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藝文一

報曹操書         漢孔融

猥惠書教告所不逮融與鴻豫州里比鄰知之最早

雖嘗陳其功美欲以厚于見私信于為國不求其覆

過掩惡有罪望不坐也前者黜退歡欣受之昔趙宣

子朝登韓厥夕被其戮喜而求賀況無彼人之功而

敢枉當官之平哉忠非三閭智非錯竊位為過免

罪為幸乃使余論遠聞所以囗懼也朱彭寇賈為世

壯士愛惡相攻能為國憂至于輕弱薄劣猶昆蟲之

相嚼適足還害其身誠無所至也晉侯嘉其臣所爭

者大而師曠以為不如心競性既遲緩與人無傷雖

出跨下之負榆次之辱不知貶毀之于己猶蚊虻之

過也子產謂人心不相似或矜執者欲以取勝為榮

不念宋人待四海之客大壚不欲令酒酸也至于屈

谷巨瓠堅而無竅當以無用罪之耳他者奉尊嚴教

不敢失墜郗為故吏融所推進趙衰之拔郄谷不輕

公叔之升臣也知同其愛訓誨發中雖懿伯之忌猶

不得念況恃舊交而欲自外于賢吏哉輒布腹心修

好如初苦言至意終身誦之

求直言令          曹操

夫治世御眾建立輔弼誡在面從詩囗聽用我謀庶

無大悔斯實君臣懇懇之求也吾充重任每懼失中

頻年以來不聞嘉謀豈吾開延不勤之咎邪自今以

后諸掾屬治中別駕常以月旦各名其失吾將覽焉

辟王必令          前人

領長史王必是吾披荊棘時吏也忠能勤事心如鐵

石國之良吏也蹉跌久未辟之舍騏驥而弗乘焉遑

遑而更求哉故教辟之已署所宜便以領長史統事

如故

拜高柔為理曹掾令      前人

夫治定之化以禮為首撥亂之政以刑為先是以舜

流四兇皋陶作士漢祖除秦苛法蕭何定律掾清

識平當明于憲典勉恤之哉

與群下教         諸葛亮

夫參署者集眾思廣忠益也若遠小嫌難相違覆曠

闕損矣違覆而得中猶棄弊蹺而獲珠玉然人心苦

不能盡惟徐元直處茲不惑又董幼宰參署七年事

有不至至于十反來相啟告茍能慕元直之十反幼

宰之殷勤有忠于國則亮可少過矣

又             前人

昔初交州平屢聞得失后交元直勤見啟誨前參軍

于幼宰每言則盡后從事于偉度數有諫止雖姿性

鄙暗不能悉納然與此四子終始好合亦足以明其

不疑于直言也

黜來敏教          前人

將軍來敏對上官顯言新人有何功德而奪我榮資

與之邪諸人共憎我何故如是敏年老狂悖生此怨

言昔成都初定議者以為來敏亂群先帝以新定之

際故遂含容無所禮用后劉子初選以為太子家令

先帝不悅而不忍拒也今上即位吾暗于知人遂復

擢為將軍祭酒違議者之審見用先帝所囗外自謂

能以敦厲薄俗帥之以義今既不能表退職使閉門

思愆

與張裔教          前人

去婦不顧門萎韭不入園以婦人之性草萊之情猶

有所恥想忠壯者意何所之

稱姚           前人

忠益者莫大于進人進人者各務其所尚今姚掾囗

存剛柔以廣文武之用可謂博雅矣愿諸掾各希此

事以屬其望

與參軍掾屬教        前人

任重才輕故多闕漏前參軍董幼宰每言輒盡數有

諫云雖性鄙薄不能悉納幼宰參署七年事有不至

至于十反未有忠于國如是亮可以少其過也

與杜微書          前人

微先為劉璋從事以疾去官先主定蜀微稱聾閉

門不出亮領益州牧選迎皆妙簡舊德以微為主

簿微固辭轝而致之亮以微不聞人語于座上與

服聞德行饑渴歷時清濁異流無緣咨覯王元泰李

伯仁王文儀楊季休丁君干李永南兄弟文仲寶等

