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 梅花草堂筆談
  • 張大復
  • 8167字
  • 2015-12-26 15:49:48

張元玉文

松陵張元玉稱某文或堪酸鼻或堪絕倒此自昔傳神之手有之吾文豈能如元玉言已觀元玉寄示六義如蔡少霞入異境人俗潔清卉物鮮茂又如武陵年少裘馬翩翩要自有揮金不顧之概如元玉文政堪絕倒耳

顏仲先

石門顏仲先以書抵予得盡觀其所為玉樹山房刻及甲寅十義蓋苦心此道而漸近自然者周安期嘗言石門三顏當不虛耳仲先云自幼聞人說某姓名疑為嵇阮陶謝之流聲施千古太過又云已讀某文疑為得志于時者之所為夫得志于時者則安肯為某所為哉要不愿仲先有如此癖好也末云昔人言太虛為廬日月為燭吾與諸君日相往來甚善蓋某所欽四方兄弟相聞而不相見者多矣嘗語人吾面如須菩提僅存枯骨耳見所見何如聞所聞耶仲先聞之應為撫掌

桐夢

桐夢世長誡家人汛掃意若有待者已而樊季常至已王又新先生至遂具樂沸然而醒時已得黃州信矣桐告予莫果有東方客來耶未轉盼而童子持兩函至則又新與湯先生之書若敘也先生之序吾七世之神血在焉安得無夢世長正性在天意亦喜其得先生之作歟客歲寄書臨川世長猶堪與元孚飲但不能終席耳幽明之感曰惻我懷故未能少狀其崖略遂請不朽于先生則予不免滋懼也夫

卜者

卜者言某自今至來月之五應有非意相干法宜居外政不知老人宜居外為耳邊嘈雜故貧人宜居內為資斧無懷故請齋心而盟于佛一切作非意觀則許之乎雖然世間之人世間之事知為非意也者謝之知為非非意也者了之可也雖然難言矣為是了心耶心則不須了為了事耶事則何可了

蘇子瞻燈下顧自見其影使叔黨就壁摸之不施眉目觀者皆失笑知其為子瞻也此叔黨之妙也以燈取影而神出焉使他人為之未有能肖者也文章之業自王房仲黃貞父妙為簡遠之作蕭疏自喜未嘗有法不可謂之無法矣而世之小生輒欲以一兩筆傳圣賢之心髓曰吾得其意止耳譬之俗工不施眉目求肖子瞻者耶

述夢

王世周獎撥后雋哆口閉目意思都入里許聞予述夢意二葉相繼解省手足矜蹈眉睫多有欣躍之色雅無世味人乃爾心動殆是期二難急了本色放開千秋手假也世周已死明年解省時那得如此人從旁跳躍耶

朱王

朱靖之往年文務肥滿整贍有余靈利不足秋初見投三義讀之不知其為靖之也故知凝靜之力但須行滿自然脫化王平仲操必得之技而無快意之遭某亦疑之謂天不可與期讀至予欲無言篇疾徐再過臥又思之此番定是平仲作主

三秋

三秋風物某所欣賞自世長棄去但知秋景堪悲小步閑吟意都不忍七夕淹留練水殘暑熏人中秋還自虞山關門謝月重九雅無風雨但有催租喑蛩切切寒漏綿綿豈徒好景虛閑抑且連床病臥孟浪之性無余如絲之鬢盡禿點檢秋事種種難堪然而三月之間所接蘄黃齊魯江右虎林榜李石門之問不下數十家所見新故交知奇麗之觀不下十余輩而臨川一序可并日月較是所得浮其所苦某何患焉

日紀

駕部王淑士問某閑居何所自遣某以日紀對駕部曰政疑世間文字都不必作只此自真性所流便是世間真文字孫子嗇好閱草堂筆談意亦爾乃不知某之真性自朝抵暮半為米鹽所驅杳不覺落在何許上床計過后乃課程限隨意授寫一二則盡有草草匆匆處無不欣然個里幾希全靠這些捉得

天池茶

夏初天池茶都不能三四碗寒夜潑之覺有新興豈昃常之習某所不免耶將岕之不足覺池之有余乎或笑某子有岕癖當不然癖者豈有二嗜歟某曰如君言則曾西以羊棗作膾屈到取芰而飲之也孤山處士妻梅子鶴可謂嗜矣道經武陵溪酌桃花水一笑何傷乎

