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驚悸怔忡健忘門

  • 嚴氏濟生方
  • 嚴用和
  • 1178字
  • 2015-12-26 17:37:21

驚悸論治

夫驚悸者,心虛膽怯之所致也。且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心險浮無不瘥者矣。

溫膽湯

治心虛膽怯,觸事易驚,夢寐不祥,異象感惑,遂致心驚膽怯,氣郁生涎,涎與氣復(fù)生諸證,或短氣悸乏,或復(fù)自汗,四肢浮腫,飲食無味,心虛煩悶,坐臥不安。

半夏皮,一兩半) 甘上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棗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遠志丸

治因事有所大驚,夢寐不祥,登高陟險,神魂不安,驚悸恐怯。

遠志(去心,姜汁齒(各一兩)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為衣,每服七十丸,用熟水送下,食后,臨臥。

怔忡論治

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蓋心主于血,血乃心之主,心乃形之君,血富則心君自安矣。

多已當五

益榮湯

治思慮過制,耗傷心血,心帝無輔,怔忡恍惚,善悲憂,少顏色,夜多不寐,小當歸(去蘆,酒浸) 黃 (去蘆) 小草 酸棗仁(炒,去殼) 柏子仁(炒) 麥門冬參甘草(炙。

上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龍齒丹

治心血虛寒,怔忡不已,痰多恍惚。

龍齒 附子(炮,去皮臍,切片,姜汁浸一宿) 遠志(去心,甘草煮) 酸棗仁(炒,去殼姜汁浸一宿黃(酒蒸,焙。各半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每服五十丸,用棗湯送下,不拘時候。

法丹 治憂愁思慮,謀用過度,或因驚恐,傷神失志,耗傷心血,怔忡憂惚,夢寐不安。

(方見五臟門心小腸虛實論治)

茯苓飲子

治痰飲蓄于心胃,怔忡不已。

赤茯苓(去皮) 半夏(湯泡七次) 茯神(去木)橘皮(去白) 麥門冬(去心。各一兩) 沉香(不見火) 甘草(炙) 檳榔(各半兩)上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排風湯

治風虛冷濕閉塞諸經(jīng),令人怔忡。

(方見諸風門中風論治) 宜加炒酸棗仁煎。

壽星丸

治驚憂思慮,氣結(jié)成痰,留蓄心包,怔忡驚惕,痰逆惡心,睡臥不安。(方見諸風風論治)

健忘論治

夫健忘者,常常喜忘是也。蓋脾主意與思,心亦主思,思慮過度,意舍不精,神宮不職,使

歸脾湯

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健忘怔忡。白術(shù) 茯神(去木) 黃 (去蘆) 龍眼肉酸棗仁(炒,去殼。各一兩) 人參 木香(不見火。各半兩) 甘草(炙,二錢半)上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棗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虛煩論治

夫虛煩者,心虛煩悶是也。且人之有血氣,分為榮衛(wèi),別乎陰陽,榮衛(wèi)通適,然后陰平陽秘陽內(nèi)熱人心虛煩

竹葉湯

治傷寒大病后,及霍亂吐瀉后,心虛煩悶,內(nèi)熱不解。

竹葉 麥門冬(去心) 人甘草(炙,半兩)上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小草湯

治虛勞憂思過度,遺精白濁,虛煩不安。

小草 黃 (去蘆) 當歸(去蘆,酒浸)(炒,去殼。各一兩) 人參 甘草(炙。各半兩)上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地仙散

治傷寒后,伏暑后,煩熱不安,及虛勞煩熱。(方見虛損門勞瘵論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农架林区| 阿拉尔市| 桂平市| 尼玛县| 麦盖提县| 博客| 永安市| 湛江市| 海盐县| 星子县| 婺源县| 台州市| 梅州市| 紫金县| 逊克县| 罗定市| 东乌| 介休市| 金门县| 嫩江县| 沾益县| 墨玉县| 平南县| 徐州市| 玉门市| 同德县| 阿坝| 丹阳市| 沙田区| 彭州市| 柞水县| 全椒县| 彰化县| 镇江市| 平遥县| 商河县| 温泉县| 龙南县| 山丹县| 昌黎县| 梧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