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章 謝君直再上仙霞嶺 桂夫人壽終玉亭鄉(xiāng)

  • 痛史
  • (清)吳趼人
  • 5930字
  • 2015-12-25 15:21:25

卻說胡仇痛定了一回,又問:“甚么叫鎮(zhèn)塔?”玉潛道:“那韃和尚,要蓋造一座寶塔,卻先將人骨頭埋在地下,然后起造,叫做‘鎮(zhèn)塔’。是以我不勝悲憤,又苦于無力,只得把家中那韃子掠不盡的東西,拿來變賣了,湊了百把兩銀子,定石匠造了六具石匣,要將歷代先帝的遺骸,盜了出來,藏入石匣里面,另外安葬;然而獨力難支,只得央及村中各兄弟幫忙,趁今夜雪大好做事。又因天寒地凍的,要吃兩碗酒御寒,也助起氣力;無奈我家房舍小,容不下許多人,所以借這個地方一敘。”張、胡二人拱手道:“原來是一位忠義之士,失敬了。”當(dāng)下玉潛便讓眾人列坐,生起炭爐暖酒,大碗大缽的吃一個盡興,方才一齊起身出去。

張、胡二人也跟著去看,準(zhǔn)備幫忙。出得門來,原來那六具石匣,已經(jīng)放在山門之外,眾人抬起,便分到各陵上去。這石匣面上,都鑿了字號。玉潛交代,按著字號,某號到某陵,不可錯誤。又另外帶了十多人,拿了鋤鍤之類,先到蘭亭山后面,掃除了積雪,掘開六個地穴。等眾人把石匣盜了遺骸來,便按著字號安放在穴內(nèi),然后掩埋。又恐怕日久忘記了地方,叫人把陵上的冬青樹,拔了一顆來,種在上面,做了記認。布置妥帖,已是天色黎明。

張毅甫與胡仇商議:“唐玨是個有心人,何不招他也到仙霞嶺去呢?”

胡仇也以為然,便將“攘夷會”先后情節(jié),對他說知,便請他同到仙霞嶺去。

玉潛道:“怪道我說二位既是從燕京來,到江西去,怎么不走淮西,卻從這條路上來?原來有這個緣故。既如此,我此刻一無掛礙,父母妻子,都被韃子沖散了多年,家也破了,人也亡了,樂得到那邊去,希冀做一番事業(yè)。”

于是等雪晴了,三人一起同行,不日到了仙霞嶺。胡仇先尋著了伏路小卒,叫他上山通報,不一會,諸人知道文丞相靈柩到了,都一齊迎下山來。

胡仇舉目看時,當(dāng)先一人,卻是謝枋得。胡仇便先問:“老先生鶴駕,何時到此?”枋得道:“方才到此,還未坐定;便聞得文文山忠骸過境,特來相迎。”于是眾人迎了靈柩上山,安放停當(dāng),然后設(shè)奠。眾人不勝悲渤,只有謝枋得嘆了一聲,撫棺說道:“文山,你便成仁先去了,令我慚愧煞也。”

祭奠已畢,胡仇遍視請人,革少了個程九疇。問起來時,方知已經(jīng)死了,不免又是一番悲嘆。

謝枋得開言說道:“我今番到此,是代各位打算了一個長策。我自聞得厓山兵敗,肝腸摧裂。此時十三道全被韃子占據(jù),我們?nèi)魣D恢復(fù),僅據(jù)了一個區(qū)區(qū)仙霞嶺,勢難舉事。從前韃子們破了臨安之后,專注在閩、廣,此刻閩、廣全陷,他自然要搜尋到此。此處雖說是天險,怎禁得他人馬眾多,恐怕難以持久;所以我代各位想了一個善法,莫若把所設(shè)的關(guān)隘,一律毀了,堵塞之處,也開通了,把此處房屋,一律改為廟宇。南面大竿嶺、小竿嶺之間,有一處坡陀平衍,人跡罕到,可以蓋造房屋,安頓各家老少。至于馬頭嶺、蘇嶺、窯嶺各處,都與此處山脈相連,各處都可以蓋起廟宇來。各位或扮道士,或扮僧人,既免了穿他的胡冠胡眼,又不犯他的忌,暗中仍可以聯(lián)絡(luò)各處忠義之士,以囹后舉。清湖鎮(zhèn)離這里不過四五十里路,是個水陸通衢,可到那邊去開設(shè)一家大客寓,就便可以物色人才。近年來,我在外面,布下一個謠言,就是:“胡人無百年之運。’只等這句話傳揚開去,使人人心中,都種下了一個恢復(fù)的念頭。將來舉義時,便人心易于歸服了。”岳忠道:“老先生見教極是。我等就商量辦起來。”

