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 先撥志始
  • 文秉
  • 2815字
  • 2015-12-26 17:53:22

歐陽充材,始因任性觸珰,后以彌縫毀節(按:此本南察疏)。

夏之鼎,兩任縣官,原無善績,制扁送祠,有干清議(按:此本南察疏)。

張九賢,外察不謹,自疏復官。

李宜培,在銓滋議,亦有頌疏。

譚謙益,堂官參處,自辨復官。

吳士俊,疏頌。

徐溶,疏頌。

潘舜歷,疏頌。

李三楚,疏頌。

董舜臣,疏頌。

陳守瓚,疏頌。

以上俱照考察不謹例,擬冠帶閑住。奉旨:‘這次款所列量懲各官,擬議允協,都著照不謹例閑住。該部知道。’

附逆案漏網:

張樞,道。疏請枚卜,有‘少年學士英妙亦未可少’之語,專為馮銓推轂,又參陳伯友、蕭毅中,削奪。

趙胤昌,道。擁戴涿州,特參貴池,又參李瑾、劉懋,削奪(按:此并見《剝復錄》二卷)。

袁鯨,道。朋謀推戴崔呈秀,疏請枚卜,與劉徽同,又疏參王紹徽、韓策、江先岸,削奪(按:此并見《剝復錄》二卷中。江先岸,《明史》及《剝復錄》俱作汪,此誤)。

王業浩,道。同劉徽、袁鯨,朋謀推轂崔呈秀,枚卜。又參馬孟禎、韓萬象、方有度,削奪(按:此并見《剝復錄》二卷)。

張惟一,科。已有旨降謫,崔呈秀特疏留用,遂參武之望、萬邦孚等。又希附呈秀意,陷害侯恂、侯恪。

薛國觀,科。疏參蕭近高、喬允升,閑住。游士任,始問。熊明遇,革職。聽勘劉永基,削奪。

葉有聲,科。疏薦阮大鋮,又參劾馬調律、翟學程,削奪(按:馬調律誤,證之《剝復錄》、《從信錄》皆作歐陽調律)。

李應公,道。疏參王洽為民,例轉孫杰、李嵩(按:參王洽,并見《剝復錄》二卷中)。

陳睿謨,道。疏參劉廷諫、孫必顯、韋蕃,削奪(按:事詳《剝復錄》二卷中)。

曾應瑞,道。疏參范鳳翼、姜習孔、孫紹統,削奪(按:事詳《剝復錄》三卷中)。岳元聲,回籍聽勘。

黃承昊,科。疏參南居益,削奪。荊養喬、惠承芳,閑住。承芳,世揚父(按:事詳《剝復錄》二卷中)。

楊維岳,科。疏參段然,削奪(按:參段然,見《剝復錄》二卷中),又參喬允升、蕭云舉。

蘇兆先,科。疏參周希圣、蔣允儀、趙廷慶,削奪(按:事見《剝復錄》二卷中。惟周希圣與《剝復錄》同,而與《從信錄》異)。

王時英,道。疏參唐暉、程注、樊王家、劉可法、胡世賞,削奪(按:事并見《剝復錄》二卷中)。

丘兆麟,道。疏參趙秉忠、劉芳,削奪(按:事見《剝復錄》二卷中)。

王際逵,道。疏參畢懋芳、李騰芳,削奪(按:事見《剝復錄》二卷,畢懋芳,芳當作康)。

陳世竣,道。疏參郝名宦、羅汝先,削奪(按:事并見《剝復錄》二卷中)。

蔡國用,道。疏參趙興邦,曲詆葉向高、孫承宗、趙南星等。

邢紹德,道。疏參韓策、江先岸,削奪(按:江當作汪)。

李光春,道。疏參葉向高,備極詆毀。

呂下問,部。黃山一案,同許志吉激成徽州民變。

以上二十一人,俱應補入贊導,從重擬罪。

田一甲,道。疏辨孫瑋、涂一榛、李樸、胡忻等,因得罪門戶,以致外轉。有旨:俱著升京堂用(按:語詳《剝復錄》二卷中)。

朱之俊,任司業署監事,榜示通衢,有‘魏上公之功,在禹之下,孟子之上’等語。

徐時泰,與孫之獬僅四年簡編,躐升侍講,主試順天,中崔逆子鐸。

陳其慶,與張士范,亦由簡編躐升侍講,主試應天,中應秋子周錄。

張士范,應天鄉試題,出‘見而民莫不敬……’五句。以至圣頌逆奄,侮圣極矣。(按:以上四條,并見《剝復錄》五卷中。)

陳盟,浙江試題,出‘巍巍乎……’三句。‘文王以民力……’四句。既頌逆賢以堯,又頌逆祠以靈臺、靈沼,諂諛極矣。

曾楚卿,纂修《三朝要典》。

姜逢元,同前。

余煌,同前。

朱繼祚,同前。

華琪芳,同前。

張翀,同前。

楊世芳,同前。

吳士元,同前。

(按:以上八人并見《剝復錄》三卷中。)

李光祚,侯。擒武長春案,頌美逆賢,請封魏良卿肅寧侯。

李起元,同前。

王永光,本兵。同前。

張惟賢,公。寧遠奏捷,頌美逆賢,請加封魏良卿等公侯伯爵。

王在晉,尚書。同前。

林宗載,科。同前。

吳宏業,科。同前。

段國璋,侯。同前。

常允緒,侯。三殿工成,頌美逆賢功勛。

李覺斯,三殿工成,頌美逆賢功勛。

莊起元,以遼船順風,頌美逆賢。

李國囗〈木普〉,以殿工辭恩,頌美逆賢。

蘇茂相,同前。

湯國祚,侯。捐貲助祠,祝頌有詞。

李守囗〈木普〉,伯。同前。

袁爌,乙丑進士,丙寅躐升少卿,非附珰黨何由速化(按:爌,《剝復錄》作熿,未知孰是)?