每嘆高志未見如舊猥以空虛統領貴州德薄任重

慘慘憂慮朝廷主公今年始十八天姿仁敏愛德下

士天下之人思慕漢室欲與君因天順民輔此明主

以隆季興之功著勛于竹帛也以謂賢愚不相為謀

故自割絕守勞而已不圖自屈也

答杜微書          前人

微自乞老病求歸亮又與書答之拜諫議大夫以

從其志

曹丕篡弒自立為帝是猶土龍芻狗之有名也欲與

群賢因其邪偽以正道滅之怪君未有相誨便欲求

還于山野丕又大興勞役以向吳楚今因丕多務且

以閉境勤農育養民物囗治甲兵以待其挫然后伐

之可使兵不戰民不勞而天下定也君但當以德輔

時耳不責君軍事何為汲汲欲求去乎

答李嚴書          前人

嚴與亮書勸亮宜受九錫進爵稱王亮答之

吾與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復相解足下方誨以光國

戒之以勿拘之道是以未得默己吾本東方下士誤

用于先帝位極人臣祿賜百億今討賊未效知己未

答而方寵齊晉坐自貴大非其義也若滅魏斬睿帝

還故居與諸子囗升雖十命可受況于九邪

與張裔書          前人

亮北住漢中欲用裔為留府長史問楊洪對曰裔

天姿明察性不公平恐不可專任不如留向朗初

裔子為洪吏微過受罰裔以為恨時或疑洪自欲

作長史或知裔自嫌不愿裔處要職后裔與司鹽

校尉岑述不和至于忿恨亮與裔書論者由是明

洪無私

君昔在陌下營壞吾之用心食不知味后流迸南海

相為悲嘆寢不安席及其來還委付大任同獎王室

自以為與君古之石交也石交之道舉讎以相益割

骨肉以相明猶不相謝也況吾但委噫于元儉而君

不能忍邪

與蔣琬董允書        前人

李平坐誣罔勝亮與長史蔣琬侍中董允書

孝起前臨至吳為吾說正方腹中有鱗甲鄉黨以為

不可近吾以為鱗甲但不當犯之耳不圖復有蘇張

之事出于不意可使孝起知之

與李豐書          前人

初亮以李嚴子豐為江州都督命嚴以中都護署

府事嚴改名平亮軍祁山平催督運事值天霖雨

運糧不繼呼亮來還軍退乃更陽驚軍糧饒足何

以便歸又表后主說軍詐退欲以誘賊亮出其前

后書疏表廢為民又教與平子豐后聞亮卒發病

死平常冀亮當自補復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憤也

吾與君父子戮力以獎漢室此神明所聞非但人知

之也表都護典漢中委君于東關者不與人議也謂

至心感動終始可保何圖中乖乎昔楚卿屢詘亦乃

克復思道則福應自然之數也愿寬慰都護勤追前

闕今雖解任形業失故奴婢賓客百數十人君以中

郎參軍居府方之氣類猶為上家若都護思負一意

君與公琰推心從事者否可復通逝可復還也詳思

斯戒明吾用心臨書長嘆涕泣而已

與沈林子書        宋傅亮

班爵疇勛歷代常典封賞之發簡自帝心主上委寄

之懷實參休否誠心所期同國榮戚政復是卿諸人

共弘建內外耳足下雖存挹退豈得獨為君子邪

拜中軍記室辭隋王箋   南齊謝朓

故吏文學謝朓死罪死罪即日被尚書詔以朓補中

軍新安王記室參軍脁聞潢污之水顧朝宗而每竭

駑蹇之乘希沃若而中疲何則皋壞搖落對之惆悵

岐路西東或以鳴邑況乃服義徒擁歸志莫從邈若

墜雨翩似秋脁實庸流行能無筭屬天地休明山

川受納褒采一介抽揚小善故舍耒場圃奉筆兔園

東亂三江西浮七澤契闊戎旃從容燕語長裾日曳

后乘載脂榮立府庭恩加顏色沐發晞陽未測涯涘

