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拙書生 拙書生禮斗登高第

  • 云仙笑
  • 天花主人
  • 8824字
  • 2015-12-26 17:46:44

盡說多才儂第一,第一多才,卻是終身疾。

作賦吟詩俱不必,何如守拙存誠實。恰怪今人無見識,文理粗通,自道生花筆。那見功名唾手拾,矜驕便沒三分值。

右調(diào)《蝶戀花》

天下最易動人欽服的是那才子二字,殊不知最易惹人妒忌的也是那才子二字。這為什么緣故?要曉得才有兩等,有大才,有小才。那大才除卻圣賢,沒人敢及。如今只不過有幾個小才的人,卻自己認(rèn)做了一個大才。那些有耳無目的,也道他是天下第一個才子,他便全無忌憚把那才子的身分使出來。倘遇著拙的,或者受他籠絡(luò)了;若遇著不相上下的,不惟不肯受他籠絡(luò),還要籠絡(luò)他起來。這個還是小事。萬一兩不相容,這個爭強,那個夸勝,免不得別生計較,安排網(wǎng)羅,侭有家破身亡的。

這等看起來,那才字竟是起禍的根腳,送命的病源。常記古人說得好:“恃才妄作,所以取禍。”怎么世上的人再不肯把這八個字體貼一番。假如有十分才的,藏了五分的作用,有五分才的藏了四分的作用,把那驕人的念頭,放蕩的情懷,一一收拾起來,那見得便不是個才子。即看古人,那虛心的,便受了許多用;那弄聰明的,便受了許多累。可笑今世略做得幾句歪詩,便道是個才子。終不然圣人說個才難二字,古時竟沒一個吟詩作賦的人么?在下這段說話,看官不要認(rèn)做小說的引子,直是進學(xué)問保身家的勸世明言。看官若不信時,聽在下細(xì)細(xì)講出一段故事來,便見得才是不足恃的,不要十分看重了。

話說明朝景泰年間,山東兗州府有一個秀才,姓呂名輝,表字彩生,年紀(jì)六旬左右。妻室卞氏,早已亡過。單生一子,取名文棟,表字云奇,年方十四歲。論他豐姿,雖不比潘安、衛(wèi)筁,還在清秀一邊;獨有資性,卻是愚鈍不過。莫說作文不能夠成篇,若念起書來,也有許多期期艾艾的光景。彩生因是晚年所得,珍愛非常,把他附在一個鄰館讀書。

那館中有兩個同窗,一個大文棟兩歲,名喚曾杰,一個小文棟兩歲,名喚曾修,是個同胞兄弟。父親曾士彥,與彩生最相契的朋友,彩生知曾氏兄弟好學(xué)不倦,要文棟去做個切磋琢磨的良友。誰知甚不相得。這是什么緣故?原來曾杰卻是個才子,那曾修又是個神童,不消說舉業(yè)精工,就是詩詞歌賦,件件皆妙,只因自己聰明,再不肯輕易與人相處。他道”我們這樣才情,就是顏回子貢,也不肯多讓,怎么如今那些卑卑不足數(shù)的,要與我們做起朋友來?只是來者不拒,便是我的度量寬宏了。”更有一件,最喜戲謔。總是先生,也要讓他三分,那文棟不消說是他們?nèi)返臇|西了。文棟識時達(dá)務(wù),并不作聲。

一日先生不在,偶然到間壁三元閣游玩,只見壁上粘著一張斗齋圖,圖上刻著斗母心咒,下面注云:“不時念之,求聰明得聰明,求富貴得富貴。”文棟腹中,雖是有限,料想這幾個字還解說得出。當(dāng)下見了,十分得意。那富貴二字,到是緩著,聰明二字,卻是目前的急務(wù),怎好當(dāng)面錯過。忙去尋個道士,取討圖式,又叫他教會心咒。

