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字對
備乃【《節(jié)》 備乃弓矢。】
橐之【《詩》 彤弓弨兮,受言進橐之。】
未也【《左傳》 始基之矣,猶未也。】
申之【《詩》 保右命之,自天申之。】
播厥【《詩》 播厥百谷,既庭且碩。】
耕之【《禮記》 修禮以耕之。】
獨也【《孟子》 羊棗所獨也。】
新之【《札記》 棗曰新之。】
日者【《史記》 有日者傳。】
月之【《轂梁傳》 鵑微有知故月之。囗謂僖公十六年六鹢退飛。】
駕彼【《詩》 駕彼四牡。】
驅(qū)之【《漢書》 王尊為刺史,至其阪曰:此非王陽所畏道耶?叱其馭曰:驅(qū)之。】
甫也【《杜甫詩》 甫也諸侯老賓客。】
羲之【《晉書》 王羲之,字逸少。】
八及【《后漢書》 天下名士,次曰八及。八及者,言導人追蹤也。】
五之【《晉書》 王羲之有七子,知名者五人:元之,凝之,徽之、操之,獻之。】
椒亦【《戰(zhàn)國策》 雍門子養(yǎng)椒亦,飲食與之同,得其死力。】
松之【《南史》 裴松之注陳壽三國志。】
耄矣【《左傳》 老夫耄矣。】
孩之【《老子》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南矣【《宋史》 楊時以師禮見程顥于穎昌,相得甚歡。其歸日,顥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東之【《韓愈進學解》 障百川而東之。】
嘉乃【《書》 嘉乃丕績。】
念茲【念茲在茲。】
孝則【《詩》 孝思維則。】
媚茲【《詩》 媚茲一人。】
清且【《詩》 河水清且漣猗。又《古詩》河漢清且淺。】
注茲【《詩》 挹彼注茲。】
來許【《詩》 昭茲來許。】
在茲【《詩》 日監(jiān)在茲。】
往者【《論語》 往者不可諫。】
今茲【《孟子》 今茲未能。】
燕爾【《詩》 宴爾新婚,囗詩作宴爾,韻府作燕爾。】
螽斯【螽斯羽。】
樂此【《后漢書》 光武帝勤勞不怠,帶曰:我自樂此,不為疲也。】
取斯【《論語》 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鳴矣【嚶其鳴矣。】
色斯【《論語》 色斯舉矣。】
蝦即【《山海經(jīng)》 狀如貍,》 一曰蝦即。神圣乘此以行九野。】
雞斯【《六韜》 商王拘西伯于美里,太公得犬戎雞斯之乘以獻。(注》 名馬也。】
海若【《楚詞》 令海若舞馮夷。(注)海巖,海神名也。】
波斯【《山海經(jīng)》 波斯,西域國。】
沃若【《詩》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榮斯【《蕭穎士詩》 采采者菊,芬其榮斯。】
嵩太【《王安石詩》 君名高山岳,嵑孼嵩與太。】
洛伊【《史記周本紀》 粵詹洛、伊,營周居于洛邑而后去。】
爾汝【杜甫《詩》 忘形到爾汝。又韓愈《詩》恩怨相爾汝。】
吾伊【《黃庭堅詩》 南窗讀書聲吾伊。】
欸乃【《柳宗元詩》 欸乃一聲山水綠。囗欸,音襖,乃,音靄。棹船之聲。】
軋伊【《馬祖常詩》 繅車軋伊繭抽絲。】
賀若【《蘇軾詩》 琴里若能知賀若。】
桓伊【《李郢詩》 惟有桓伊江上笛。】
周孔【《梁武帝詩》 少時學周孔。】
呂伊【《程巨夫詩》 為臣志呂伊。】
饜若【《郗昂賦》 得巨漁而千里饜若。】
餒而【《左傳》 不其餒而。】
鬢鬛【《李白詩》 雙鰓呀呷鬢鬛張。】
之而【《周禮》 作其鱗之而、(注)鱗,龍蛇之屬。之而,頰頷也。】
秾矣【《詩》 何彼秾矣,棠棣之華。】
反而【《論語》 唐棣之華,偏其反而。】
