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6章 先太子真贗難分權尚書鋒芒太露

  • 樵史通俗演義
  • 陸應
  • 3543字
  • 2015-12-26 16:12:17

仲冬時節雨初收,新日罩重樓。

閑中翻駁金陵事,情悄悄、雙鎖眉頭。

南鳥孤飛盡處,長江千里悠悠。

山河非故使人愁,往跡為誰留。

奸雄事業都成夢,又何曾、茅土公侯。

明哲拂衣歸去,綠波一葉扁舟。

右調《風入松》

憑人捉線自徘徊,愍悼桓靈盡可哀。

只恐潛龍果非謬,便愁翼虎復成灰。

引類證非真主至,露章說是假王來。

真真假假原難定,據實披尋莫浪猜。

話說國事如此,就有那許多奇事生出來了。那妖僧大悲冒稱定王爭立一事,弘光命刑部拷訊,系是詐偽。復批九卿科道都在都城隍廟會審,一毫影響也沒有。口里牽連吳郡兩鄉宦,越越露出詐冒的破綻來。合詞上本,登時斬首西市,這樁事體才完。又聞得有太子遁居浙江地方,弘光甚以為駭。阮大鋮知道了,獻策與馬士英,須天子密遣內官召來南京,好作商議;又須批在禮部,先將先帝太子并永、定二王俱賜謚,以絕眾望。弘光忻然允行。

正在行事,有舊太監高起潛侄兒序班高夢箕,密奏太子在浙。弘光遂差東宮舊內官李繼周,奉御禮召來。李繼周領了旨意,前至杭州遍訪,聽說已往金華府去了。連夜趕到金華,尋見了那太子在一觀音寺里。李繼周細認了一番,卻有六七分相像,只得跪下,口稱“奴婢叩小爺頭”。那太子道:“我認得你,只是忘記你姓名了。”李繼周道:“奴婢喚做李繼周。奉新皇爺旨,迎接小爺進京。”那太子道:“迎接我進京,讓皇帝與我做不讓皇帝與我做?”李繼周道:“這事奴婢不知。”遂把出御札送上。此時轟動了金華府,大小官員都來朝見,送供給,送嗄程。忙亂了兩日,不敢停留,撥大船送到杭州。巡撫張秉貞一般也來朝見,同文武大小官員,支應那太子過去。李繼周星夜往南京進發,到石城門住下。進城先稟了馬士英,隨即奏聞弘光。弘光差兩個北京內官迎他入城,權住興善寺。張、王兩內官一見了那太子,便抱足慟哭,連那太子也不知何故,又叫喚不出姓名。弘光聽見說了,不覺大怒道:“真假未辨,何得便做出這模樣來!就是真了,讓位不讓位還憑我主意。這廝好大膽!”遂賜張、王兩內官和李繼周死。正是:

傷情不覺垂雙淚,觸忌同時赴冥途。

且說那太子在興善寺里,文武官投職名帖的絡繹不絕。最后有督營盧太監至,端相了一番,真假難辨。那太子叱斥道:“你為何不叩頭!”盧太監只得跪下,道:“奴婢叩頭。”那太子道:“你隔不多幾時,卻這等胖了,可見在南京受用。”那太監又叩頭道:“小爺保重。”遂出了寺門,向眾人道:“咱不曾伏侍東宮,如何這般說?看來有些相像,是真是假卻認不真。”吩咐本營的兵道:“你們好好看守。真太子不消說該護衛了;若是假的,定不是小小神棍,也要防他逃去。”正說著,忽奉旨文武官不許私謁。自此遲些來見的,都不得見而去。黃昏時候,又奉旨移那太子入宮。