遂到家向父親說了,請〔了畫師〕繪起一尊斗母,朝斗焚香禮拜。如〔缺七個字〕然有些應(yīng)驗。雖不能胸羅錦繡,那記誦之功卻頗來得。

其年正是科舉的年分,宗師發(fā)牌考試童生。彩生初叫文棟應(yīng)應(yīng)故事,早已不肯高標(biāo)了。獨曾氏兄弟,雙雙得意。文棟卻也有些志氣,恐被曾氏兄弟笑話,不肯再到館中,止在自己家里發(fā)憤讀書。過了一年,漸漸筆底有些活動,可以成篇。恰考期將近,彩生又叫他去應(yīng)試。這番不敢浪戰(zhàn),府縣里俱用個小小分上,便也搭上一名宗師。宗師那里雖不是個長鎗手,萬一圖個僥幸,也未可知。忙忙的買了進場糕果之類。那包糕紙上,卻是抄寫的一篇文字。文棟看去,圈得甚是熱鬧。他也不管好歹,暗暗的記在心上。到明日進場,那第一題恰好就是包糕紙上的題目。他便不勞費心,一筆揮就。那第二題,又是平日讀過幾篇文字的,也就東湊西補,竟做了倚馬之才,不消過午,交卷上去。宗師看見,遂叫取來面閱,大加贊賞。以后眾人陸續(xù)交卷,候齊一牌,出院歸家。把此話述與父親知道,十分歡喜。又過了四、五日發(fā)案出來,果然取在第五名。到謁圣這日,那些備酒拜客一應(yīng)事體,俱不必細(xì)述。

且說曾家弟兄知道文棟進學(xué),心中甚是疑惑。曾杰道:“不信呂家兒子學(xué)問這樣好了,想必是夤緣來的。”曾修道:“明日且拉幾個朋友,叫他面會,其胸中有無,便可瞭然。”

曾杰道:“此言有理。”遂寫帖訂期,明日面課。誰知文棟卻有個藏拙之法,因立出三件主意來。那三件,第一件就是:不與文社他道:“文社雖是以文會友,極正經(jīng)的事,然而終究是有損無益。假如幾個朋友相聚一堂,閑談戲笑的時節(jié)多,吟哦動筆的時節(jié)少。縱使做得一兩篇文字,不過是應(yīng)故事而已,到不如窗下息心靜慮,還有些奇思幻想。這個尚算是完篇極好的了,更有不完篇的,鬼混終日,到散場時候,卻道容明日補來,依舊窗下去抄撮哄人。又有一件,朋友本來是互相參考,是非得失務(wù)要大家指點出來,獨有一輩刻薄的人,面前極口贊揚,背后又換了一副口舌,竟做笑柄傳播。依我看起來,那些朋友互相飲啖一日,名為文社,其實是個酒會。何苦費了錢財,買人的輕保因此立意不與文社。”那第二件,卻是:不拜門生他道:“拜門生是個掛名讀書的勾當(dāng)。若真正讀書的,卻也不消。怎么是掛名讀書的勾當(dāng)?只因自己學(xué)問荒疏,惟恐考試出丑,要借公書揭帖做個護身靈符。偶然鉆刺,考在前列,便好做個名士模樣。還有一等好事的,打聽人家有些詞訟,便去攬與老師講個分上,他就做個居間,得些抽頭謝儀,以為養(yǎng)身之法。就是那做老師的收門生,也未必是一概相待。倘然收個富門生,平日奉承周到,或者還肯用個名帖,印個圖記,到那里薦揚一番。若遇窮門生,平日沒有交際,憑你真正才同子建,總不在他心上,可不是有名無實的事,因此也不拜門生。”

那第三件,卻是:

不應(yīng)小試

那不應(yīng)小試又是為何?他道:“觀風(fēng)季考,總是套子,那有真正憐才的意思!況考試未定日期,這些鄉(xiāng)紳的書帖已是挨擠不開。及至發(fā)案,少不得照依書帖,胡亂填〔去〕,那有學(xué)問的,未必列在前面。況我腹中又極是平常,怎奪得人過,越見得本事低。伴人過世了,到不如不去,也還藏拙些。因此又不應(yīng)小試。”他有這三個主意,一切外事不管,只是自己用功而已。有一首《勉學(xué)詩》為證:夜半鄰家織未休,夢回明月照床頭。

