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警學偈十六首

仙聖常憐下士迷,甚如慈母惜嬰兒。道心亦似兒尋母,何患神仙不度伊。

黃帝曾師七十人,人人豈必盡仙真。廣成一見玄機透,始覺從前未是親。

未分甲子初無象,纔著形骸便有方。吾道強名方外士,須忘形象究真常。

道人唯道即為身,幻假形骸未是親。色見聲求難覓我,更論年甲愈迷真。

聞道羅和九十時,師年一六正童兒。學舞前後尊先達,所以能明上下機。

莫學橫行外道魔,口頭學得逞嘍囉。妬賢誑俗爭名利,人我如山慾似河。

莫學迷夫失正傳,不通玄蘊罵先賢。人間暫作清閑客,天上元無懞懂仙。

莫學狐禪豁達空,撥除罪福逞機鋒。只將口鼓驚聾瞶,不顧他時苦海中。

莫學邪師誤後賢,妄分男女作坤乾。取他精血為丹祖,燕雀如何產得鸇。

心心至道妙難傳,假象垂文啟後賢??上と藷o正眼,盡將邪議亂真詮。

用盡黃金覓土填,救焚加火冷加泉。戕生莫甚房中術,誤殺間浮幾少年。

先地先天真汞鉛,無形無象妙通玄。無中會得真消息,交姤依時證上仙。

抱元守一立根基,打破虛空是了時。後學紛紛失中道,惑於有作滯無為。

纔通機甩未圓融,直要時時究竟功。觸物遇緣無罣得,恁時方許到家中。

先登覺岸不須舟,木爛釘枯豈用收。最惜後來問津者,倚他檣檝望中流。

調古情真不在名,趨新諧眾起佳聲。吉兇生死一逆旅,何用區區立戶庭。

鎰首座與橋書記心友,久闊之餘,有感而作。

三教同開道義門,心心相契共誰論。如何則被游塵隔,未信涵天寶鑑昏。

簡故人

要路烹茶結眾緣,人天福果幾時圓。何如早趁春風裹,自把金鋤種寸田。

題仙弈圖

黑白縱橫坐運籌,不知人世幾春秋。就中一著無人會,只在仙翁手指頭。

觀架上荼(卄十縻)盛開,而海棠獨不花。酒邊有感。

滿架妖紅錦作堆,名花幽獨自羞開。晚來對酒相看處,為爾傷春不盡杯。

雩陽王廣文問性命之旨答頌二首

有有有非有,無無無不無。碧潭秋夜月,星散一輪孤。

水裹月可捉,天邊雲可縛。收拾入葫蘆,便是長生藥。

自讚

體原之陽,任道之紀。不事標持,從他譽毀。獨立蒼茫,浮雲流水。

為徒屬給冠褐

授汝星冠,為首元服。萬髮包藏,兩儀洞燭。出一頭來,堂堂露獨。

授汝絳服,為身之章。雲裾濟楚,霞佩頡頏。百體是覆,罔敢弗莊。

授汝碧簡,正其威儀。視瞻母側,敬恭自持。潛心對越。如秉大圭。

授汝黃壇,謹其動履。八卦周旋,九宮步駐。鵠立朝元,虎拜斯委。

日記題辭

予少從李尊師問道,首蒙授以日記一帳,令每日但有舉意發言、接人應事,皆書于帙中。其不可書者,即不可為,既為之,不問得失,必當書之。合於理則為合天心,背於理則為欺天心。或未明其理,率爾之為,不覺謬戾,是廼誤作,其過可恕。知其背理而忍為之,是乃故作,遂成大罪。甚至誣罔以掩其非,從而不書,重其罪矣。蓋吾師之意,謂人心即天心,欺心即欺天,故以《天心》標其帳,而又警以偈云:

天心本與我心同,我若欺心昧化工。拈起筆時須猛省,神明暗室不相容。

余受教以來,佩奉無斁,檢束身始焉與接為搆,日與心國,覬達於理,若極其難。久而漸通,隨物而應,雖未能盡合天心,而造夫君子之域,庶幾乎萬一,免為小人之歸,寔大幸也。今同門道者,立志不羣,有緣相契,似可進道,尚恕於事物之理,未盡通徹,寧免為染習之累,而不自覺。或得為而不為,或不得為而為之者,尤當審擇。余因以父師所授天心之說,轉相付囑。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入道之門,積德之基,亦必由此始,所以期望於同志。道者至矣,當見真積力久,一旦豁然,心與理融,天人合德,方知所謂修心即修道也。日記之末,奚足以見天心印可乎?經曰:天性人也,人心機也。此感彼應,如影隨形,莫見乎隱,莫見乎微,可不慎哉。

福慧因果說示上清諸道契嘗聞先達謂:人天路上作福為先,生死海中修慧為本。蓋專於修慧者,攝性明心,堅持戒定,以資慧力,而證夫道,則可以度脫生死苦輪,超躋仙祚矣。未種緣福,不免艱難,豈得身心清靜。專於作福者,濟世度人,廣行方便,以培?;瑒t當來託生人天,受諸快樂矣。未證夫道,不免身後報盡還來。故進道之要,須?;巯囗?,不可偏廢,獨饒一己未足為奇,自利利他則彼此皆濟。昔元始天尊說經,一國男女皆受護度。老君財修之於身,其德乃真,至修之於天下,其德廼普。孔子之克己復禮,天下歸仁,自意誠心正而至國治天下平,皆所以成己成物也。佛之稱兩足尊正,以其?;劬銈湟?。後來六祖禪師為碓頭,靈濟禪師為飯頭,既成道又伏孽龍。泗洲禪師成道而降水母。祖天師曰:吾丹已成,服之必沖舉,今當為國為民興利除害,庶幾他日臣事三境無愧焉。廼入蜀降魔,區分人鬼,興復鹽利,惠及邦家。葛仙公常行符水救病,祭鍊鬼魂八十萬眾。許都仙亦以符藥救病,既成道又斬除惡蛟,功齊神禹。皆苦身勵行,福慧並修,而後證道。桓凱真人修日月高奔之道,聞陶隱居門下生徒眾多,方投傭做園頭,是先證道後修福。紫清真人聞金液大還之道,又雲游行法,濟世度人,方依金丞相府修鍊成功,是先修福後證道。以此知仙佛聖賢,為教若有不同,而揆之修己及人,則一也。但仙佛之修慧修福,則志在於度世;善惡之報,則取驗於三生。聖賢之成己成物,則志在於治世;善惡之報,則取驗於見世,為小異耳。經曰:鬼神禍淫而福謙,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此聖賢論鬼神因果之事,固當於理。予少時讀書亦知其然矣。及歷經世故,觀已然之跡,或有不可槃而論者。如堯舜大聖人,豈不能位天地育萬物,而有九年滔天之水,致下民昏墊。知人則哲,能官人已,而治水誤甩鯀。成湯亦聖人,而有七年大旱,及以六事自責而後雨,何不早圖。至於顏賢而夭,跖盜而壽,伯道無兒,古今凡如此者,不可勝紀。近自兵興以來,觀里閈間有累世為善士賢儒,明經修行者,多固窮,其福慶不在其身,當在其子孫。今廼絕滅無遺類,豈皆不孝人乎。有奸究暴橫者,今皆富庶益昌。若以見世善惡之說驗之,固已爽矣。若以三生因果之說推之,則灼然可信。是宜兩說並行,斯無遺矣。昔聖,代昏墊者,皆葬魚腹,與季世填溝壑、蠻顛崖塗炭者又何異,是皆前生所作定業,際會一時,償其業債。試觀夫今之聰明者或多貧夭,而愚鈍者或多壽富,何也?蓋總明者專尚文學,不信因果,及其再來,則聰明有加,貧困甚矣。愚鈍者雖不事文學,信尚福緣,及其再來,則富壽有加,愚鈍不易矣。俗諺云:不能言者青雲上,不識字者黃金多。是必有其故矣。若既有聰明文學,又能修種福緣,則當來富貴聰明兼之宜也。大抵人生所為,皆是自己做下來生模子,造物豈容心哉,持假手為之陶瀉爾。或謂人既死,未信其神不滅,有因果轉輪,從而並以神仙為渺茫,是自昧其本真也。徒為世外高人所嗤。夫神附形則為人,人死神不滅,則謂之鬼。精氣為物,是即形也。游魂為變,是即鬼也。先聖既知其有情有狀,又知其能為禍福,能降祥殃。鄉人儺則朝服立於昨階,謂使祖先魂氣有所依憑,不至驚怖。而後學猶以幽冥鬼神事為無乎。秦兵不壞孔子宅,為聞有金石絲竹之音。若無鬼神以司之,果自響乎?邵子詩云:身在天地後,心在天地先,天地自我出,其餘何足言。而敢謂神可滅亡乎?黃帝成道,騎龍上天,載於青史。朱子詩曰:金鼎蟠龍虎,三年養神丹,刀圭一入口,白日生羽翰。猶謂神仙之道為渺茫乎。昔有議仙而竟遇仙,詆佛而竟從佛,論無鬼而卒見鬼者,辭有時而窮矣。是皆人我偏見,未暇與辯,適有議神仙鬼神之事,與夫善惡之報,或有爽於斯世者,似無以勸懲,遂廣引前說以諭之。且夫人生世間,以有限之光陰,逐無窮之事物,合眼成夢,六趣分明,凡俗罔知,恣縱情慾,認苦為樂,如醉弗醒。吾黨之士,既聞斯道,正好力行。行無所行,方了大丈夫能事,何可因循世故,隨逐幻緣,虛負此生,良可惜也。故首舉?;垭p修之說,期與同志者共勉。因並書以質之,吾友子璵吳鍊師,而次諸道契列仙高明之見,以為然乎,否乎。

