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五代十國(1)
- 歷代詞話
- 王弈清
- 3924字
- 2015-12-26 15:55:23
唐莊宗詞
一葉落、陽臺夢,皆後唐莊宗所制。一葉落云:“一葉落。褰珠箔。此時景物正蕭索。畫樓月影寒,西風吹羅幕。吹羅幕。往事思量著。”陽臺夢云:“薄羅衫子金泥鳳。困纖腰怯銖衣重。笑迎移步小蘭叢。金翹玉鳳。 嬌多情脈脈,羞把同心弄。楚天云雨卻相和,又入陽臺夢。”舊本有改“金泥鳳”“鳳”字為“縫”字者。[北夢瑣言]
莊宗如夢令
莊宗嘗制小詞云:“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鸞歌鳳。長記別伊時,和淚出門相送。如夢。如夢。殘月花煙重。”蓋其自度曲也。古今詞話又云:後唐莊宗修內苑掘得斷原先,中有三十二字,令樂工入律歌之。一名憶仙姿。[詞統]
元宗山花子
金陵妓王感化善詞翰,元宗手寫山花子二闋賜之云:“菡萏香消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韻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
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干。”又云:“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里落花論證是主,思悠悠。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峽暮,接天流。”[老舊續聞]
元宗浣溪沙
南唐書云:王感化善謳歌,聲韻悠揚,清振林木。系樂部為歌板色。元宗嘗作浣溪沙二闋,手寫賜感化。後主即位,感化以詞札上之,後主感動,賞賜感化甚優。古今詞話以為後主作,非也。[詞苑]
馮延巳樂章
馮延巳著樂章百馀闋,其鶴沖天詞云:“曉月墜,宿云披,銀燭錦屏幃。建章鐘動玉繩低,宮漏出花遲。”又歸國謠詞云:“江水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遠送瀟湘客。 蘆花千里霜月白。傷行色。明朝便是關山隔。”見稱於世。元宗樂府云:“小樓吹徹玉笙寒。”延巳有“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之句。皆為警策。元宗嘗戲延巳曰:“'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延巳對曰:“未如下'小樓吹徹玉笙寒'。”元宗悅。[南唐書]
成幼文謁金門
今詞話云:江南成幼文為大理卿,詞曲妙絕。嘗作謁金門云:“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中主聞之,因按獄稽滯召詰之,且謂曰:“卿職在典型,'一池春水'又何干於卿。”幼文頓首。又本事典云;南唐李國主嘗責其臣曰:“'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其臣即對曰:“未如下'小樓吹徹玉笙寒'”二說不同,未詳孰是。[苕溪漁隱]
雪中賦詩詞
元宗保大五年元日,大雪,命太弟以下展燕賦詩詞,令中人就私第賜李建勛繼和。時建勛方會中書舍人徐鉉,勤政殿學士張義方於溪亭,即時和進。乃召建勛、鉉、義方三人同宴,夜艾方散。侍臣皆有詩詞,鉉為前後序。仍集名手圖畫,御容則高沖主之。侍臣、法部絲竹,則周文矩主之。樓閣宮殿,則朱澄主之。雪竹寒林,則董源主之。池沼禽魚,則徐崇嗣主之。圖成,皆為絕筆。[清異錄]
樂工奏水調
中宗一日乘醉命春天水調,樂工惟歌“南朝天子愛風流”及“本為戰爭收拾得,卻因歌舞破除休”。再四不易,因罷鼓吹。[古今詞話]
王衍醉妝詞
蜀主衍裹小巾,其尖如錐,宮妓多衣道服,簪蓮花冠,施脂夾粉,名曰醉妝。
