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5章

康熙十五年五月癸未,命巡撫韓世琦率兵赴長沙。大將軍安親王岳樂等奏:自圍長沙以來,地方諸務無人辦理。上命巡撫韓世琦盡率標下官兵赴長沙軍前;其岳州軍需,付湖南布政使安世鼎調度。

命議敘綠旗有功將士。上諭兵部:自逆賊變亂以來,各省綠旗官兵剿御賊寇、恢復地方,戮力行間,著有勞績;朕心時切軫念!凡以前奉旨事平議敘者,爾部逐一察明功次,即行議敘,以昭朕酬庸鼓勵之意。

乙酉,以原任總督河道楊茂勛撫治鄖陽。鄖陽與秦、楚、豫三處接壤,舊設撫治軍門居中彈壓;后因湖北、湖南兩撫分轄,且別設總督,遂議裁罷。時叛賊楊來嘉等會合興安逆寇盤踞鄖陽之西,不時竊發;督、撫治所遼遠,控制為難。議政王等請復設撫治,以專責成。上允所請,以原任河道總督楊茂勛為之,設標營如巡撫例。

丁亥,詔宥河東諸堡脅從居民。提督趙良棟奏言:自提督臣陳福遭變,逆賊直犯寧夏;河東諸堡,俱被脅從。今二十余堡一聞招撫,相繼投誠。上諭:河東諸堡因堡小民稀不能御賊,一時被脅,誠非得已:其概從寬宥。該提督仍加意撫綏,以副朕惠愛元元至意。

癸巳,敕將軍覺羅舒恕等固守南、贛諸處。大將軍簡親王喇布奏:粵東之韶州、南雄俱已叛變,將軍舒恕、額赫訥等兵退守南、贛,福建巡撫楊熙、總兵官班達禮等亦各率所部官兵隨滿兵引還。上諭。舒恕、額赫訥等嚴守南安、贛州、梅嶺,以保固江西。其副都統莽依圖、總督金光祖音問及平南親王尚可喜存亡,并確探以聞。尋總督董衛國奏:南安兵餉缺乏,官兵不能守。今閩、粵諸寇又侵犯贛屬,孤城危急。上諭:贛州既危,應速取吉安,合兵剿賊。簡親王等亟檄將軍哈爾噶齊、額楚、提督趙賴等克取吉安,會合將軍舒恕、額赫訥兵撲滅閩、粵諸寇:并檄舒恕等酌量:倘可由贛州攻吉安,即分兵夾攻之。

乙巳,大將軍圖海奏敗賊于平涼城北。圖海于是月十七日至平涼,越日率官兵至城北虎山墩相視形勢:賊眾萬余突來迎戰,前步后騎,布列火器、挨牌;我兵分路進擊,自巳訖午,大敗賊眾,斬其偽總兵二人。余賊被殺傷及墜崖死者甚眾,獲馬及器仗不可勝計。

戊申,授提督王進寶子用予為副將。進寶奏:臣渡河以來,身多疾病。長子用予賦質雖愚,尚有膽力,臣欲令練習軍事;凡遇征剿,輒俾領兵而前。臣即將來病劇,猶幸有子可以報效。上乃擢用予為副將,從其父進寶效力行間。

六月甲寶,調喀喇沁諸部兵。上諭議政王等:今遣內大臣哈代、一等侍衛阿爾尼往兩哈喇沁、兩土默特、兩翁牛特、敖漢、奈曼、四子蘇尼特、撤木占額駙郡王等十旗察閱兵馬。如馬肥,每佐領調兵七、八名;否則,止各調四名。

調江南兵援江西。大將軍簡親王喇布奏:南安變亂,將軍舒恕等兵棄城,卻數十里;南昌兵少,有事無可調發。上命駐防池州每佐領滿兵一名,將軍華善遣才能夸蘭大一人領之;江寧蒙古兵七百名,令署副都統額思赫領之:俱赴江西。尋簡親王喇布又奏:攻取吉安,非紅衣炮不可;請敕江南總督選攻城大炮十具速運軍前,并請先發江南附近兵,以濟江西目前之急。上諭:調江南兵援江西,已有前旨;今復調每佐領兵一名前往。此二隊兵到日,聽大將軍等公議,相地緩急,便宜調遣。其攻城大炮,移文總督阿席熙等速行遣發。

