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9章 名宦(宦跡附)(2)

王敏政,字九經;正黃旗人。由監察御史,外轉興泉道。康熙四十三年,移節臺灣。仁厚不苛,事悉就理。尤加惠番民:凡通事、社商有朘削者,嚴禁之;番車之有濫派者,懲創之。遇歲荒歉,申請賑恤,民賴生全。秩滿,升廣東雷瓊道。尋以病卒,民建祠祀之。

孫元衡,字湘南;江南桐城人。由貢生,知四川漢州知州。康熙四十二年,遷臺灣府同知。性溫厚,于物無忤;而秉骨剛正,不屈權勢。諸不便民者,悉除之。會歲旱,令商船悉以運米;多者重其賞,否則有罰。于是南北艘云集,臺民得飽而歌。數攝諸縣篆,署府符,所在有善政。秩滿,遷東昌知府。

周元文,字洛書;正黃旗人。康熙四十六年,由延平知府調補臺灣。方正廉潔,僉壬畏若神明。置義學田,以贍寒士。歲荒,詳免租課十之三。一切措注,悉本實心。臺民至今,猶思其德。

洪一棟,字石臣;應山縣人。康熙四十八年,由監生同知臺灣府。革除水口積弊,以利商人;豁除逃亡丁賦。值荒旱,多方設法運米以活饑者;臺民欣感(以上俱載「通志」)。

覺羅滿保,號鳧山;滿洲人。康熙甲戌進士。五十年,巡撫福建。飭紀陳綱,綜煩治劇,有干濟才。未幾,總督閩、浙。五十二年,奉命巡海。復游寨、置煙墩,相度機宜,綢繆孔固。

六十年,臺匪朱一貴等亂作,滿保密疏告變;謂撫臣呂猶龍曰:『廈門為控制全臺咽喉,當親往以安人心。為恢復計,綏輯會城、撥濟糧餉,請以相屬』。五月庚午,由省城疾趨泉州;值澍雨連綿,乘竹兜從數騎行泥淖中,人莫知其為制府也。至廈門,嚴申軍令,市肆晏然。已而舟師云集,乃釃酒誓眾,聲言分路進剿;密授諸將錦囊,戒以開洋后啟視,則令其合攻鹿耳門,蓋欲散賊黨以分其勢也。賊果分兵拒戰,旬日恢復府治,南、北二路以次討平。捷聞,隨調遣能吏安輯流亡,慰撫各莊社民番,臺灣遂定。

后以疾,卒于官(載「通志」)。

施世驃,瑯子;任水師提督,駐廈門。

康熙六十年朱一貴倡亂,世驃聞變,集諸將議曰:『臺寇猖獗,六、七日全郡俱陷,此非小賊也。今臺灣數百艘逃入內地,脫有奸徒混跡,乘虛鼓煽,廈島一搖,勢不可制,咎將誰執』?乃按兵觀釁。而總督覺羅滿保羽檄飛促世驃出師赴澎湖,以慰眾心。迨滿保至廈門,而世驃已登舟出港兩日矣。抵澎湖,與南澳鎮總兵藍廷珍商克復安平計。時朱一貴悉眾攻安平,世驃與廷珍遣將分攻,直搗臺郡,朱一貴等后先就擒;世驃即于軍中疏平臺郡狀。值南風正駛,捷書到闕,賜世驃東珠、朝帽、蟒袍,異數有加。

時元兇雖擒,余黨散匿;世驃復與廷珍分遣大兵,廓清南北二路,以除殘孽。會風雨大作,屋瓦皆飛,人民震蕩,世驃與廷珍終夜露立。疾作,卒于軍(載「通志」)。

藍廷珍,南澳總兵官。康熙六十年臺寇朱一貴倡亂,總督覺羅滿保飛檄召赴廈門商略機務。廷珍以海外豕突殘魂,必重臣坐鎮,以安人心、消反側。乃遣人陳請滿保駐廈門,就近督師。滿保得所指陳,喜曰:『藍總兵所見,事事與吾吻合;吾無憂矣』。遂自會城兼程疾趨至廈,而廷珍亦單騎率所部舟師繼至。滿保令總統征臺水陸大軍赴澎湖,會提督施世驃進剿。

六月朔,出廈門港;二日,至青水溝。時颶風驟起,軍士相顧失色。廷珍親自操舟馭風,漂至銅山;風定,由銅山至澎湖。世驃大喜,與議進兵。廷珍慷慨言曰:『群盜烏合,一攻即靡。但其眾至三十萬,不可勝誅;以某所見,止殲渠魁,余令自新,且安反側』。乃戒將弁無得妄殺。翼日進兵,廷珍親率諸將奮擊,賊眾敗走,克復安平。賊復率二萬眾列牛車夾牌盾為陣,蜂擁蟻附,復攻安平;廷珍督大炮四面環擊,賊大潰,退保府治。越數日,廷珍督大兵南下,復敗賊眾,追殺至蔦松溪;一貴遁去,遂復府治。駐萬壽亭,提督世驃屯扎北較場,分遣大兵廓清南北二路,以除殘孽。一貴暨余黨先后俘至,臺郡悉平(載「通志」)。

