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 楊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義
- 秦淮墨客
- 4533字
- 2015-12-26 17:53:32
是日將夜黑,胡富在獄中,只見三三兩兩言曰:“冤哉。”胡富問曰:“是甚么事?”眾人曰:“就是楊府的事。汝才入獄,忽有一人言他在白馬關回來,楊家父子降了鬼王,鬼王率兵攻打甘州甚急。張茂手下聽得,捉他去見張茂。張茂丞相拿去奏知天子,天子大怒,罵周王為黨惡之賊。嚇得周王不敢復保楊家,此事不知真假何如,張茂奏帝速拿楊府家眷棄市,以彰反背朝廷之罪。帝下命,須臾時拿到法場砍了。張丞相又奏帝釋放從白馬關回來那人,帝允奏,只是周王要縛你去法場過了這晚,明日才放。”言罷,門外人報張丞相差人到來。獄官慌接進那人。那人問曰:“胡將軍何在?”獄官曰:“在里監。”那人曰:“我張爺奏過朝廷放他,你如何又放在重監?”獄官曰:“小官不知,周王遣人吩咐送重監。”那人曰:“你去請胡將軍出來,我有句話與他說。”獄官忙開門放出胡富。那人曰:“你眾人且回避。”獄官諾諾連聲退去。那人低聲附胡富耳畔言曰:“丞相多拜上將軍,他奏過圣上放體,但周王又對丞相說要縛你去法場過這一晚,明日才放。丞相問曰:‘這是怎么?’周王曰:‘禍根是他起的。’丞相因他是金枝玉葉,遂允諾了。丞相為此遣我來對將軍說,周王今晚復來拷打,堅意奠認你罪。帝已釋放,周王亦不敢重刑拷打。丞相又說,若去法場,如有鬼來,只說明日丞相又做齋事超度他們。將軍小心,苦也只有這一晚,明日即受快樂。”胡富曰:“多謝丞相周庇。”那人辭別去了。
卻說周王先遣人抬得四五十副棺術,放于法場,去了棺蓋,令人臥于內,待胡富到來裝作鬼叫,與他討命。又令將豬血傾于法場,待胡富來只說是人血。分調已完,周王遣人下獄縛胡富到于法場。差人提起燈亮,照與胡富看,乃言曰:“斬得好苦,這都是血。”胡富見許多棺木,問曰:“放許多棺木,在此做甚?”差人曰:“周王送來叫砍一個、將棺木盛一個,莫拋散了尸,恐怕文廣未降,回來亦好說話。”言罷,將胡富反綁于木柱上。差人曰:“你做下昧心事,請在此受苦,我顧不得了。”遂提燈回去。
夜至三更,這邊棺術內叫苦,那邊棺術里叫苦,中有一棺木內滑喇爬將起來言曰:“胡富!你這賊!我家又不曾反,只遣你回來取救兵,緣何起此歹意,陷死我一家性命?你好好還我命便了。”胡富曰:“非干我事,都是張丞相叫我這等做。我堅執不肯,他叫起家丁緊緊綁縛,要將銅錘打死我。如今雖屈殺了你一門,張丞相說明日大做齋事超度你們。”言罷,那鬼乃叫宣姑娘、鮑奶奶,大家近前活活捻死此賊。”忽然三四副棺木內俱爬起來,嚇得胡富高聲喊叫:“鬼來鬼來!”附近居民慌忙起來問曰:“你喊甚么?”胡富曰:“許多的鬼來,不是老哥出來,生生捉了我魂也。”中一人曰:“平生不作皺眉事,半夜神號心不驚。你不屈陷了楊家府人,不是冤家對手,他就不來尋你。何怕他鬼來!”胡富只道居民不曉是周王密藏的人,胡富恨不得與他說話到天明。乃曰:“老哥,你慢慢聽我說。這場冤屈非干我事。”那人曰:“如何不干你事!且楊家父子皆是智謀之人,怎么俱被鬼王捉了?”胡富遂將取救兵,張茂謀害的事備細說一遍。周王從中出來言曰:“我的兒,你早說出來也不受許多苦楚。”遂放了綁縛,帶回府中去訖。
十二寡婦征西
卻說周王既套出了胡富情實,次日直到無佞府中說知其事。眾夫人俱出拜謝活命之恩,周王曰:“楊元帥受困白馬關甚是危急,我今早即欲進奏圣上發兵去救。但想起八臂鬼王能變化,滿朝卻無那般神人能去抵敵。我所以先來與眾夫人商議。昔日尊府出好女將,或者今日還有。夫人說來,我即進奏圣上,敕令領兵前去解圍。”眾夫人對曰:“日前聞得反情事,已遣魏化去看虛實。殿下少坐一會,想必今日來到,適勞究及女將。府中雖有幾個女子,未嘗臨陣出征,怕去不得。少頃究問,即來復命。”不題。
