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2章

康熙十九年五月丙申,命將軍額楚暫守南寧。先是,令額楚帥師還江寧。至是,額楚奏報:馬承蔭叛于柳州,將軍莽依圖等率大兵進剿,今聞賊將何繼祖、王宏勛等兩路來侵。上命額楚帥師暫守南寧,俟莽依圖等平定柳州,仍還駐江寧。

庚子,命大將軍貝勒察尼帥師暫屯沅州。察尼奏:臣兵向在常德,兩月未支芻菽,馬皆羸瘦;后雖補給,尚未充肥。今自常德進取辰、沅,沿途霪雨,泥濘疲乏,遺棄者甚多;軍士或有徒步僅能達沅州者。且自三月二十日糧盡,迄今猶未運致。上諭:貝勒察尼帥師暫屯沅州,如將軍趙良棟所奏,約齊舉行。若此際有可進云、貴之機,仍毋俟定期,酌量進發。其糧餉稽誤之故,令巡撫韓世琦察明具奏。

辛丑,命諸將稽察吳三桂與達賴喇嘛交通書札。上諭兵部:移文各路大將軍、督、撫、提、鎮等,凡有平定云、貴恢復城池者,俱令察訪吳三桂與達賴喇嘛相通書札,隨得隨繳兵部。

乙巳,命大將軍貝子彰泰等遣送偽將軍吳有爵、崔世祿來京師。彰泰等奏:沅州既克,偽將軍吳有爵、崔世祿等率眾降。上命遣送來京

己酉,將軍總督蔡毓榮奏:官兵復思南。毓榮遣隨征總兵官鄧秉志等進取思南,是月十二日至太平關擊賊,敗之;隨三路進剿,賊棄城遁。十四日,我兵復思南府。

贈總督范承謨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先是,范承謨為耿精忠紿至其家,置刀鋸于前,脅令順從。承謨正色詆訶,不為詘服。賊因拘禁獄中,又百端逼誘。承謨堅貞彌厲,于康熙十五年九月十六日夜,遂為賊所害。至是,福建巡撫楊熙察明以聞。上諭:范承謨可贈太子少保、兵部尚書,蔭一子入監讀書。

甲寅,遣理藩院郎中詹璧喇往邊地偵探。上諭詹璧喇曰:爾往駐松潘等處,凡有聞見,當如拉篤祜不時奏報。遣爾前往之故,明諭厄魯特達賴、巴圖魯、臺吉知之。然達賴、巴圖魯、臺吉等,消息亦應密探;若得賊寇交通書信,即以奏聞,并探往來貿易者。凡奉使邊陲,潛行诇察,良非細故。爾無攻戰專閫之任,宜慎自防護,藏形斂跡,常近大軍左右,偵探奏報。

丁巳,贈巡撫馬雄鎮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當孫延齡叛時,雄鎮為其所執,脅令降服;雄鎮罵賊不屈,同妻子家口殉難。至是,將軍巡撫傅宏烈察明以聞。上諭:馬雄鎮可贈太子少保、兵部尚書,蔭一子入監讀書。

贈總兵官吳萬福太子少保。當耿精忠叛變時,福寧總兵官吳萬福嬰城固守、不甘從逆,為賊所殺。至是,巡撫楊熙察明以聞。上諭:吳萬福可贈太子少保,蔭子弟一人以守備錄用。

六月戊午朔,命大將軍貝勒察尼率兵還京師。察尼等奏:臣等合計兩軍,共前鋒四百有奇、護軍驍騎每佐領二十余人;內留前鋒三百人、每佐領護軍六人、驍騎九人進取云、貴,余悉還京師。上命貝子彰泰帥師進征,貝勒察尼察滿兵出征在先、效力勞苦及無馬者帥之還京。

癸亥,以李芳述為隨征總兵官。將軍總督趙良棟奏:投誠總兵李芳述先曾拒絕偽命,率眾來降。今復能固守孤城,不為賊誘;請破格加恩。上諭:李芳述為隨征總兵官,隸趙良棟標下隨征效力。

丁卯,提督桑額革職、總兵官周邦寧降級,俱留任戴罪圖功。先是,以桑額等自常德、澧州退還,上命大將軍察取供詞。至是,大將軍貝勒察尼取供具奏,事下兵部議。兵部奏言:桑額職任總統,調度全省官兵。一聞賊警,不即馳赴常德以扼要害;乃遷延日久,始自荊州進發,致常德為賊所據。又不入守澧州,但于城外駐營六日,復致澧州被陷。且稱彝陵一路賊警甚急,托故引還。應行革職。周邦寧偕桑額赴常德時,托病留澧州;迨桑額還自常德,又不入澧州防守,即同桑額奔還。應削去所加五級,仍降一級調用。上諭:桑額可革職,周邦寧可削去所加五級、仍降一級,俱留原任戴罪圖功。

