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李玉郎自華亭由省起身,千辛萬苦來到京師,原圖見麗容一面,及到丞相府內(nèi),將及相會(huì),又遭夫人之妒,將麗容送入宮中去了。此時(shí)無可奈何,只得跟著院子到寺中安身。一到寺內(nèi),長老接見,院子說:“此位相公姓李,丞相叫你好生服侍。他在此讀書侯場,薪水之 資 老 爺 按 月 送來。”說罷便自去了。這李玉郎從新又與長老作揖,說道:“小生乃出外之人,總蒙丞相送到此處,早晚還煩長老照顧,于心不安。”長老說:“這有何妨,小僧但愿服侍相公得步青云,名登金榜,便就光耀山門。” 李玉郎說:“ 小生才疏學(xué)淺,只恐有負(fù)長老。” 李玉郎自此住在寺中讀書,這話暫且不提。
卻說丞相夫人假以太后打發(fā)公主出嫁,借端將麗容送進(jìn)宮去,以絕禍根。只是那麗容一心想著玉郎,不得相見,巴不得個(gè)清凈之扎茍且安身,省的被那老兒點(diǎn)污,且可脫得夫人嗔怪,他到心安意肯住在宮中。這太后見他德性溫柔,舉止端方,甚是慊意,就發(fā)一道懿旨,令內(nèi)侍遞去,內(nèi)侍捧旨到得相府,夫人迎接,就此開讀:“皇太后旨下:‘ 伯顏夫人苗氏所進(jìn)美人張麗容,甚是可意,足覘用心。但恐出身草茅,未瞻禮儀,著盈繡內(nèi),教演精熟,待公主娘娘大婚之日選用。’謝恩。”內(nèi)侍已去。
且說這伯顏丞相見是懿旨已下,將麗容美人留在宮中侍奉公主,把那思念張美人的心腸方才絕了。但恨夫人醋意太重,失去了一樁珍寶,終日悒悒不樂。這也不在話下。
且說珍奇寶物歸何處,富貴無如帝王家。那一日到得公主大婚之日,約定在金亭館驛合巹,只見那長街短巷,家家盡垂絲帳,戶戶張燈結(jié)彩,哄動(dòng)了遠(yuǎn)近人等,誰不來看妝奩。但見是寶珍堆積,光芒射日,彩被擺列,金珠驚人。這一番的熱亂,人人爭先觀看,自不必言。
且說這李玉郎在寺中居住,一心想著麗容,那里念得下書去。終日長吁短氣,日夜夢魂顛倒。長老見他如此光景,甚覺可疑。一日,問道:“相公在此,甚是有慢,得罪,得罪。”玉郎見問,說道:“ 小生無故受你供養(yǎng),心實(shí)有愧,何以克當(dāng)?”長老說:“薪水鄙事,何足介意,只是相公在此,實(shí)屬客邊,或是小僧侍奉不到,相公自管明言。” 玉郎說:“ 各人自有心腹事,可與人言無二三。” 長老便說道:“為人結(jié)交須知己,不是知己莫與談,我也不必問相公的心事,只是你終日愁悶,如何是好?如今圣上有一花花公主,招贅兀都駙馬為婿,迎送嫁妝于金亭館驛。街上士庶紛紛都往那里 看 景,相 公 何 不 借 此 一 觀,以 消 悶 懷?” 玉 郎 說:“有這等事!小生要出去一看。”長老道:“待貧僧奉陪,何如?”玉郎說:“這等雪天,不勞禪步罷。” 長老說:“ 既如此,貧僧煮茗奉侯。” 二人辭別,玉郎思想道:“ 適才長老說,圣上招兀都駙馬,迎送嫁妝于金亭館驛。想張麗容既入宮中,未必不隨妝侍奉,或者天可憐見也在數(shù)內(nèi),若是邂逅相逢,亦未可知,不免前去打聽一番,多少是好。” 出得寺門,好大雪也,有詞為證:
風(fēng)一穹,云四合,迷失青山綠樹多。惟有寒鴉棲古木,漫鋪棘駝。瑤堆鳳羽,琉璃殿上銀妝裹。欲見宮娥,去金亭館驛,天意肯從么?———右(上)調(diào)《憶鶯兒》
話說李玉郎聽了長老之言,去看花花公主出嫁金亭館驛,出的門來,偏是大雪滿地,只因想著麗容,只得挨上前去。這且休提。
再說李玉郎有個(gè)服侍他的書童,奉家主之命,到得京中來尋玉郎,再尋不著。一日,說道:“ 因大相公追趕麗容,不知去向,老爺奶奶放心不下,終日哭天哭地。著我追尋,我直趕到京中,無處尋問,俺已在此日久,盤費(fèi)已盡,欠下店主人飯錢,毫無〔 清〕 辦,幸店主人是個(gè)操軍,今日花花公主出嫁,他在店中忙迫,為此我替他應(yīng)名擺圍。你看士庶人等紛紛俱來,看送嫁妝,或者我大相公出來觀看,也未可知。蒼天,蒼天,可憐叫我遇著他,使俺主仆相見,真屬萬幸。”說罷,兩眼留神便在那人層內(nèi)不住觀看。誰知事有湊巧,一眼覷著了李玉郎,說道:“那壁廂來的好像我家大相公。”上前一認(rèn),果然是他,一手扭住,哭道:“ 小人千找萬尋,再也撞不著大相公,今日天假其便,得以見面,小人十分僥幸。”說罷,大哭起來。玉郎一陣心酸,痛倒在地,蘇醒半日,說道:“書童,我那爹娘在家安否” 書童說:“ 老爺奶奶只為大相公追趕麗容,不回家中,哭泣不安。特著小人前來尋,我已經(jīng)來此日久,費(fèi)用俱盡,也是無可奈何了。”玉郎又問:“你為何身穿戎衣,這等打扮?” 書童說:“只因公主出嫁,那店主人是個(gè)操軍,我欠他飯錢,故此替他來應(yīng)名,所以這般打扮。只是大相公到此,不知問著翠娘的消息么?”玉郎道:“說也可憐,那日我趕到京中,已將翠娘送入相府了。那時(shí)我往相府窺探,因?yàn)殛J了道,那相爺將我拿住,自分必獲重罪。那時(shí)我說與翠娘有中表之親,這丞相信以為實(shí),就歡歡喜喜命院子請(qǐng)翠娘與我相見。誰知事有中變,遭了一個(gè)奇妒夫人,恐其收下翠娘奪他之寵,乘丞相上朝,意 秘 密 的 送 入 宮 中 去 了,教 人 豈 不 可嘆!”書童說:“翠娘一入宮中,這就是石沉大海一般,相公與翠娘相見之日,只可期之來世罷。小人勸相公不必再涉妄想,快與小人回家省親,致免老爺奶奶懸掛。” 玉郎說:“書童言之有理,但是我亦聞得公主出嫁,太后親點(diǎn)四十名宮人從嫁,我想張麗容或在數(shù)內(nèi),亦未可知。況是明晚定宿在館驛金亭中,我和你妝做軍卒,渾入其內(nèi),倘然天可憐見會(huì)他一面,俺就死也甘心。” 書童說:“ 這也不難,相公就穿上我的衣服,充一名軍卒,待小人再去頂替一名。” 玉郎聽書童之言,滿心歡喜。二人隨各脫衣相換,好不興頭,有詞為證:
脫下儒冠,把青氈帶著。穿上戎衣,把藍(lán)袍換卻。喬打扮,他怎知變影移形。又況他行見錯(cuò)官家勢,思令人頃岱岳。縱是覿面相逢,覿面相逢,只應(yīng)偷眼看他。———右(上)調(diào)《間黑麻》
李玉郎此時(shí)換了衣服,要去尋那麗容,不知尋著否,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