從門入

顧升伯看俗下文字則其機愈出其想愈奇爾時覺張伯英公孫大娘諸人猶是從門入

李紹伯

李紹伯所藏帶下小兒諸方無不奇驗蓋修制之法必與方合故驗奇也家貧不能多蓄成藥而性好施與不肯取直某謂紹伯兄有濟貧之具而不務廣其活人之心嘗戲目之為忍異有激發紹伯弗為動也孝伯有女曰止者疳發于目啼不可止以視紹伯伯取十餅投之未半而瘥又孝若之乳母棄其子乳他姓子其子骨立矣又不任見日紹伯曰渴乳傷食亟治之必服羊肝散一具活矣某謂紹伯某即不知醫是兒于望聞二法俱無生理紹伯曰固也吾藥能生胸突腹凹頂骨開者此癥未見何得弗活乎

張媼

張媼者小婦之母為人修潔好揚善而掩其所不及齋素四十一年持念甚虔作務不懈年七十又七而終媼嘗病必有人以果啖之輒愈頃病弗肯啖其人甚喜辭去后病甚亦稍稍悔之已又自知其悔非正念也曰豈吾眊耶何為至此媼聞佛法吉祥而逝心好之誡其子必吉祥逝我既絕頂與踵俱作吉祥狀而力弱不任者斯亦持念之致效矣小婦病久不堪視舍某為代稱佛號送之自子達卯都不得一言端然臥化昨歲見世長一心不亂雖復摧裂時若無所恨今年又送張媼亦如此自顧瞿然甲寅十月四日

欽愚公

歲乙巳冬十一月十六日夜某與白民孟長深爐暖坐愚公偕諸君子忽來草堂傾罍大醉月落乃罷后七日復會草堂諸君子畢至丙午五月十三日愚公為文祭先夫人多肉骨兄弟之念是歲十月十三日往謝愚公止予不果留丁未重九愚公訪某海虞嚴叔向館后三日同飲瞿無初第是夜某歸鹿城別于虞南門水次戊申弄晤愚公于郡是為正月二十七日其歲二月二十六日飲愚公草堂同座者十三人己酉上元之次愚公率其仲典來訪某命桐侍飲時月色如晝金鼓喧闃相攜出西關乃別庚戌九月愚公葬其尊竹塢之西某后期往吊月望后會郡中又一月初十愚公率其長彝來謝小飲別去辛亥十月十日愚公過草堂十一月晦再至十二月朔又至遂往婁東其明日又至留飲座客十四人壬子臘月二十一日訪愚公不值癸丑八月朔飲愚公第甲寅三月二十三日某過閶關意愚公已往苕溪未相造孟長促予往訪之神情不懌倉皇別去八月五日再過愚公久之乃出某聞聲而訝之曰病乎愚公曰政苦咯血某心大恐然豈謂堂中數語遂成永隔耶痛乎痛乎某忽焉聞訃心怦怦不可止偶檢舊歷所識與愚公飲酒談笑十年間大率止此乙巳而上雖不可考然其來也或在孟夙或在洲士或在某所某之往也或在慶生或在元邁或在孟長或在愚公許更不下數十會要似甲午至乙巳情致淋漓無不酣暢丙午而后時有默默不自得處至癸丑臘月一書頗若孤憤甲寅兩面意殆不能吐痛乎愚公孰知其先我朝露也耶愚公文章如虹肝膽如雪故是我輩緩急有用人可人韻人而今止此耶家貧母老子未成立不知屬纊時若何痛乎痛乎

想因

蘇子卿吞氈嚙雪蹈背出血猶不免為胡婦生子子瞻曰此事不易消除誠然某年來于此事但作不凈觀亦無不消除之理而寢寐之間時關因想年少情形恍恍如昨思之雅不得其故昔樂天晚居草堂所與游者無非燒丹道士坐禪老納而夢中游思屢形篇什其詩曰應被旁人怪惆悵少年離別老相逢又曰十五年來明月夜何曾一夜不孤眠又曰平生意念銷磨盡昨夜緣何入夢來又曰還有少年春氣味時時暫到睡中來如此之作往往而在此又何也蓋嘗思之夜之有夢猶如五更風雨誰不起念風止雨息而感念之懷當不知其所如矣樂天有筆如椽隨手寫出覆為一笑而某不能喻之于懷故嘗脈脈久之八識田中已成故物舍藏傳送不亦宜乎