近者【《札記》 近者悅服。】
遠而【《論語》 室是遠而。】
吉了【《會要》 林邑國有鳥能言,勝于鸚鵡,即秦吉了鳥也。】
意而【《莊子》 鳥莫智于意而。囗意而,玄鳥也。】
鑠矣【《隋書》 鑠矣王度。】
祎而【《張衡東都賦》 漢帝之德,侯其祎而。】
樂只【《詩》 樂只君子,(箋)只之言是也。】
衎而【《左思吳都賦》 樂只衎而,歡飫無匱。】
曰若【《書》 曰若稽古帝堯。(注)曰若者,發(fā)語辭。】
乎而【《蘇軾詩》 談詩究乎而。】
教亦【《孟子》 教亦多術(shù)矣。】
佳其【《爾雅》 佳其,鳺鴀。】
寒具【《續(xù)晉陽秋》 桓玄好蓄書畫,客食,寒具油污其畫,后遂不設寒具。】
來其【《虞集序》 鄉(xiāng)語謂豆腐為來其。】
步亦趨亦【《莊子》 夫子步亦趨亦步,步亦趨。】
誦其讀其【《孟子》 誦其詩,讀其書。】
相彼【《詩》 相彼鳥矣。】
潛雖【《詩》 潛雖伏矣。】
人各【《左傳》 人各有能有不能。】
我雖【《孟子》 我雖不敏。】
兩可【《晉書》 是有不是,可有不可,是名兩可。】
四雖【《白居易詩》 請君添一酌,聽我歌四雖。又王禹偁《詩》琴酒圖三樂,詩章效四雖。】
吾弗【《中詩》 吾弗能已矣。】
我惟【《書》 我惟時其教告之。】
密勿【《劉向封事》 密勿從事,不敢告勞。】
思惟【《漢書》 思惟往古。】
弗弗【《詩》 飄風弗弗。囗弗弗,疾貌。】
霏霏【《詩》 雨雪霏霏。】
吾豈【《論語》 吾豈匏瓜也哉?】
我非【《論語》 我非生而知之者。】
作則【《書》 明哲實作則。】
知非【《淮南子》 蘧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
四勿【《朱子詩》 顏生躬四勿。】
百非【《家語》 夫子見人一善,百其非。】
了了【《黃庭堅詩》 念君胸中極了了。】
非非【《傳燈錄》 釋迦于檀持山中學非非。】
始可【《論語》 始可與官詩已矣。】
庶幾【《易》 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
尚或【《詩》 尚或先之。】
庶幾【《易》 庶幾夙夜。】
晴乍【《司馬光詩》 四月清和雨乍晴。】
雨初【《杜甫詩》 浪翻江墨雨飛初。】
晴初【《司空圖詩》 小欄花韻午晴初。】
鴻則【《宋書》 式傍鴻則。】
燕胥【《詩》 侯氏燕胥。】
海若【《謝靈運賦》 河靈懷慚于海若。】
江胥【《元真子》 濤之靈曰江胥。】
向若【《莊子》 河伯望洋向若而嘆。】
靈胥【《左思賦》 狎玩靈胥。(注)濤之神曰靈胥,吳伍子胥也。】
倏忽【《曹植樂府》 曜靈未移景,倏忽造蒼昊。】
居諸【《詩》 日居月諸。】
圜則【《屈原天問》 圜則九重,孰營度之?(注)圜則,謂天也。】
方諸【《周禮》 以鑒取明水于月。(注)鑒,鏡屬。取水者世謂之方諸。】
咸若【《書》 暨鳥獸魚鱉咸若。】
賁如【《易》 賁如濡如。】
煥若【《晉書》 煥若星陳。】
穆如【《詩》 穆如清風。】
辰太【《謝超宗樂章》 昭望歲芬,環(huán)游辰太。】
乙如【《爾雅》 二月為如。(疏)二月得乙。則曰橘如。】
五太【《嘯旨》 嘯有五太,五太者,五音也。】
六如【《金剛經(jīng)》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囗范成大《詩》萬事誰堪六如觀。】
得得【《蘇軾詩》 此行真得得。】
如如【《傳燈錄》 體用如如。】
自況【《南史》 陶潛著五柳先生傳,蓋以自況。】
相如【《古詩》 顏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