披衣更起挑燈讀,莫使男兒讓女流。

且說曾杰弟兄,見他不肯來,只得央別個朋友去拉他。

他便把三件的短處,雖不敢盡說,卻也微露其意。那朋友見他立意不肯,遂別去,述與曾氏弟兄知道。曾杰便大怒道:“這樣不堪抬舉的,你自己做不出文字,不來也罷,怎么背后談人是非!”原來曾杰弟兄,這三件事是極喜做的,只為自己是個才子,要與人較量長短的意思。當(dāng)下文棟這幾句,也是大概論的,曾杰認(rèn)做譏誚他,便要尋事與他計較。遂細(xì)細(xì)打聽,知道抄寫文字的緣故,連忙報與學(xué)師。

大凡人家子弟進學(xué)之后,就要備贄儀相見學(xué)師。那贄儀多寡,卻有規(guī)則,分為五等。那五等,卻是:超戶上戶中戶下戶貧戶那超上二戶,不消說要用幾十兩銀子,就是中下兩戶,也要費幾金。只有貧戶,不惟沒有使費,還要向庫上領(lǐng)著幾兩銀子,名為助貧。這通是要學(xué)役報的。文棟家事本是平常,那下等戶卻是可以報得的。彩生要便宜,竟報在貧戶里。那助貧銀子,雖然尚未到手,眼見得學(xué)師的贄儀,已做了烏有先生。那學(xué)師正要緝探文棟的家事,忽聽曾杰之言,十分中意。等曾杰別過,忙喚學(xué)役,道:“呂文棟卻是大富之家,場里文字也是買人代筆的。你這大膽奴才得他多少銀子,卻來朦朧我?”責(zé)罵一場,遂叫他立刻拘來,當(dāng)面作文。若有推托,就要參到宗師那里去。

那學(xué)役忙到呂家,與文棟相見,把此話一一述與他知道。

文棟大驚,與父親商議。已知學(xué)師要贄儀的話頭,只是不好搪突。遂再三央及學(xué)役,求他在學(xué)師面前婉轉(zhuǎn)致意:“秀才作文,也不是什么奇事,只求略寬幾日,就當(dāng)面會課,盡自不妨。總望老丈周旋了。待事完之后,我自重重相謝就是。”那學(xué)役無可奈何,只得回復(fù)學(xué)師。學(xué)師大怒,明日又差人去拘喚。文棟推脫不得,勉強隨去。是日出了三個題目,文棟只做得一篇文字,卻又不成個片段。學(xué)師看見,知曾杰的話一些不差,便要做角文〔書〕,參與宗師。

到虧學(xué)役再三解勸,方息了這個念頭,只是要報在超戶里邊才祝彩生思想,料來貨不正路,必然強不到底的,只得變賣家伙,向親友抵借,完這一件事體。那些雜費,比著眾人報超戶的,反多一倍,方得了事。

誰知事便完了,彩生為這惡氣,又急了一急,生起病來。

不上幾日,竟湊了令郎之趣,已是丁憂。文棟大哭一場,買辦棺木,開喪斷七。忙過月余,這邊才得完局,那邊討債的又是接踵而至。他們見彩生已死,惟恐淹在后邊,沒處取討,因此急急催促。文棟受逼不過,只得把棺木權(quán)厝祖塋,賣了住房,清還眾人,自己到三元閣借祝一日,在閣上讀書,正讀得有興,忽見一人身穿闊服,走來和文棟相見。敘罷姓名,又仔細(xì)看了一回,竟自作別。

