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名臣列傳二

仲敬

按廣東通志敬洪武元年授香山縣丞舊治在城內

元末徙于蓮峰經兵燹廢敬至訪舊址經營之學宮

廨舍莫不犁具復勸農桑撫流移所張弛民皆便焉

忽值寇至眾情仿徨敬躬捍御之寇宵遁百姓安堵

敬之力也竟卒于官士民哀之

蔣宮

按儀真縣志宮字伯雍洪武初擢開封府蘭陽縣丞

地當南北要沖兵燹之余寇盜充斥民居存者十二

三宮廣為召募一年復業戶余五千捍患弭災掩胳

埋胔通商販理冤滯安反側開學校崇德義邑人大

和生平所著有經說文集百卷祀鄉賢

曾衍文

按紹興府志衍文字伯曼廬陵人性嗜學攻詩文洪

武初為新昌簿勤惠廉潔甚著聲稱政暇不喜談吏

務輒與邑中高士相唱和所刻有濮泉稿壑舟記邑

人至今重之

廖欽

按明外史循吏傳欽字敬先吉水人好學通經術洪

武四年應召至京試才學優等授河內縣丞以忠信

導民未幾化其俗縣當孔道民疲于供億欽嘗以己

力助之稅務侵課錢連坐者眾悉囗匿太行山欽曰

民竄矣急之益不可得盍緩諸示我以期不效并責

我上官聽之乃列侵課者姓名榜于市使人招之民

素信欽皆還集未及期課足罪皆獲釋而他郡械系

者至相屬于道民益德欽曰微我公我其獲免乎八

年調吳江丞吳江故有堤護田數千頃歲久而壞害

于耕事聞命有司修筑期甚迫同官畏其難咸假他

事以避去欽怡然任之即詣堤所計工費召父老諭

之曰堤成利在民不成禍在我爾其勉諸于是民爭

相赴工如期而竣后去任值河內虧課錢三千有奇

典守者以誣欽欽不辨謫役鳳陽河內吳江民聞之

咸為助役獲釋歸無何里中無賴子構欽兄弟咸就

逮欽謂弟曰我兩人倘不幸如老親何莫若我任辜

爾歸尚得事親不然俱斃無益也弟不可兄弟相讓

于庭主者為動容由是弟獲宥謫欽遠戍數年以老

病放還道經河內民見之曰是我昔人廖父也欽紿

曰我商人非爾丞乃聚少長爭識之羅拜于前欽不

能隱競持酒殽為壽明日又各赍縑遺之須臾至數

百欽辭不受民固請欽拒益力民懇請百方欽知不

可卻一夕遁去

周舟

按明外史廖欽傳舟永嘉人洪武時為寶慶之新化

丞明敏有治才廉勤奉公門無私謁核民貧富為三

等徭役惟均故民不擾而事易集訟獄文牒不假手

吏胥故下不敢為奸數年流亡盡復境內晏然以績

最擢吏部考功主事既而民相率詣闕言自舟去職

縣政復擾民不安業乞令舟再任帝喜命禮部宴賞

而遣之

高彬

按明外史廖欽傳彬為歸安丞以詿誤連坐其部民

赴闕言彬在職公廉未嘗以事擾民民獲安業乞矜

宥帝即還之

劉郁

按明外史廖欽傳郁為曹縣主簿得民心亦坐累被

征耆民楊德等伏闕下稱其廉勤愛民立命還任

紀惟正

按明外史廖欽傳惟正為衡山主簿剛正有為潔廉

自守為同列所忌因事陷之逮至刑曹得白即擢陜

西右參議

彭豫

按明外史循吏傳豫字叔介泰和人受業鄉先生劉

霖學行有聞洪武中兩被薦征詣京師皆以疾辭建

文時就聘為萬安訓導以上書言事擢香山縣丞地

遠俗嚚為政者多尚猛豫獨以寬久而民皆化服衛

卒豪橫奪良民田豫毅然曰卒敢擅奪民產耶田不

還吾必不貸卒知不可犯悉還之有大猾恒持官府

短長眾皆搖手不敢詰豫悉置諸法奸宄斂跡歲大

旱諸人禱不應豫曰安有文具而可以格天者即齋

沐致禱越二日澍雨沾足明年復旱豫再禱雨亦如

之民居火延及官廨豫向火叩頭風反火滅民不悅

學雖設庠序數十年生徒尚不知章句豫親為講授

誘掖不倦數年后遂有預賓興登仕籍者在職六年

以老疾致仕旋卒豫事親孝執喪三年不御酒肉人