三祝【《莊子》 堯觀于華,華封人曰:請祝圣人,使圣人富、壽,多男子。】
九如【《元好問詩》 敷陳天保歌。】
莫莫【左思《蜀都賦》 稉稻莫莫。】
與與【《詩》 我黍與與。】
逝矣【《史記》 高祖曰:公等皆去,吾亦從此逝矣。】
歸與【《論語》 歸與歸與。】
憤厥【《列子》 吳楚有大木名柚,食其皮汁,已憤厥之疾。】
酸與【《山海經(jīng)》 景山有鳥,名曰酸與。(注)令人不醉。】
杜若【《九歌》 采芳洲兮杜若。】
林于【《庾信詩》 防露動林于。】
亦既【《詩》 亦既見止。】
相于【《杜甫詩》 良友幸相于。囗即相依以居之意。】
宛在【《詩》 宛在水中央。】
依于【《元好問詩》 南榮坐諸郎,課頌所依于。囗依于,依之以居也。】
出則入則【《論語》 出則孝,入則弟。】
敏于慎于【《論語》 敏于事,而慎于言。】
朋盍【《易》 朋盍簪。(疏)盍,合也,簪,疾也,群朋合聚。而疾來也。】
友于【《書》 惟孝友于兄弟。】
伏矣【《詩》 潛雖伏矣。】
依于【《詩》 魚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鎬,有那其居。】
樂爾【《詩》 樂爾妻孥。】
刑于【《詩》 刑于寡妻。】
賀若【《續(xù)湘山野錄》 宮中十小調(diào)子,乃隋賀若弼所撰,琴家只命曰賀若。】
錞于【《周禮注》 錞于,樂作鳴之,與鼓相和。又《國語》戰(zhàn)以錞于,了寧儆其民也。】
瞿所【《庶物異名疏》 漢武帝游上林,見一好蜒樹,問東方朔,對曰:啟善哉。后數(shù)歲復問朔,朔曰名為瞿所。】
蔓于【《爾雅》 茜蔓于。(注)多生水中,一名軒于。】
莫莫【《揚雄甘泉賦》 神莫莫而扶傾、(注)莫莫,清凈也。】
于于【《莊子》 其臥徐徐,其覺于于。】
容與【《楚辭》 聊逍遙兮容與。】
唱于【《莊子》 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
修況【《廣韻》 修況,琴名。】
茵于【《志奇》 笛一名茵于。】
抑抑【《詩》 威儀抑抑。】
于于【《韓愈文》 于于焉而來矣。】
惕若【《易》 夕惕若厲,無咎。】
懔乎【《書》 懔乎若朽索之馭六馬。】
欽若【《書》 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
煥乎【《論語》 煥乎其有文章。】
嘯也【《詩》 其嘯也歌。】
軒乎【《卿云歌》 軒乎舞之。】
渾渾爾【《法言》 虞夏之書,渾渾爾。】
蕩蕩乎【《論語》 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允矣【《詩》 允矣君子。】
善夫【《論語》 善夫。(注)善甫人之言也。】
何為者【《史記》 客何為者。】
有是夫【《論語》 惟我與爾有是夫。】
是之取爾【《孟子》 是之取爾。】
不亦善夫【《柳宗元文》 不亦善夫。】
三變【《論語》 君子有三變。】
四毋【《論語》 子絕四毋,四意,毋必,毋固,毋我。】
只亦【《侯喜賦》 一言有以千秋只亦。】
將毋【《韓詩外傳》 客有見周公者,客曰:疾官則翕翕,徐言則不聞,言乎將毋。】
麟也【《左傳》 西狩于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鉏商獲麟,以為不祥,仲尼觀之,曰:麟也。】
鳳兮【《論語》 鳳兮鳳兮。】
善也【《莊子》 列子御風而行,洽然善也。】
薰兮【《家語》 舜彈五弦之琴,其辭曰:南風之薰兮。】
高也明也【《中庸》 高也明也。】
恍兮忽兮【《老子》 道之為物,惟恍惟忽,恍兮忽兮,其中有物。】
無乃【《王祎詩》 契闊將無乃。】
是奚【《孟子》 是奚足哉。】