狄琪道:“本來此時倉卒,也難起義。必要求得趙氏之后,才得師出有名。”枋得嘆道:“此后只要有一個中國英雄出來,略定天下,驅(qū)逐了胡人,也不必問他姓趙不姓趙。須知趙氏之后,也不是一定靠得住的。我這回從嘉興來,遇了一位趙孟頫,是太祖皇帝十一世孫秦王德芳之后。終日在那里談書論畫,我見了他,偶然談及國事,誰知他竟是全無心肝的。我起初還不過當(dāng)他是個紈挎習(xí)氣罷了,后來他拿出詩稿給我看,內(nèi)中有‘寫懷’的一首,收兩句是:“往事已非那可說,且將忠直報皇元!”你各位想:還是人說的話么?我看了不耐煩,便走了。后來聽說,他還鉆營求人保薦他呢。”金奎道:“騷韃子做了皇帝,除非是陣上投降的,他哪里還用我們中國人?姓趙的這個,不過妄想罷了。”枋得道:“這可不然。那韃子也在那里偽做禮賢下士,在那里欺人,要沽名釣譽呢!前一向,留忠齋還寫信來勸我到燕京去,說他已經(jīng)極力保薦我了。我已經(jīng)寫信回絕了他。因為他是我座主,不便說甚么太激烈的話,然而我措詞委婉之中,帶著許多譏誚,也夠他受的了。”金奎道:“那廝在衢州獻城時,惱得我不曾殺了他,不料他倒是老先生的座主!”

張毅甫道:“他只管學(xué)人家禮賢下士。據(jù)我看來,他所禮的必不賢,所下的必非士。如果真是個賢土,斷不受他禮下的。”枋得道:“他非但要在朝的幾個大臣保薦,并且行文各路郡縣,一律搜求呢!表面上看去,好像他是孜孜求治,誰知他專為那一班貪官污吏,開一條發(fā)財門路,不過使他們開一番騙局,賺幾錠銀鈔罷了。”岳忠道:“這卻不可解。”枋得道:“他們得了這個文書,便去搜求遺逸,有不愿就征的,他便任情勒索,豈不是發(fā)財了么?”

狄琪道:“閑話少說。老先生賜教的一番辦法,我方才想過,極應(yīng)該如此。并且要趕早辦起來,等他們起兵來時,便不及了。”枋得道:“正是。你們便好分頭去查看地勢,我此刻便要告辭,回家鄉(xiāng)去省視老母;并要帶小兒定之同去。”眾人聽說,知道他不可強留,便一齊起身,送下嶺來。定之也取了行李同行。

這里眾人便商量建造廟宇,在山坡深處,蓋造房屋,居住老少,以為避世之地。喜得仙霞嶺后,先已開墾過了,阡陌半邊,早已成了個村落,添造無多,便夠分撥。

張毅甫耽擱了兩天,便留下唐玨,只和胡仇兩個,扶了靈柩,取道廣信,望吉州去了。一路上曉行夜宿,在路上度了殘年,又遇著幾場春雪,在路上耽擱得日子不少,直至二月初旬,方才得到。