遣郎中溫岱等閱視軍情。時湖廣大兵與賊相持,上因命戶部郎中溫岱往長沙、兵部郎中麻爾圖往荊州、刑部郎中色度往岳州閱視軍中情形;面諭之曰:爾等各往所遣地方,詳閱大將軍官兵及賊中形勢、所有民情,速行來奏。

丙辰,命大將軍簡親王喇布等移鎮袁州。總督董衛國奏:自淥口至唐山口,水路賊船不時出犯;復有孫延齡賊船七十余自衡州來泊于蒼頭鋪,且遣賊三千侵犯攸縣。上諭:逆賊知安親王進取長沙,欲斷大兵后路、窺伺袁州,亦未可定。江西既發有江南大兵,省城又有總督駐守;簡親王喇布、副將軍希爾根其以文到日即撤無事地方官兵赴袁州鎮守,剿御賊寇。

癸亥,敕巡撫靳輔造鳥船送岳州。大將軍貝勒尚善奏:江西所送得勝船不宜于岳州,請易為鳥船。上諭:尚善受大將軍之任,不務速破逆賊,每生事端,虛糜歲月;宜不允所請,嚴行處治。但今與賊對壘,可令安徽巡撫靳輔速造鳥船十艘解赴岳州。

戊辰,命大將軍貝勒尚善遣兵援江西。上諭兵部;近覽大將軍簡親王喇布、總督董衛國等奏,尚之信背恩反叛,逆賊孫延齡、馬雄等分路來寇江西袁州諸處,閩賊亦乘機侵犯江西;吳三桂部下逆賊高大節死守吉安,大兵尚未克復等語。見今江西兵力單弱,分布剿御、防守地方,又欲接應大將軍安親王兵,實難支應。前貝勒尚善請分岳州兵遣發江西,謂大有裨益。今阿晉泰、韓世琦雖往長沙,然京師所發每佐領四名兵見已抵岳;尚善等合計官兵、量留防守,其余官兵于文到日盡發赴江西,并嚴飭領兵官兼程速往。尋尚善奏:自河南來每佐領兵一名,更益以盛京兵及外藩蒙古兵共一千名,令署副都統尼雅漢率赴江西。

庚午,赦和碩額駙尚之隆等罪。尚之信既叛,其弟和碩額駙尚之隆率子弟赴部請罪;上以尚可喜矢志勤勞,悉宥之隆等罪,所屬人員俱從寬免。

壬申,命副都統錫三等領兵赴江西。內大臣哈代等發四子蘇尼特兵五百余名將至張家口,上命遣此兵赴大同,調太原員外郎瑚思哈領之;郎中瑚什巴領大同兵五百名如太原,并率太原兵五百名先往河南。發京城每佐領驍騎二名、烏拉寧古塔兵一千名,悉改為護軍,以副都統錫三統之;率赴河南,并統瑚什巴兵偕往江西。多諾為署副都統,同赴軍前效力圖功。其兗州每佐領兵一名,亦調往江西;將軍布顏仍留駐兗。尋又諭兵部曰:副都統錫三、署副都統多諾等所領甲兵,皆系精銳;以此破賊,定可成功。爾部即移文大將軍王、副將軍等知悉,務令全軍制敵,勿分其勢;倘萬不得已,必需分遣,則酌量以行。

