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花部農譚
- 焦循
- 4000字
- 2015-12-26 15:39:43
梨園共尚吳音。“花部”者,其曲文俚質,共稱為“亂彈”者也,乃余獨好之。蓋吳音繁縟,其曲雖極諧于律,而聽者使未覩本文,無不茫然不知所謂。其《琵琶》、《殺狗》、《邯鄲夢》、《一捧雪》十數本外,多男女猥褻,如《西樓》,《紅梨》之類,殊無足觀。花部原本于元劇,其事多忠、孝、節、義,足以動人;其詞直質,雖婦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氣為之動蕩。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間,遞相演唱,農叟、漁父,聚以為歡,由來久矣。自西蜀魏三兒倡為淫哇鄙謔之詞,市井中如樊八,郝天秀之輩,轉相效法,染及鄉隅。近年漸反于舊。余特喜之,每攜老婦、幼孫,乘駕小舟,沿湖觀閱。天既炎暑,田事余閑,群坐柳陰豆棚之下,侈譚故事,多不出花部所演,余因略為解說,莫不鼓掌解頤。有村夫子者筆之于冊,用以示余。余曰:“此農譚耳,不足以辱大雅之目。”為芟之,存數則云爾。嘉慶己卯六月十八日立秋,雕菰樓主人記。
花部所演有《鐵邱墳》者,一名《打金冠》,為薛剛打殺偽太子,夷其三族,逮其兄薛猛于陽河誅之。偽太子者,武氏私幸薛懷義所生,所為驢頭太子者也。徐績閔薛氏之鬼餒而,乃自以其子易薛之子而撫育之。其《觀畫》一出,竟生吞《八義記》。乃《八義》之程嬰,本諸太史公之《晉世家》,嬰乃趙氏家臣,以己子易趙子,見其忠于所事;若績于薛氏,既非故主,亦非深交,而公然以己之子易薛之子,在己大為不仁,于薛亦不足為義,豈非無稽之至者哉!而何苦為之?及細究其故,則妙味無窮,有非《八義記》所能及者。《觀畫》之后,薛氏子去之韓山,起義師,直入長安討武氏。韓山者,邗上也,即徐敬業起兵之事也。今則不曰徐敬業而曰薛交,若曰:以徐績之人,豈得有此忠義之子,能起義兵為國討亂?當日所謂徐敬業,實薛氏子薛交也。是徐績之子也,而非徐績之子也。徐績之人,焉得有此忠義之子!作此戲者,假《八義記》而謬悠之,以嬉笑怒罵于績耳。彼《八義記》者,直抄襲太史公,不且板拙無聊乎?
《龍鳳閣》慷慨悲歌,此戲當出于明末。《擊宮門》一出,即隱移宮之事也。李娘娘,即選侍也;楊波即楊漣,漣之為波,其意最明;徐量即是徐養諒。但故謬為神宗事耳;神宗太后雖亦姓李,其父李偉有賢稱。
陳家谷口之敗,楊無敵與子延玉并死于難,其端由于王侁忌功不救。時督師者潘美。業本欲待時而動,美不能用其謀;及侁遁,美不能禁,美亦沿河而去。業力戰谷口,見無人,乃大呼:“奸臣誤我!”還戰,遂死。則美之陷業可知,不盡關乎侁也。美,良將也,豈一王侁不能制?自此敗之后,國威大損。宋之弱,實由于美矣。后太宗以足創甚,召寇準于青州,而壽王之位定;澶州一役,庶洗從前之恥。花部有《兩狼山》劇,演楊業死事,則全歸獄于美。延昭愬枉于朝,召寇準讞定其獄,而潘之害賢,寇之嫉惡,淋漓慷慨,豪發畢露,若曰:業之死,向令得準斷之,則美之罪當不止于奪官而已。宋之于遼,自潘而弱,自準而振,且恨當時未有忘身狥國、秉道嫉邪如準者訊之,杖之,大聲指罵之,假鬼神嬲弄之,乃使美得逃其咎也。尤謬悠者,則潘方統重師,朝廷遣官逮之,莫敢動,適王侁怨美殺其兄,乃擒美致檻車,而侁即統其軍。蓋美陷業而委其罪于侁,史如其所委者書爾;而特于楊業口中出“奸臣”二字,美之為奸臣,實以此互見之,有《春秋》之嚴焉。為此戲者,直并將侁洗去,使罪專歸于美,與史筆相表里焉。侁,音莘,演者或誤為仄聲,非是。