卻說楊文廣因胡富回京日久無音,悶悶不悅。劉青稟曰:“小將愿變狗,走出放火燒賊糧草,回取兵來解圍。”文廣允之。劉青搖身一變,變成一個黑狗,播頭擺尾走出賊圍。西賊盡皆不知。劉青走到番人糧草之處,激石取火,燒賊糧草。火焰張天。文廣等皆上城瞭望,知劉青出賊圍矣。劉青既燒了糧草,星夜回到無佞府中。只見周王與眾夫人在議軍情。直向前稟曰:“小將劉青是也,因楊元帥等陷于白馬關,今特回取救兵。”言罷,忽魏化飛止于庭。周王驚曰:“緣何從天而降?”眾夫人笑曰:“殿下還不知?即昔年化鴉升天魏化是也。”周王嗟嘆不已。乃問曰:“邊情何如?”魏化曰:“楊元帥受困白馬關,望朝廷救兵不啻嬰兒之待哺也。”周王曰:“我進奏圣上,著落一人監軍,汝府中揀送一人統軍,事不可遲。”
周王辭別,將勘問胡富與魏化往白馬關探問等情一一奏知神宗。神宗大怒,貶胡富遼東口外軍,罷張茂為庶人。周王又奏曰:“楊元帥受困日久,乞陛下急遣將救之。”神宗曰:“誰可領兵前去?”周王曰:“殿前檢點孫立可為監軍統軍。正帥還于楊府選揀一人為之。”神宗允奏,遂下命孫立為監軍,引軍五萬前往白馬關救護不題。
卻說周王既去,眾夫人喚一門婦女言曰:“老爹陷在白馬關,誰領兵去救?”杜氏夫人所生一女名滿堂春,向前言曰:“妾愿領兵救之。”宣娘在旁言曰:“你有甚本領敢去解圍?”滿堂春曰:“憑妾手段便了,姑姑緣何相欺?”宣娘曰:“昔日你爹陷于柳州,阿姑只汝年紀就去救了來,我只怕你幼小去救不得。”滿堂春曰:“侄女兒去得,姑姑不必過慮。”宣娘曰:“好大話!姑雖年老,你拈槍來試與比較一路,看是如何?”滿堂春欣然拈槍,直到后花園中跨上雕鞍,俟候宣娘。宣娘徐后到了,兩馬相交數合,不分勝負。宣娘停槍教之曰:“汝槍法亦好,但雪花槍照眼一路甚生。此只能拒人,而不能擒之。若一熟之,則能擒人矣。”滿堂春曰:“蒙姑娘教誨了。”宣娘曰:“再試一陣。”滿堂春曰:“見教甚好。”宣娘又與交馬數臺,念動咒語,霎時間天昏地黑,飛上半空。滿堂春亦飛入云端,大喝一聲:“日復光明。”宣娘乃下,站于庭中。滿堂春亦隨飛止于庭。宣娘連叫幾聲:“去得去得。”時穆夫人已死,魏老夫人還在。宣娘遂請出魏太太來言曰:“今朝廷聽信讒盲,不肯矜恤我家。動輒全家抄斬,亦不須領朝廷兵,我今聚集家兵與滿堂春、鄒夫人、孟四嫂、董夫人、周氏女、楊秋菊、耿氏女、馬夫人、白夫人、劉八姐、殷九娘、魏化、劉青等去救兄弟而來。”此十二女俱寡婦也。魏太太曰:“這等極好。”于是查點家兵,二千有余。宣娘乃號令諸軍放炮一聲,徑望白馬關進發。
忽周王引軍到來,在馬上叫曰:“哪位娘子出兵?怎不入朝領兵前去?”宣娘亦在馬上欠身施禮曰:“戎衣在身,不得下馬施禮,乞殿下恕妾死罪。今主上聽信讒言,昨將滿門綁縛入朝,何等羞辱!尚有甚面目入朝領兵?以此領吾家兵,去破賊圍便了。”周王曰:“臣之事君,盡其道而已矣。小忿何可計也。今我奏過圣上,命孫立為監軍,汝等一人為正統軍,領軍五萬前去救應。今我引孫立與眾軍來此會同起行。”宣娘曰:“荷殿下盛情盛德,日后全家當效犬馬之報。既孫將軍同行,惟聽妾之號令,不然難以克敵。”孫立曰:“愿聽軍令。”宣娘別揖周王,回馬催軍前行,有詩為證:
十二孀人出事戎,腰懸龍劍識雌雄。
風云入陣驚神鬼,關塞臊塵一掃空。
不數日,宣娘引軍到了甘州。
卻說張奉國困了文廣一月將來,不見大宋發兵來救,遂奏李王天子曰:“今文廣困陷白馬,料不能出。乞陛下遣一人領兵攻打甘州。甘州一得,宋之咽喉破矣。從此至汴,無有堅勁關隘。汴京唾手可得。既得汴京,文廣孤軍在此,即不餓死而得其生,亦無能為也。”李王見奏大喜,曰:“卿言命何人引軍前去?”張奉國曰:“臣妻管氏,可以領兵前去。”李王乃命管三娘領軍二萬前去攻打甘州。管三娘領旨,引軍竟望甘州進發。