自制醉妝詞云:“者邊走。那邊走。只是尋花柳。那邊走,者邊走。莫厭金杯酒。”又嘗宴於怡神亭,自執板歌後庭花、思越人曲。[北夢瑣言]
李玉簫唱王衍宮詞
蜀宮人李玉簫愛唱王衍宮詞“月華如水浸宮殿,有酒不醉真癡人”。後有以詩紀之者云:“云散江城玉漏遙,月華浮動可憐宵。停歌不飲將何待試問當年李玉簫。”[五代軼事]
王衍宴怡神亭
衍嘗宴怡神亭,召嘉王宗壽赴宴。宗壽因持杯諫衍:“宜以社稷為念,少節宴飲。”其方言慷慨激烈,至於流涕。衍有愧色。佞臣潘在迎、顧在、韓昭等奏曰:“嘉王從來酒悲,不足責。”乃相與諧謔戲笑。衍命宮人李玉簫歌衍所撰宮詞侑宗壽酒,宗壽懼禍,乃盡飲之。在迎曰:“嘉王聞玉簫歌即飲,請以玉簫賜之。”衍曰:“王必不納。”宗壽字永年,建之族子。[幸蜀記]
王衍甘州曲
王衍詞惟以甘州曲中“畫羅裙。能結束,稱腰身”三句為最。[古今詞話]
宮人唱甘州曲
蜀王衍奉其太后太妃禱青城山,宮人皆衣云霞之衣。後主自制甘州曲,令宮人唱之,其辭哀怨,聞者凄慘。詞曰:“畫羅裙。能結束,稱腰身。柳眉桃臉不勝春。薄媚足精神。可惜許,淪落在風塵。”衍意本謂神仙而在凡塵耳。後降中原,宮伎多淪落人間。始其語。[十國春秋]
孟昶玉樓春
蜀主孟昶令羅城上盡種芙蓉,盛開四十里,語左右曰:“以蜀為錦城,今觀之,真錦城也。”嘗夜同花蕊夫人避暑摩訶池上,作玉樓春詞云:“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一點月窺人,欹枕釵橫云鬢亂。 起來瓊戶啟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屈指西風幾時來,只恐流年暗中換。”[溫叟詞話]
花蕊夫人采桑子
花蕊夫人制采桑子題葭萌驛壁,才半闋,為軍騎促行。後有續成之者云:“三千宮女如花貌,妾最嬋娟。此去朝天。只恐君王寵愛偏。”花蕊至宋,尚有“十四尤人齊解甲,更無人個是男兒”之句。豈有隨昶行,而作此敗節之語。[太平清話]
孟昶相見歡
後蜀主孟昶好學,為文皆本於理。居恒謂李昊、徐光溥曰:“王衍浮薄而好輕艷之詞,朕不為也。”然昶亦工聲曲,有相見歡詞。[十國春秋]
花蕊夫人題壁
蜀亡,花蕊夫人隨孟昶行,至葭萌驛,題壁云:“初離蜀道心將碎,離恨綿綿。春日如年。馬上時時聞杜鵑。”書未竟,為軍騎促行,只二十二字。及見宋祖,有“十四尤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之句,足愧須眉矣。後召入宮,昌陵亦惑之。晉邸數諫昌陵,不聽。一日從獵苑中,花蕊在側,晉邸方調弓矢引滿擬獸,忽回射花蕊,一箭而死。[詞苑]
徐光溥以艷詞罷相
後蜀徐光溥時號睡相,坐以艷詞挑前蜀安康長公主罷相云。[十國春秋]
李後主詞
李後主煜菩薩蠻詞云:“銅簧韻色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眼色暗相勾。
嬌波橫欲流。 雨云深繡戶。來便諧衷素。宴罷又成空。夢迷春睡中。”又“花明月暗飛輕霧。今宵好向郎連去。劃襪下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晌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按兩詞為繼立周后作也。周后即昭惠后之妹,昭惠感疾,周后常留禁中,故有“來便諧衷素,教君恣意憐”之語,聲傳外庭。至再立后,成祀而已。韓熙載等皆為詩諷焉。[古今詞話]
潘佑以詞諷諫
南唐張泌、潘佑、徐鉉、湯悅,俱有才名,後主於宮中作紅羅亭,四面栽紅梅,欲以艷曲記之。佑應令云:“樓上春寒三四面。桃李不須夸爛漫。已失了東風一半。”時已失淮南,故佑以詞諷諫云。[鶴林玉露]
昭惠后創新聲
南唐大周后即昭惠后,嘗雪夜酣宴,舉杯屬後主起舞。後主曰:“汝能創為新聲,則可。”后即命箋綴譜,喉無滯者,筆無停思,譜成,名邀醉舞破。又,恨來遲破亦昭惠作。二詞俱失,無有能傳其音節者。[填詞名解]
宮人流珠