唐張仁龜,本張尚書之庶子,其嫡不容,尚書乃使遠為張處士之子,有手書為據。仁龜稍長,漸知其為尚書子,乃竊據而逃之京師;既登第,仕為官,遂忘處士養育之義。處士以無據,郁恨而死。已而仁龜出使,自縊于驛亭,相傳為張處士冥訴陰譴之。事載《北夢瑣言》。花部中演為《清風亭》劇,張處士仍姓張,仁龜則謬為薛氏子。其本末略同:處士夫婦以織扉磨豆為生。拾得此子,有血書乞人收養,處士力貧撫育,得存活。至十數歲,適其生母過此,乃竊血書逃去,登第,出使矣。張自此子出逃,其婦日詬,以思兒得疾,不復能磨豆。張日扶其病婦至清風亭望此兒歸。蓋年皆七十許矣。久之,愈衰老,困苦行乞,而食暇則仍延頸于清風亭。一日,傳有貴官至,將憩于亭。坊甲灑掃見二老人,因曰:“吾昨見此官,殊與翁媼之逃子面相似。明日官憩此,翁媼其潛近處。吾驗視誠然,來為翁媼告也。”二老人喜甚。明日,坊甲驗視不錯,乃欣然招二老人。二老人欣然至,入亭視之,良是。往呼兒,其子怒曰:“是何乞兒,妄謬至此。”翁媼乃歷述十數年養育事,仍不動,惟曰:“持據來。”據則已竊去,固無有也。于是二老人乃蒲伏叩頭曰:“公貴人,我小民豈敢以撫育微勞冒認父子;但十數年相依,姑作一家仆乳婢,攜我兩人,生食之,死棺之,免餓斃于路,他無敢望矣。”其侍從奴仆感動,跪代為乞。此子曰:“此兩乞丐,得二百錢足矣。”乃以錢二百給之,撝于亭外。媼讓翁曰:“兒恨爾,爾素督責其讀書過切;我則保持之,雖長,未嘗一日離諸懷也。爾姑退,我獨求之,伊當憐念我。”媼復入,此子怒詈益甚。媼大哭,以錢擊其面,觸亭而死。翁見媼久不返,往視,見媼死,亦大慟,以首觸地死。此子轉訶斥坊甲勾引,坊甲亦強項不服。此子竟撝騶從去。乃作天雷雨狀,而此坊甲者冒雨至亭下,見有披發跪者,乃雷殛死人也。視之,則前之貴官,右手持錢二百,左手持血書。坊甲乃大聲數其罪而責之。此即張處士郁恨而死、仁龜得陰譴之所演也。郁恨而死,淋漓演出,改自縊為雷殛,以悚懼觀,真巨手也。據昆腔劇中,雷殛二事:一為《雙珠》之李克成、張有得。克成以營長謀奸營卒之婦,羅致卒死罪,致其婦以死明節——此事見《輟耕錄》——卒雖因婦死得釋,所賣子亦歸,惟營長未有報,故思得天雷殛之為快耳。然作《雙珠》劇者,營卒妻賣子、投淵之后,既得神救不死,父子夫妻后俱完聚,則李克成固亦天所不必誅也,故《雙珠》之李克成、張有得雖遭雷殛,尚不足以警動觀者。至《西樓》之趙不將,祇以口筆之嫌構其父,父禁于叔夜不許私妓,在趙固泄私忿,而其言非不讜正,以是而遭雷殛,真為枉矣。蓋袁于令與趙鳴陽素隙,心恨之,思得雷殛乃快,《西樓》之趙不將,即指鳴陽也。鳴陽人品學問,豈袁所及,故馮猶龍刪改《西樓》,毅然刪去此折,是也。余憶幼時隨先子觀村劇,前一日演《雙珠·天打》,觀者視之漠然。明日演《清風亭》,其始無不切齒,既而無不大快。鐃鼓既歇,相視肅然,罔有戲色;歸而稱說,浹旬未已。彼謂花部不及昆腔者,鄙夫之見也。
王霸之子王英,既邂逅郭后,迎奉于山。后命往市中招集義兵,市中人欣然從之,爭延王將軍酒食。此從王霸遭市人揶揄反面搬演。英往說姚剛,辭嚴氣直,百挫不撓,作人忠義之氣。
《魏氏春秋》云:“夏侯元、何晏名盛于時,司馬景王亦預焉。晏嘗曰:‘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泰初是也;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司馬子元是也;惟神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吾聞其語,未見其人。’蓋欲以神況諸己也。”子元即司馬師也。師在正始間與泰初、平叔并稱名士,則其風流元謐,可想見矣。今平叔《論語集解》高列學官,與圣經同不朽;而泰初所為《樂毅論》,得王右軍書之,學僮稍能習字,皆旦夕撫臨,無不知有夏侯泰初者,而子元則花部中大凈為之,粉墨青紅,縱橫于面,雄冠劍佩,跋扈指斥于天子之前,居然高洋、爾朱榮一流,所謂“幾能成務”之風,莫之或識矣。《晉書·景帝紀》稱子元“饒有風采,沈毅多大略”,設令準此而以生、末為之,幅巾鶴氅,白面疏髭,誰復信為司馬師乎?
