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南岳思大禪師立誓愿文
- 慧思
- 7282字
- 2015-12-25 17:17:02
我聞如是。釋迦牟尼佛悲門三昧觀眾生品本起經中說。佛從癸丑年七月七日入胎。至甲寅年四月八日生。至壬申年年十九。二月八日出家。至癸未年年三十。是臘月月八日得成道。至癸酉年年八十。二月十五日方便入涅槃。
正法從甲戌年至癸巳年。足滿五百歲止住。像法從甲午年至癸酉年足滿一千歲止住。末法從甲戌年至癸丑年足滿一萬歲止住。入末法過九千八百年后。月光菩薩出真丹國說法大度眾生。滿五十二年入涅槃后。首楞嚴經般舟三昧先滅不現。余經次第滅無量壽經在后得百年住。大度眾生然后滅去至大惡世。我今誓愿持令不滅。教化眾生至彌勒佛出。佛從癸酉年入涅槃后。至未來賢劫初。彌勒成佛時有五十六億萬歲。我從末法初始立大誓愿。修習苦行。如是過五十六億萬歲。必愿具足佛道功德見彌勒佛。如愿中說入道之由莫不行愿。早修禪業少習弘經。中間障難事緣非一。略記本源兼發誓愿及造金字二部經典。
稽首歸命十方諸佛。
稽首歸命十二部經。
稽首歸命諸大菩薩。四十二地諸賢圣僧。
稽首歸命一切緣覺。聲聞學無學眾。又復。
稽首梵釋四王天龍八部。冥空善神護法大將。慧思自惟。有此神識無始已來。不種無漏善根。是故恒為愛見所牽。無明覆蔽致令虛妄。生死日增苦輪常轉未曾休息。往來五道橫使六識輪回六趣。進不值釋迦出世。后復未蒙彌勒三會。居前后眾難之中。又藉往昔微善根力。釋迦末世得善人身。仰承圣教之所宣說。釋迦牟尼說法住世八十余年。導利眾生化緣既訖便取滅度。滅度之后正法住世逕五百歲。正法滅已像法住世逕一千歲。像法滅已末法住世逕一萬年。我慧思即是末法八十二年。太歲在乙未十一月十一日。于大魏國南豫州汝陽郡武津縣生。至年十五出家修道。誦法華經及諸大乘。精進苦行至年二十。見世無常眾生多死。輒自思惟。此身無常苦空無有我人不得自在。生滅敗壞眾苦不息。甚可怖畏。世法如云有為難信。其愛著者即為煩惱大火所燒。若棄舍者則至無為涅槃大樂。一切眾生迷失正道永無出心。我為眾生及為我身求解脫故。發菩提心立大誓愿。欲求如來一切神通。若不自證何能度人。先學已證然后得行。自求道果為度十方無量眾生。為斷十方一切眾生諸煩惱故。為令十方無量眾生。通達一切諸法門故。為欲成就十方無量一切眾生菩提道故。求無上道為首楞嚴。遍歷齊國諸大禪師學摩訶衍。恒居林野經行修禪。年三十四時在河南兗州界論義。故遭值諸惡比丘以惡毒藥令慧思食。舉身爛壞五臟亦爛。垂死之間而更得活。初意。欲渡河遍歷諸禪師。中路值此惡毒困藥。厭此言說知其妨道。即持余命還歸信州不復渡河。心心專念入深山中。欲去之間是時信州刺史。共諸守令苦苦留停。建立禪齋說摩訶衍義。頻經三年未曾休息。梁州許昌而復來請。又信州刺史復欲送啟。將歸鄴郡慧思意決不欲向北。心欲南行即便舍眾渡。向淮南山中停住。從年二十至三十八。恒在河南習學大乘。親覲供養諸大禪師。游行諸州非一處住。是時國敕喚國內一切禪師入臺供養。慧思自量。愚無道德。不肯隨敕方便舍避。渡淮南入山至年三十九。是末法一百二十年。淮南郢州刺史劉懷寶共游郢州山中。喚出講摩訶衍義。是時為義相答。故有諸法師起大嗔怒。