更仆【《札記》 悉數(shù)之,乃留更仆,未可終也。(注)更之者,為久將倦,使之相代。】
小奚【《李賀集》 奴背古錦囊,遇所得詩,投其中。】
簪盍【《王庭臣詩》 啟經(jīng)朋簪盍。】
酒皆【《詩》 飲酒孔皆。】
既備【《詩》 禮儀既備。】
孔皆【《詩》 降福孔皆。】
花花對【《宋子侯詩》 花花自相對花。】
樹樹皆【《王績詩》 樹樹皆秋色。】
年年似【《崔道層柳枝詞》 年年長似染來新。】
處處皆【《蘇軾詩》 苦熱誠知處處皆。】
允也【《詩》 允也天子,降予卿士。(注)謂生賢佐也。】
欽哉【往欽哉。】
裕乃【《書》 裕乃以民寧。】
康哉【《書》 庶事康哉。】
純亦【《中庸》 純亦不已。】
顯哉【《書》 丕顯哉,文王謨。】
卓爾【《論語》 如有所立,卓爾。】
賢哉【《論語》 賢哉回也。】
美天【《司馬相如賦》 美則美天。】
佳哉【《后漢書》 氣佳哉,郁郁蔥蔥然。】
萌也【《春秋考異郵》 風之為言萌也。】
快哉【《宋玉風賦》 快哉此風。】
高矣美矣【《孟子》 道則高矣美矣。】
唐哉皇哉【《班固典引》 唐哉皇哉。】
易曰【《易》 系辭傳易曰。囗易曰詩云,書中引用甚多,只摘錄二字。】
詩云【見上。】
僉曰【《書》 僉曰于鯀哉。】
亦云【《蔡松年詩》 他日人云我亦云。】
爾爾【《歐陽徹詩》 平世未應徒爾爾。】
云云【《蘇拯詩》 千載誤云云。】
棗曰桃曰【《禮記》 棗曰新之,桃曰牡之。】
入云坐云【《孟子》 入云則入,坐云則坐。】
其斯之謂【《論語》 其斯之謂與?】
何足以云【《楊修書》 何足以云。】
務審所謂【《大戴禮》 言不務多,而務審所謂。】
何煩多云【《王羲之》 何煩多云。】
潤以【《易》 潤之以風雨。】
油然【《孟子》 天油然作云。】
穆若【《劉兼詩》 山郡披風方穆若。】
冷然【見前善也注。】
莞爾【《論語》 夫子莞爾而笑。】
嫣然【《宋玉登徒子好色賦》 嫣然一笑。】
潮也【《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 潮也,奄有二子成三人?】
浩然【《杜甫詩》 復憶襄陽盂浩然。】
聊且【《韓上桂詩》 三命五命,徒然一邱一壑,聊且】
徒然【見上。】
聊復爾【《晉書》 阮咸七月七日以竿掛大布犢鼻于庭,曰:未能免俗,聊復爾耳。】
想當然【《界穗筆談》 東坡論中有云,堯日有之三。梅圣俞問:出何書?答曰:想當然耳。】
適爾【《崔骃東巡頌》 于時典司耆耆,載華抱實,適爾而造。】
藐焉【《晉明帝蟬賦》 藐焉獨處,弗累于倩。】
白也【《杜甫詩》 白也詩無敵。】
烏焉【《古諺》 書絲三寫,烏焉成馬
苞矣茂矣【《詩》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輪焉奐焉【《禮記》 美敵輪焉,美哉奐焉。】
二謝【《杜甫詩》 孰知二謝將能事,頓學陰何苦用心。】
三何【《粱書》 何思澄與宗人遜及子朗俱擅文名,時人語曰:東海三何,子朗最多。】
特乃【《桂海虞衡志》 特乃子,狀似榧而圓長端正。】
如何【《神異經(jīng)》 南荒有樹名如何,三百歲作華,五百歲作實。如棗,長五尺,食之地仙。】
李杜【《韓愈詩》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陰何【見前二謝注。】
豈不【《論詩》 豈不爾思,遠莫致之。】
非耶【《史記》 儻所謂天道是耶非耶。】
馀不【《晉書》 孔愉封馀不亭侯。】
若耶【《水經(jīng)注》 若耶溪,永至清。】
茂矣美矣【《宋玉神女賦》 茂矣美矣,諸好備矣。】
是耶非耶【《漢武帝李夫人歌》 是耶非耶,立而望之,翩何姍姍其來遲。】
