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由于女子教育的發達,因此美國女子對社會所做的貢獻也十分巨大——她們都積極地投身于社會建設之中,從事各類工作。尤其是教師職業,女性占據的比例要遠超男性。幾年留學生涯,讓胡適深深感受到了美國婦女為社會進步所提供的巨大力量。美國婦女的“自立”精神,不只是表現在工作方面,也體現在婚姻方面。很多美國女子終身不嫁,其原因或許有更多,但究其根源,胡適認為:“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我上文所說那種’自立‘的精神,那...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全書完
推薦閱讀
- 伊斯蘭主義與現代化的博弈:基于土耳其伊斯蘭復興運動的個案研究
- 傳統民族歌舞的現代走向:基于對云南民族歌舞的研究
- 壯族布洛陀文化的當代重構及其實踐理性:那縣的田野表述
- 宗教信仰與民族文化(第五輯)
- 云貴高原苗族的婚姻、貿易與社會秩序
- 多重情境下的西南民族研究:基于李紹明的民族學史考察
- 文化表述與族群認同:新文化視野下的贛閩粵毗鄰區族群研究
- 邊緣敘事:2006—2011年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現象評析
- 西北伊斯蘭教社會組織形態研究
- 世界民族·第七卷:歐洲
- 從村落共同體到新型社區:中西部地區農民集中居住及其文化適應
- 中國東北漢文化史述
- 中國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報告
- 云南青少年民族團結心理與教育
- 國家在場與文化調適:湘西苗族文化的百年變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