撫膴論報早誓肌骨不寤滄溟未運波臣自蕩渤澥

方春旅翮先謝清切藩房寂寥舊蓽輕舟反溯吊影

獨留白云在天龍門不見去德滋永思德滋深唯待

清江可望候歸艎于春渚朱邸方開效蓬心于秋實

如其簪履或存囗席無改雖復身填溝壑猶望妻子

知歸攬涕告辭悲來橫集不任犬馬之誠

與張纘論張緬書      梁蕭統

賢兄學業該通蒞事明敏雖倚相之讀墳典卻縠之

敦詩書惟今望古蔑以斯過自列宮朝二紀將及義

惟僚屬情實親友文筵講席朝游夕宴何曾不同茲

勝賞共此言寄如何長謝奄然不追且年甫強仕方

申才力摧苗落穎彌可傷惋念天倫素睦一旦相失

如何可言言及增哽筆無次

到大司馬記室箋       任昉

記室參軍事任昉死罪死罪伏承以今月令辰肅膺

典冊德顯功高光副四海含生之倫庇身有地況昉

受教君子將二十年咳唾為恩眄睞成飾小人懷惠

顧知死所昔承嘉宴屬有緒言提挈之旨形乎善謔

豈謂多幸斯言不渝雖情謬先覺而跡淪驕餌湯沐

具而非吊大廈構而相賀明公道冠二儀勛超邃古

將使伊周奉轡桓文扶轂神功無紀作物何稱府朝

初建俊賢翹首維此魚目唐突玙璠顧已循涯實知

塵千載一逢再造難答雖則隕越且知非報不勝

荷戴屏營之至謹詣廳奉白箋謝聞

詔諸司懲肅屬官

開皇

十七年

隋書

分職設官共理時務班位高下各有等差若所在官

人不相敬憚多自寬縱事難克舉諸有殿失雖備科

條或據律乃輕論情則重不即決罪無以懲肅其諸

司論屬官若有懲犯聽于律外斟酌決杖

河南同官記        唐韓愈

永貞元年愈自陽山移江陵府法曹參軍獲事河東

公嘗與其從事言建中初天子始紀年更元命官司

舉貞觀開元之烈群臣惕栗奉職命材登良不敢私

違當時自齒朝之士而上以及下百吏執事官闕一

人將補必取其良然而河南同時于天下囗多獨得

將相五人故于府之參軍則得我公于河南主簿則

得故相國范陽盧君邁于泛水主簿則得相國今太

子賓客滎陽鄭公余慶于陸渾主簿則得相國今吏

部侍郎天水趙公宗儒于登封主簿則得故吏部尚

書東都留守吳郡顧公少連盧公去河南為右補闕

其后由尚書左丞至宰相鄭公去泛水為監察御史

佐山南軍其后由工部侍郎至宰相罷而又為趙公

去陸渾為右拾遺其后由給事中為宰相顧公去登

封為監察御史其后由京兆尹至吏部尚書東都留

守我公去府為長水尉其后由膳部郎中為荊南節

度行軍司馬遂為節度使自工部尚書至吏部尚書

三相國之勞布在史冊顧吏部慎職小心于時有聲

我公愿潔而沉密開亮而卓偉行茂于宗事修于官

嗣紹家烈不違其先作帥荊南厥聞休顯武志既揚

文教既熙登槐贊元其慶且至故好語故事者以為

五公之始跡也同其后進而偕大也亦同其稱名臣

也又同官職雖分而功德有巨細其有忠勞于國家

也同有若將同其后而先同其初也有聞而問者于

是焉書既五年始立石刻其語于河南府參軍舍庭

中于時河東公則為右仆射宰相出藩大邦開府漢

南鄭公以兵部尚書留守東都趙公以吏部尚書鎮

江陵漢南地連七州戎士十萬其官宰相也留守之

官居禁省中歲時出旌旗序留司文武百官于宮城

門外而衙之江陵故楚都也戎士五萬三公同時千

里相望可謂盛矣河東公名均姓裴氏

上尚書范陽公啟      李商隱

某啟仰蒙仁恩俯賜手筆將虛右席以召下材承命

恐惶不知所措某幸承舊族早豫儒林鄴下詞人夙

蒙推與洛陽才子濫被交游而時亨命屯道泰身否

成名逾于一紀旅宦過于十年恩舊雕零路岐凄愴

薦禰衡之表空出人間嘲揚子之書僅盈天下去年

遠從桂海來返玉京無文通半頃之田乏元亮數間