玉質(zhì)【《文心雕龍》 所謂玉質(zhì)金相。】
金相【《詩》 金玉其相。(注)相,質(zhì)也。】
不乃【《溪蠻叢笑》 交趾重不乃羹,先鼻引其汁。不乃者,反切擺也。】
還相【《札記》 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為質(zhì)也。(注)六和皆相為用也。】
盍各【《論語》 盍各言爾志。】
交相【《歐陽修詩》 勝敗可交相。】
征邁【《詩》 我日斯邁而月斯征。】
就將【《詩》 日就月將。】
礪乃【《書》 礪乃鋒刃。】
干將【《呂氏春秋》 干將作劍,陽曰干將,陰曰莫邪。】
好在【《杜甫詩》 因君問消息,好在阮元瑜。】
相將【《元稹詩》 相將偏此時。】
喘耎【《莊子》 喘耎之蟲,莫不矢其性。】
顛當【《酉陽雜俎》 顛當形似蜘蛛,爾雅謂之王蚨蜴。秦中兒童戲曰:顛當顛當牢守門。】
亥既【詳見物部珍寶。】
丁當【同上。】
未了【《杜甫詩》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丁當【《王十朋詩》 鳥聲依舊克丁當。(注)山中有鳥聲曰克丁當。】
仆數(shù)【見前更仆注。】
郎當【《楊億傀儡詩》 鮑老當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當。】
狗茍【《韓愈送窮文》 蠅營狗茍,驅(qū)去復還。】
蠅營【見上。】
已太【《韓愈秋雨詩》 庶幾諧我愿,遂止無已太。】
毋寧【《左傳》 毋寧使人謂子,子實生我。(注)毋寧,寧也。】
罔既【《曾鞏書》 禱頌飛誠,敘陳罔既。】
嘗曾【《韓愈詩》 感激生膽勇,從軍豈曾。】
今既【《孟子》 今既數(shù)月矣,未可以言與?】
昔曾【《白居易詩》 昔曾對作承華相。】
爾曷【《書》 爾曷不忱,裕之于爾多方。】
吾曾【《蘇軾詩》 聊亦記吾曾。】
郭況【《后漢書》 郭況豐盛莫比,京師號為金穴。】
何曾【《晉書》 何曾性豪奢,食日萬錢,猶曰無下箸處。】
六太【《札記》 天子建天官,先六太。】
八能【《后漢書》 冬至夏至中,黃門引八能之士入自端門。囗八能,皆調(diào)樂律之士。】
屏翳【《曹植洛神賦》 屏翳收風,川后靜波。(注)屏翳,風師也。】
石尤【見天部尤婦注。】
絕特【《韓愈文》 有瑰偉絕特之觀。】
殊尤【《成公緩嘯賦》 羌殊尤而絕世。】
郎睪【《方言》 鳩自關而東,謂之郎睪。】
夫不【《左傳疏》 祝鳩即夫不。】
著花未【《王維詩》 寒梅著花未。】
有酒不【《杜甫詩》 借問有酒不。】
消息未【《范成大詩》 雪白楊梅消息未。】
決疑不【《白居易詩》 問我決疑不。】
威克【《書》 威克厥愛允濟。】
壯猶【《詩》 方叔元老,克壯其猶。】
勿勿【《杜牧詩》 浮生長勿勿。】
猶猶【《札記》 君子蓋猶猶爾。(注)疾舒之中。】
兀若【《謝安詩》 醇醪陶丹府,兀若游羲唐。】
夷猶【《楚辭》 君不行兮夷猶、(注)夷猶,猶豫也。】
不茍【《江表傳》 臨事不茍。】
何堪【《左傳》 吾何以堪之。】
多又【《詩》 矧敢多又。】
罔兼【《書》 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獄,庶慎。】
不又【《詩》 天命不又。】
相兼【《杜甫詩》 勝概欲相兼。】
提要【《韓愈文》 記事者必提其要。】
發(fā)凡【《春秋序》 發(fā)凡以言例。】
末厥【《陶谷詩》 尖檐帽子卑凡廝,短勒革兒末厥兵。囗斯,入聲。卑凡、末厥,皆當時語。】
卑凡【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