原來那人姓卜名升,表字君輔,是本地一個富翁。他有一個哥哥,名喚卜昊,已是去世兩年,遺下一個女兒,小字淑儀。

臨終的時節(jié),托在卜升,要擇個快婿,以配此女。

那卜升善于風(fēng)鑒,憑著這雙銅睛鐵眼,做個的當(dāng)媒人。是時,偶到三元閣燒香,看見文棟,知道不是落寞之人品,便十分中意,就托道士,要他撮合。道士領(lǐng)命,隨將此意向文棟說知。文棟辭道:“極承美意,但我在喪中,此事不好行得。況且囊中乏鈔,無物可聘。即煩老師為我道達(dá)。”誰知卜升的意思,甚是不然,道:“雖是喪中,只要聘定,我侄女年紀(jì)尚小,還可待得一兩年。等他服滿之后成親,極是得宜的了。若說無物可聘,一發(fā)不消慮得。一應(yīng)使費,都是我出,一毫不消費心。”

道士聽罷,卻把此言再三勸文棟成就。文棟也不敢過辭,惟恐推脫,沒有這般好主顧,便自應(yīng)承。那卜升見說允諾,隨即擇日行聘,不題。

且說卜昊就是曾杰的姑夫,知表妹是卜升做主,定下文棟,急把文棟的短處,去訴與姑娘知道。那姑娘聽得,竟與卜升大鬧起來,道:“你哥哥怎樣托你,你卻尋個窮人來搪塞。你道我是個寡婦好欺負(fù)的么?”卜升道:“嫂嫂,你不要疑心壞了。

我為侄女十分在意。難道自家骨肉,到要他不好?那呂生眼前雖窮,人品盡好,決有功名之分,不是終身落寞的。我這雙眼睛斷不看錯。”曾氏道:“你的話越顛倒了。那呂家兒子,有名是個蠢東西。你說功名兩字,天下若有不要做文字的舉人進士,半空里有頂紗帽掛將下來,只要把頭接上去,或者輪著他了。總使這等,還恐他沒福消受哩!你自夸眼睛看得準(zhǔn),怎么再不見有個舉人進士,是你相過來的?你這話就哄三歲的孩子,也哄不過。在我跟前搗鬼做什么!如今我總不愿舉人進士做女婿,須怪我得。”卜升受鬧不過,只得道:“嫂嫂,何須鬧得。

待我退了,另擇個人家就是。”曾氏聽了此言,方才住口。

卜升思想:“我起先再三情愿,如今怎好改得。除非目下不要說起,日后竟把我的女兒配他罷!”原來卜升也有個女兒,小字瓊枝,與淑儀同年,只小得兩月。其姿容態(tài)度,女工針指,淑儀是萬不及一的。卜升正要擇個佳婿,因記哥哥囑咐,欲先完侄女之事,然后輪到自己。誰想嫂嫂不愿,正湊他的便了。

當(dāng)下卜升只得又擇個富家,替侄女完姻。不料那家為了官事,費得一空,已是窮到極處,就〔是〕岳母的私蓄,也漸漸弄去大半。后來無處說騙,思量本地不好居住,逃到別府,求乞度日。此是后話。

正是:

昔年事事話風(fēng)流,肯信蓮花唱未休。

獨是豪華心不死,夢中猶到舊門樓。

且說文棟,倏忽過了三年,已是服滿,便該應(yīng)試了。

適值科舉的年時,免不得又要圖個僥幸,只是包糕紙上今番沒有文字,卻要句句出自己裁,早是穩(wěn)穩(wěn)的無望。獨有曾杰弟兄,依舊雙雙前列。文棟甚是氣悶。他的意思,沒科舉到是安分守己,也不指望舉人進士,也不以為意。惟恐遇著歲考,把個前程做了完璧歸趙。那時不惟被人恥笑,可惜一個家事為這秀才已弄得干凈,況父親的性命又送在里頭,倘或賠了夫人又折兵,這個怎處?心上正是憂愁未了,忽見道士同著卜升走來,文棟遂上前相見。那卜升知道沒科舉,便安慰兩句。又道:“足下可有興考遺才么?”文棟道:“正科舉尚且艱難,何況遺才,一發(fā)是海中摸針了。”卜升道:“讀書人莫要惰了志氣。你若這等畏縮,怎得個出頭日子?你還去考,我與你央個分上,必然取出來的。”文棟本無此意,見卜升說話諄諄,便道:“極承指教,怎敢違命。”卜升又勸勉幾句,一同道士出來,遂去打點尋分上的事,癩候考期了。那文棟也便發(fā)憤讀書。