之屋隘傭蝸舍危托燕巢春畹將游則蕙蘭絕徑秋

庭欲掃則霜露沾衣勉調天官獲升甸壤歸惟卻掃

出則卑趨仰燕路以長懷望梁園而結慮尚書道光

士范德冠民宗愷悌之化既流鎮靖之功方懋竊思

上國投技東都及門唯交抵掌之談遂辱知心之契

載惟浮泛頻陟光陰豈期咫尺之書終訪蓬蒿之宅

感義增氣懷仁識歸便當焚游趙之簦毀入秦之屩

束書投筆仰副嘉招謁謝未間下情無任感戀之至

謹啟

獻河東公啟         前人

商隱啟伏奉手筆猥賜奏署某少而孱懦長則艱屯

有志為文無資就學雖雜賦八首或庶于馬遷而讀

書五車遠慚于惠子契闊湖嶺凄涼路岐罕遇心知

多逢皮相昔魯人以仲尼為佞淮陰以韓信為怯圣

哲且猶如此尋常安能免乎是以艮背卻行冰心自

處羅含蘭菊仲蔚蒿蓬見芳草則怨王孫之不歸撫

高松則嘆大夫之虛位不可終否屬于高明伏惟尚

書春日同和秋霜共烈叔子則九代清德稚春則七

葉素儒君子立言永為周禮正人得位長作歲星今

者初涉將壇始敷賓席射江澳壤潼水名都俗擅繁

華地多材雋指巴西則民皆譙秀訪臨囗則客有相

如舉纖繳以下冥鴻執定鏡而求西子唯所指命便

為丹青若某者又安可炫露短材叨塵記室鹽車款

段徒逢伯樂而鳴土鼓迂囗恐致文侯之臥承命知

撫懷自驚終無喻蜀之能但誓依劉之愿未獲謁

謝下情無任感激攀戀之至謹啟

正長各舉屬官詔      宋曾鞏

蓋聞堯之治曰百姓昭明舜之治曰四門穆穆然則

當是之時在位皆君子其是非不惑可知也故堯欲

厘百工舜欲熙帝載求可任者皆訪諸四岳因四岳

以命禹又因禹以命稷契皋陶因群臣之僉曰以命

垂益伯夷因伯夷以命夔龍其審官用賢不自任其

聰明而稽之于眾如此然存于書二帝所命者羲和

九官十二牧皆官之正長也至于屬官則未有二帝

嘗命之者其遺法之可考則周穆王命伯囧為太仆

正戒之曰慎簡乃僚無以巧言令色便辟側媚其惟

吉士則自擇其官之屬者官之正長之事此先王之

成法也漢魏以來公府郡國亦皆自辟其屬而唐陸

贄請使臺省長官自擇僚屬蓋上下之體相承如此

以周天下之務此古今之通理也今朕董正治官始

自三省至于百工皆正其名夫使在位皆君子而是

非不惑此朕素所以厲士大夫也故凡官之長貳朕

既考擇而任之尚書政本也自郎已下用吏甚眾其

令仆射左右丞尚書侍郎各于其所部員有未備皆

舉二人以聞朕將擇而用之其未用者亦識其名以

待用朕稽于古以正百官稽于眾以求天下之士其

勤可謂至矣惟官之長貳之臣皆朕所屬以共成天

下之治其尚體朕意所舉惟公以應朕之求所陳惟

實以嚴朕之詔其得材失士有司其各以等差具為

賞罰之格朕將舉而行之賞吾不吝罰亦無舍非獨

搜揚幽滯庶幾為官得人亦將以觀吾大臣之能使

朕得與眾士大夫合志同心以進天下之材作則垂

法行之于今以詒后世追于先王之成憲無令唐虞

有周專美于古不其美歟咨爾庶位其諭朕意

潭州諭同官咨目      真德秀

某猥以庸虛謬當閫寄朝夕怵惕思所以仰答朝廷

之恩俯慰士民之望惟賴官僚協心同力庶克有濟

區區輒有所懷敢以布于左右蓋聞為政之本風化

是先潭之為俗素以淳古稱比者經其田里見其民

樸且愿猶有近古氣象則知昔人所稱良不為過今

欲因其本俗迪之于善已為文諭告俾興孝悌之行

而厚宗族鄰里之恩不幸有過許之自新而毋狃于

故習若夫推此意而達之民則令佐之責也繼今邑

民以事至官者愿不憚其煩而諄曉之感之以至誠

持之以悠久必有油然而興起者若民間有孝行純

至友愛著聞與夫協和親族赒濟鄉閭為眾所推者

