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中經

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性以應人。無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補羸者,本中經雄黃、石流黃、雌黃、水銀、石膏、磁石、凝水石、陽起石、孔公孽、殷孽、鐵精、理石、長石、膚青 (上玉、石,中品十四種。舊十六種) 干姜 耳實 葛根 栝蔞根 苦參當歸 麻黃 通草 芍藥 蠡實 瞿麥 元參 秦艽 百合 知母 貝母 白芷 淫羊藿 黃芩 狗脊 石龍芮 茅根 紫菀 紫草 敗醬 白蘚 酸醬 紫參 本 石葦萆 白薇 水萍 王瓜 地榆 海藻 澤蘭 防己 款冬花 牡丹 馬先蒿 積雪草 女菀王孫 蜀羊泉 爵床 假蘇 翹根(上草,中品四十九種。舊四十六種) 桑根白皮 竹葉吳茱萸 梔子 蕪萸 枳實 濃樸 秦皮 秦菽 山茱萸 紫薇 豬苓 白棘 龍眼松蘿 衛矛 合歡 (上木,中品一十七種。舊同) 馬莖 鹿茸 牛角腮 羊角 牡狗陰莖羚羊角 犀角 (上獸,中品七種。舊同) 燕尿 天鼠尿 (上禽,中品二種。舊三種) 猥皮露蜂房 鱉甲 蟹 作蟬 蠐螬 烏賊魚骨 白僵蠶 蛇魚甲 椿雞 活蝓 石龍子木虻 蜚虻 蜚廉 蟲 伏翼(上蟲、魚,中品一十七種。舊十六種) 梅實(上果,中品一種。舊同) 大豆黃卷 赤小豆 粟米 黍米(上米、谷,中品三種。舊二種) 蓼實 蔥實薤 水蘇(上菜,中品三種,舊同)

雄黃

味苦,平、寒。主寒熱,鼠 惡創,疽痔死肌,殺精物、惡鬼、邪氣、百蟲毒,勝五兵。

煉食之,輕身、神仙。一名黃食石。生山谷。

《吳普》曰:雄黃,神農:苦。山陰有丹雄黃,生山之陽,故曰雄,是丹之雄,所以名雄黃也。

《名醫》曰:生武都敦煌之陽。采無時。

案:《西山經》云:高山其下多雄黃。郭璞云:晉太興三年,高平郡界有山崩,其中出數千斤雄黃。《抱樸子·仙藥篇》云:雄黃,當得武都山所出者,純而無雜,其赤如雞冠,光明曄曄,可用耳;其但純黃似雄黃,色無赤光者,不任以作仙藥,可以合理病藥耳。

石流黃

(流,舊作硫。《御覽》引作流,是)味酸,溫。主婦人陰蝕,癰痔惡血,堅筋骨,除頭禿,能化金銀銅鐵奇物(《御覽》引云:石流《吳普》曰:硫黃,一名石留黃。神農、黃帝、雷公:咸,有毒;醫和、扁鵲:苦,無毒。或生易陽,或河西。或五色,黃,是潘水石液也(潘,即礬古字),燒令有紫焰者,八月、九月采,治婦《名醫》曰:生東海牧羊山,及太山河西山。礬石液也。