將軍總督趙良棟奏官兵敗賊于永寧。四月八日,賊以勁卒犯永寧,官兵鏖戰彌日,賊猶不卻;投誠總兵官李芳述等奮勇沖擊,斬偽總兵毛有貴等,賊始大敗遁逃,陣斬凡千余人。

丙子,命將軍賴塔等安撫平南王下兵。時賊流言欲分調平南王所部兵往云南,安置各營。于是藩兵八千人,聞之盡恐。五月十三日夜,遂鼓噪拔營遁歸。巡撫金儁以聞。上命將軍賴塔、侍郎宜昌阿、總督金光祖、巡撫金儁、都統王國棟等設策安撫逃兵,發赴廣西。

壬午,命大將軍康親王杰書率兵還京師。先是,令杰書等議奏旋師事宜。至是,杰書奏今當需餉之時,在閩大兵理宜全撤。但福建投誠之人甚多,金門、廈門諸處新經恢復,人心未定,宜留大兵一千二百人駐守福州、六百人駐守泉州、一千二百人駐守漳州;余兵,臣與參贊副都統銜禪布先率入京。至于沿海綠旗官兵,設防之外,孰宜先撤、孰宜鎮守?應令尚書介山、侍郎吳努春、溫岱等會同總督、巡撫、提督議覆。上報可。

大將軍簡親王喇布奏復柳州,馬承蔭降。喇布與將軍莽依圖、總督金光祖等率滿漢官兵分路進剿承蔭,五月初四日光祖兵敗賊于武宣,遂復縣城。初八日,莽依圖兵大敗賊于陶登,乘勝前進,遂定象州。喇布兵于是月初四日至雒容縣,即進取柳州。十七日,承蔭率眾詣喇布軍門降,柳州平。

七月辛卯,命內閣學士薩穆哈往廣西,分置馬承蔭標下兵。安塘筆帖式報:大將軍簡親王兵距柳州二十里,馬承蔭等迎降。上諭:初,馬承蔭及所部官兵背叛,蹂躪疆土、擾掠生民,罪惡已極!后見湖南平定、廣西恢復,窮迫請降。朕欲生民早獲寧息,悉貰前罪,封以伯爵、授為將軍,仍令管兵標員亦分營補用。及大兵規取云,貴,無故背恩復叛,致誤征討大事。今緣大敗,兵臨勢蹙,復窘急來歸;令學士薩穆哈速往,撥滿、漢官兵押送馬承蔭及標下守備以上官來京。其標兵令督、撫、提、鎮等分隸各營,汰其老弱;囗〈犭回〉兵亦宜散置,切勿令其黨聚。廣東諸處被難人民,詳察遣還故土。提督哲爾肯可屯駐柳州。

乙未,嚴飭川、陜督撫協運蜀餉。時總督哈占請秦餉由略陽、陽平運至保寧,令四川督、撫接運至敘州。巡撫杭愛復言:四川官員部選者俱未蒞任,且民間無船,實不能接運。上諭:蜀撫既以官少船缺為言,仍令陜西總督哈占、巡撫鄂愷、甘肅巡撫巴錫即以略陽糧艘運官竟運至敘州,四川督撫速趨空船使回。大兵進剿云、貴,需餉至急;既已克期進取,挽運無過今秋。川、陜督撫自宜殫心籌劃,勿誤軍需;乃妄分彼此、互相推諉,遲延至今,殊負職任!嗣今當同心商酌,不拘疆界,速為饋運,無誤進取。如仍推諉遲延,有失軍機,經管督、撫以下各官,俱以軍法從事。

將軍王進寶請撤還所部兵,上不許。進寶言:臣標官兵歷歲從征,備嘗艱苦。今蜀疆底定,督、撫、提、鎮已各設營兵;請量選臣標官兵付臣子用予率之進剿,被傷及從征日久者令暫還本汛。議政王等議從其請,發陜西兵以補其撤還之數。上諭:進取云、貴,期在八月,若撒還王進寶兵,復以陜西兵補足,往返商略,必誤進剿機宜,關系非小。王進寶所奏,不準行。

