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章 口齒門

口論治

夫口者,足太陰之經,脾之所主,五味之所入也。蓋五味入口,藏于脾胃,為之運化津液,寒,于胸膈因以治又論∶夫口者脾之候,齒者骨之余,髓之所養也。人之一身此為大要。凡有病起,因口而成諸風

升麻散

治上膈壅毒,口舌生瘡,咽喉腫痛。

升麻 赤芍藥 人參(洗) 桔梗(去蘆) 干葛(各一兩) 甘草(生用,半兩)上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綠云散

治口瘡,臭氣穢爛,久而不瘥。

黃柏(半兩) 螺青(二錢)上為細末,臨臥用一錢,于舌下,咽津不妨。

碧雪

治一切壅熱,咽喉閉腫,不能咽物,口舌生瘡,舌根緊強,言語不正,腮項腫痛。

蒲黃 青黛 硼砂 焰硝 甘草(各等分)上為細末,每用手指捻摻于喉中,津咽,或呷少冷水送下,頻頻用之。

芎芷膏

治口氣熱臭。

香白芷 川芎(各等分)上為細末,煉蜜丸如雞頭大,食后臨臥,噙化一丸。

丁香丸

治口臭穢。

丁香(三錢) 甘草(一錢,炙) 芎 (二錢) 白芷(半錢,以上不見火)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綿裹一丸,噙咽津。

赴筵散

治毒熱上攻,口中生瘡。

黃柏(蜜炙) 細辛(洗去土葉)上等分,為細末,每用少許,摻于舌上,有涎吐出,以愈為度。

青金散

治小兒白口瘡,急惡,狀似木耳。

五倍子(去土垢,四兩) 青黛(四錢)上為細末,好油調,鴉羽掃口向咽喉,流入咽喉中,瘡爛,次日便下。兼治痔瘡亦佳。

蛾黃散

治赤白瘡疼唇破,兼治熱瘡。

黃 (去皮) 寒水石(燒)上各等分,為細末,干貼口瘡上,涂唇上。兼治諸瘡較遲者。

粉紅散

治小兒白口瘡,咽喉惡聲啞。

干胭脂(一錢) 枯礬(一兩)上研勻,每用一錢,生蜜調如稀糊,掃口瘡咽喉內,咽了藥,來日大便,退了瘡皮為驗。

齒論治

夫齒乃骨之余氣,骨乃腎之所主,呼吸之戶門者也。精氣強則齒自堅,腎氣衰則齒自豁,且矣藥,其

牢牙散

治一切齒痛,不問久新。

全蝎(七個,去毒) 細辛(洗凈,三錢) 草烏(二個,去皮) 乳香(二錢,別研)上為細末,每用少許擦患處,須臾以溫鹽水盥漱。

莽草散

治風壅熱氣上攻,齒齦浮腫,或連頰車疼痛,或宣露血出。

莽草 川升麻 柳枝 槐角子 鶴虱 地骨皮 本(去蘆) 槐白皮上 咀,每服一兩,水一盞,入鹽少許,煎至七分盞,去滓,熱含冷吐之,日用三次。

蟾酥丸

治牙疼不可忍。

蟾酥(一字) 生附子角(二豆大) 巴豆(一枚,去皮,研) 麝香(少許)上件藥都研令勻,蒸餅為丸,黍豆大,以新綿裹一丸,咬之,有涎即吐之。

香鹽散

此藥常用牢牙,去風冷,蛀齲宣露,一切齒疾。

大香附子(炒令極黑,三錢(兩)) 青鹽(半兩,別研)上為細末,和勻,用如常法。乃鐵甕先生良方也。

安腎丸

治虛熱,牙齒浮腫疼痛。

肉蓯蓉(酒浸,焙) 桃仁(麩炒) 破故紙(炒) 白術 干 山藥(銼,炒) 石斛(去根) 白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鹽湯下。

