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4章 煩省

  • 史通
  • 劉知幾
  • 1270字
  • 2015-12-26 17:17:50

昔荀卿有云:遠略近詳。則知史之詳略不均,其為患者久矣。

及干令昇《史議》,歷詆諸家,而獨歸美《左傳》,云:“丘明能以三十卷之約,括囊二百四十年之事,靡有孑遺。斯蓋立言之高標,著作之良模也?!庇謴埵纻ブ栋囫R優劣論》,云:“遷敘三千年事,五十萬言,固敘二百四十年事,八十萬言。是班不如馬也?!比粍t自古論史之煩省者,咸以左氏為得,史公為次,孟堅為甚。自魏、晉已還,年祚轉促,而為其國史,亦不減班《書》。此則后來逾煩,其失彌甚者矣。

余以為近史蕪累,誠則有諸,亦猶古今不同,勢使之然也。輒求其本意,略而論之。何者?當春秋之時,諸侯力爭,各閉境相拒,關梁不通。其有吉兇大事,見知于他國者,或因假道而方聞,或以通盟而始赴。茍異于是,則無得而稱。魯史所書,實用此道。至如秦、燕之據有西北,楚、越之大啟東南,地僻界于諸戎,人罕通于上國。故載其行事,多有闕如。且其書自宣、成以前,三紀而成一卷,至昭、襄已下,數年而占一篇。是知國阻隔者,記載不詳,年淺近者,撰錄多備。

此丘明隨聞見而成傳,何有故為簡約者哉!

及漢氏之有天下也,普天率土,無思不服。會計之吏,歲奏于闕廷;輶軒之使,月馳于郡國。作者居府于京兆,征事于四方,用使夷夏必聞,遠近無隔。故漢氏之史,所以倍增于《春秋》也。

降及東京,作者彌眾。至如名邦大都,地富才良,高門甲族,代多髦俊。邑老鄉賢,競為別錄;家牒宗譜,各成私傳。于是筆削所采,聞見益多。此中興之史,所以又廣于《前漢》也。

夫英賢所出,何國而無?書之則與日月長懸,不書則與煙塵永滅。是以謝承尤悉江左,京洛事缺于三吳;陳壽偏委蜀中,巴、梁語詳于二國。如宋、齊受命,梁、陳握紀,或地比《禹貢》一州,或年方秦氏二世。夫地之偏小,年之窘迫,適使作者采訪易洽,巨細無遺,耆舊可詢,隱諱咸露。此小國之史,所以不減于大邦也。

夫論史之煩省者,但當要其事有妄載,苦于榛蕪,言有闕書,傷于簡略,斯則可矣。必量世事之厚薄,限篇第以多少,理則不然。且必謂丘明為省也,若介葛辨犠于牛鳴,叔孫志夢于天壓,楚人教晉以拔旆,城者謳華以棄甲。此而畢書,豈得謂之省邪?且必謂《漢書》為煩也,若武帝乞漿于柏父,陳平獻計于天山,長沙戲舞以請地,楊仆怙寵而移關。此而不錄,豈得謂之煩邪?由斯而言,則史之煩省不中,從可知矣。

又古今有殊,澆淳不等。帝堯則天稱大,《書》惟一篇;周武觀兵孟津,言成三誓;伏犠止畫八卦,文王加以《系辭》。俱為大圣,行事若一,其豐儉不類,懸隔如斯。必以古方今,持彼喻此,如蚩尤、黃帝交戰阪泉,施于春秋,則城濮、鄢陵之事也。有窮篡夏,少康中興,施于兩漢,則王莽、光武之事也。夫差既滅,句踐霸世,施于東晉,則桓玄、宋祖之事也。張儀、馬錯為秦開蜀,施于三國,則鄧艾、鍾會之事也。而往之所載,其簡如彼;后之所書,其審如此。若使同后來于往世,限一概以成書,將恐學者必詬其疏遺,尤其率略者矣。而議者茍嗤沈、蕭之所記,事倍于孫、習;華、謝之所編,語煩于班、馬,不亦謬乎!故曰:“論史之煩省者,但當求其事有妄載,言有缺書,斯則可矣。必量世事之厚薄,限篇第以多少,理則不然。”其斯之謂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青县| 临桂县| 巴林左旗| 申扎县| 沿河| 张掖市| 观塘区| 永平县| 苗栗市| 思南县| 东明县| 分宜县| 新化县| 鲁山县| 海伦市| 离岛区| 鹰潭市| 尼木县| 维西| 思南县| 敦化市| 贺兰县| 城口县| 长武县| 义乌市| 松滋市| 隆德县| 沙雅县| 呼图壁县| 沈阳市| 方城县| 孝感市| 政和县| 霞浦县| 东阳市| 岱山县| 石楼县| 新巴尔虎右旗| 米易县| 绵阳市| 吉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