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7章 腫癥門

  • 幼科切要
  • 王錫鑫
  • 565字
  • 2015-12-26 15:03:48

小兒腫癥多屬風(fēng)腫,食腫者體實(shí),得汗自解。食腫者,消之即愈;致于虛腫者,補(bǔ)之。

水腫者,消之。諸方開于下,用者諒小兒虛實(shí)加減用之可也。

看腫癥法∶上腫下消,皮膚麻閉,當(dāng)發(fā)汗,宜越婢湯;腫癥以手指掐起,遲者水腫也,當(dāng)服五皮飲;體虛二便皆清者,宜服金匱腎氣湯。腫癥以手指掐,隨手起者,宜服木香流氣飲;腫癥下腫上消,乃元?dú)庀孪荩?dāng)升提,宜服補(bǔ)中益氣湯;因食積腫痛,宜消導(dǎo),當(dāng)服香平散。

越婢湯 治風(fēng)腫感冒初起體實(shí)者,得汗自愈。

麻黃(去節(jié),一錢) 石膏(三錢) 甘草(五分) 生姜汁(引) 如面白浮腫,小便利者,加白術(shù)(三錢)。

五皮飲姜皮 苓皮 桑皮 大腹皮 五加皮 水煎服。

香平散香附(炒為末) 牽牛(炒為末) 三棱 蒼術(shù) 陳皮 濃樸 甘草(各等分) 水煎服。

芍桂枝湯 治發(fā)熱汗出,四肢浮腫。

桂枝 白芍(各三錢) 黃 (蜜炙,五分) 水煎服。

防己茯苓湯 治身腫水氣在皮膚。

防己 蜜 肉桂(各一錢) 赤苓(三錢) 甘草(一錢) 共為末,每服三錢。

補(bǔ)中益氣湯 治體虛冒風(fēng),發(fā)腫,升清降濁。

黃 當(dāng)歸(各二錢) 陳皮 升麻(各八分) 人參(二錢) 柴胡(蜜炙,一錢) 甘草 桂枝(各八分) 防風(fēng) 木通 木瓜(各一錢) 姜皮引。

金匱腎氣丸 治腎腫癥。

熟地(二兩) 白苓(一兩五錢) 牛膝 肉桂 澤瀉 車前 棗皮 懷山藥 丹皮(各五錢) 附子(三錢) 煉蜜為丸。

一方葫蘆、牽牛煎水服,一方土狗焙干為末,沖酒服。

一方鯉魚入蒜滿腹煮服,大小便齊通后用健脾丸服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北县| 林芝县| 黑水县| 固始县| 天镇县| 崇州市| 松阳县| 罗定市| 大冶市| 仙居县| 丹东市| 鄂托克旗| 岫岩| 寿阳县| 旬邑县| 班戈县| 定南县| 玛多县| 右玉县| 巴马| 霍邱县| 祥云县| 平和县| 屏东县| 四川省| 泰宁县| 宁强县| 介休市| 仙居县| 阳新县| 久治县| 石河子市| 武陟县| 贵南县| 黔东| 晋州市| 泸州市| 工布江达县| 邹平县| 盐山县| 上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