歐陽凱,漳浦人;臺灣鎮總兵官。

康熙六十年四站臺寇朱一貴倡亂,豎旗于南路岡山。凱撥官兵前剿,賊勢猖獗。二十八日,凱領眾駐春牛埔;戰連日。五月朔,賊黨數萬云集,凱奮身血戰,躍馬沖突。賊四面圍攻,勢窮力困,中鎗墜馬;賊刃交下,截其首去。事聞,詔贈太子少保,予恤,賜祭葬;蔭子弟一人以守備用,祀忠義祠(載「通志」)。

許云,漳州海澄縣人;臺灣水師副將。

康熙六十年朱一貴倡亂,南路被陷;逆賊擁攻府治,云不以水陸分歧,于四月三十日帶同次子方度、家丁吳國珍等赴春牛埔,援總兵歐陽凱。時鎮標官兵俱陷,云沖突血戰,殺賊數千人,賊退走。翌日,賊眾十余萬擁至環攻,云率游擊游崇功、千總林文煌、趙奇奉、把總李茂吉自黎明戰至日中,矢窮炮盡。云重創遍體,墜馬步戰,猶手刃數十賊。勢孤無援,賊眾愈甚,弁兵俱歿;厲聲命次子方度曰:『賊勢猖獗,我分當捐軀報國。爾速突圍殺出,將安平、鹿耳門各炮位封釘,無遺賊用;將敕印、札付速駕快船赍赴督、提乞師復仇』!方度號泣,奔突出圍。云左臂被賊所砍,猶奮勇血戰;厲聲曰『吾生不能盡殺爾等,死必來殲滅爾』!賊怒,寸磔之。

事聞,詔贈拜他拉布勒哈番世職,予恤,賜祭葬;蔭子弟一人以守備用,崇祀忠義祠。安平百姓憫其捐軀殉國,為立五忠祠以祀焉。

次子方度,隨參將王萬化征剿朱逆,攻入鹿耳門,克復安平鎮,殺賊七鯤身、西港仔、蘇厝甲,底定臺灣。以軍功,補臺灣鎮中營游擊。

羅萬倉,陜西人;臺灣北路參將。朱一貴之亂,總兵歐陽凱戰死,府治失陷;萬倉鼓勵將士堅守。賊攻北路,連發大炮擊之,仆賊旗。賊四面猬集,萬倉突圍拒戰。兵孤無援,逾溝墜馬;賊以竹篙截其喉,猶揮刀殺賊而死。妾蔣氏聞兵敗,亦自經。事聞,詔贈給拖色拉哈番,世襲;予恤,賜祭葬;蔭子弟一人以守備用。妾蔣氏,詔建坊旌之。

孫文元,云南人;臺灣鎮左營游擊。臺寇朱一貴竊發,歐陽凱等戰歿;賊攻府治,文元兵少勢孤,于鹿耳門內望北叩首畢,躍入海死。

游崇功,漳浦人;臺灣水師左營游擊。康熙六十年,領水師哨巡北路洋。臺寇之亂,崇功奉調援剿,同副將許云并力擊敗賊眾。聞鎮營圍急,率兵赴春牛埔,而總鎮歐陽凱已陣歿。崇功手持大刀左右沖突,殺賊三十余人;中鎗,墜馬死。事聞,與游擊孫文元俱詔贈給拖色拉哈番,予恤,賜祭葬;各蔭子弟一人以守備用。

胡忠義,陜西人;臺灣鎮標左營守備。臺寇之亂,隨歐陽凱率師于春牛埔拒敵。忠義沖鋒力戰,中炮,墜馬死。

馬定國,陜西人;臺灣鎮南路營守備。朱一貴亂,攻南路營,定國督兵拒守。賊勢猖獗,定國奮力血戰,勢不能支;大呼曰:『我朝廷命官,豈可遭擒取辱』!遂拔佩刀自刎死。事聞,與胡忠義俱詔予恤,賜祭葬;蔭一子以衛千總用。

蔣子龍,閩縣人;臺灣鎮標中營千總。臺寇倡亂,隨總鎮歐陽凱拒敵春牛埔,大破賊眾。次日,賊勢復張,子龍奮身疾戰,被賊刀斷一臂而死。

陳元,侯官人;臺灣鎮標左營千總。臺寇朱一貴倡亂,元率師同本標右營游擊周應龍于南路岡山御賊。奮力掩擊,賊敗走。明日,直進赤山;又明日,賊悉眾四面圍攻,元與鏖戰數陣,受鎗被獲。逼降,不屈死。