有五人惡論師以生金藥置飲食中令慧思食。所有余殘三人啖之一日即死。慧思于時身懷極困。得停七日氣命垂盡。臨死之際一心合掌向十方佛懺悔。念般若波羅蜜作如是言。不得他心智不應說法。如是念時生金毒藥。即得消除還更得差。從是已后數遭非一。年至四十是末法一百二十一年。在光州開岳寺。巴子立五百家共光州刺史。請講摩訶衍般若波羅蜜經一遍。至年四十一是末法一百二十二年。在光州境大蘇山中。講摩訶衍義一遍。至年四十二是末法一百二十三年。在光州城西觀邑寺上。又講摩訶衍義一遍。是時多有眾惡論師。競來惱亂生嫉妒心。咸欲殺害毀壞般若波羅蜜義。我于彼時起大悲心念眾惡論師。即發誓愿作如是言。誓造金字摩訶般若及諸大乘。琉璃寶函奉盛經卷。現無量身于十方國土講說是經。令一切眾惡論師。咸得信心住不退轉。至年四十三是末法一百二十四年。在南定州。刺史請講摩訶衍義一遍。是時多有眾惡論師。競起惡心作大惱亂。復作種種諸惡方便。斷諸檀越不令送食。經五十日唯遣弟子化得以濟身命。于時發愿。我為是等及一切眾生。誓造金字摩訶衍般若波羅蜜一部。以凈琉璃七寶作函奉盛經卷。眾寶高座七寶帳蓋珠交露幔。華香瓔珞種種供具。供養般若波羅蜜。然后我當十方六道普現無量色身。不計劫數至成菩提。當為十方一切眾生。講說般若波羅蜜經。于是中間若作法師如曇無竭。若作求法弟子如薩陀波侖。發愿之后眾惡比丘皆悉退散。發此愿已即便教化作如是言。我造金字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至年四十四是末法一百二十五年。太歲戊寅還于大蘇山光州境內。唱告諸方。我欲奉造金字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須造經首誰能造者。時有一比丘名曰僧合而忽自來。作如是言。我能造金字般若。既得經首即遍教化諸州。刺史及土境人民白黑道俗得諸財寶。持買金色造作經用。從正月十五日教化至十一月十一日。于南光州光城都光城縣齊光寺。方得就手報先心愿。奉造金字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一部。并造琉璃寶函盛之。即于爾時發大誓愿。愿此金字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及七寶函。以大愿故。一切眾魔諸惡災難不能沮壞。愿于當來彌勒世尊出興于世。普為一切無量眾生。說是般若波羅蜜經時。
以我誓愿 金字威力 當令彌勒
莊嚴世界 六種震動 大眾生疑
稽首問佛 有何因緣 大地震動
唯愿世尊 敷演說之 時彌勒佛
告諸弟子 汝等應當 一心合掌
諦聽諦信 過去有佛 號釋迦文
出現世間 說是般若 波羅蜜經
廣度眾生 彼佛世尊 滅度之后
正法像法 皆已過去 遺法住世
末法之中 是時世惡 五濁競興
人令短促 不滿百年 行十惡業
共相殺害 是時般若 波羅蜜經
興于世間 時有比丘 名曰慧思
造此摩訶 波羅蜜經 黃金為字
琉璃寶函 盛此經典 發弘誓愿
我當度脫 無量眾生 未來賢劫
彌勒出世 說是摩訶 般若經典
波羅蜜經 我以誓愿 金經寶函
威神力故 當令彌勒 七寶世界
六種震動 大眾生疑 稽首問佛
唯愿說此 地動因緣 時佛世尊