到了考試這日,竭盡心力,做完文字,出場到寓,靜聽好音。這番果然不虛所望,炔上〕一名。文棟大喜,知是卜升的緣故,遂央道士去致謝一番。原來卜升的意思,一來得阿坦有個進步,女兒便終身有靠;二來要在尊嫂面前好夸眼力高強,應(yīng)了不落寞的說話。因此,望中的念頭,文棟只有五分,卜升到有十二分。隨又取出三、二十兩銀子,托道士送與文棟為進場盤纏使費。文棟十分感激,因自想道:“我雖是他侄婿,卻怎么這等周到?我曉得都是岳母教他送的,終不然做叔翁的肯如此用心么?”再不曉得其中緣故。

當(dāng)下即便收拾起身,來到省中,尋個寓所。一眼瞧去,那貢院間壁有個道院。文棟道:“到是道院幽雅些,況我又沒個仆從,連飯也吃了他的,一總送他幾兩銀子罷!”遂走進去。

恰好有個道士看見。施禮已畢,文棟就把要租寓的意思說了。

那道士道:“小房俱有相公們住著,惟恐不便。只有斗母閣上,尚空一間在那里。”文棟聽說斗母閣,先是喜歡,朝夕拜禱,有許多便當(dāng)。遂叫他引去一看,十分中意。把行李搬上去,又將寄膳之意說知。道士也自應(yīng)承。從此在內(nèi)讀書,頗覺自適。

一日,出來朝禮斗母,只見有兩人走來,劈面相見,各吃一驚。這兩人不是別個,就是曾杰、曾修。他的寓所也在斗母閣上,怎么兩日不曾看見?這有個緣故。那斗母閣有五間,中三間供著斗母,東西兩間卻是把板隔斷,望不見的。文棟又是閉戶默坐,不十分出來。曾杰弟兄又是時常訪友,不十分在寓。

以此連日不相聞問。當(dāng)下相見,雖是大說幾句寒溫套話,卻是各有一個意思。在文棟知道先前這些事體,俱是曾杰做的首尾,因畏他是個奸險人,不敢發(fā)作。在曾杰不惟欺他無用人物,未免良心發(fā)現(xiàn),也有些靦腆。故此淡淡相敘,不甚密切。

自后,文棟每出朝斗,曾杰即便竊聽,惟恐有詛咒他的言語。誰知文棟禱告不過是保佑弟子場中得意,預(yù)示題目這幾句,更無別說。曾杰道:“左右如此,我且耍那蠢物一耍。”竟私下擬了題目并策論表判之類,寫得端端正正,壓在斗母面前爐下。自己十分快活,道是取樂他的妙法。恰遇文棟又來朝斗,看見爐下紙角,取出一看,卻是預(yù)擬場中的題目,心中驚喜相半。其驚的意思,只道斗母在夢中相示,不想明白寫出,這樣靈感,那得不起人敬重;其喜的意思,道是場中有神道相助,舉人穩(wěn)穩(wěn)的捏在手中了。遂手舞足蹈的到窗下尋些底本,挪湊停當(dāng),細(xì)細(xì)讀熟,一字不敢遺落,只有曾杰暗暗笑他罷了。此話不題。

單說試期已到,那些有科舉的秀才,紛紛進場,各逞英雄,思量鏖戰(zhàn)。少頃,傳散題目。不道文棟又遇著包糕紙,與曾杰所擬的一字不錯,便滿懷得意,一筆揮就。那曾杰到吃了一呆:“我無心戲他,誰想到作成他的機會。”幸虧曾杰是個才子,雖是不曾打點,也不在心上。做完文字,自己看了一遍,便道:“我今科必中解元,決無他慮的。”交卷出場,“甚是得意。