未嘗見其啟齒遇鄉里子弟必誨以禮義忠信故其

施于一邑亦多愷悌之政云

徐均

按明外史歐陽銘傳銘同時徐均為陽春主簿以強

直知名陽春故春州也地多瘴癘使者行部輒托故

避去土豪得盤踞為奸縣官至輒餌以厚賂從而把

持之莫敢忤均至縣吏曰應往視莫大老均叱問何

人云此洞主老病家居宜往就見均曰此非王民耶

乃敢屈縣官不來且誅莫大老乃肩輿入謁禮甚倨

均廉得其不法事系之獄詰朝以安石榴數枚入饋

皆黃金美珠也均不一視械送之府府官竟受賕縱

歸歸而復致前饋均發怒欲捕治之而府檄下調均

攝陽江陽江大治無何以憂去官

周岐鳳

按萊州府志岐鳳吉水人洪武間由教職任即墨主

簿通達治體遇事敢言先服闋在京言經國利民四

事承委登州釋死罪四十五人民間利害獲奏允者

甚多歷升職方員外郎年七十致仕卒于家

萬鵬舉

按吉安府志鵬舉鎮江人洪武間為萬安縣丞廉平

勤敏有豪民劉仲賢以攘牛殺鄒君瑞父子五人歷

時已久鄒嫗始覺執牒訴諸縣懼不得尸弗錄嫗詞

嫗哭于庭三日鵬舉錄之俄有大蜂五聚案麾去復

至鵬舉乃祝曰爾信為鄒之鬼耶明日再聚吾案如

期蜂復集猶未之信連與蜂期咸如初乃抵劉舍反

覆蹤跡之忽見五蜂飛集竹坡鵬舉令左右具鍤斸

之四尸藏竹下如生惟孩童尸未獲蜂復導至榆木

下環繞而悲鳴發之孩體已腐唯其首獨存獄具斬

劉市中

陸升

按廣西通志升字彥升靈川人洪武中舉于鄉授分

水縣丞永樂間改臨高有循聲時久旱焚香祝天夜

夢老嫗訴冤厥明獲詐稱牙兵者至詰之永寧鄉符

儂也因得其殺伯母狀置之獄天大雨解學士縉過

臨高為題雪冤致雨卷及吟松詩贈之轉興隆經歷

劉干

按蘇州府志干字孟楨修武人先授岷府紀善永樂

初浙西大水干從夏尚書原吉來治改長洲丞兼理

農事秩滿以母喪去官民遮留悃切事上聞復任干

宅心仁厚性操廉白每出勸農周行塍壟呼老畯問

所病苦慈孺之色溢于眉面所至民歡迎曰父母來

矣歲饑民輸后期上官譴責以身當之曰此丞之怠

職也請代其罰人有過當笞惟喻以理終不下鞭棰

無不心服縣居不障風雨敝服惡食由之泰然洪熙

元年卒于官無以為斂邑民嚴思敬等斂之頓于郊

西僧舍及將歸葬士庶陳奠道傍悲悼若喪所生士

人郭儀留其衣冠于半塘側聚土葬之名曰劉公墩

詳見郡人樓文淵所撰墩記

鞠斌

按紹興府志斌永樂初為山陰簿性寬仁不施鞭撲

而吏不忍欺蒞政數月庭無滯獄尋被征擢

劉亨

按明外史本傳亨字嘉會除武進丞修學校課農桑

恤孤寡表節義毀淫祠縣傍作善教坊再思亭風勵

民庶訟省野辟流亡來歸賜璽書褒勞縣民李德茂

等作亂白郡守禽戮之諭降其黨成祖即位有言亨

在建文時上書改官制者又坐他事罷歸遂杜門不

黃彪

按黟縣志彪江西臨川縣人由吏員永樂七年為黟

縣丞嫉惡揚善訟簡賦平公勤廉明撫字有方本縣

稅糧除存留官俸所有余折收苧布后改征棉布縣

境土地陰濕不產棉花民患之彪具實以聞詔從之

民大悅卒于官莫不灑涕

初灝

按安陸府志灝字永清進忠子少有至性痛父不逮

養奉母竭力餐囗或不給讀書為文淡然自足宣德

十年以賢良方正舉授清河主簿在官民安其政冰

蘗之操始終不渝人稱孤松傲雪

張禎

按明外史何聰傳禎上海縣丞也民以撫字有方乞

用為知縣巡撫周忱為請吏部以未及九載難之帝

曰民之所欲不可拂也即許之禎果有善政

熊觀

按明外史何聰傳觀歷城縣丞也九載滿民言觀持

身廉謹政尚寬平今縣令缺官乞以觀代吏部言法

不當從帝曰吏之賢否視民之向背民于令之去不

加意而惓惓于觀其賢不肖可知矣遂許之

王懋本

按明外史何聰傳懋本吳江縣丞也初以剩員當汰