請采訪其實以上于州當與優加褒勸至于聽訟之

際尢當以正名分厚風俗為主昔陳公襄為仙居宰

教民以父義母慈兄友弟恭而人化服焉古今之民

同一天性豈有可行于昔而不可行于今惟毋以薄

待其民民將不忍以薄自待矣此某之所望于同僚

者也然而正己之道未至愛人之意不孚則雖有教

告而民未必從故某愿與同僚各以四事自勉而為

民去其十害何謂四事曰律己以廉撫民以仁存心

以公囗事以勤是也何謂十害曰斷獄不公聽訟不

審淹延囚系慘酷用刑泛濫追呼招引告訐重迭催

稅科罰取財縱吏下鄉低價買物是也某之區區其

于四事敢不加勉同僚之賢固有不囗丁寧而素知

自勉者矣然亦豈無當勉而未能者乎傳曰過而不

改是謂過矣又曰誰謂德難厲其庶而賢不肖之分

在乎勉與不勉而已異時舉刺之行當以是為準至

若十害有無所未詳知萬一有之當如拯溺救焚不

囗終日毋狃于因循之習毋牽于利害之私或事關

州郡當見告而商榷焉必期于去民之瘼而后已此

又某之所望于同僚者也抑又有欲言者夫州之與

縣本同一家長吏僚屬亦均一體若長吏偃然自尊

不以情通于下僚屬退然自默不以情達乎上則上

下痞塞是非莫聞政疵民隱何從而理乎昔諸葛武

侯開府作牧首以集眾思廣忠益為先某之視侯無

能為役然虛心無我樂于聞善蓋平日之素志自今

一道之利病某之所當知者愿以告焉某之所為有

不合于理有不便于俗者亦愿以告焉告而適當敢

不敬從如其未然不厭反復則湖湘九郡之民庶乎

蒙賜而某也亦庶乎其寡過矣敢以誠告尚其亮之

幸甚

諭州縣官僚         前人

某昨者叨帥長沙嘗以四事諭勉同僚曰律己以廉

撫民以仁存心以公蒞事以勤而某區區實身率之

以是二年之間為潭人興利除患者粗有可紀今者

蒙恩起廢再撫是邦竊伏惟念所以答上恩而慰民

望者亦無出前之四事而已故愿與同僚勉之蓋泉

之為州蠻舶萃焉犀珠寶貨見者興羨而豪民巨室

有所訟訴志在求勝不吝揮金茍非好修自愛之士

未有不為所污染者不思廉者士之美節污者士之

丑行士而不廉猶女之不潔不潔之女雖功容絕人

不足自贖不廉之士縱有他美何足道哉昔人有懷

四知之畏而卻暮夜之金者蓋隱微之際最為顯著

圣賢之教謹獨是先故愿同僚力循冰蘗之規各勵

玉雪之操使士民是敬稱為廉吏可珍可貴孰有逾

此其所當勉者一也先儒有云一命之士茍存心于

愛物于人必有所濟且以簿尉言之簿勤于勾稽使

人無重迭追催之害尉勤于警捕使人無穿窬攻劫

之擾則其所濟亦豈少哉等而上之其位愈高系民

之休戚者愈大發一殘忍心斯民立遭茶毒之禍發

一掊刻心斯民立被誅剝之殃盍亦反己而思之針

芒刺手茨棘傷足舉體懔然為之痛楚刑威之慘百

倍于此其可以喜怒施之乎虎豹在前坑囗在后號

呼求救唯恐不免獄犴之苦何異于此其可使無辜

者受之乎己欲安居則不當擾民之居己欲豐財則

不當脧民之財故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在圣門

名之曰恕勉強而行可以至仁矧當斯民憔悴之時

撫摩愛育尤不可緩故愿同俗各以哀矜惻怛為心

而以殘忍掊刻為戒則此邦之人其有瘳乎此所當

勉者二也公事在官是非有理輕重有法不可以己

私而咈公理亦不可骫公法以徇人情諸葛公有言

吾心如秤不能為人作輕重此有位之士所當視以

為法也然人之情每以私勝公者蓋殉貨賄則不能

公任喜怒則不能公黨親昵畏豪雄顧禍福計利害

則皆不能公殊不思是非之不可易者天理也輕重

之不可逾者國法也以是為非以非為是則逆乎天