孫道人

孫道人一去五年而膻羯腥穢之狀淋漓如故神亦不減此無賴中有色力人也道人頗曉房中之術能動諸年少諸年少追逐之所得錢輒付酒家壚而一時游食之輩爭愿出道人門下道人亦盛服揚揚從者常數十人或一夫賣之倒囊提篋而去輒蓬首徒跣都不得衣履敝敝行市中人或怪之道人曰方情如此吾處之素矣意都不恨道人能牽羊于柱出魚于脅走掌大石可石許而飛砂如霧迷離一室孫于喬錢山民之屬競效之故不如其巧便也今年七十四老矣

缺陷

明月驅人步不可止因訪龔季弘不相值且歸遇諸途小憩月橋水月下上風瑟瑟行之作平遠細皺粼漣可念二物適相遭故未許相無也人言尋常一樣窗前月此三家村語不知月之趣者月無水竹無風酒無客山無僧畢竟缺陷

陳鄂州

陳鄂州一為仕宦所羈日往來臺宕間不知山水何若且言晨必帶星宵必見燭誠知如此何不于秀才時打徹此道必不為榆枋之飛矣其言良是乃不知榆枋九萬總是帶星見燭人如曹孟德橫槊賦詩白樂天蘇子瞻官事湖中了夫非盡人之子歟某嘗讀陶周望臺宕紀意未肯信且將問之鄂州今未可也

顧元昭

友輩中真率簡澹無如顧元昭某與之交三十年不相見者時或一二載然追論平生親故必思元昭之多慧而言有味也元昭于此道真如千里之足可不須鞭影竟不免以好弄損業且取貧焉勉就廣文選得汀之連城冷矣又以長科員缺不即佩符旅食長安者幾一年而不返旁皇未有行色天之困人毋太甚耶元昭與其嫂朱夫人可稱梁孟但與同出不與同歸此其形影之相吊又何如哉其謂天與元昭之慧與其為人而故厄之必自有說然恐簡澹之性于世味終泊然無所起也汀守故冰霜傲吏雅憐才必能復發其念乎

吾老

吾老于日月之下數年來未見日之新麗月之冷徹經一旬不變如八日至今夕者吾朝而望日萬里一碧青錦幕都作寶凈色令人欲拜昔人云就之如日正不知其有味若此夕而望月如積水空明可數毫發一片玉壺冰殆疑融盡吾軒能來月啟板扉輒低眉向人爾時不覺身之在庭際矣年來傷逝不復看月盡有閉戶不窺時故人誼重忽復相逢其情彌戀矣今夜登城頭西南角望馬鞍浮圖佛久隱見呼龔季弘小憩鹿城步仄徑看一線天作跨驢想正擬議時有騎馬者過之鈴鏑鏑然笑語季弘此謂想因相與大笑憩小橋望屈氏墓雙松秀出天際如三丈夫徘徊月下便欲乘風歸去昔屈可庵先生授墨竹于夏太常不能獨步竟以寫松名天下今夕何夕彼謖謖者盡耶其下澗而不泉惜無淙淙聲相答響

孤鴻

縹緲孤鴻影來牌際開戶從之明月入懷花枝凌亂朗吟楓落吳江之句令人凄絕

不可已

李卓老行年七十五筆墨常潤硯時時濕雖自笑何為爾誠為卓老亦何得不爾耶蘇長公在學士院一日但書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百十紙將退衙盡給諸輿皂此意欲何為哉但是不可已耳

也可人

先府君在聞雁齋嘗吟日滿南牎也可人之句憶有刻本粘于壁故不知何人語自今思之始見其佳某性愛日早衰不可風循吾窗而坐覺發膚脈髓充然若熏幾上寒花小卉亦欣欣有向榮意故嘗欲乞書子柔以也可人顏之