這一天到得吉州地方,二人便先尋了一所廟宇,暫時安放靈柩,與廟中和尚說定了租金,揀定了殯房,便去迎請靈柩入廟,及至入到廟時,忽見一個人,素衣素冠的,也扶了一口棺材,在此停放。張毅甫不認得是誰,只當(dāng)也是一個運柩回鄉(xiāng)的人罷了。胡仇看那人時,不是別人,正是宗仁的第四兄弟宗智,當(dāng)日在崖山水師之時,曾會過幾面,因此認得。遂上前握手相見,問他從何處來。宗智道:“我一向跟隨張將軍在海上。崖山失敗那一天,張將軍見事機盡去,便自溺殉國。那時請多將士,都紛紛落水赴死。我想:倘一齊覓了,張將軍之忠骸,豈不要葬了魚腹?因此我雖然下水,卻仗著生平熟諸水性,在水底等張將軍氣絕了,仍撈起到船上去,扯起風(fēng)帆,任風(fēng)吹去。

不兩大,吹到了潮州地方,我便置備了衣衾棺槨葬了。又想起文丞相的太夫人,在惠州病故,經(jīng)文丞相就在那邊寄厝了。當(dāng)日文丞相曾有信給張將軍,說他日恢復(fù)江山,首先要奉太夫人遺骸歸葬故土。我葬過了張將軍之后,便想到惠州去,奉曾太夫人靈樞回來;然而苦于沒有盤費,所以在潮、惠一帶,變了姓名,扮做江猢賣藝之流,混了差不多兩年,攢了百把兩銀子,才得把靈柩運到此地。”胡仇、毅甫一齊拍手道:“奇!奇!我等奉了文丞相靈柩,也是方才走到。為何巧值到如此?”宗智驚道:“文丞相幾時歸天的?我一點不得知。”胡仇便把天祥就義的事,述了一遍。宗智道:“這是我丞相忠孝之氣,感動大地,所以才有這般巧遇;不然,甫北隔絕,道路險阻,雖約定日期,計程而進,只怕也要有點參差,哪有這般巧值呢!”這句話傳揚開去。一時哄動了吉州百姓,扶老攜幼,都來頂禮膜拜。從此之后,在柩前致祭的,往來不絕。三人會在一起,揀了地,擇了日子;奉曾太夫人及文丞相兩口靈柩,同日安葬。吉州百姓,來會葬的何止萬人空巷!

三人俟葬事完畢,封植妥備;遂打伙兒同到仙霞嶺來。此時金奎已把“攘夷會”的大堂,改做了“大雄寶殿”,供著如來三寶佛,他自己和所教的五百名彪形大漢,一齊祝發(fā),扮了僧人。岳忠和宗仁,已改了道裝。馬頭嶺本有一所玉皇廟,兵荒馬亂之時,那道眾都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二人便占了玉皇廟,帶了三十名學(xué)徒,都扮了道眾,前去居住。表面上是念經(jīng)拜懺,骨子里是讀兵書,學(xué)劍法。狄琪帶了史華,卻在蘇嶺結(jié)了個小小茅庵,扮了香火道人,在蘇嶺腳下,平坦的去處,也蓋了幾十間茅屋,居住了人家,都扮做了農(nóng)夫,以耕田為業(yè)。內(nèi)中備了一間寬敞高大房屋,狄琪不時到來,集了眾人,講說忠義大節(jié),又反覆陳說韃子虐待漢人的情形。謝熙之在窯嶺,蓋了一間道院,供了三清神像,也帶了一眾人,在那里扮了道眾。清湖鎮(zhèn)開設(shè)了大客寓,帶著賣酒,便教唐玨去做當(dāng)事,順便物色英雄。又南路上楓嶺、梨嶺、魚梁嶺等處,都建了廟宇,或僧或道,無非是“攘夷會”的人。從此南北七十余里,聲氣相通。仙霞嶺上,又是一番景象。此時各處房舍,也有已經(jīng)完工的,也有未曾完工的。塞斷山路的亂石,卻早已移開了。

胡仇等三人,到了仙霞嶺,見金奎已凈了發(fā),居然一個莽和尚,胡仇便道:“我們從此到這里來,只當(dāng)是個投宿的過客了。”金奎道:“此時幾處荒嶺,卻被我們展拓開了,盡可找一處安歇。”遂把上項事一一告訴了。宗智聽得宗仁在馬頭嶺,便先辭了去相會。

