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 論疏
  • 法寶
  • 677字
  • 2015-12-26 15:39:25

道行云諸法本無所從來去亦無所至下 第二正是論文也。文有六章。第一引經明不遷。第二指物明不遷。第三遣惑明不遷。第四會教明不遷。第五反常明不遷。第六結會明不遷。今初。引一經一論。以標于指歸。明不遷之宗本也。道行者。小品般若也。睿法師小品序云。章雖三十。貫之者道。言雖十萬。佩之者行。行凝然后無生。道足然后補處也。中觀者。中論一名中觀論。以此論中明觀因緣等法故也。然彼論中。無有此語。應是取去來品意耳。去來品云。已去無有去。未去亦無去。離已去未去。去時亦無去。今取此意。故云去者不至方也。斯皆即動而求靜以知物不遷明矣者。經云無來無去。論云無去。此之二文。皆是即去明無去。非謂離去有無去。即去無去。是謂不遷之義。一論之旨歸也

去人之所謂動者下 第二指物明不遷也。人以昔物去今。故名為動。我以昔物在昔。故名為靜。動而非靜以其不來靜而非動以其不去者。余本皆云靜而非動以其不來。動而非靜以其不去。句上可釋。下句難解。今勘古本如前說也。動而非靜以其不來者。此覆人之所謂動句也。靜而非動以其不去者。此覆我之所謂靜句也。人以昔物去今而往昔。故曰動而非靜。我以昔物在昔而不去。故曰靜而非動也。然則所造未嘗異下。廣雅云。造詣也。爾雅云。造適也。嘗有兩義。一者曾義。二者常義。莊子云。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耶。其未嘗有言耶。此是曾義。又云。仲尼語顏回曰。若必有以也。嘗以語我來。此是常義也。目所造詣未嘗有異。而心眼所見未曾有同也。逆之所謂塞順之所謂通者。逆理則塞。順理則通。逆理謂人也。順理謂已也。茍得其道復何滯哉者。茍且也。且得其道理。則動靜不二。更無疑滯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棱县| 宁国市| 建水县| 大荔县| 荆州市| 绥棱县| 天峨县| 海兴县| 永春县| 团风县| 新化县| 松桃| 栾川县| 中宁县| 万荣县| 漠河县| 汝阳县| 萝北县| 通江县| 张北县| 中阳县| 深水埗区| 图木舒克市| 通化县| 鹰潭市| 香港| 宁津县| 易门县| 英山县| 象山县| 高雄市| 长岛县| 社旗县| 赤城县| 德令哈市| 云阳县| 呼玛县| 祥云县| 绥芬河市| 河北区| 青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