告諸大眾 汝等當知 是彼比丘
愿力因緣 金經寶函 今欲出現
大眾白佛 唯愿世尊 以神通力
令我得見 金經寶函 佛言汝等
應當一心 禮過去佛 釋迦牟尼
亦當一心 專念般若 波羅蜜經
佛說是時 大地以復 六種震動
出大光明 普照十方 無量世界
其香殊妙 超過栴檀 百千萬倍
眾生聞者 發菩提心 琉璃寶函
現大眾前 唯可眼見 無能開者
時諸大眾 踴躍歡喜 俱白佛言
唯然世尊 云何得見 般若經文
彌勒佛言 彼造經者 有大誓愿
汝等應當 一心念彼 稱其名號
自當得見 說是語時 一切大眾
稱我名號 南無慧思 是時四方
從地涌出 遍滿虛空 身皆金色
三十二相 無量光明 悉是往昔
造經之人 以佛力故 寶函自開
出大音聲 震動十方 一切世界
于時金經 放大光明 無量眾色
猶如大云 流滿十方 一切世界
種種音聲 普告眾生 復有妙香
悅可眾心 是時眾生 以我愿力
及睹地動 又見光明 聞香聲告
得未曾有 身心悅樂 譬如比丘
入第三禪 即于是時 悉得具足
三乘圣道 乃至具足 一切種智
此愿不滿 不取妙覺 又愿十方
諸佛世尊 說此般若 波羅蜜處
一切皆如 彌勒大會 若使十方
無量諸佛 一時說法 亦愿此經
一時皆得 普現于前 一一瑞相
諸佛大會 等度眾生 一一世尊
皆稱釋迦 及我名字 亦如彌勒
大會無量 若不爾者 不取妙覺
又愿當來 十方國土 函及經卷
無量名字 隨諸國土 人量大小
人身大處 函及經卷 文字亦大
人身小處 函及經卷 文字亦小
隨其國土 眾寶中精 人所貴者
般若力故 函及經卷 文字變作
上妙珍寶 終不常為 琉璃金字
書經之紙 為金剛精 不可損壞
至于未來 不可思議 無量劫數
十方世界 有佛出世 說是般若
波羅蜜處 亦復如是 若不爾者
不取妙覺 愿于來世 十方國土
諸佛世界 皆稱釋迦 如來名號
金經寶函 及我名字 是故音聲
遍至十方 一切世界 眾生普聞
皆得入道 若有眾生 不入道者
種種方便 神足變化 而調伏之
必令得道 若不爾者 不取妙覺
又復發愿 我今入山 懺悔一切
障道重罪 經行修禪 若得成就
五通神仙 及六神通 闇誦如來
十二部經 并誦三藏 一切外書
通佛法義 作無量身 飛行虛空
過色究竟 至非非想 聽采諸天
所說法門 我亦于彼 向諸天說
所持佛經 還下閻浮 為人廣說
復至三途 至金剛際 說所持法
遍滿三千 大千世界 十方國土
亦復如是 供養諸佛 及化眾生
自在變化 一時俱行 若不爾者
不取妙覺
上妙栴檀為高座 眾彩雜色以莊嚴
上妙七寶為帳蓋 眾寶莊嚴放光明
閻浮檀金為經字 琉璃水精為經函
敬諸佛法好供養 然后說法化眾生
無前無后無中間 一念心中一時行
我今入山為學此 非為幻惑誑眾生
若有惡人障礙我 令其現世不吉祥
備受種種諸惡報 若不改心自中傷
死墮地獄入鑊湯 謗法罪報劫數長
愿令彼發菩提心 持戒修善至道場
我為眾生行此愿 令佛法藏得久住
惡人嫉妒橫惱亂 妨廢修行不得作
若得好人擁護我 諸天善神為佐助
令其護法得久住 后生凈土得佛道
令其修道速成就 我無二心發此愿
愿令眾生識果報
又復發愿 十方諸佛 自當證知
我今為此 摩訶般若 妙法蓮華
二部金字 大乘經故 欲于十方
廣說法故 三業無力 不得自在
不能十方 一時出現 調伏身心