案:《范子計然》:石流黃,出漢中。又云:劉馮餌石流黃而更少。劉逵注《吳都賦》云:流黃,土精也。

雌黃

味辛,平。主惡創頭禿痂疥,殺毒蟲虱,身癢,邪氣、諸毒。煉之。久服,輕身、增年、不老。生山谷。

吳普曰:磁石,一名磁君。

《名醫》曰:生武都,與雄黃同山生。其陰山有金,金精熏,則生雌黃。采無時。

水銀

味辛,寒。主疥 痂瘍、白禿,殺皮膚中虱,墮胎,除熱,殺金、銀、銅、錫毒。熔化還復為丹,久服,神仙、之死。生平土。

《名醫》曰:一名汞。生符陵,出于丹砂。

案:《說文》云:囗,丹沙所作為水銀也。《廣雅》云:水銀謂之汞。《淮南子·地形訓》云:白囗,九百歲,生白 ;白囗,九百歲,生白金。高誘云:白囗,水銀也。

石膏

味辛,微寒。主中風寒熱,心下逆氣驚喘,口干苦焦,不能息,腹中堅痛,除邪鬼,產乳,金創。生山谷。

《名醫》曰:一名細石。生齊山及齊盧山、魯蒙山。采無時。

磁石

味辛,寒。主周痹風濕,肢節中痛,不可持物,洗洗酸消,除大熱煩滿及耳聾。一名元石,生山谷。

《吳普》曰:磁石,一名磁君。

《名醫》曰:一名處石。生太山及慈山山陰;有鐵處,則生其陽。采無時。

案:《北山經》云:灌題之山,其中多磁石。郭璞云:可以取鐵。《管子·地數篇》云:山上有磁石者,下必有銅。《呂氏春秋·精通篇》云:磁石召鐵。《淮南子·訓》云:磁石能引鐵。只作慈,舊作磁,非。《名醫》別出元石條,亦非。

凝水石

味辛,寒。主身熱,腹中積聚、邪氣,皮中如火燒,煩滿。水飲之,久服,不饑。一名白水石。生山谷。

《吳普》曰:神農:辛;岐伯、醫和、扁鵲:甘,無毒;李氏:大寒。或生邯鄲。采無時。如云母色(《御覽》引云:一名寒水石)。

《名醫》曰:一名寒水石,一名凌水石,鹽之精也。生常案及凝山,又中水縣邯鄲。

《范子計然》云:水石,出河東。色澤者,善。

陽起石

味咸,微溫。主崩中漏下,破子藏中血,癥瘕結氣,寒熱腹痛,無子,陰痿不起(《御覽》引作陰陽不合),補不足(《御覽》引有句攣二字)。一名白石。生山谷。

《吳普》曰:陽起石,神農、扁鵲:酸,無毒;桐君、雷公、岐后:咸,無毒;李氏:小寒,或生太山(《御覽》引云:或陽起云。采無時)。

《名醫》曰:一名石生,一名羊起石,云母根也,生齊山及瑯邪,或云山、陽起山、采無時。

孔公孽

味辛,溫。主傷食不化,邪結氣,惡創,疽 瑯邪,利九竅,下乳汁(《御覽》引云:一名通石。《大觀本》作黑字)。生山谷。

《吳普》曰:孔公孽,神農:辛;岐伯:咸;扁鵲:酸,無毒。色青黃。

《名醫》曰:一名通石,殷孽根也。青黃色。生梁山。

殷孽

味辛,溫。主爛傷瘀血,泄利寒熱,鼠寒囗,癥瘕結氣。一名姜石。生山谷(按:此當與孔公孽為一條)。

《名醫》曰:鐘乳根也。生越國,又梁山及南海,采無時。

鐵精

平,主明目,化銅。鐵落:味辛,平。主風熱惡創,瘍疽創痂,疥氣在皮膚中。鐵:主堅肌耐痛。生平澤(舊為三條,今并)。

《名醫》曰:鐵精,一名鐵液。可以染色。生牧羊及 城或析城。采無時。

案:《說文》云:鐵,黑金也,或省作鐵,古文作囗。

理石

味辛,寒。主身熱,利胃解煩,益精明目,破積聚,去三蟲。一名石立制石。生山谷。

《名醫》曰:一名饑石,如石膏,順理而細。生漢中及盧山。采無時。

長石

味辛,寒。主身熱,四肢寒厥,利小便,通血脈,明目,去翳眇,下三蟲,殺蠱毒。久服,不饑。一名方石。生山谷。

《吳普》曰:長石,一名方石,一名直石。生長子山谷。如馬齒,潤澤,玉色長鮮。服之,不饑(《御覽》)。

《名醫》曰:一名土石,一名直石。理如馬齒,方而潤澤,玉色。生長子山及太山臨淄,采無時。

膚青

味辛,平。主蠱毒及蛇、菜、肉諸毒,惡創。生川谷。

《名醫》曰:一名推青,一名推石,生益州。

案:陶弘景云:俗方及《仙經》,并無用此者,亦相與不復識。

上玉石,中品一十四種。舊十六種。考鐵落、鐵,宜與鐵精為一。

干姜

味辛,溫。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濕痹,腸囗,下利。生者,尤良。

久服,去臭氣、通神明。生川谷。

《名醫》曰:生楗為及荊、揚州。九月采。

案:《說文》云:姜,御濕之菜也。《廣雅》云:囗,廉姜也。《呂氏春秋·本味篇》和之美者,陽樸之姜。高誘注:陽樸,地名,在蜀郡。司馬相如《上林賦》,有茈姜云

耳實

味甘,溫。主風頭寒痛,風濕周痹,四肢拘攣痛,惡肉死肌。久服益氣,耳目聰明,強志輕身。一名胡囗,一名地葵。生《名醫》曰:一名囗,一名常思,生安陸及六安田野,實熟時采。