理矣以輕為重以重為輕則違乎國法矣居官臨民

而逆天理違國法于心安乎雷霆鬼神之誅金科玉

條之禁其可忽乎故愿同僚以公心持公道而不汨

于私情不撓于私請庶幾枉直適宜而無冤抑不平

之嘆此所當勉者三也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則為民

者不可以不勤業精于勤荒于嬉則為士者不可以

不勤況為命吏所受者朝廷之爵位所享者下民之

脂膏或不勤則職業隳弛豈不上辜朝寄而下負民

望乎今之居官者各以酣詠遨放為高以勤強敏恪

為俗此前世衰弊之風也盛明之時豈宜有此陶威

公有言大禹圣者猶惜寸陰至于眾人當惜分陰故

賓佐有以蒱博廢事則取而投之于江今愿同僚共

體此意職思其憂非休澣毋聚飲非節序毋出游朝

夕孳孳惟民事是力庶幾政平訟理田里得安其生

此所當勉者四也某雖不敏請以身先毫發少渝望

加規警前此官僚之間或于四者未能無愧愿自今

始洗心自新在昔圣賢許人改過故曰改而止儻猶

玩視而不改焉誠恐物議沸騰在某亦不容以茍止

也囗事之初敢以誠告幸垂察焉

諭屬文          明羅倫

圣主治天下守令是重焉以其親民也夫親民莫如

令其次莫如守令父母于一邑守父母于一郡所以

父母云者以愛民如子民亦愛之如父母也所以愛

民如子者知其饑而食之焉知其寒而衣之焉知其

勞苦而逸之焉知其利而與之興焉知其害而與之

去焉知其賢而優之焉知其不肖而教之焉四境之

內吾民之好惡無不知而從之焉然后可謂愛民如

子也吾愛之如子分之當然也初何心于彼之服也

而為吾民者生則愛而戴之死則尸而祝之流芳竹

帛垂范百世如古之龔黃卓魯者真民之父母也今

人之心豈異于古人哉方其含餔畎畝鼓篋庠序見

貪墨賊民者輒攘臂切齒而憤之高談擊節真可翱

翔古人而犬彘若輩也及一旦綰銅章佩墨綬以臨

民上則勢利之熏炙妻子之浸灌淫朋比友之慫囗

附和則前日之良心死而貪心生矣如倚門之妖如

負嵎之虎如驅羊之狼吮膏體肆然不知其可恥

且惡也囊帛匱金居則連屋水則連舟陸則連車以

買官則連爵以買田則連阡以買居則大廈連云以

買肥甘則方丈連味以買姬妾則粉黛連室以買服

用玩好則珠玉錦繡連箱如此而已矣殊不思之七

尺之軀一日之享米不過一升肉不過一豆酒不過

一瓢冬不過一裘夏不過一葛為吾身則身外皆長

物也為子孫則子孫不能保而有也為昆弟婚友則

刑辟戮辱昆弟婚友不能免也噫所以求仕者以其

尊且榮也不知所以尊且榮者不在富與貴而在功

與德也金張許史視龔黃卓魯何如哉乃計不出此

而出彼何也卒使正士羞與同朝正人羞與同鄉正

朋羞與同門族人羞與同宗至其遠裔子孫亦羞以

為祖快欲于一朝而流穢于千載何其愚之甚也為

吾屬者尚監于茲以誠存心以廉律己以儉制用以

公照物以恕待人以勤厲事以敬事上以嚴肅下以

和睦僚以仁恤民以寬容眾則庶乎矣詩曰靖共爾

位正直是與國有明憲予罔攸貸其毋悔

同寅友愛圖序        袁宏

興元古郡漢中新府地靈人杰俊髦聚會于一時志

合道同氣誼上儕于前古岳神鍾秀申甫應期生長

雖有南北之殊方出處幸際治平之昌運一堂書判

惟至正而無私聯步趨公必竭誠而秉直雍雍揖遜

踵前王謙厚之風穆穆蒞官得古人正大之體承恩

懋績敷理正殷蓋以會遇不常聚散有數時維季夏

忽驚簡命之下臨序屬仲秋漸覺行程之見促同寅

誼重難忘判袂之懷握手心酸遂作圖形之計克全

友道人所不能三捷丹青筆法得入神之妙四難囗