民稱其勤慎廉能得留已丁憂服闋需次京師會縣

缺正官民走伏闕下請即用懋本吏部以掾吏出身

持不可帝曰懋本既有去思安計資格其從之第毋

著為令

古初

按明外史何聰傳初黔陽主簿也監司考其老疾送

之吏部縣民不服相率叩閽言初囗職期年清謹任

事化服峒猺實非老疾乞還之小民下巡按御史廉

問果如民言乃還初而奪監司俸半歲

金華

按蘇州府志華蕭山人正統初為昆山丞承委勘災

傷田至鄉見百姓貧苦流涕不食曰田禾雖間有可

望纔十之一二若作全熟何以辦秋征乎同僚或為

之慮華慨然曰脫有罪華自任之竟以荒白是歲得

準災民不告饑鄉無盜賊及卒民悲思之

濮瑾

按廣德州志瑾字良玉號西峰天順癸未選貢任寧

陽縣丞魯地饑民困俵馬力請當道疏免議貸兩淮

鹽賈積儲得銀一萬七千兩鬻粟計口分給量時接

濟全活甚眾明年再饑曲阜汶上肥城尤甚復上議

得便宜行事所至發官帑出私粟以救老囗教壯者

采山釣水為食民賴以蘇會兗屬二十七州縣屢歉

負國儲有司峻法追逋弗克藩司良瑾委督瑾集負

民于庭至誠曉諭悉縱其累逮民咸感泣輸負爭先

雖寸絲尺帛平值登收不逾月報竣泰岳香稅舊額

二萬有奇三委瑾攝增十之二三時新建德藩府屬

郡派辦物料瑾與督辦躬詣留都采買較他貿價殺

三秋毫無染指在邑九年上官廉其治狀交疏特薦

以親老乞歸邑民赴闕奏留者數千人公議祠名宦

正德十有三年祀鄉賢

弘勛

按紹興府志勛歸德人成化初以吏除余姚簿事母

以孝聞居官廉潔不取民一錢海溢堤壞率眾修治

多稱其功

宋瑚

按廣西通志瑚崇善縣人成化戊子舉于鄉初授蒙

城縣貳多善政時蒙城荒旱民絕食公度其地可藝

南山麻菜因密遣家人回鄉取種數斗發縣民樹之

菜成活人甚眾蒙人德之呼為宋公菜

王鑒

按蘇州府志鑒字克明吳橋人弘治三年主吳江簿

守己廉潔常祿之外一介不取其弟自故鄉來不悅

遣歸太學生申顯知其乏資也饋米一斛已而弟行

卒召申生還之有馬役來謁循例獻白金一兩怒擲

廷下草中其人言大人不受當見還奈何棄之因笑

曰此吾過也命于草中覓還之每公晏同僚皆錦繡

鑒獨衣布袍了無慚色有規之者嘆曰吾見世之黷

貨者多矣歸則隨手蕩盡惟留丑聲于世耳且朝廷

使吾來此作官不使吾作盜也言者愧服在任九年

滿去邑人作清官歌以美之

吳孟謙

按廣東通志孟謙莆田人家貧為府小吏性峻潔容

止端嚴同列對之無敢偷惰弘治三年為順德丞民

供折薪錢嘆曰丞何功其受此哉番禺后山之役奉

檄轉餉盤運久多浥捐不足孟謙自以奉償人無知

者尋卒于官庶吉士鄒智誄之曰君裳蕭疏君貌

公庭如寺詩思如水李承箕志順德傳孟謙廉吏

智承箕皆聞人世以此益知孟謙

汪顯

按蒲圻縣志顯號遲鈍婺源人由貢士弘治四年銓

丞蒲圻律身清介資性慈祥理軍匠筑渠堰務以德

興治嘗憫愚氓困刑欲其崇讓自平遂口占對聯揭

示鄉城云今日刑明日刑何日無刑東家讓西家讓

誰家不讓民佩向化焉尋卒于官父老悼之

劉希賢

按紹興府志希賢宣城人弘治中為余姚簿性狷介

不以家累自隨遇事有執持每與上官抗至死無悔

死之日篋中惟存俸銀五錢帕二方而已官為殮其

喪歸之

李文

按宣城縣志文字載道嶧縣人弘治中由監生為宣

城主簿操潔奉公初邑學文廟以附府輟祀文始行

春秋二仲釋菜禮因著為令捐俸創雙溪石梁至鬻

其家騾車十余輛以充費屬兄子賢督焉橋成以艱

去宣人德之名李公橋知縣樂頀贈以詞云李公橋

下水長流利在千秋譽在千秋

龍浚

按廣東通志浚廣西融縣人正德庚午以掾吏任博

羅縣丞時峒賊稱亂監司撫之猶潛出剽掠浚主捕