及化眾生 今故入山 懺悔修禪
學五通仙 求無上道 愿先成就
五通神仙 然后乃學 第六神通
受持釋迦 十二部經 及十方佛
所有法藏 并諸菩薩 所有論藏
辯說無礙 十方普現 供養諸佛
于惡世中 持釋伽法 令不斷絕
于十方佛 法欲盡處 愿悉在彼
持令不滅 誓愿此土 具足十地
種智圓滿 成就佛地 是故先作
長壽仙人 藉五通力 學菩薩道
自非神仙 不得久住 為法學仙
不貪壽命 誓以此身 未來賢劫
見彌勒佛 若不爾者 不取妙覺
誠心發愿 愿我當來 賢劫之初
彌勒世尊 成佛道已 為大眾說
大品經時 我以今日 發誓愿力
丑陋之形 卑小色陰 見彌勒佛
以誓愿力 更立一身 色像無比
過于人天 無量辯才 神通變化
隨意自在 見彌勒佛 以此二身
一時見佛 以誓愿力 卑小丑身
亦能變化 具足成就 無礙神通
諸波羅蜜 以造金字 誓愿之力
在彌勒前 二身一時 普現變化
遍滿十方 廣說深法 摩訶般若
六波羅蜜 三十七品 及神通事
度眾生已 忽然不現 愿彌勒佛
為諸大眾 說我今身 發愿因緣
若不爾者 誓不成佛 又復發愿
我今稽首 誠心懺悔 從無始劫
至于今身 多作冤對 惱他因緣
見他修善 為作障礙 壞他善事
不自覺知 自恃種姓 盛年放逸
以勢陵他 不思道理 信邪倒見
事外道師 于三寶中 多作留難
久積罪業 報在今身 是故稽首
誠心懺悔 十方諸佛 一切賢圣
梵釋四王 天龍八部 護法善神
冥空幽顯 愿為證明 除障道罪
身心清凈 從今已后 所作吉祥
無諸障礙 愿在深山 思惟佛道
愿得甚深 諸禪解脫 得神通力
報諸佛恩 誓于此身 得不退智
若不爾者 誓不成佛
又愿一切十方國土。若有四眾比丘比丘尼及余智者。受持讀誦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若在山林曠野靜處城邑聚落。為諸大眾敷揚解說。有諸魔眾競來惱亂破壞般若波羅蜜。是人若能一心合掌稱我名字。即得無量神通。我于爾時亦作化人在彼眾中。現為眷屬稱彼弟子。降伏眾魔破諸外道。令彼智者大得名稱。我時復為化作四眾。山林聚落處處皆現為作衛護。或作大力鬼神王像。或作沙門。或作居士。或作國王大臣宰相。敕令國內治罰一切破戒惡人。若有剛強不改心者。或令現入阿鼻地獄。種種逼切必令改心。還令歸命彼說法者。叩頭求哀為作弟子乃可放耳。令諸惡事。變為吉祥。若不爾者不取妙覺。我從發心所有福業盡施眾生。至于當來彌勒世尊出世之時。具足十地入無垢位。于授記人中最為第一。于未來世過算數劫得成佛道時。不可思議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土。超殊十方嚴凈世界。過此之外所有穢土。以我愿力令諸眾生雖一處住所見各異。調伏惡人發菩提心。即發心已見諸穢惡悉皆當凈。七寶華果應時具足。無有四時差別之異。所住國土天人之類同一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具六神通與佛無異。除佛智慧無能知者。若不爾者不取妙覺。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皆悉發愿來生我國。一切具足普賢之道。隨其本愿修短自在。色身相好智慧神通。教化眾生等無差別。飲食衣服應念化現不須造作。若不爾者不取妙覺。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字。持戒精進修行六度。受持我愿稱我名字。愿見我身修行七日至三七日。即得見我一切善愿具足。若不爾者不取妙覺。