率湖廣武當宮諸學者刊道德經文始經題辭

道藏經典,皆所以化民為善,而至於道也。傳世既遠,誦習者多。唯太上老君所著《道德經》,關尹真人所著《文始經》,皆研窮性命道德之源,造化鬼神之故,而誦習者獨鮮見,豈至理幽微,未易探賾歟。抑兵燹之後,典籍罕存歟。宜真昨來,由瓊林望嵩華,採摭遺經,正興此歎。道經江夏,因就武當宮,率諸學者並力繡梓,以廣流通,故為之題辭。

右伏以五千餘言《道德經》,實彌綸於大化;百八十章《關尹子》,復流演於玄綱。二書相傳,萬聖攸則。蓋心由經悟,非經無以見心;道匪言傳,因言所以顯道。若向箇中參透,便能言外貫通,神化宜民,皇建有極。方今天子已訓註於斯文,用廣聖謨,益流通於昭代。玆欲再新傳刻,是須衆力圓成。復函關樓觀之遺編,如碧落浮黎之出教。使聞是經者,莫不尊道而貴德,咸歸衆妙之門。而善為士者,能知執古以御今,是謂不言之教。

坐化頌

遁世和光了幻緣,緣消幻滅獨超然。

清風遍界無遮得,赫日當空照大千。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溧阳市| 禹州市| 酒泉市| 囊谦县| 沙洋县| 平安县| 池州市| 盐津县| 海门市| 河源市| 黎城县| 麻城市| 甘孜县| 吉木乃县| 东平县| 四川省| 定兴县| 桐庐县| 重庆市| 佛坪县| 榆社县| 新民市| 昌黎县| 林口县| 南汇区| 宿州市| 洞头县| 阿巴嘎旗| 阳曲县| 望都县| 烟台市| 定远县| 锡林浩特市| 柳河县| 论坛| 巴塘县| 大石桥市| 同德县| 茶陵县| 丰台区| 高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