正行之間,前軍回報宋發一彪軍馬來到。管三娘聞說,遂令軍士擺開陣勢。宣娘亦令軍士擺陣腳,著滿堂春出陣。滿堂春得令,驟馬向前問曰:“來者伺人?”管三娘曰:“我乃新羅國部都管張行營之妻管三娘是也。”言罷,問曰:“汝是誰?”滿堂春曰:“我乃大宋征番楊元帥之女滿堂春是也。”管三娘曰:“汝父今作餓鬼,何尚不知事體而又敢興兵抗師?只恐少時交戰,拿到手來,可惜青春幼女,作一無頭之鬼。”滿堂春大怒,挺槍直取管三娘。三娘亦拍馬舞刀迎敵。斗了五十合,不分勝負。三娘便飛刀來砍滿堂春。滿堂春拈弓搭箭,射落其刀。乃復拈箭摳弦,射三娘。三娘飛刀砍斷其箭。滿堂春曰:“此潑婦手段亦好。”遂口念咒語,霎時黑暗無光,軍士亂竄,其陣大敗。滿堂春見軍士潰亂,乃向上大喝一聲,朗然日出。挺槍直取三娘。三娘懼怯,撥馬回走。忽面前又一滿堂春,驚得三娘措手不及,被滿堂春一槍剌于馬下。滿堂春跳下馬來,梟了首級,提見宣娘。宣娘曰:“此是汝之頭功。”遂催軍前進,離白馬關十里下寨。
次日,宣娘升帳,喚過魏化曰:“汝入城去,報知吾弟。傳令明日出兵交戰,軍士頭上皆用黃布裹之,整頓齊備,令四門擂鼓吶喊十次之后,但聽云霄角響三聲,四門大開,一涌殺出,勿得有誤。速去速來。”魏化得令,飛入城去,止于帳前。只見文廣捻須吟詩,有詩為證:
威鎮邊關獨擅名,激揚荊楚鬼神驚。
遙思白璧還朝重,誰為黃金博帶橫。
月照羅浮炎瘴滅,風行海島蜃煙清。
家山咫尺人千里,翹翹依依望嶺云。
文廣吟詩,只見魏化飛下帳前言曰:“元帥居險地而悠然吟詠行樂,人情乎?”文廣曰:“身雖居于危險之中,吾心游于危險之外,所以不為客遇挫動而樂亦在其中矣。此等情境亦惟我能處之,在他人不勝其憂。”繼而復問曰:“今是誰人領兵前來救應?”魏化曰:“宣娘總督三軍而來,今已屯兵于關外,特遣小將報知元帥,明日出兵如此如此而行。小將仍要出去領兵接戰。”魏化辭別,飛出城去了。文廣一一依著宣娘傳示,號令三軍。
卻說宣娘著魏化入城去后,遂涌身飛上云端觀看鬼王下了甚么毒陣。周圍看罷,嘆曰:“此鬼頭厲害,下了絕路符。若非我來,怎生破得此陣!”乃抽身飛到昔陀山紫竹林中觀音大仙座前,拿起凈瓶噙水一口,復飛轉白馬關周圍噴畢,又吹氣一口下去,然后下寨歇息。
次日,宣娘升帳,下令軍士俱用黃布裹頭,復喚滿堂春、鄒三夫人、孟四嫂曰:“汝等領兵五千,殺入東門。”又喚過董夫人、周氏女、馬夫人、孫立等領兵五千,殺入北門。又令魏化、楊秋菊、耿氏女、白夫人等領兵五千,殺入南門。又令劉八姐、殷九娘、劉青等殺人西門。“四門不可亂殺進去,但聽云霄三聲角響,一齊殺進,不許退后。”滿堂春等各領兵整頓聽候。宣娘分撥已定,飛身直上云端。只見城里城外軍士紛紛裹了頭,其聽角響接戰。城里已擂鼓吶喊十次畢。宣娘乃吹氣一口,化一道清風下去。城里城外軍士皆覺得頭上緊扎扎的像似帶了皮帽一般,人人又自覺得力氣添加。有詩為證:
三軍裹布化作虎,西賊一見驚無措。
縱使鬼王能為妖,難逃爐中煅煉苦。
卻說宣娘在云端吹了一口氣下去,遂吹角三聲,城里軍士聽聞,大開四門,一齊殺出。城外軍士聽見,一齊望四門殺進。八臂鬼王驅軍迎敵,番軍俱看見城中出來的,城外進來的,都是黃斑猛虎,咆哮而來,遂皆拋了槍刀,各自逃生,被宋兵路死不勝其數。宣娘催動大軍,直趕至莫耶關。八臂鬼王走進關,令四門多設弓弩,射住宋人,復查點軍士,傷損五萬。又一卒稟道:“管夫人被滿堂春斬了。”奉國大慟曰:“不斬阿奴,誓不為人。”不題。
卻說文廣趕到莫耶關,只見四門緊閉,弓弩厲害,遂下令收軍,退回十里平曠之處扎寨。宣娘、滿堂春等。接見文廣、公正等,大哭一場。宣娘曰:“俺一家非周王力救,殺戮無遺類矣。”
宣娘定計擒鬼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