戊寅,大將軍圖海奏王輔臣降。先是,圖海奏:大敗賊眾于平涼,即遣扎委參議道周昌入城招王輔臣,輔臣隨遣其副將謝天恩來乞降。上降詔赦之。至是,圖海奏:本月初六日赦詔一到,臣即令周昌等赍入城中。次日,輔臣遣偽布政使龔榮遇等率士民詣軍門納軍民冊,又遣其子繼楨及偽總兵蔡元等上所受吳逆偽敕、偽平遠大將軍印、陜西東路總管將軍印及諸偽扎。臣見輔臣尚懷疑懼,于十三日復遣周昌并臣侄前鋒侍衛保定溫言開諭;輔臣于十五日即至臣營叩頭謝恩,遂入城薙發,率眾來降。固原偽巡撫陳彭、慶陽偽總兵周揚名、下峪關偽總兵王好問、關山偽副將孔印雄及云南土司總兵陸道清等各率所屬官兵,相繼來降。上諭圖海曰:卿恭承簡命,秉鉞臨邊,宣布恩威,剿撫并用;平涼一帶,旬日綏平:具見籌劃周詳、布置神速,克副委用,立奏膚功,朕心深為嘉悅!署從優議敘,有功人員一并議敘。王輔臣既感戴國恩、悔罪投誠,著復其原官,加太子太保,擢靖寇將軍,立功贖罪;部下官弁照銜給與扎付,兵民酌量安插。

臣謹按:方王輔臣之初叛也,上即命大將軍貝勒洞鄂率師掃蕩,洞鄂輒遛不進;繼詔旨頻趣,仍因循歲月,致賊偷息平涼,我師疲老。皇上念平涼不下,秦省未能驟定;大學士圖海曾征察哈爾有功,知其智勇足以破賊,乃授撫遠大將軍,使專征焉。圖海密受方略,甫抵平涼,即敗輔臣于城北;因其窮蹙,遂宣皇上不殺之仁,遣使降之。旬日之間,收復平涼諸處。于是賊黨解散,全秦悉定。是皆皇上知人善任、制勝廟堂所致也。

己卯,命發猓苗官兵還云南。大將軍圖海奏:平涼投誠猓苗官兵祈請遣還故籍,愿捐軀報效。上諭:猓苗官兵若留內地,恐其父、母妻子或被逆賊殘害;其官員各加一級、兵丁酌量賞賚,俱發回云南。并曉諭令各于原籍招撫從賊人民,倘立功績,準與優敘。

臣謹按:猓苗官兵本系吳逆遣往平涼,為賊應援;及是窮迫無歸,乃始隨眾來投。此即概行誅殛,未為不可;而我皇上念加之刑戮,不若放遣以收脅附之心。既曲全其軀命,且憫念其家屬;咸加恩賚,縱還滇中。是誠逾格之恩,出于猓苗之望外者也。迨后大兵入滇,所在猓苗皆仰慕皇仁,或輸饋糧糗以資我軍、或鄉導前軀并力殺賊,無不傾心歸順,效力抒誠。蓋因德意深遠、仁澤汪濊,故能使絕徼之人咸感化悅服也。

命總兵官陸道清等前往湖南招撫逆賊。時署都統烏丹奏事至京,向議政王等言土司總兵官陸道清、原任提標參將黃九疇、扎授參議道周昌俱愿赴賊地招撫逆賊;議政王等以聞。上命優加陸道清為左都督兼太子少保,黃九疇、周昌俱為布政使,遣往湖南招撫。

命大將軍康親王杰書等乘機進剿閩賊。大將軍簡親王喇布奏:本月初六日偽將軍耿繼善焚毀營壘,并建昌、新城諸賊逾關遁走。上諭:耿精忠撤回建昌,諸賊,必閩中有變,其為海寇所逼無疑;乘此機會,大兵即宜前進。大將軍康親王杰書、將軍貝子傅喇塔、賴塔、總督李之芳等速行進兵,隨宜剿撫,以靖閩逆;勿得坐失事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南市| 宿迁市| 鹿邑县| 内乡县| 菏泽市| 六盘水市| 秀山| 特克斯县| 岑巩县| 图们市| 内江市| 广汉市| 石台县| 曲周县| 蓬安县| 永安市| 青铜峡市| 诸暨市| 都匀市| 布尔津县| 密山市| 新安县| 治多县| 吴江市| 石楼县| 明溪县| 惠安县| 钟山县| 田阳县| 尼勒克县| 临泽县| 延川县| 梓潼县| 辽阳县| 白银市| 那坡县| 大庆市| 元谋县| 浦北县| 开鲁县| 鸡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