乙巳,禁官兵騷擾驛遞。浙江巡撫李本晟言:大將軍康親王奉命旋師,浙省河路額設驛船甚少;大兵往至蘇州,若不行更換,仍越站遠送,則后至官兵無以應給。請命江寧巡撫備船更易。上允其請,因諭兵部曰:聞官兵往來,每有借端船艦勒索地方,所用人夫額外多派,或折價肥己,鞭撻纖夫、侵漁小民,擾累郵驛。該管官不加約束,地方官復科斂隱諱,弊端種種,殊屬可惡!嗣今宜嚴行禁戢;若仍前不悛,必重懲不貸。

丁酉,革左都御史覺羅舒恕職。先是,舒恕以病還京。上諭議政王等曰:左都御史覺羅舒恕當進定廣西之時,奏稱病劇,乞還肇慶調治。朕以舒恕身為將軍,病篤必真,令其暫回肇慶。后又以敕印私繳將軍莽依圖,令莽依圖代為題請。朕以舒恕之病危篤,欲其生還,召還京師。今觀舒恕全無病狀,神色如故。舒恕前在高州,奔回肇慶;復自廣州敗還,不據韶州、南雄諸要地,竟還贛州:江西全省,因而震動。及在江西,又復擄掠大擾百姓;以巡撫金儁之言,盡泄于平南王。又恐嚇將軍巡撫傅宏烈云:汝若題請進兵,我必殺汝!舒恕身為將軍,負如許重罪,不思戮力以贖罪愆,反詐稱患病。凡為將帥者,倘皆如此肆行欺罔,軍法何以得申?舒恕應羈候宗人府,俟旋師之日嚴察議奏。至是,議政王等議革舒恕左都御史佐領及世職,籍沒家產。上報可,免其籍沒。

戊申,命將軍總督趙良棟等酌調綠旗官兵。時四川分兩路進取云、貴,將軍烏丹、趙良棟等請調綠旗官兵。上諭:趙良棟曾任陜西提督,烏丹等在秦亦久,地勢軍機,知之甚悉。綠旗兵作何調發留守?公同詳議,一面調遣、一面奏聞。己而烏丹等奏:云南乃逆賊根本,彼必死守;進征官兵,不可單弱。永寧、建昌兩路各得兵二萬,方克有濟。除四川見兵外,其不足之數,已移文大將軍公圖海、總督哈占速于各路調足發往。

己酉,詔大將軍順承郡王勒爾錦還京師。先是,上命勒爾錦赴重慶,勒爾錦不能前進,半途而返。因具疏自劾,請解大將軍任,準發沅州軍前效力。上諭:勒爾錦既托故還荊州,又奏請發沅州效力,不合。其攜大將軍敕印,率所屬護衛各官、王府佐領兵,同沅州官兵還京。

壬子,將軍侯張勇奏請率兵往鎮四川,上不許。張勇言:總督哈占移稱將軍趙良棟請調涼州鎮兵三千,今將軍王進寶已還固原治疾,請令提督孫思克還兵駐甘肅諒州,鎮守河西;臣率本標兵三千往守四川,庶不誤進剿。上諭:秦省乃邊疆要地,將軍侯張勇毋往四川,仍防守秦中。今進取云、貴期迫,若調沿邊之兵,恐致有誤;張勇簡標兵三千,令賢能官率之,速赴四川。

癸丑,命將軍賴塔等剿撫廣東叛兵。總督金光祖言:平南親王藩下鼓噪逃亡之兵,烏合肆行;臣見與賊對壘,不能兼顧。上諭:近報將軍賴塔、都統王國棟遣總兵官寧天祚等率兵剿撫鼓噪之兵,若寧天祚等力不能剿,將軍賴塔、巡撫金儁、提督侯襲爵、都統王國棟公同酌議增兵,速行剿撫,以靖疆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称多县| 铜梁县| 甘德县| 龙口市| 广东省| 三穗县| 阿坝县| 黄平县| 信阳市| 连城县| 翁牛特旗| 郯城县| 六安市| 重庆市| 百色市| 昌黎县| 泗洪县| 阿勒泰市| 师宗县| 莱阳市| 屯门区| 平南县| 青神县| 泊头市| 田东县| 陇南市| 永济市| 慈利县| 高雄市| 扎鲁特旗| 临湘市| 罗田县| 疏附县| 通化县| 康平县| 孝感市| 长武县| 佛学| 阿拉善左旗| 比如县| 绿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