胡仇對金奎道:“我倒不必要甚么地方,我是喜動不喜靜的。我將來扮個江湖賣藝之流,到處頭去探聽消息,這個缺也不能少的。”金奎道:“有了許多探馬,還不夠么?”胡仇道:“探馬只探得事跡,我這個是探人的心跡。我出去便扮了個不瘋不魔的樣子,去試探人心,只要人心來忘宋室,我們也不枉這番舉動。”金奎道:“這也是一法,你回來與公藎商量去;不然,明日此地聚會,也可以議得。”胡仇道:“明日甚么聚會?”金奎道:“這也是公藎定出來的,因為大眾散開了,不得朝夕常見,因此定了每逢三、六、九日,到這里來聚會一次,看有甚么當(dāng)興當(dāng)革的事,就可以議定。”當(dāng)下胡、張二人,就在廟內(nèi)下榻。

到了次日,果然岳忠、宗仁、狄琪、熙之、宗智、史華、唐玨都到了。

彼此相見已畢。岳忠先說道:“清湖鎮(zhèn)的客寓,因為唐玨經(jīng)手,已經(jīng)定了名,叫唐家店。此時打算再設(shè)一家。那里小小一個鎮(zhèn)市,有了兩家大店,則舊時所有的胡小客寓,自然無人過問。此后過往之人,都可物色了,但不知誰人肯做這件事?”張毅甫道:“各位都是習(xí)武事的英雄,不可分身,我一無所能,至于出入會計的事,還略略曉得,不如我來辦這件事吧。”金奎大喜道:“那就可以叫張家店了。”當(dāng)時大家都贊成這件事,就議定了。

胡仇說起要到外面去探事的話,眾人也都說:“好。”岳忠道:“但有一層:前天我那里得了信,說那韃子的中書省,行文到南邊各路郡縣,照北方一樣辦法。漢人不準(zhǔn)攜帶軍器,居民十家同用一刀,既要扮江湖賣藝之流,無非是耍刀弄棒。他有了這個禁令,如何使得?”狄琪道:“我那邊有一個老者,姓張,名漢光。他本是個醫(yī)士,并有許多靈驗藥方,神妙無比,不如問他要了藥方,扮作江猢賣藥的。”眾人一齊道:“好。”

岳忠道:“還有一事。我近來著成了兩種書。一種是‘胡元穢德史’,一種是‘胡元殘虐史,。已經(jīng)付刻。胡兄奔波了幾千里路,不如略為憩息,等我這兩種書印刷好了,多少帶點出去,散布在外面。等人家看了,也可以喚起他們那思念故國的心事。”狄琪道:“這種書拿出去賣,韃子不要禁么?”

岳忠道:“何必要賣!只要遇了談得來的,便送他一部。”狄琪道:“就是送也難得很,被他們看見了,又說是散布逆書呢!”胡仇道:“這倒不妨,我自有法把他布散開了:只請你先問張漢光要到藥方,這合藥也得要幾天呢!”狄琪答應(yīng)了。

當(dāng)下各人散去了,分頭干事不提。且說謝枋得別了仙霞嶺眾人,帶了定之,一路上曉行夜宿,向江西進發(fā)。一天到了信州弋陽縣,便向玉亭鄉(xiāng)而來。

原來枋得原籍是福建人,自他的高祖做了一任弋陽縣令,罷官后,就在那里住下,在縣南玉亭鄉(xiāng),置了些田房。后來子孫,就做了弋陽人。

韃子入江西時,不必說也是到處蹂躪的了。這玉亭鄉(xiāng)自然也在所不免,他的夫人李氏,奉了婆婆桂太夫人,到山僻去處避亂。時值安仁失守,枋得尋訪了幾次,總無下落。就是熙之、定之兩位公子,也是流離失所。及至兵亂過后,李夫人才奉了桂太夫人回來,那房屋已是被韃兵糟蹋的不成樣子了,只得胡亂修理修理,暫為住居。枋得又出游在外,彼此都無音問,婆媳兩個,只是過貧苦日子。