回到寓所,只見曾修也出來了。問他的文字,曾修便念與哥哥聽。曾杰道:“我道今年解元,必定是我了,那曉得又被你奪去。”自此三場之后,曾杰、曾修各懷著解元二字,竟住在官所,癩候捷音,只有呂文棟依舊回到三元閣去。因有題目這段事情,口中雖說輪不到我,心上卻也做七八分的指望。

過了幾日,放出榜來,第一名解元竟是呂文棟。那些報捷的擠到三元閣上討賞,文棟到?jīng)]個主意。適值卜升知道,連忙過來,招駕過去,連文棟也請他到家住下。一切事體,俱是卜升支持,不費文棟一毫的心。文棟忙忙的拜房師,見座師,祭祖拜客,甚是有興。此事且擱過,無暇細(xì)述。

再說曾杰、曾修這樣好文字,為何到在孫山之外。原來房師中意曾杰的卷子,立意要中他解元;不料又有一個房師中意曾修的卷子,也立意要中他解元,互相爭論,竟口角起來。別房的房師知道,忙過來問其緣故。遂取這兩個卷子細(xì)閱,真的不相上下,定不得第一第二的。況且是個同經(jīng),一個取了第一,少不得那個要取在第六了,因此兩不甘服。那個房師道:“二位年兄,本是同僚好友,怎么為著兩個門生致傷和氣。取了那個,這位年兄不服;取了這個,那位年兄不服。依我愚見,這兩生具如此美才,那怕不登高第,就暫屈一科,也是不妨,不若放過,另取一卷罷!”遂向眾卷內(nèi)另抽一卷,揭開看去,也自盡可做得解元的。那兩個房師也便消釋,竟將這卷中了第一。

及拆起號來,卻是呂文棟。后人有詩譏誚曾杰,道:為人切莫恃多才,也得天公照顧來。

多少心機無用處,總成別友似神差。

當(dāng)下曾杰、曾修見自己不中,悶悶的歸家。更自一件,自己不中,到也罷了,只有文棟,向來看不上眼的,如何到中了解元,可不是試官沒眼么?且又懊侮自己不是,這幾個題目,為什么自己不打點一番,卻送與別人受用。未免日日憂郁,竟成隔氣的癥候。曾修再三相勸,也只好在耳邊過去,怎能解得心上的事來。勉強調(diào)治,才覺輕可。

及至挨到下科,不料父親曾士彥又不愿做封君,另投在別人家做公子去了。曾杰弟兄大哭一常只得向?qū)W中報了丁憂,少不得又要遲上三年。那曾杰一來功名心急,二來為父喪,終日哭泣,忽然舊病復(fù)發(fā),醫(yī)治不好。可惜錦心繡腸,變個〔陳〕腐老儒。只有曾修后來依舊中解元,會試不第,遂選了無錫知縣。到底為著恃才二字,得罪上司,被上司參劾,罷職而歸。

此是二曾的結(jié)局了。

如今且說呂文棟上京會試,尋了寓所安頓。那寓所間壁已先有一人在內(nèi),也是來會試的。文棟道是同志,思量與他做個朋友。不料那人再不在寓的,也不見他念一句書。日日歸來,便聽得他喜笑的聲音。文棟不知什么緣故,未免鉆穴相窺起來。

只見他對著一個筆孔,在那里笑,卻又把來藏在一個皮匣內(nèi),再不肯輕易放在桌上。原來那人姓紀(jì)名鐘,徽州人,與會場的房師是個親戚。那房師平昔受了紀(jì)鐘的恩惠,許他中個進士相報,因此與他幾個字眼。紀(jì)鐘把來放在筆孔內(nèi),心中十分得意,漸漸露出小器易盈的光景。當(dāng)下文棟看見,一心猜去,必是會場的關(guān)節(jié)。

思量要竊他的,卻沒個機會。又自轉(zhuǎn)道:“且慢慢的算計,或者可以到手。”遂候那紀(jì)鐘出去,便過來與那守寓的小廝閑話。有時叫到自己這邊來,把些東西與他吃;有時送他幾個錢。