必勝散

治齒衄。

蒲黃(略炒) 螺兒清(等分)上為細末,每用少許,擦患處,少待,用溫鹽水漱之。

驅毒飲

治熱毒上攻,宣露血出,齒齦腫痛不可忍者。屋游(即瓦屋上青苔,不拘多少,上煎湯,澄清,入鹽一小撮,放溫,頻頻漱之。

麝香散

治急疳,惡蝕內損。

枯白礬(一兩) 黃丹(一錢半,炒) 麝香(一字)上為細末,研勻,干擦牙疳處,頻上。

朱粉散

治白口瘡惡,及牙疳蝕。

枯白礬(一兩) 干胭脂(一錢半) 輕粉(半錢) 麝香(少許)上研勻,油調,掃口瘡,或干貼。

唇論治

唇者,脾之所主。胃者,脾之所合。其經起于鼻,環于唇,其支脈絡于脾。脾胃受邪,則唇色。

瀉黃飲子

治風熱蘊于脾經,唇燥坼裂,口舌生瘡。

白芷 升麻 枳殼(去瓤,麩炒) 黃根。各一兩) 甘草(生用,半兩)上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薏苡仁湯

治風腫在脾,唇口 動,或生結核,或為浮腫。

薏苡仁(炒) 防己 赤小豆(炒) 甘草(炙。各等分)上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橄欖散

治唇緊燥裂生瘡。

橄欖(不拘多少,燒灰)上為細末,以豬脂和,涂患處。

舌論治

經云∶心氣通乎舌,舌和則知五味矣。蓋舌者,脾脈之所通,心氣之所主,和則知味,資于更又論∶舌者心之所候,脾氣之所通。攝養違理,二臟不和,風熱內蘊,舌為之病焉。遂致舌法,例用并以參沉湯送下,用之多效。醫療之方,并載于后。

玄參升麻湯

治心脾壅熱,舌上生瘡、木舌、重舌、舌腫、或連腮頰兩邊腫痛。

玄參 赤芍藥 升麻 犀角(鎊) 桔梗(去蘆) 貫眾(洗) 黃芩 甘草(炙。各等分)上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蒲黃散

治舌忽然硬腫,或血出如涌。

烏賊魚骨 蒲黃(炙。各等分)上為細末,每用少許,涂舌上,瘥。

杏仁膏

治口舌熱,干燥,或舌上生胎,語言不真。

升麻 杏仁(去皮尖) 甘草(炙。各一兩) 黑豆(五十粒,炒,去皮)上為細末,入白蜜五合,生地黃汁五合,慢火熬成膏子,丸如雞頭大,常噙一丸,津化咽下

烙腫法

凡舌腫,舌下必有噤蟲,狀如螻蛄,或似臥蠶子,亦有頭尾,其頭少白,可燒鐵筋烙腫,則自消也。

百草霜散

治舌忽然腫硬,逡巡塞悶殺人。

百草霜 食鹽上等分,用井華水調涂舌上,良久,消愈。

必勝散

治舌衄。(方見齒論治)

如神散

治傷寒熱毒攻心,舌出過寸。

梅花片腦(不拘多少)上為細末,以一字摻于舌上,未和再摻,則愈。

小續命湯

治心脾虛,中風寒,舌強不能語言。(方見諸風門中風論治)加荊瀝煎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谷城县| 莱芜市| 阿拉尔市| 武定县| 曲沃县| 双辽市| 通榆县| 兰溪市| 徐州市| 浪卡子县| 庆阳市| 辽源市| 罗江县| 淅川县| 宁城县| 堆龙德庆县| 渝中区| 陆川县| 固始县| 瑞丽市| 合山市| 多伦县| 尚义县| 信阳市| 芦山县| 石家庄市| 来宾市| 剑川县| 琼海市| 曲水县| 伊宁市| 山东省| 建始县| 仲巴县| 清苑县| 顺义区| 阜宁县| 策勒县| 沙雅县| 广州市| 石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