設我得佛。十方世界若有眾生。具五逆罪應墮地獄。臨命終時值善知識教稱我名。罪人聞已。合掌稱名聲聲不絕。經十念頃。命欲終時。即得見我。迎其精神來生我國為說大乘。是人聞法得無生忍永不退轉。若不爾者不取妙覺。
設我得佛。世界清凈無三惡道亦無女人。一切眾生皆悉化生。三十二相飛行自在。光明普照無有日月。七寶國土無諸穢惡。若不爾者不取妙覺。
若有眾生在大地獄。聞我名字即得解脫。若不爾者不取妙覺。
若有眾生墮餓鬼中。百千萬劫乃至不聞飲食之名。恒為熾然饑火所燒。受大苦惱。聞我名字即得飽滿。得正念力舍餓鬼身生人天中。發菩提心至不退轉。若不爾者不取妙覺。
若有眾生以惡業故。墮畜生中受種種苦。聞我名字眾苦永滅。即得人天端正之身。即聞正法具足圣道。若不爾者不取妙覺。
若有眾生牢獄系閉鞭撻楚毒。稱我名字發菩提心。而得解脫瘡瘢亦滅。因是發心住不退轉。若不爾者不取妙覺。
若有眾生橫被系縛遇大禍對。若有罪若無罪。臨當刑戮稱我名字。彼所執刀杖杻械枷鎖。皆悉摧碎即得解脫。發菩提心住不退轉。若不爾者不取妙覺。
一切十方無量眾生。百千病苦及以業障諸根不具。稱我名字執持不忘。正念思惟病苦消滅。諸根具足即得平復。若不爾者不取妙覺。
若有比丘在山林中。讀誦般若及諸大乘。修學禪定及神通力。宿罪障故修不能得。于日夜中應各三時。稱十方佛持我名字。是人心愿種種所求即得具足。若不爾者不取妙覺。
若我得佛。十方世界六道眾生聞我名字。即發無上菩提之心住不退轉。若不爾者不取妙覺。
若得佛時。無量光明常照一切。若諸四眾求佛道者。聞我名字修行我愿。應時即得十地具足入如來慧。若不爾者不取妙覺。
若我得佛十方世界一切諸佛皆共稱揚。說我本愿及佛功德。眾生聞者即得受記。此愿不滿不取妙覺。
我未來世得成佛時。為大眾說般若波羅蜜。十方世界六種震動。金經寶函于前涌現。為大眾演說本愿因緣。如諸佛會等無有異。若不爾者不取妙覺。
如我所發上來諸愿求佛道故。不計劫數勤修方便。學習種種微妙法門。為眾生故起大悲心常無懈倦。功德智慧皆悉滿足。如上諸愿必克不虛。若不爾者不取妙覺。
誓于此生得大仙報獲六神通。種種變化十方六道。普現色身一時說法。眾生聞者得不退轉速成菩提。若不爾者不取妙覺。
從此愿后金經文字琉璃寶函。為說般若七寶帳蓋金銀鈴網敷座寶物。及諸一切供養之具。若有惡人來欲偷劫此諸寶物。令此惡心時心痛悶絕。或復顛狂亂語自說其罪。手觸此物手即碎折。惡眼視者兩眼盲瞎。惡言毀謗即令惡人口啞無舌。若惡心來欲作惱亂作諸障礙。兩腳雙折。或復病癩。或復生入阿鼻地獄。發大惡聲交徹四方。令諸惡人皆見此事。令法久住護正法故。化眾生故。發如是愿。我無惡心亦無嫉妒。十方賢圣自當證知。欲重宣愿意。而說偈言。
愿得身心證 般若波羅蜜
具足無量義 廣為眾生說
愿得身心證 般若波羅蜜
未來賢劫初 得見彌勒佛
于受記人中 名號最第一
具足諸禪定 神通波羅蜜
愿我從此生 修一切苦行
為求佛道故 不顧于身命