案:《說文》云:囗,卷耳也;苓,卷耳也。《廣雅》云:苓耳,囗,常囗,胡囗,耳也。《爾雅》云:蒼耳,苓耳。郭璞云:江東呼為常囗,形似鼠耳,叢生如盤。《毛詩》云:采采卷耳。《傳》云:卷耳,苓耳也。陸璣云:葉青,白色,似胡荽,白花,細莖蔓生。可煮為茹,滑而少味;四月中生子,正如婦人耳囗,今或謂之耳 草。鄭康成謂是白胡荽,幽州人謂之爵耳。《淮南子·覽冥訓》云:位賤尚囗。高誘云:囗者,囗耳,菜名也。幽冀謂之檀菜,雒下謂之胡囗。

葛根

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痹,起陰氣,解諸毒,葛谷,主下利十歲以上。

一名雞齊根。生種谷。

《吳普》曰:葛根,神農:甘。生太山(《御覽》)。

《名醫》曰:一名鹿藿,一名黃斤。生汶山。五月采根,曝干。

栝蔞根

味苦,寒。主消渴,身熱煩滿,大熱,補虛安中,續絕傷。一名地樓。生川谷及山陰。

《吳普》曰:栝蔞,一名澤巨,一名澤姑(《御覽》)。

《名醫》曰:一名果裸,一名天瓜,一名澤姑。實,名黃瓜。二月、八月采根,曝干,三十日成。生宏農。

案:《說文》云:囗,囗蔞,果也。《廣雅》云:王白, 也(當為王 )。《爾雅》云:果裸之實,栝蔞。郭璞云:今齊人呼之為天瓜。《毛詩》云:果裸之實,亦施于宇。《傳》云:果裸,栝蔞也。《呂氏春秋》云:王善生。高誘云:善,或作瓜, 也。案:《呂氏春秋》善字,乃囗之誤。

苦參

味苦,寒。主心腹結氣,癥瘕積聚,黃膽,溺有余瀝,逐水,除癰腫,補中明目,止淚。

一名水槐,一名苦識。生山谷及田野。

《名醫》曰:一名地槐,一名菟槐,一名驕槐,一名白莖,一名虎麻,一名芩莖,一名祿曰,一名陵郎。生汝南。三月、八月、十月采根,曝干。

當歸

味甘,溫。主咳逆上氣,溫瘧、寒熱,洗在皮膚中(《大觀本》,洗音癬),婦人漏下絕子,諸惡創瘍、金創。煮飲之。一名干歸。生川谷。

《吳普》曰:當歸,神農、黃帝、桐君、扁鵲:甘,無毒;岐伯、雷公:辛,無毒;李氏:小溫。或生羌胡地。

《名醫》曰:生隴西。二月、八月采根,陰干。

案:《廣雅》云:山靳,當歸也。《爾雅》云:薜,山靳。郭璞云:今似靳而粗大。又薜,白靳,郭璞云:即上山靳。

《范子計然》云:當歸,出隴西。無枯者,善。

麻黃

味苦,溫。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去邪熱氣,止咳逆上氣,除寒熱,破癥堅積聚。一名龍沙。

《吳普》曰:麻黃,一名卑相,一名卑堅。神農、雷公:苦,無毒;扁鵲:酸,無毒;李氏:平。或生河東。四月、立秋采(《御覽》)。

《名醫》曰:一名卑相,一名卑鹽。生晉地及河東。立秋采莖,陰干令青。

案:《廣雅》云:龍沙,麻黃也。麻黃莖,狗骨也。《范子計然》云:麻黃,出漢中三輔。

通草

(《御覽》作草)味辛,平。主去惡蟲,除脾胃寒熱,通利九竅、血脈、關節,令人不忘。一名附支。生山谷。

《吳普》曰:通草,一名丁翁,一名附支。神農、黃帝:辛;雷公:苦。生石城山谷,葉菁蔓延。止汗,自正月采(《御覽》)。

《名醫》曰:一名丁翁。生石城及山陽。正月采枝,陰干。

案:《廣雅》云:附支, 草也。《中山經》云:升山,其草多寇脫。郭璞云:寇脫草,生南方,高丈許,似荷葉,而莖中有瓤正白,零陵人植而日灌之,以為樹也。《爾雅》云:離南,活囗。郭璞注同。又倚商,活脫。郭璞云:即離南也。《范子計然》云: 草,出三輔。