以上三十人,俱應補入諂附定罪。史永安、張鳳翼、梁應澤、袁宗煥、李誠銘、梁世勛。

以上六人,亦俱建祠,但與諸奸宜減等論。”

定逆案者,輔臣韓爌、李標、錢龍賜、周道登,冢臣王永光,憲臣曹于汴也。當大憝斬除之后,自應窮治其黨。上以副圣天子錯枉之權,下以昭千萬世人臣之戒。《春秋》之義,首嚴亂臣賊子,而必先治亂臣賊子之黨,法至嚴也。王永光業已本兵頌美矣,以頌珰之人為定肘珰之案,謬孰甚焉。且也,楊世芳為蒲州公也戚,薛國觀為沈惟炳也友,俱邀恩一面之網。于是同事者皆援例而囗囗,議操法紀,以佐圣天子者,固若是耶!即就案中論之,亦實多可商者。人臣非有大功,不許封公侯,此祖制也。所司朦朧奏請,當該官吏及受封之人,皆斬律也。今逆孽魏良卿斬矣,而奏請三封之周應秋,何以不辟?交結內官近侍人員者斬,謀殺人造意者斬,律也。而顯行通內之霍維華、孫杰、馮銓、邵輔忠,羅織熊案之徐大化、楊維垣,何以末減也?又律:上言大臣德政者斬,何況閹寺?而首建生祠之潘安禎,何以幸免也?又律:子孫罵父母者絞。此就愚氓言也。劉志選、梁夢環,甘作鷹犬,直攻懿安,忍下華歆之毒手,顯行成濟之操戈,懷奸如此,駢斬何疑?而僅擬一絞,何以平人心也?《三朝要典》,明為逆賢爰書矣,而纂修之曾楚卿、朱繼祚等,何以竟格外也?捐助之楚藩勛臣,建祠之梁世勛、李誠銘、郭振明,捐貲之李守锜、湯國祚,頌美之張惟賢、常允緒,獨不可奏請處分乎?黃立極等,身入綸扉,而滿朝頌德,遍地生祠,不聞諍正,焉用彼相!顧秉謙位居首輔,而播惡成禍,皆出其手,區區贖徒,遂足蔽其辜乎?至閑住一款,為居官不職者設耳。諸人既屬逆賢私黨,豈容復廁衣冠之末?而猶以不職之例列之乎?草莽放論,竊謂劉志選、梁夢環,應照崔呈秀決不待時,妻孥沒入,家產籍官。其通內顯著孫杰等,熊案主謀徐大化等,與首開禍始之顧秉謙,請題三封之周應秋,首建生祠之潘汝禎,應照吳淳夫等監候處決。其僭諛在天之來宗道,叩首九千歲之黃運泰,堯天帝德之李精白,哭爭《要典》之孫之獬,與原擬充軍之閻鳴泰等,俱應改發邊外為民,仿古投諸四夷,以御魑魅之議。其原擬贖徒張我續、郭尚友等,應改充軍。王點上梁不出,猶知羞惡,應仍入為民一項。其贊導漏網張樞、袁鯨等,纂修《要典》曾楚卿、朱維祚等,試題頌美張士范、陳盟等,建祠頌美史永安、張鳳翼、梁應澤等,頌美漏網王永光、蘇茂相等,申詳生祠司道張維世、寧三翰等,與原擬閑住黃立極、房壯麗等,俱應改為民。其楚藩與勛臣郭振明等,應題請停爵革祿,用是示懲,袁崇煥爾時雖云邊功,亦應題明請旨定奪。內呂鵬云雖中旨京堂,而即乞差自遠;姜逢元閣筆一嘆。隨遭斥逐。二人應與開釋,許其自新。蔡善繼、梁廷棟、王堯民、曾櫻、石萬程,應加優擢,為守正不屈者勸。夫如是,庶乎得刑罰之平矣。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固县| 镇平县| 湘乡市| 青海省| 红河县| 肇源县| 兴和县| 耿马| 新乡县| 通海县| 嵩明县| 华亭县| 息烽县| 六安市| 安远县| 永安市| 浦城县| 繁昌县| 池州市| 奈曼旗| 卓资县| 改则县| 拉孜县| 永州市| 当涂县| 兰考县| 凤城市| 甘泉县| 乌兰县| 苍山县| 高雄市| 永顺县| 玉树县| 乌兰察布市| 南宫市| 都江堰市| 虎林市| 玉山县| 南华县| 卓资县| 唐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