看看相熟了,然后問他道:“你家相公時常好笑,這是什么意思?”那小廝道:“我也不知。但見相公時常對著筆孔,便要笑將起來。”文棟道:“這個筆孔帶在身邊的,還是藏在那里的?”小廝道:“相公恐怕遺失,被人瞧見,不帶去的,只藏在一個皮匣內(nèi)。”文棟道:“你去把我一看。有什么好笑的話,待我學(xué)了,也說一個與你聽,可好么?”小廝道:“皮匣是鎖的,鑰匙相公又帶去,卻是取不得。”文棟道:“待我過去看看何如?”遂同了小廝,走去看了鎖之大小,然后尋個捵子搠開。取出一看,見里面有一條小紙,上寫著三個大字在第一行,余無別話。文棟記了,原處放好,鎖著,對小廝道:“我道是個好看的,原來沒有什么。你家相公回來,不要說起。”小廝應(yīng)允。

如此又過月余,場期已近,文棟即忙收拾進常照依筆孔上,如法做去,果然有些靈驗,已高高的填上一名進士。但紀(jì)鐘又是怎的?只因試官見了文棟的卷子,道已合式,必然無疑了。不料紀(jì)鐘的卷子,題目上有一個錯字,監(jiān)場的早已將他高標(biāo)出來。那試官再解說不出文棟的緣故,只道紀(jì)鐘轉(zhuǎn)做人情的。

及問紀(jì)鐘,又毫不相干。況此句話,又說不出的,不好問得文棟,竟做個朦朧過去罷了。文棟到白白的中個進士。又殿試二甲,選了部屬。他就出個疏,告假歸娶。圣旨準(zhǔn)奏,欽假還鄉(xiāng),娶后補官。

一路甚是風(fēng)光。到了卜升家中,俱請出來拜見。遂央道士說知欽假歸娶之意,卜升也就擇吉成親。當(dāng)夜卜升夫婦受禮已畢,更無別人相見。文棟想道:“我那岳母,怎么不見?決因寡婦,不便出來,故叫叔翁夫婦受禮了。若到三朝,必然看見的。”及至滿月,也不見影,心上疑惑,問那瓊枝,卻又含糊不應(yīng),正不知怎的緣故。

一日,出去拜客,看見一個命館,招牌寫著“鐵口最準(zhǔn)”四字。文棟一時高興,便把八字與他推算。那先生道:“這定是發(fā)過,老先生的尊造,不要尋常看過了。但少年必然刑克父母,到二十歲上,方有際遇。交三十五、六,便歷仕顯宦,得圣上恩寵。壽原也到古稀之外。”文棟見他講得有些相對,又把夫人的八字與他一推。那先生又細(xì)細(xì)的看去,說道:“這個不要怪我胡言,是個至苦至窮的八字,只恐還要到求吃的地位。”

文棟口雖不語,心上有些怫然,道:“通是江湖套子,一些不準(zhǔn)的。怎么我做了官,夫人到要求吃起來?”及歸家說與夫人知道,夫人笑了一聲道:“這個果然不是我的八字。”文棟吃驚道:“怎么不是夫人的!難道初行聘之時,另有替身不成?”

夫人道:“這是我家姐姐的。我雖與同年,卻是某年某日某時生的。”文棟道:“這又解說不出了。既是令姐,如何又是同年?怎么與我成親的,卻是夫人,又不是令姐?”那夫人道:“這不是我家的姐姐,是伯母那里的姐姐。”因把其中緣故,并如今流落的話頭,細(xì)細(xì)說了一遍。文棟道:“原來如此,怪道令尊如此用心。我還道是你令伯母的意思,一向錯認(rèn)了叔翁,誰知卻是岳丈。今日方才把個大夢醒了。只是你家姐姐流落在外,怎么不尋了回來?我忝在至親,豈有坐視之理。”隨即喚兩個人,叫他四面尋訪。后來尋到家里,虧了文棟,扶持他起來,將就過得日子。那曾氏深悔不聽叔叔,致有出乖露丑這些事體,又感激文棟肯用親情,日日祝頌不了。