過五十億萬 如是世數中
為道修苦行 復過六億萬
爾乃至賢劫 得見彌勒佛
具一切種智 受記最第一
決誓后賢劫 具六波羅蜜
自在神通力 等齊十方佛
誓在賢劫初 說法度眾生
以此誓愿力 轉無上法輪
住壽無量劫 常住不涅槃
應化遍十方 忍苦為眾生
世界甚清凈 眾生皆化生
又無三惡道 亦無諸女人
天人同一類 相好如世尊
悉具如意通 智慧亦同然
生即能飛行 亦具足諸禪
等齊佛菩薩 無二乘聲聞
十方世界中 諸不凈穢土
三障惡眾生 不聞三寶名
以大誓愿力 慈悲等化之
轉穢為凈土 眾生亦齊平
天人等無差 飛行放光明
女悉變為男 斷三惡道名
十方大地獄 我悉于中行
教化諸罪人 悉令生人天
應時齊菩薩 不作二乘人
畜生及餓鬼 轉報亦同然
十方世界中 若有一國土
眾生不如此 誓不成正覺
十方世界中 若有惡國土
眾生皆邪見 剛強無善心
我以誓愿力 神通摧伏之
種種苦逼切 必令歸三寶
或先同其事 方便引導之
既悅可其心 轉令入佛道
十方世界中 剛強惡眾生
三途及八難 悉聞我名字
柔化及苦切 必令入佛道
或先隨其意 后令斷煩惱
十方世界中 若有刀兵劫
國國相殺害 人民皆饑饉
或現作猛將 降伏使安和
五谷悉豐熟 萬民心安寧
或復方便化 作天龍神鬼
方便治惡王 及其惡人民
遍歷惡國土 隨我本愿行
降伏一闡提 悉發菩薩心
十方世界中 凈土諸如來
悉在大眾中 稱嘆我名號
彼諸佛世尊 我悉到其所
供養及奉侍 無前后中間
于一念心中 現一切色身
持一切供養 供養諸世尊
受持佛法藏 及以化眾生
供養諸菩薩 亦供養聲聞
以此方便力 愿速成菩提
未來賢劫初 見彌勒世尊
誓愿賢劫中 具三十七品
獲大神通力 在賢劫數中
我從初發心 乃至得菩提
于其兩中間 為道學苦行
舍名聞利養 舍一切眷屬
悉常在深山 懺悔障道罪
若得神通力 報十方佛恩
愿持釋迦法 常住不滅盡
至彌勒出世 化眾生不絕
誓于此生作 長壽五通仙
修習諸禪定 學第六神通
具足諸法門 成就等覺地
妙覺常湛然 以此度眾生
諸佛無優劣 但隨本愿行
隨諸佛方便 示現種種名
我今入山修習苦行。懺悔破戒障道重罪。今身及先身是罪悉懺悔。為護法故求長壽命。不愿生天及余趣。愿諸賢圣佐助我。得好芝草及神丹。療治眾病除饑渴。常得經行修諸禪。愿得深山寂靜處。足神丹藥修此愿。藉外丹力修內丹。欲安眾生先自安。己身有縛能解他縛。無有是處。
以此求道誓愿力 作長壽仙見彌勒
不貪身命發此愿 既是凡夫未得道
脫恐舍命生異路 輪回六趣妨修道
諸法性相雖空寂 善惡行業必有報
誓愿入山學神仙 得長命力求佛道
若得此愿入龍宮 受持七佛世尊經
過去未來今諸佛 所有經藏我悉持
一切十方世界中 若有佛法欲滅處
我愿持讀令不滅 為彼國土人廣說
十方世界惡比丘 及以邪見惡俗人
見行法者競惱亂 我當作助摧伏之
令說法者得安隱 降伏惡人化眾生
稽首十方現在佛 菩薩緣覺及聲聞
梵王帝釋四天王 護法大將及金剛
五通神仙及地神 六齋使者及冥官
一切護法諸善神 我今懺悔障道罪
愿為證明除癡愆 為求道故早成仙
宣暢廣說釋迦法 不計劫數報佛恩
為護正法發此愿 故造金字般若經
為護眾生及己身 復造金字法華經
為大乘故入深山 愿速成就大仙人
壽命長遠具神通 供養十方諸世尊
未來賢劫彌勒佛 為大眾說般若經