列衣冠儼陸地之仙拭有弦之琴音韻默契乎道義

詠無聲之詩楮穎恒在乎目前賡唱擅李杜之雄才

隸草契鍾王之雅趣陽春煙景大塊文章茗碗酒瓢

真若日用之具蒼頭赤腳翼然供奉之誠雙鶴唳天

百齡在慶松竹挺四時之節操杏桃吐三月之精英

荷葉浮青永植瓷罌之秀芭蕉分綠當沾雨露之恩

滿目幽芳一團佳興太守袁君宏者字德宏乃安慶

桐鄉之末學貳守郁公敬修字惟善實浙水武林之

故家判府啟節楊伯操西蜀名裔別駕曰晟郝景旸

東魯英豪繪歡洽之名圖敘天倫之樂事不有所作

孰紀雅情執筆無能愧我獻雕蟲之小技捫心有感

多君敦尚友之高風守俸如井泉終始一致保民猶

赤子彼此同心肉食錦衣每憶斷虀之苦江湖廊廟

要全愛日之誠名節實勵乎古人氣誼永堅乎金石

歲時伏臘展圖興念慕之懷子姓流傳累世有珍藏

之慶恭疏短引致竭愚誠是為序

為你推薦
成何體統全2冊(熱播動漫《成何體統》原著)
會員

超人氣作家七英俊腦洞力作!腦洞奇詭的反套路宮廷文,反轉到后一刻!穿進網文小說,成為暴君的枕邊人是種什么樣的體驗?經過簡單的計算,庾晚音得出結論:自己只能另辟蹊徑。在這個全員惡人的故事里,她想殺出一條血路,就得當最大的那個惡人,先幫助暴君干死端王,然后再干死暴君,直接當女帝。可當她見到了暴君,仔細琢磨他一言一行中那一絲詭異的似曾相識的感覺,終于忍不住試探道:“Howareyou?”夏侯澹沉默良久,眼眶一紅。“I'mfine,andyou?”

七英俊 5.2萬讀過
棺香美人
會員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鉚釘 6.5萬讀過
麻衣神算子
會員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騎馬釣魚 738萬讀過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會員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當年明月 275萬讀過
龍族(1-4合集)
會員

累計銷售量達千萬冊的青春幻想小說,被譽為“東方的《哈利·波特》”,作者江南本人獲得2013年中國作家富豪榜榜首的榮譽。主角路明非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高中生,在申請留學的時候收到了來自屠龍學院——卡塞爾學院的來信,從此開啟了他不平凡的人生,在伙伴陳墨瞳、楚子航、愷撒等人的幫助下,屬于龍族的神秘世界逐漸在他們面前展開,路明非神秘莫測的身世也慢慢浮出水面。

江南 201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伦春自治旗| 枣强县| 宾川县| 宁陕县| 汨罗市| 天镇县| 崇义县| 酉阳| 湘潭县| 互助| 广丰县| 哈密市| 长垣县| 崇文区| 南平市| 蕲春县| 湖口县| 礼泉县| 泰兴市| 上思县| 中江县| 酒泉市| 库尔勒市| 安庆市| 绍兴县| 宝丰县| 南昌市| 扶余县| 天气| 宁化县| 开封市| 景泰县| 美姑县| 高唐县| 宿迁市| 阿勒泰市| 西畴县| 靖江市| 两当县| 高邮市| 永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