念家山破,後主煜所作,蓋舊曲有念家山,後主親演為破。昭惠后亦作邀醉舞破、恨來遲破。既久,而忘之。後主追悼昭惠,詢問舊曲,無復曉者。宮人流珠獨能記憶,故三曲復有名傳。[填詞名解]
念家山破
南唐後主樂曲有念家山破,至襟祖開寶八年,悉收其地,乃入朝,是念家山破之應也。[陳樂書]
後主圍城中賦詞
後主於圍城中賦臨江仙,未終而城破。其詞云:“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牽幕,惆悵卷金泥。 門掩寂寥人散後,望殘煙草凄迷。”於此停筆。後有劉延仲補之云:“何時重聽玉驄嘶。撲簾柳絮,依約夢回時。”而花間集所載,有“燼香閑裊鳳凰兒。空持裙帶,回首故依依”,故是全本。亦見耆舊續聞備記之。[樂府紀聞]
宮人慶奴
南唐宮人慶奴,後主嘗賜以詞云:“風情漸老見春羞。到處芳魂感舊游。多見長條似相識,強垂煙穗拂人頭。”書於黃羅扇上,流落人間,蓋柳枝詞也。[客座贅語]
後主歸宋後賦詞
後主歸宋後,與故宮人書云:“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每懷故國,詞調愈工。其賦浪淘沙有云:“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其賦虞美人有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舊臣聞之,有泣下者。七夕在賜第作樂,太宗聞之怒,更得其詞,故有賜牽機藥之事。[樂府紀聞]
徐鉉見李煜
徐鉉歸朝,為左散騎常侍,遷給事中。太宗一日問:“曾見李煜否。”鉉對:“臣安敢私見之。”帝曰:“但言朕令卿往見可矣。”鉉遂逕往其居,望門下馬,一老卒守門,徐言:“愿見太尉。”卒言:“有旨,不得與人接。”徐云:“奉旨來。”老卒往報。徐入,立庭下久之。老卒遂取舊椅子相對,鉉遙見,謂卒曰:“但正衙一椅足矣。”頃間,李主紗帽首服而出。鉉方拜,遽下階引其手以上。
鉉辭賓主之禮。李主曰:“今日豈有此禮。”徐引椅少偏,乃敢坐。後主乃默不言。忽長吁曰:“當時悔殺了潘佑、李平。”鉉既去,有旨召對,詢後主何言。
鉉不敢隱。又七夕在賜第命故妓作樂,聲聞於外,太宗聞之大怒。又傳“小樓昨夜又東風”,及“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句,遂被禍云。[王钅至默記]
後主歸宋後及臨行時作詞
南唐主歸宋後作長短句云:“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暮賃闌。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含思凄惋,未幾下世。其歸國臨行有詞云:“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銷磨。最是蒼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揮淚對宮娥。”東坡謂:“后主既為樊若水所賣,舉國與人,故當痛哭於九廟之前,謝其民而後行。顧乃揮淚對宮娥聽教坊離曲哉。”[詞苑]
李重光深院靜
李重光深院靜小令,升庵曰:“詞名搗練子,即詠搗練也。”復有云鬢亂一篇,其詞亦同眾刻無異。嘗見一舊本,則俱系鷓鴣天,二詞之前,各有半闋。其云鬢亂一闋云:“節氣雖佳景漸闌。吳綾己暖越羅寒。朱扉日暮隨風掩,一樹藤花獨自看。 云鬢亂,晚妝殘。帶恨眉兒遠岫攢。斜托香腮春筍嫩,為誰和淚倚闌干。”其深院靜一闋云:“塘水初澄似玉容。所思還在別離中。論證知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詞苑]
李重光烏夜啼
李後主重光作烏夜啼一詞,最為凄惋。其詞曰:“無方言獨上西樓。月如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