花部中有劇名《賽琵琶》,余最喜之。為陳世美棄妻事。陳有父、母、兒、女。入京赴試,登第,贅為郡馬,遂棄其故妻,并不顧其父母。于是父母死。妻生事、死葬,一如《琵琶記》之趙氏;已而挈其兒女入都,陳不以為妻,并不以為兒女。皆一時艷羨郡馬之貴所致。蓋既為郡馬,則斷不容有妻,有兒女也。妻在都,彈琵琶乞食,即唱其為夫棄之事。為王丞相所知。適陳生日,王往祝,曰:“有女子善彈琵琶,當呼來為君壽。”至,則故妻也。陳彷徨,強斥去之,乃與王相詬。王盡退其禮物,令從人送旅店與夫人、公子,陰謂其故妻曰:“爾夫不便于廣眾中認爾,余當于昏夜送爾去,當納也。”果以王相命,其閽人不敢拒。陳亦念故,乃終以郡主故,仍強不納。妻跪曰:“妾當他去,死生唯命;兒女則君所生,乞收養之耳。”陳意亦愴然動。再三思之,竟大詈,使門者撝之出。念妻在非便,即夜遣客往旅店刺殺妻及兒女。幸先知之,店主人縱之去,匿于三官堂神廟中。妻乃解衣裙覆其兒女,自縊求死。三官神救之,且授兵法焉。時西夏用兵,以軍功,妻及兒女皆得顯秩。王丞相廉知陳遣客殺妻事,甚不平,竟以陳有前妻欺君事劾之,下諸獄。適妻帥兒女以功歸,上以獄事若干件令決之,陳世美在焉。妻乃據皋比高坐堂上。陳囚服縲紲至,匍匐堂下,見是其故妻,慚怍無所容。妻乃數其罪,責讓之,洋洋千余言。說者謂:《西廂·拷紅》一出,紅責老夫人為大快,然未有快于《賽琵琶·女審》一出者也。蓋《西廂》男女猥褻,為大雅所不欲觀;此劇自《三官堂》以上,不啻坐凄風苦雨中,咀茶嚙檗,郁抑而氣不得申,忽聆此快,真久病頓蘇,奇癢得搔,心融意暢,莫可名言,《琵琶記》無此也。然觀此劇者,須于其極可惡處,看他原有悔心。名優演此,不難摹其薄情,全在摹其追悔。當面詬王相、昏夜謀殺子女,未嘗不自恨失足。計無可出,一時之錯,遂為終身之咎,真是古寺晨鐘,發人深省。高氏《琵琶》,未能及也。
《義兒恩》之兒,為其母前夫之子。母攜來為人妾,而思以毒藥謀殺其嫡。值妾兄至,嫡以妾所饋酒肉食之,兄中毒死,妾乃稱嫡殺其兄。為此兒者,誠難自處矣,黨其親母則枉殺嫡,鳴嫡枉則殺其親母,乃自認毒殺其舅。此子真孝子也,故曰“義兒”。行刑日,與一大盜同縛,盜斬而赦至。其嫡持敝席來收兒尸,見盜首大慟。此本元人《趙頑驢偷馬殘生送》。
《雙富貴》之藍季子,以母苦其嫂,潛代嫂磨麥。又潛入都為嫂尋兄,行李匱乏,赤身行乞,叫化于街。觀之令人痛哭。
《紫荊樹》之枯死,竟為田三之妻斧斤所致。田大士人也,二則胥隸耳。樹死鴉散,終不肯析居,在田二尤難得者矣。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棺香美人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奪嫡
【古風群像+輕松搞笑+高甜寵妻】【有仇必報小驕女X腹黑病嬌九皇子】《與君歡》作者古言甜寵新作!又名《山河美人謀》。磕CP的皇帝、吃瓜的朝臣、大事小事都要彈劾一下的言官……古風爆笑群像,笑到停不下來!翻開本書,看悍婦和病嬌如何聯手撬動整個天下!未婚夫又渣又壞,還打算殺人滅口。葉嬌準備先下手為強,順便找個背鍋俠。本以為這個背鍋俠是個透明病弱的“活死人”,沒想到傳言害人,他明明是一個表里不一、心機深沉的九皇子。在葉嬌借九皇子之名懲治渣男后。李·真九皇子·策:“請小姐給個封口費吧。”葉嬌心虛:“你要多少?”李策:“一百兩。”葉嬌震驚,你怎么不去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