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8章

  • 全遼志
  • 李輔
  • 2516字
  • 2015-12-26 15:58:08

開原注又改開元路 原元訛原據元史地理志改

山川志

遼陽老鴉山注城東二百里 遼東志二作三

罕兒嶺注城東北一百里 遼東志一作二

太子河注源出斡羅山 原斡訛干據遼東志及上文山名改

鴨綠江注與豬婆江同流入海 原豬作島遼東志豬婆作婆豬按盛京通志及別書引全遼志文均作豬婆本書圖同茲據改

渤海注齊都賦謂海之傍出者為渤 原齊誤濟據本賦名改

海州衛南通江北通江注其南曰南通江北曰北通江其間有閬洲方數十里皆田園宅地 原北通江下奪其間有閬洲方數十里九字據明一統志補

蓋州衛塔兒山注城南十五里 遼東志十五作五十

孛羅鋪山 遼東志羅作啰又叵羅山遼東志叵作巨

大孤山注城東一百六十二里 遼東志一百作二百又小孤山注城東南一百九十里遼東志九作五七盤嶺注城東一百一十里遼東志一十作二十得利山城注城東南一十里遼東志一作二

鴨綠江注城東南五百里 原南上奪東字據本書蓋州衛圖及別書補

浮渡河 原渡訛度據遼東志改

復州衛平頂山注城東十里 原東誤南據本書復州衛境圖及遼東志平頂山注改

饅頭山注城西海中五十里 原西誤南據遼東志及本書圖改

杓子河注城東北一百五十里 遼東志一百作二百

金州衛兔兒島注城西北七十里 遼東志七十作三十

小松島注城東一百三十里 原一百作六百據遼東志改

小長山島注去城七百六十里 遼東志七百作二百又八叉島注去城二百二十里遼東志二百作三百大沙島注城東北一百三十里遼東志作一百一十里團山島注城東北十五里遼東志作城東七十五里豹子島注城東二百里遼東志作三十里史島注城東一十五里遼東志作二十五里楊家島注城東南三十五里遼東志作一十五里沙嘴島注城西南四十里遼東志作七十里七個山島注城西北二十五里遼東志二十作三十