辛稼軒

往時見閣本辛稼軒集用真行篆隸雜書之鐫刻遒潤數名手新落墨者或云稼軒自為之凡二本而詩余得半中有寄調賀新郎·詠水僊花二闋予愛其婉麗吟詠累日今十有七年矣夜檢合壁事類再吟數過并錄于此

云臥衣裳冷看瀟然風前月下水邊幽影羅襪塵生凌波步湯沭煙波萬頃愛一點嬌紅成暈不記相逢曾解佩甚多情為我香成陣待和淚韞殘粉靈均千古懷沙恨恨當時忿忿忘把此花題品煙雨凄迷孱愁損翠被遙遙誰整謾寫入瑤琴幽憤弦斷招魂無人賦但金杯的礫銀臺潤愁滯酒又還醒

貧人不樂

看來貧人不樂只是不能行其念如乍見孺子入井之類開眼見得側耳聽得畢竟無能下手付之無可奈何也何得樂人不得樂則必感慨于所處之地縱不怨天亦須自怨故曰貧而無怨難貧人不能行其念而自謂于心無怨者吾見亦罕矣圣人念頭緊當下行得一尺決不更留一寸所以樂所以無怨又何疑哉年來空囊羞澀常無半錢及至利害切身處亦常有百千萬錢之用如是則亦可以盡行其念而有不然者得毋念頭不緊之故歟曹孟德言二十五六時為頓丘令至今思之所為都無悔于心此與圣賢念頭何遠吾欲拯一離母之子起念二十日而不遂雖曰貧故究竟未有切身之念也今亡矣悔何及乎

夢顧靖父

夜夢顧靖父先生豐神秀楚情更真至欣奇文而共賞挾蕭史以彌連宛然當年掀須婆娑之致而某寔無想于晝無因于先忽然遇之不自覺其灑然若有得也五更殘月冷枕空床意念凄悴莫能自遣某年來獨處眠時輒思異夢庶幾意有所適故人相聚雖復傷神譬之筵席必散猶愈于已

沈李

今日固謝朱子魚之約不可遂往觴詠之際言無零雜沈衛安吹長蕭作水調歌頭李季鷹和之其聲泠冷然若鸞鶴穿云而瘦蛟舞幽壑也某謂衛安君等但及時為之過是即欲流連日月為所欲為而恍然不怡不能自言所苦矣某雞骨作楚僅僅支床復與君等開口而笑亦大希有事暗思之不共此席者一年矣俟河之清人壽幾何既別為檢香山老病詩一再歌之其詞曰晝聽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今年老病須知分不負春來七十年

孫氏學

程序以下無文壬午以后無程漢以后無書此孫先生家學也子嗇既貴猶復不看試錄蓋奉其尊之教如此先生樓居子嗇與弟讀書樓下既成誦必登樓為先生誦之不錯一字乃止子嗇之仲弟曰寶碩湛思結志與子嗇同子嗇十九舉于鄉兩試不第寶碩疑之遂翻閱時義殆盡然其文皆獨造子嗇曰吾故不閱一義亦售寶碩改步亦不售然而寶碩之淹貫即子嗇自謂弗及之矣湯睡庵曰迎世之心急而獨行之思寡不其然乎吾每觀載籍所記獨行之士何止文藝終不奄沒急急者何為耶雖然必以不窺時藝為獨行斯則孫氏之學非通行之路也

張家郎

張季修之郎紀甫十六耳筆下滔滔便有屈注天潢之想上流人也某老矣見此不甚驚怖顧欲以安瀾語之飛湍怒浪何如海晏河清可灌可濯而不可使溺也

鄒公履

歲余不與鄒公履聞問而氣類彌親如公履政可不聞問也兒子出其義一編當是壬子春作意欲力揉飛揚之性軌于涂轍楮墨翕翕欲動真異才也兩歲之別當復融香山詩有酒熏羅綺暖五字試問公履是俗是秀世人應不解惟公履解得