且說文棟又將真八字與先生推算。那先生寫了命限,排列五星,說道,“這才是夫人的命,與前日看的大不相同。”文棟方信這八個字竟是個圈子,憑你上智下愚,窮通壽夭,俱跳不出的。每每勸人安分守己,不要妄作妄為。又叫人敬重斗母,吃些斗齋,以免罪愆。

我這回小說,不是說才子不好,是說不存善心,便無好結(jié)局了。即看曾杰因一點妒心,害了文棟,不惟自己一個解元,移在文棟身上,連這性命也早早繳還閻府。有人說道:“曾杰既擬得這幾個題出,倘然自己打點一番,或者依舊中了。”殊不知曾杰的文字未嘗不好。這幾個題目,直是天使其然,照顧文棟的。故我不謂之人擬,竟謂之天擬也可。又有一說,不是文棟朝禮斗母,曾杰也不起戲謔的念頭。總有這個念頭,也未必做出,這個直是文棟心上擬出來的。故我又不謂之天擬,竟謂之(下缺)

為你推薦
成何體統(tǒng)全2冊(熱播動漫《成何體統(tǒng)》原著)
會員

超人氣作家七英俊腦洞力作!腦洞奇詭的反套路宮廷文,反轉(zhuǎn)到后一刻!穿進網(wǎng)文小說,成為暴君的枕邊人是種什么樣的體驗?經(jīng)過簡單的計算,庾晚音得出結(jié)論:自己只能另辟蹊徑。在這個全員惡人的故事里,她想殺出一條血路,就得當(dāng)最大的那個惡人,先幫助暴君干死端王,然后再干死暴君,直接當(dāng)女帝。可當(dāng)她見到了暴君,仔細(xì)琢磨他一言一行中那一絲詭異的似曾相識的感覺,終于忍不住試探道:“Howareyou?”夏侯澹沉默良久,眼眶一紅。“I'mfine,andyou?”

七英俊 5.2萬讀過
我叫趙甲第(原名:老子是癩蛤蟆)
會員

【扮豬吃虎+逆襲燃爽+掉馬打臉】豪門棄子打工記!烽火戲諸侯都市勵志作品、元祖級男頻爽文!影視劇《我叫趙甲第》原著!我叫趙甲第,綽號趙八兩,偽宅男,武力值不詳,智力值比較變態(tài),理科無敵。聰明絕頂卻錦衣夜行,家財萬貫卻素袖藏金。別人笑我癩蛤蟆,我笑別人看不穿。看似屌絲一枚,實際卻是豪門繼承人、超一線富二代。但作為最“窮”富二代,我的底氣不是姓趙,是敢拿命賭明天。翻開本書,看“土強慘”如何一路逆襲、攪弄風(fēng)云!

烽火戲諸侯 13.5萬讀過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會員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guān)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chǔ),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fēng)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quán)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zhàn)爭、帝王心術(shù)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dāng)時政治經(jīng)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wǎng)絡(luò)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當(dāng)年明月 275萬讀過
棺香美人
會員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fēng)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鉚釘 6.5萬讀過
三體全集(全三冊)
會員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jì)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jīng)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劉慈欣 213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郁南县| 芦溪县| 师宗县| 偃师市| 乃东县| 青海省| 多伦县| 海淀区| 枣强县| 金华市| 怀化市| 通州区| 家居| 灌云县| 海林市| 星子县| 湄潭县| 高州市| 丰台区| 岑溪市| 十堰市| 龙口市| 邯郸县| 婺源县| 呈贡县| 平舆县| 靖州| 舞阳县| 迁安市| 措勤县| 华宁县| 拉萨市| 邓州市| 佛冈县| 罗平县| 基隆市| 营口市| 南阳市| 获嘉县| 南丹县| 宝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