過了兩日,是三月初三,阮大鋮在江北有密書與馬士英,士英密奏了弘光,把那太子及從行的高成穆等,俱下中城兵馬司獄里。至一更后,把轎子抬那太子到中城獄來,時已大醉,獄里設一大圈椅,那太子坐在椅上,便呼呼睡去。到了天明,中城副兵馬侍立在傍,那太子開眼見了,問道:“這是何處?你是何人?”副兵馬道:“這是中城兵馬司,小官是中城兵馬。”那太子道:“你自去,我還要睡睡兒。”又閉眼睡。睡不多時,開眼見副兵馬還在,問道:“你何故不去?”副兵馬道:“該在此伺候。”又問道:“這紛紛往來的是什么人?”副兵馬道:“是走道兒的。”那太子道:“既是走道兒,為何都這般襤褸?我知道了。”副兵馬找銅錢一串放在桌上道:“恐爺要用。”那太子道:“我不要用,你拿了去。”副兵馬道:“怕要買小東西,留在這里不妨。”副兵馬才走去,四個校尉走來,叩頭道:“校尉們伏事爺的。”那太子道:“你們把錢去買香燭來,剩了的,你四人拿去分了。”校尉買香燭至,那太子問了南北向,便叫點了香燭,拜倒在地,大叫太祖高皇帝、皇考皇帝,放聲大哭了一場,才立起身來,尚哭個不止。人人為他掉淚。正是:

不知真贗堪憑吊,鐵石肝腸亦慘然。

且說通政楊維垣已轉升了左都御史,南市那些輕薄的秀才就造一謠言道:“馬、阮、張、楊,國勢速亡。”本是滿京人不服的了。維垣見有那太子一節,不管真假,忽揚言道:“駙馬王侄孫王之明,狀貌與先太子無二。”兵科給事中戴英就把這話做了證據,上一本道:“奸人王之明假冒太子,須敕多官會審。”初六日,會審那太子,在于大明門外。眾官先后都到。那太子東向踞坐,一官取禁城圖放在他面前,問道:“這可是北京宮殿?”那太子指承華宮道:“這是我住的所在。”又指坤寧宮說:“這是我娘娘住的所在。”一官問:“公主今在何處?”那太子道:“不知,想是死了。”一官問:“公主同宮女早叩周國舅門?”那太子道:“同宮女叩國舅門就是我。”劉中允問道:“我是東宮講官,認得我么?”那太子看了一看,只不言語。問他講書在何處,說在文華殿。問他仿書,說是詩句。問寫幾句,說不拘。劉中允又問別事。那太子笑道:“你道是假的,就做假罷了。我原不曾向皇伯奪做皇帝。”眾官商議,依舊把轎子送入中城獄,具疏將口詞錄奏。給事中戴蕃俊上一本,道:“王之明假冒太子,質以先帝曾攜之中左門,親鞠吳昌時于廷,東宮立何地,而不能答一語。問以嘉定伯姓名,而亦茫然不知。其偽無疑。然稚年何能辨此,必有大奸人挾為奇貨,務在根究。宜敕法司嚴究。”初七日,有內官把密疏進上道:“東宮足異于常形,每則雙,莫之能誣。”弘光命盧太監拿至閣老馬士英寓房,問是如何。士英上一本道:“臣病在寓,皇上令監臣以密疏示臣。臣細閱之,其言雖似,而疑處甚多。既為東宮幸脫虎口,不即到宮說明,而走紹興,可疑一也。東宮厚質凝重,此人機辨百出,二可疑也。公主現養周奎家,而云已死,三可疑也。左懋第在北,北中亦有假太子事,懋第密書貽蔡奕琛,今奕琛抄謄進覽,是太子不死于寇,即死于北矣。原日講官方拱乾在蘇州,容密諭來京辨之。如其假冒,當付法司,與臣民共見而棄之;如真東宮,則祈取入深宮,留養別院,不可分封于外,以啟奸人之心。”弘光看了士英本,把穆虎、高成同王之明會同九卿科道,午門會審。適值方拱乾從蘇州來,為從逆一案未明白,與馬士英密疏巧湊。初八日,各官會審那太子,畢集午門。各役喝那太子跪,那太子仍前面西踞坐。眾簇擁方拱乾上前,問:“這是何人?”那太子道:“方先生。”拱乾退入人后,不復辨其真假。張孫振道:“汝是王之明。”那太子道:“我南來從不曾自認做東宮,你們不認罷了,何必坐名改姓。況且李繼周拿皇伯諭帖來召我,不是我自來的。”刑部尚書高倬、兵部給事中戴英一齊道:“既認是王之明了,何須再問,也不須動刑,回奏圣上便了。”把那太子依舊監在刑部牢里。有不識姓名人題詩在皇城壁上,道:

百神護蹕賊中來,會見前星閉復開。

海上扶蘇原未死,獄中病已又奚猜。

安危定自關宗社,忠義何曾到鼎臺。

烈烈大行何處遇,普天空向棘圜哀!

眾官具獄詞奏上,竟供稱高陽人王之明,系王鼎孫,家破南奔,遇高夢箕家人穆虎教以詐冒東宮,非出己意。其時馬士英既病在寓,大學士王鐸等面奏此事。弘光亦淚道:“朕未有子,東宮果真,即東宮了。”次日高夢箕也不知真假了,上本說奸謀已露。御史陳以瑞又上奸宄陰謀一本。弘光批道:“王之明好生護養,勿驟加刑。俟正告天下,愚夫愚婦皆已明白,然后申法。”又次日,都察院掌院李沾粘示通衢:王之明假冒太子。也有信的,也有不信的。正是:

留將疑案傳千古,燭斧何能辨假真。

且說江上奸人出沒,亂兵縱橫,以致商旅梗塞。大鋮借此為由,不管好人歹人,都作奸人拿了,動不動酷刑毒打,江北一帶雞犬不寧。大鋮與東林為仇,恨那文震孟系講學一派的人,故輔溫體仁又是震孟的緊對手,遂唆吏部尚書張捷特上一本,道:“故輔溫體仁,清執忠謹,當復文忠之,顧錫疇以私憾議削。文震孟宜改,不當與體仁并列。”一時朝臣都把舌吐,道:“皇帝偏安一隅,若賢奸乖舛一旦至此,何以建邦立治?”馬士英曉得公道不服,只得票本上略示調停。弘光批道:“溫體仁準復謚。文震孟免議。”都察院有左僉都御史郭維經,見時事紛紜,不愿做官,況與阮大鋮不睦,連連上本告病。弘光批準回籍調理。帶了家眷行李行至長江僻處,忽然下午時候,明明青天,不風不雨,寇船三只一齊擁上,搶劫一空,殺死十余人,郭維經推入江里,不知存亡。遠近的人都說是阮營家丁,或道是兵丁作惡,或道是阮大鋮差遣,從此阮小乙、阮小五、阮小七再來作賊的話,傳遍了江南北。正是:

才人失計從奸黨,贏得千秋有賊名。

當時廬州巡撫張亮飛報:“闖賊兵馬分三股南來,聲勢甚急。臣,文臣也,獨臣難支。乞賜罷黜,別選才能堪任者,早為之備。”弘光不允。阮大鋮托言面奏軍情,入朝數日。虧得李自成部將劉體仁已領兵往湖廣去了,阮大鋮揚揚得意。

愚智紛紛惜領腰,賢奸逐隊手相招。

可憐江上屯兵者,空自月明吹洞簫。

未知后來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評太子一事,千古疑案,聊為據事直書,以俟天下后世,不敢溢一詞也。阮家公案,亦世所共聞,不敢失實。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原县| 莱州市| 浏阳市| 荆州市| 临洮县| 肥城市| 施秉县| 大庆市| 尉犁县| 尼勒克县| 德清县| 安阳市| 南城县| 阿巴嘎旗| 池州市| 延边| 贵港市| 左权县| 昌乐县| 类乌齐县| 湖州市| 那曲县| 当涂县| 革吉县| 马鞍山市| 天祝| 永春县| 壤塘县| 武隆县| 忻城县| 宝鸡市| 沧源| 辛集市| 尚义县| 高台县| 马公市| 道孚县| 什邡市| 法库县| 理塘县| 扎兰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