兩愿非逼

姚盂長言且不須為愚公計身后但令次公典日親吾黨不便作落落故人子弟相看愚公庶幾不死某嘗信友輩中惟孟長多力政為此等處看得見然一時未有承當者何故諺云兩愿非逼難言哉難言哉

李樊

文起傳張嘉玉先生具載忤逆瑾始末因及李漸卿事漸卿好任俠有骨自其少多買異書讀之晝夜無甫歌鹿鳴世眼以貴婿詿誤物議謂是目不識丁者后登第為上饒與礦使抗削籍世人始信之脫不然吳城一男子幾為婦翁沒矣某于陳僉憲喪次一見漸卿訝然曰乃今日識面耶聽其言侃侃如也后有對禁錄傳于世宏詞直氣焉可誣哉昔樊玄之先生為商城有中貴人以開采至先生嗚騶列仗往謁之令輿人上堂中使氣懾執先生手曰好手先生笑曰此手幸不捉錢中使默不應卒備賓主禮而去當是時先生豈徼幸于彼黃頭者不至如逆瑾哉文起所謂大者死小者斥胸中故已預辦之矣

顧僧孺

年來家居未有與僧孺一月別者今歲忽忽多有之頃就日庭中為設菜羹干飯意各欣然僧孺約某稍和且過顧伯宗郊居致有野適某謂野適固佳不如屋檐深穩下日色可人隨晷生活念不到向夜仆仆歸也

飛霜

露結乃霜而霜花擁簇處綾片無異有毫穎可摘昔人云飛霜當不虛耳

兔孫

母舅家侍兒曰兔孫父來慶謹事外王父三十余年卒而兔孫代顰笑舉止皆不類俗下人事主更艱苦有俗下人所必不能堪者母舅流離轉徙幾二十年而兔孫周旋其間無害又多自食其力又嘗以其余奉主人或問之歡如也雅無戚容而衣履亦楚楚不鶉結異人也戊申疫死

醉語

李卓老妙稱飲食之交故是不免傲人然而非也飲食所以養生惟精惟潔雖鑿不害所苦在征逐耳病瘍以來頗思肉昧而朱子魚適呼飲欣然納履從之踏月而返吾無陶公叩門之拙而有香山醉勝之心香山詩時到讎家非愛酒醉時心勝醒時心

發念

小憩迎僊橋望雙松而返迤邐間有嫗哭其夫甚哀若初喪不能殮者凄惻久之念齋中無隔日儲御寒之外都不得質一錢可償匠家付之無可奈何而已從此發念雖好風涼夜不復行游庶幾不生耳目之感無益徒傷神也學道人盡有隨念往生者果然某念甚堅亦無所戀今之世也

夢世長

隔簾聞世長聲某嗚咽不可止漸近連稱謝謝者再遂去亟追之不得大慟乃覺六親夢里相逢亦何知昨夢今夢也昔孝仲死既祥一見夢十五松下深巷曲舍細語悲情顧視蠶箔上繭累累如貫珠都作黃金色至今思之猶疑非夢某之夢世長數矣亦無有如今日五更時者稱謝豈三日前曾為世長作紀略耶再取讀之龔季弘曰世長在焉呼之或出

沈汀州

甲辰除夕某與兒輩晚食且訖而汀州公至甚倉皇問所從來公曰歲晏蠶鳧知必騷繹晷暇故來相視耳某笑曰過去勿思公曰思之更是一適辛亥公恤山東便道過草堂執某手喜曰人言君瘦之甚今見已安其如一家瘦何某曰吾分也豈至于今而猶思之公笑曰吾兩人脫驟富不祥莫大焉昔與汀州快語極多此二事嘗識于心今日寄書連城更及之

先賢遺像

新安王民暉為某寫先賢遺像一冊事在萬歷癸巳甲午間積以歲月頗煩搜討而民暉之筆又多得之清風朗日人跡罕到之時往往神來具諸生韻得五十余幅雖隱顯殊途各就所立而吾鄉之操行文章大略可睹矣故嘗裝潢成冊瞻拜以時間與后來之秀焚香展玩追述前美蓋草堂中勝事也亡何竟失所在但使得者知重不供酒家之覆壁上之觀某亦何悔當民暉染素時嘗覓王理之像于夏氏夏氏子云昔吾先君龍衢公夢葉文莊顧文康諸大老與理之同堂列坐心異之故嘗識之于歷此豈今日之征耶取示宛然共相嗟異甚愧慢藏流落他手當必有傳寶之者先賢在天之靈肯容凡夫褻視也哉偶與季弘談追錄畫像姓氏以俟豐城兩龍庶幾合焉