趙奇奉,廣東人;臺灣水師協標右營千總。臺寇環攻南路,奇奉隨協鎮許云率水師援剿,連敗賊眾。次日,賊悉眾攻春牛埔,奇奉力戰死。

林文煌,侯官人;臺灣水師協標千總。臺寇作亂,文煌隨協鎮許云率兵援鎮軍,連日力戰于山川臺。文煌沖鋒殺賊,歿于陣。其弟文甲從師,亦死焉。事聞,與千總蔣子龍、陳元、趙奇奉俱詔予恤,賜祭葬;蔭一子以衛千總用。

李茂吉,漳浦人;臺灣水師協標中營把總。臺寇之亂,茂吉自請為前鋒。隨副將許云率兵援鎮軍,力戰于春牛埔,為賊所執,不屈;勸之降,茂吉瞑目厲聲曰:『我朝廷職官,豈肯降汝草賊耶』?舉足翻其幾案,奪賊刀殺賊。賊共斮之,頭破裂,罵不絕口而死。

林彥,閩縣人;臺灣鎮標中營把總。臺寇之亂,隨總鎮剿賊于春牛埔。賊悉眾來攻,彥爭先臨陣,死之。

林富,長汀人;臺灣鎮南路營把總。臺匪竊發,奉委率兵為游擊周應龍前隊。引路至赤山,與賊戰;賊稍卻,富乘勝深入。賊厚陣圍之,劗刺而死。時有削職把總江先達、鎮標右營領旗王奇生,俱力戰歿于陣。

石琳,永定人;汀州鎮標中營把總。康熙六十年,奉差領汀鎮兵至臺灣換營;適遇臺變,琳力請助戰,為賊所圍,歿于陣。事聞,與把總李茂吉、林彥、林富俱詔予恤,賜;蔭一子以衛千總用。

以上十三員暨林文甲、江先達、王奇生,俱奉旨祀忠義祠。

陳大輦,江夏人;字子京。康熙丙戌進士。初知粵西永安州,遷福建鹽運分司。厘剔鹺政,奉委清丈閩田,平允得民。

歲辛丑,臺匪作亂,大輦督造平底小艘,飛渡臺港,多所裨助。辱擢分巡臺廈道;至則安輯流亡、撫綏部落,生番歸化者接踵。會余孽跳梁未靖,大輦悉捕獲正法,臺民始獲衽席之安。校士公慎,拔取單寒。重整海東書院,立課士規程,悉心作養。所得士登賢書選拔者,若干人。

雍正二年,以疾卒于官(俱載「通志」)。

夏之芳,字荔園,號筠莊;江南高郵州人。才識淵超,英明簡重。登癸卯恩科進士,充南書房,以御試第一入史館。尋轉諫垣。

雍正六年,巡視臺灣兼學政。至則以澄敘官方、振興文教為己任。主歲、科兩試,公慎明敏;栽培士類,悉本真誠。按巡南北二路,雞犬不驚,民番咸悅。生平廉介,苞苴永杜;而接物復樂易沖和,絕少崖岸,尤為寮屬所敬服。

著有「海天玉尺」二編,至今學者宗之。

林天木,字荔山;廣東潮州人。性沖和慎默,不茍言笑;動履以宋名儒為范。生平作字必楷正,雖屬稿未嘗為行草書。康熙庚子,學鄉薦第二。雍正癸卯,登進士,以應選知縣引見,擢部主事;尋遷兵科掌印給事中。

雍正十一年,巡察臺灣兼理學政。主歲、科兩試,取士以品行為先。生童卷帙殊繁,手自評閱。迨揭曉,士服其公。素不能恚,即僮仆有過,不聞斥詈聲。處寮屬,端嚴具有和氣。人多敬愛之。

秩滿,尋丁祖母艱,哀毀逾禮,以疾卒于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前郭尔| 姜堰市| 盐池县| 阿合奇县| 汉川市| 神农架林区| 萝北县| 双桥区| 麟游县| 区。| 西峡县| 佳木斯市| 图木舒克市| 法库县| 清徐县| 乌苏市| 舒城县| 永善县| 珠海市| 鱼台县| 镇安县| 大港区| 泰和县| 汕头市| 绥江县| 达尔| 江城| 巴林左旗| 乳山市| 龙海市| 宁波市| 房山区| 林州市| 巢湖市| 玉门市| 桂林市| 安图县| 枞阳县| 丹凤县| 高要市| 土默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