這一天枋得回到家中,喜得九十二歲老母,康健在堂。母子相見,悲喜交集,自不必說。枋得從此便隱姓埋名,養(yǎng)親教子,足不履戶外。

因為當(dāng)時那元主,要籠絡(luò)人心,訪求宋朝遺逸,中外韃官和一班反顏事敵的宋朝舊臣,都交章保薦謝枋得。這謝枋得是何等氣節(jié)的人,豈有受他征聘之理!無奈韃子征求不已,只因他不肯露面,又不知他的行蹤,遂下令各路郡縣,一律搜求。

那弋陽令便三天五天,到謝家去訪問。枋得只叫人回說:“一向沒有回家。”后來他來訪問不已,枋得有點厭煩,要打算出外避過他,又舍不得撇下高年老母,只得在屋后另外搭了一座小小茅蘆,作安身之所,益發(fā)不肯露面,便連左右鄰居,都不知他在家里。

如此安閑,過了大半年,桂太夫人偶染微恙,逐漸沉重。枋得延醫(yī)調(diào)治,親侍湯藥。爭奈春秋過高之人,氣血已盡,延至次年二月,便嗚呼哀哉了。

枋得哀毀盡禮,雖沒有那世俗延僧聘道,建醮修齋的惡套,然而朝夕供獻,恭敬將事,事死如生。大殮過后,在家里停放幾時,便送到祖塋安葬。

葬事已畢,枋得對李氏夫人說道:“從前一向弋陽令來訪我,我只推說不在家,所以一向躲在家內(nèi),就是鄰人也不知我的蹤跡;今因安葬母親,送到墳上,親友鄰人都已見我,難再隱瞞。如果弋陽令再來,如何回說!莫說我世食宋祿,身受宋恩,我就是中國一個平民,也沒有去對了韃子山呼萬歲之理!須知我此處安身不得,老母已經(jīng)安葬過了,我的大事已完。如今我便要出門云游去,我留下兒子定之,奉侍夫人,夫人不必記念我。我等亡國之民,隨時可死,隨地可死。夫人就是得了我的死信,也不必傷心。”李夫人道:“君只管放心避地,妾自看守田園;倘有事業(yè)可做,便該叫兒子出去。妾雖將近六十歲,然身體頑健,不消他侍奉。”枋得道:“此時也無事業(yè)可做,夫人只管把他留在身邊,倘遇了有事時,我便寫信來取他。”夫妻兩個,商量既定,使具了祭品,枋得在靈前拜別,又到祖塋上別過,方才收拾了一兩件輕便行李,取道望福建而去。

枋得去了沒有兩天,那弋陽令果然又來訪問。定之回說:“沒有回來。”

縣令道:“前天有人親眼看見他送葬,哪里還說沒有回來?”定之道:“先祖母病重時,不錯,是回來過。但是先祖母棄養(yǎng)后,辦了葬事,又出門去了。”

縣令作色道:“朝廷卑體厚幣來延聘他,他在宋朝有多大的前程,要裝模做樣,高蹈遠引,這便是不中抬舉了。本官奉了上臺之命,屢次來訪,他總匿而不見。此時一眾街鄰,都說親眼見他送葬,還要把話搪塞我,少不得今天要搜一遍了。”說罷,喝令從役人等,里里外外,搜了一遍。哪里有個影子!縣令又問定之:“到底藏到哪里去了?”定之道:“委實是出門去了;倘使在家,又何必藏起來!”縣令又問:“到哪里去了?”定之道:“閑云野鶴,行無定蹤。”縣令聽了,無可如何,只得回去。

未知具令去后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简阳市| 嵊州市| 阜康市| 团风县| 丹寨县| 辽中县| 全椒县| 太仓市| 江城| 搜索| 福贡县| 新竹县| 大方县| 湖北省| 长兴县| 玉龙| 淮南市| 蓝田县| 东山县| 祁门县| 六枝特区| 沭阳县| 太白县| 宜昌市| 同心县| 新巴尔虎左旗| 康平县| 天门市| 花莲县| 原阳县| 宜兰市| 克什克腾旗| 阳西县| 宝鸡市| 巫溪县| 江永县| 香港| 呼伦贝尔市| 北辰区| 古田县| 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