宋司馬溫國文正公 光 君實

歐陽文忠公 修 永叔

蘇文忠公 軾 子瞻

雍國虞忠肅公 允文 彬甫

殿中侍御史龔先生 猗 遇僊

明兗州知州盧先生 熊 公武

侍御史王先生 遜 謙伯

參政林先生 鍾 仲鏞

中書舍人朱先生 吉 季寧

建文忠臣龔安節先生 詡 大章

兵部侍郎虞先生 祥 仲禎

中書舍人夏先生 昺 孟陽

太常卿夏先生 昶 仲昭

侍御史王先生 復 從道

山東左布政龔清惠公 理 彥文

提學副使張先生 和 節之

進士鄭先生 文康 時乂

吏部左侍郎葉文莊公 盛 與中

刑部主事孫先生 瓊 蘊章

侍御史夏先生 璣 德干

禮部主事貞孝吳先生 凱 相虞

贈大學士顧先生 恂 惟誠

四川參議虞先生 臣 元凱

德興訓導周先生 瑞 應祥

上杭知縣高先生 以政 養民

山人王先生 綸 理之

山人周先生 恭 寅之

侍御史朱先生 栻 良用

云南布政使王先生 秩 循伯

侍御史顧先生 潛 孔昭

刑部尚書周康喜公 倫 伯明

贈禮部主事方先生 麟 節庵

太常卿方先生 鵬 時舉

侍御史方先生 鳳 時鳴

刑部侍郎周先生 廣 充之

太醫院判盧先生 志 丹谷

大學士顧文康公 鼎臣 九和

禮部侍郎魏恭簡公 校 子才

山人屈先生 杓 處誠

通政司參議張先生 寰 允清

南昌通判顧先生 邦石 孔安

工部員外晉先生 憲 其章

國子司業王先生 同祖 繩武

翰林諸先生 邦憲 貞伯

寧津知縣諸先生 邦正

孝廉吳先生 中英 秀甫

僉憲周先生 美 濟叔

孝廉周先生 士淹 孺亨

明經周先生 士洵 孺允

太仆寺丞歸先生 有光 熙甫

明經淳靖顧先生 夢川

孝廉陳先生 時

有體

劉侍御為昆山有言某某頗不利地方者侍御笑曰姑待之將自至聞者服其有體

湓村吾友

陳起田讀書守禮動有繩墨未嘗以言忤人范桂臺力修舉業吐詞古渾幾不知世有詼謔之情趙純所考訂六書至老不倦諧聲切韻出內鏗然皆一時忠實人湓瀆村中老友也今日過之都無在者但遇嵇三溪于薛君淑座上啖啖如常面有色澤與之語亦多笑而不答矣

張翁

立冬日云安君母死冬未至而其父張翁又歿某無一錢可資送皆云安君自為之不令某知及某聞知都非意中所欲盡于云安君者而君故自得也張媼老壽考終說者以為潔清之報翁既疾亟思食魚羹既為其子言之矣忽又作媼語曰此何時復起殺機但一心念佛故已后矣從此不復言越一日瞑端然與媼無異嗟乎媼既以念佛自度而又度若翁持念之效焉可誣哉吳俗火葬佛家謂之荼毗于法為正某心不然之然不能不借此自文矣

今夕

寒燈夜雨雖復意象蕭瑟故屬隹境今夕疏雨振瓦頗與初蟄始電相當礎潤侵衣令人有脫故著新之想甲寅十一月廿八日

宿維亭

夜宿維亭自隆慶庚午始先君曾假沐于徐先生館舍雨霽月新若低眉窺戶先君顧而樂之徐先生接席相語甚歡趣告主人為客具咄嗟具辦將命酒而甌寧公顧茂善適至夜闌乃罷轉盼四十五年矣今夕與僧孺同泊此因話其事

金伯暗

金伯暗居喪哀毀都不得一聲聞者淚落

欽愚公

某于欽愚公殮不及視舍襄不及執紼哭不及憑棺望空四拜長號數聲便結二十年兄弟之局豈不痛哉每訪愚公開右扉延某入笑語沸然聲出戶外已揖而出頓形握手步步惜別馬策叩門之慟故嘗悲之今乃信其不堪耳朱白民云愚公死覺閶關不熱行客無味

