柏;上二虎牙痛,加葛根、石膏;下二虎牙痛,加白芍藥;左上盤牙痛,加柴胡、黃芩;左下盤牙痛,加白芍藥、黃芩。
柴胡防風湯柴胡 防風 羌活 川芎 青皮 甘草柴胡清肝飲柴胡 白芍 山梔 黃芩 當歸 丹皮 青皮 甘草 鉤藤龍膽瀉肝湯龍膽草 柴胡 黃芩 川黃連 山梔 知母 麥門冬 甘草元氣虛,加人參;血虛,加當歸、白芍藥;大便結,加大黃;氣結,加青皮。
羌活湯羌活 防風 川芎 白芷 蒼術 甘草
內傷齒痛
【內傷齒痛之癥】或齒豁,或動而長,或浮癢燥黑,時常作痛,此內傷之癥也。若右痛,屬胃與大腸;右下盤痛,屬肺胃二經;左上盤痛,屬膽經;左下盤痛,屬肝經;上正門痛,屬心經;下正門痛,屬腎經;上左右二虎牙痛,屬胃經;下左右二虎牙痛,屬脾經。
【內傷齒痛之因】齒豁而浮者,腎衰;齒動而長者,胃熱;癢為血熱;痛為火爍;黑則是蟲蝕。此內傷齒痛之因也。
【內傷齒痛之脈】尺脈虛大,腎水有虧。若見洪數,陰火旺動。左關弦急,肝膽之火。左關洪滑,痰火內爍。
【內傷齒痛之治】腎虛陰火者,涼八味玄武膠為丸,或知柏天地煎。左關弦急,龍膽瀉肝湯,右關洪滑,化痰湯。應下者,三黃丸。大凡牙痛癥,寒者少,熱者多,故內傷門都用涼劑。若勞倦而胃虛齒浮者,又當用補中益氣湯,不可拘痛無補法也。
涼八味丸即六味丸加黃柏、知母,共為細末,玄武膠為丸。
知柏天地煎黃柏 知母 天門冬 生地黃同煎三四次,沖玄武膠收膏龍膽瀉肝湯 見前。
化痰湯貝母 枳實 黃芩 黃連 花粉 桔梗 元參 升麻 甘草家秘三黃丸黃芩 黃連 大黃 甘草 廣皮補中益氣湯人參 黃 當歸 白術 廣皮 升麻 柴胡 甘草齒痛雖有各經虛實不同,然陽明積熱者多,故清胃湯治齒痛總司。然尚有分別,若膏粱食氣已化,惟存積熱,所謂熱而無滯,可用清胃湯,苦寒直折;若積熱雖重,濃味尚未化盡,所謂熱而有滯,若以苦寒直折,則滯氣凝遏,而熱愈甚。倒如郁火癥,用苦寒則火愈郁,服升陽散火湯則愈。東垣以清胃湯加砂仁,香附,更名清胃散,散者,散也,家秘加白豆蔻、黑山楂末,同是此意。以腸胃積熱,大抵酒肉食滯,蒸釀而成,故化散胃滯,積熱自清。余以平胃保和散,治口瘡齒痛,及疳火疳積,俱獲奇效,此深得清積熱根本。故瘡癬齒痛之人,不能淡薄滋味,必纏綿難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