芍藥

味苦,平。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藝文類聚》引云:一名白術。《大觀本》作黑字)。生川谷及《吳普》曰:芍藥,神農:苦;桐君:甘,無毒;岐伯:咸;李氏:小寒;雷公:酸。一名甘積,一名解倉,一名誕,一名余容,一名白術。三月三日采(《御覽》)。

《名醫》曰:一名白術,一名余容,一名犁食,一名解食,一名鋌。生中岳。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案:《廣雅》云:攣夷,芍藥也;白術,牡丹也。《北山經》云:繡山,其草多芍藥。

郭璞云:芍藥,一名辛夷,亦香草屬。《毛詩》云:贈之以芍藥。《傳》云:芍藥,香草。《范子計然》云:芍藥,出三輔。崔豹《古今注》云:芍藥有三種:有草芍藥,有木芍藥。木有花,大則色深,俗呼為牡丹,非

蠡實

味甘,平。主皮膚寒熱,胃中熱氣,寒濕痹,堅筋骨,令人嗜食。久服,輕身。花、葉:去白蟲。一名劇草,一名三堅,一名豕首。生川谷。

《吳普》曰:蠡實,一名劇草,一名三堅,一名劇荔華(《御覽》),一名澤藍,一名豕首。神農、黃帝:甘,辛,無毒。生宛句。五月采(同上)。

《名醫》曰:一名荔實。生河東。五月采實,陰干。

案:《說文》云,荔,草也,似蒲而小,根可作刷。《廣雅》云:馬囗囗,荔也。《月令》云:仲冬之月,荔挺出。鄭云:荔挺,馬薤也。高誘注《淮南子》云:荔馬,荔草也。《通俗文》云:一名馬蘭。顏之推云:此物河北平澤率生之,江東頗多,種于階庭,但呼為早蒲,故不識馬薤。

瞿麥

味苦,寒。主關格,諸癃結,小便不通,出刺,決癰腫,明目去翳,破胎墮子,下閉血。

一名巨句麥。生川谷。

《名醫》曰:一名大菊,一名大蘭。生大山。立秋采實,陰干。

案:《說文》云:蘧,蘧麥也。菊、大菊,蘧麥。《廣雅》云:茈威、陵苕,蘧麥也。

《爾雅》云:大菊,蘧麥。郭璞云:一名麥句姜,即瞿麥。陶弘景云:子頗似麥,故名瞿麥

元參

味苦,微寒。主腹中寒熱積聚,女子產乳余疾,補腎氣,令人目明。一名重臺。

《吳普》曰:元參,一名鬼藏,一名正馬,一名重臺,一名鹿腹,一名端,一名元臺,神農、桐君、黃帝、雷公、扁鵲:苦,無毒;岐伯:咸;李氏:寒。或生冤朐山陽。二月生葉如梅毛,四四相植似芍藥,黑莖方高四、五尺,花赤,生枝間,四月,實黑(《御覽》)。

、四月采根,曝干。

案:《廣雅》云:鹿腸,元參也。《范子計然》云:元參,出三輔。青色者,善。

秦艽

味苦,平。主寒熱邪氣,寒濕,風痹,肢節痛,下水,利小便。生山谷。

《名醫》曰:生飛烏山。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案:《說文》云:囗囗,草之相 者,《玉篇》作囗囗,居包切,云秦艽,藥艽同。蕭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峨边| 潞西市| 阿瓦提县| 天等县| 广河县| 新营市| 宜宾市| 吴堡县| 乌审旗| 包头市| 扶风县| 连平县| 桂平市| 靖西县| 黎川县| 司法| 精河县| 唐河县| 二连浩特市| 侯马市| 黄平县| 清涧县| 华容县| 高碑店市| 盐津县| 芜湖市| 吉木萨尔县| 灵宝市| 玉溪市| 巴林右旗| 洞头县| 洞口县| 洛川县| 基隆市| 容城县| 阿拉善右旗| 吴桥县| 上栗县| 荣昌县| 龙陵县| 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