李茂初

李茂初低頭忽忽見人都無一言想其心際殊不可堪傅孝玄誦其除夕詩云莫言此夜非佳節猶喜明朝未索逋聽之直堪愁絕茂初昆季競爽一時雅非不遇于世如湯先生所謂數冬不遘一春恒夜不經一旦者坎壈如此殆是數之所定耶雖然有子公樸可以不貧無論長蘅緇仲方聯翩而上也往年與七賢作會無不奇窮然必以孺和為首某與白民政在季孟之間雖然白民潔

顧氏

顧氏科甲三世蟬聯后來愈出愈秀其人皆澄清自立都足不朽仲從方年少便以詩若文并駕官替至元熙中隅輩絡繹聯翩五世矣語云樹德務滋于顧氏尤信

抵清溪

發小虞浦掛帆走淞江渡吳橋涉磧礇數折而風愈正勢愈烈然不能速蓋水淺舟膠盡帆多礙政得風力之半耳夜抵青溪將訪陳伯玉路遇開令遂返

岳荊玉

岳元駿之尊荊玉年未五十廢視三年聞某至惘惘相看有不能自吐之意某謂公患猶淺庶幾可治然頗聞過服大黃脾土作難此其所遇庸醫某故未之有也而念亦不能遂舍經生業某甚為此公憂之二十年來某故未嘗廢此道要以為適不以屑意矣往過徐州有李九山者與某同病相視低徊卻顧大略與荊玉同病人思起罪人思赦殆如是耶

舟行

斗風如吼雪片如掌一葉欹行污瀆中紆纜而挽之岸谷若山不數武輒膠老子所謂蓬累而行于斯特甚矣王季和又刻檢日紀與之語不應賴臘釀政饒不妨竟日昏昏也

經外墓

將訪顧伯宗郊居度虹橋經外家先墓入揖愴然頹坦蓁莽真成墟墓傍有老屋三楹壁立童土間一人揖予而入則從表弟某也周視空屋不覺淚下每春祭掃輒從諸長老享余于此今無在者獨玉岑為兄文山為舅然皆六七十余矣墓故德諧翁主之先外祖五山先生附殯四十年遷葬白魚段予乃不復至已過伯宗少憩來綠軒寒花盈幾日滿南窗伯宗偕沈姬隱耕于此自言偶感風疾不復入城市往與伯史諸兄弟作達伯宗年最少乃亦為退老計耶徘徊久之不知日暮

顧宇清

憶與顧宇清兄弟相識在義興之陳橋其歲庚午先君語其叔茂善云兩郎皆利器長者較穩出處當與王伯欽同時伯欽尚未第也伯欽第為兩邑宰罷歸未幾卒宇清亦宰兩邑卒于京宦囊俱薄而宇清多男子貲頗勝然不第相提而論大約政相當耳今日送宇清喪途次思之輒記于此

井竭

井竭多作淡鹽味然猶不惡取之堿井直鹽水矣往時不飲井水必惠必寶云必天泉此念竟安往哉童子提一罌給炊意頗矜秘某亦欣然啜之舌端權衡固在政作古人點茶觀耳

來玉

某嘗因藤于鄰地作風木軒工未半而藤伐心惡之止不復作先世長覘某意不懌會買鄰地仍某舊額既建風木軒矣某將徹去故軒規造傍舍而藤忽生世長軒右殆是藤之苗裔也今日與桐行管其地度用萬錢可就精舍奈何毀已成之工琢而小之耶此念若就故當以來玉名

二無

每除夕吾家無所不無今又無二籠無香炊無水東坡喜雨亭云使天而雨玉饑者不得以為粟旱若此即雨粟其得而食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勒克县| 新源县| 高台县| 赣榆县| 武胜县| 个旧市| 深圳市| 宝山区| 许昌市| 三原县| 章丘市| 庄浪县| 黄骅市| 固镇县| 饶阳县| 张家川| 龙州县| 洛浦县| 鄂托克前旗| 育儿| 德江县| 儋州市| 清徐县| 兰州市| 宝坻区| 安远县| 凤山县| 南部县| 鄂温| 班戈县| 江西省| 遵化市| 同江市| 柞水县| 泾源县| 奎屯市| 利川市| 扎鲁特旗| 沁源县| 玛沁县| 南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