以我誓愿神通力 金經寶函現其前
從地涌出住空中 大地震動放光明
遍照十方諸世界 種種妙音告眾生
稱揚贊嘆釋迦法 三途八難悉解脫
彌勒會前現此事 十方佛前亦復然
愿諸世尊說我愿 以此因緣度眾生
發大誓愿修此行 愿速成就大仙人
為護正法求此愿 愿佛哀愍令速成
諸佛世尊同證知 梵釋四王為證明
日月參辰及星宿 金剛大士及神仙
五岳四海及名山 諸大圣王亦證明
愿以慈悲擁護我 令此誓愿速得成
應常念本愿舍諸有為事。名聞及利養乃至惡弟子內外悉應舍。專求四如意八種自在我五眼及種智。為佛一切智當發大精進。具足神通力可化眾生耳。當念十方佛海慧諸大士。世間所有道俗殷勤請講供養者。乃至強勸請令講經者。此等道俗皆非善知識是惡知識耳。何以故。皆是惡魔所使。初即假作殷勤似有好心。后即斗生忿怒。善惡二魔俱非好事。從今已后不應信此。所有學士亦復如是。皆不可信。如怨詐親。苦哉苦哉。不可思議諸王剎利處皆亦復如是。擇擇擇擇。
龍族Ⅰ:火之晨曦(修訂版)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國度的門轟然洞開。直升機如巨鳥般掠過南方小城的天空,在少年路明非的頭頂懸停。隱藏在歷史中的那場戰爭,就要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
麻衣神算子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劍來(1-49冊)出版精校版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陳平安,唯有一劍,可搬山,斷江,倒海,降妖,鎮魔,敕神,摘星,摧城,開天!我叫陳平安,平平安安的平安,我是一名劍客。走北俱蘆洲,問劍正陽山,赴大驪皇城,至蠻荒天下。斬大妖,了恩怨,會舊人,歸故鄉。刻字劍氣長城,陳平安再開青萍劍宗!
奪嫡
【古風群像+輕松搞笑+高甜寵妻】【有仇必報小驕女X腹黑病嬌九皇子】《與君歡》作者古言甜寵新作!又名《山河美人謀》。磕CP的皇帝、吃瓜的朝臣、大事小事都要彈劾一下的言官……古風爆笑群像,笑到停不下來!翻開本書,看悍婦和病嬌如何聯手撬動整個天下!未婚夫又渣又壞,還打算殺人滅口。葉嬌準備先下手為強,順便找個背鍋俠。本以為這個背鍋俠是個透明病弱的“活死人”,沒想到傳言害人,他明明是一個表里不一、心機深沉的九皇子。在葉嬌借九皇子之名懲治渣男后。李·真九皇子·策:“請小姐給個封口費吧。”葉嬌心虛:“你要多少?”李策:“一百兩。”葉嬌震驚,你怎么不去搶!!!
長安的荔枝(雷佳音、岳云鵬主演影視劇原著小說)
同名實體書新鮮上市,馬伯庸歷史短小說“見微”系列神作!大唐天寶十四年,長安城小吏李善德突然接到一個任務:要在貴妃誕日之前,從嶺南運來新鮮荔枝。荔枝保鮮期只有三天,而嶺南距長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為了家人,李善德只得放手一搏……古裝版社畜求生記,帝國夾縫中的小人物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