廣寧蛇山注城東二十里 遼東志二十作三十

冠帽山注城北鎮北山西 原鎮北山誤作鎮北關據上文山名改豹虎山 遼東志豹作狼

石門注兩石屹立如門 原石誤山據遼東志改

珠子河羊腸河注俱出白云山 原奪白字據遼東志補

細河注城西六十里源出響山通大凌河 原奪大字據遼東志補路河注城東四十里平洋橋 原洋訛羊據遼東志改

青水湖注城東南一百二十里 遼東志南作北

義州出山注城西一十五里 遼東志一作二又塔山注城東一十五里遼東志作二十五里

小山泉注永樂間遣將征虜聞虜酋脫古思脫木兒 原征虜下奪聞虜二字據遼東志補

上嘗夢殿西北有小流泉 原嘗訛常遼東志上字上有先是二字

錦州木葉山注自馬盂山浮土河而東 原盂訛于據遼東志及明一統志改

自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 原潢訛黃據遼東志及明一統志改

蛤蝲河 遼東志蝲作蜊

廣寧前屯衛小塞兒山注城東北二十五里 遼東志二十作三十

蛇山注城北一十五里 遼東志作城東北四十里又關山遼東志作關弁山注城東北一十五里遼東志作二十五里

連海山注延袤南接海故名 原南接下奪海故名三字據遼東志補

歡喜嶺注城西七十里 遼東志作七十五里

麻子峪 遼東志作糜子峪

紅崖 原紅作經據遼東志改

黃官保嶂注城西北二十七里 遼東志二作三

虎洞注大石方數丈斜拄石山之旁 原拄訛柱遼東志斜作欹

寧遠衛雙山注城西北一十里 遼東志一作二又塞兒山注城東北三十里遼東志十下有五字

女兒河注南流過城西 原過作通據遼東志改

北沙河注城西二十里 遼東志作三十里

寧遠河注流至城西 遼東志流上有東字

龍潭 原脫龍字據遼東志補

瓦窯沖注城東北二十里 遼東志二作四

沈陽中衛蘇木嶺注今在境外 遼東志作在今建州境外

渾河注經撫順城南 原奪順字據遼東志補

小瀋水注東自渾河分流至城東折流而南 原自訛至而訛西據遼東志改

鐵嶺衛下塔兒山注城西南九十里 原南上奪西字據遼東志及本書圖列方位改

柴河注由北城入遼海 原海作河據遼東志及下文各河注改

泛河注北流入遼海又小清河注經懿路城南流入遼海泥溝河注由十方寺入遼海遼東志海均作河

泥溝河注源出沈陽東山西北流 原西下奪北字據遼東志補

蛤蝲河 遼東志蝲作蜊

開原牛心山注城東三百五十里 遼東志三作二

長白山注其巔有潭 原巔誤嶺又黑水發源于此原此誤北均據遼東志改

分水嶺注在蜜河西岸 遼東志蜜作密下文蜜河同

涂河注東北響山 原響下脫山字據遼東志補

土河注流至黑嘴 遼東志流上有南字

兀良河注城北 遼東志作城西北又理河注城東北一千一百里遼東志作一百作二百

理河注斡朵里城南 原城上奪里字據下文忽爾海河注及遼東志理河注改

大清河注西流一百八十九里 遼東志九作五

金線河注出東北隅泉穴西流出水關而南入清河 原泉穴誤泉向入上奪南字據據東志改補

那木川注 原有以上俱在境內六字按遼東志那木川敘次在細河小創忽兒河之間注用此語尚合本書敘次與彼書不同那木川已列境外河流之后仍用前注誤矣茲刪之

混同江注源出北山 原源作流遼東志同茲改之

關梁

山頭關注開原城南六十里 遼東志作三萬衛南六十里

廣順關注開原城東六十里靖安堡 原靖誤清據遼東志及本書邊防志改

撫順關注撫順城東二十里 遼東志作在撫順所東三十里

梁房口關注海州城西南七十里 遼東志作蓋州衛西北九十里

大片嶺關注海州城東一百一十里 原一百作二百據遼東志及明一統志改

連云島關注蓋州城西五十里 遼東志作一百五十里

蕭家島關注金州城東北一十五里 遼東志作一百五十里

女真馬市注永樂初設開原城東屈換屯成化間改設城南門外原設下奪開原二字據下文一于開原城南改

一于開原城東一于廣寧 原無一于廣寧四字據遼東志補

但恐中間奸詐求賄之徒 原間作門又橫啟邊釁原啟作忌

太平橋注遼陽城鎮遠門外 遼東志遼陽無太平橋有鎮遠橋注文與此注同

升平橋注遼陽城西門外 遼東志門作關

三汊河浮橋注冬季冰堅 原冰誤水

沙河橋注海州城西門外 遼東志作海州衛西南八里又橫頭橋遼東志作橋頭橋

重清橋注蓋州城南門外 遼東志無重清橋有清河橋注蓋州南關外

仙人橋注蓋州城南九十里 遼東志九作五

北清渡橋注空洞天成 原成訛城

新橋注廣寧靖遠門南 遼東志此下有正德年間魯祥重修八宇

經濟橋注廣寧城南 遼東志作廣寧城內東

大惠橋注廣寧城永安門外 遼東志外作內又會流橋遼東志有注云正德間李溱重修

凌河橋注錦州城東五十里 遼東志作十五里

高橋注寧遠東二十五里 遼東志作六十五里

蒲河木橋 原列周勝橋下其注云城北三十五里蓋指沈陽衛城而言據遼東志敘列沙河木橋下

小橋注泛州所南一里 遼東志一作三

慶云橋注開原城西門外 原注在開原城按開原縣志載古慶云橋在開原城西門外今僅存數石本書開原城注西門曰慶云則慶云橋在西門外明矣茲據補

安遠橋注開原城北門外和陽橋注開原城東門外 此二橋原無注文遼東志同茲據別書補注

海道

永樂四年平江伯陳暄猶督運至遼 原奪運字

弘治十八年船壇暫止 船壇字疑有誤

吾執左券 原券訛卷又龍江關承造原承作成

薛子曰故雖號用武之邦 原號訛好據遼東志改

未足以昭瓌奇之鍾也 原鍾訛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阳县| 乌苏市| 金坛市| 兰西县| 迁西县| 凤庆县| 肥西县| 电白县| 九龙县| 乌什县| 珲春市| 凤台县| 广水市| 蒙自县| 镇康县| 白水县| 伽师县| 台安县| 金山区| 邹城市| 江山市| 迁安市| 泰来县| 丰宁| 岚皋县| 富锦市| 玉门市| 崇义县| 海口市| 阿瓦提县| 紫金县| 闵行区| 乐安县| 江山市| 任丘市| 土默特左旗| 安顺市| 晋城| 卓尼县| 花垣县| 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