詰單騎詣賊寨視狀賊驚曰是將不利于我乃堅壁

鼓噪以恐之浚諭以禍福自引滿射寨中其木樵賊

懼開戶迎之見其黨責之自后無敢肆掠者又嘗主

催科羨余一無所私卒于官

魏彥昭

按濟南府志彥昭容城人舉進士第拜監察御史正

德間謫利津丞時流賊劉七縱橫燕趙間其勢寖逼

彥昭以津城卑淺夙夜役壯丁增高浚深戒民儲戎

器為守御計一日賊騎千余至城河東無船不得渡

會夜大雨河凍賊遂渡河逼城彥昭屬官吏集境內

豪俊分地而守請援鄰境徙郭外積粟于城內又選

數十輕騎使疾馳城下為疑兵賊至營于西北彥昭

分其眾為數隊迭出擊賊自晨及晡賊度不支以其

眾遁去而民獲安堵及卒祀名宦

韋商臣

按靖江縣志商臣字希尹孝豐人由進士授大理評

事以言事忤旨嘉靖四年出為靖江丞修繕學校日

進弟子囗之有行藝者課以經術無事則揮灑賦詩

自適以清白自矢纖芥不染越年遷去登舟時汛風

大作舟人震駭商臣微吟曰舟中若有民間物盡向

碧波深處沉風遂息得渡祀名宦

郭尚達

按大冶縣志尚達字孔英福清縣吏員嘉靖十三年

任大冶縣簿性剛介孤貞絕俗一塵不染有糧長強

遺一魚越數月以事逮至尚達曰而以我受魚耶即

命家人持原魚還之居嘗無肉食歷九年如一日去

時行李蕭然人謂吏名而儒行云祀名宦

周點

按道州志點字伯念生而穎異稍長習舉子業試輒

高等督學顏沖宇大鑒賞之且曰得士若爾不獨冠

湖以南即全楚無能出其右隆慶改元以選貢應恩

詔授廣西柳州府融縣主簿當道重其才優禮之未

及二載兩廣軍門檄之以修通志將戒行而病自知

其不能差也入仕惟攜二仆病甚援筆作詩一絕囑

二仆寄其家曰一官寂寞融山下二白龍鐘瀟水東

寄語兒曹莫惆悵傳家惟有孝和忠卒之日融士民

撫棺而哭者盈于署

李三省

按蘇州府志三省字思曾鄖陽人萬歷初以歲貢為

吳江主簿升昆山縣丞丞職水利而昆邑頻年苦潦

三省乘小艇自攜米粟循行阡陌間便宜修救未嘗

受民一鮭一菜也有范某者煽惑人為佛會自號佛

頭誘淫少婦三省得其實縛而撻之至死妖風頓息

其在吳江也常置一竹兜出入舁之及在昆終始一

竹兜而已襯章革帶常質子錢家時大宰嚴清稱

之曰居官如李丞天下豈復有墨吏哉已而病卒縣

令劉應龍視其含殮顧見囗第無幃為之流涕昆民

奉木主附祀柳塘祠

唐同

按廣東通志同江夏人萬歷十二年為番禺丞以清

白聞時令以給諫降謫遇上官僚屬多傲會入棘里

正荷校于門同至命盡釋之左右不可同叱曰某非

堂官佐貳乎杖左右竟釋之出入悉由甬道時上官

俱雅重同欲委攝篆力辭不就乃委知事紀某好作

詩日集詞人歌詠于堂同復厲聲曰縣堂自有政事

催科撫字是其職掌何用此為署官貪欲濫取民間

物料為追還之后竟辭去士民思焉

朱繼芳

按靖江縣志繼芳陽囗人以選貢萬歷二十八年授

靖江丞甫至即革例緡數十項愛民如子厚生吊死

施糜藥設義冢皆以俸鍰資之御下特峻厲不少假

借嘗攝縣篆掾屬稍舞文輒以法痛繩之官吏肅然

性質儉不御酒肉夏葛冬褐至敝垢不易不諂事上

官于署圃植蔬蓏熟則餉同官曰使共領略此味尤

喜崇飾文教稽求故實如修黌序開西關定灘額皆

悉心為之計經久不茍且粉澤一時公余則賦詩課

子伊吾聲達戶外其署政之歲麥秀兩岐后調武昌

衛經歷去之日送者填巷陌隨行惟蕭然敝橐一老

蒼頭二女媼綻衣策蹇而已

曾仲文

按江陰縣志仲文字汝煥泰和人萬歷庚戌由歲貢

任江陰簿有俸入輒為民間開義井建仁祠買田設

義冢于君山下民咸德之常部糧至黃河口遇劇盜

提刀斫其胸頸者再皆中船檻升梓潼丞后以王官

來江邑民爭致壺漿款之

楊衍

按蘇州府志衍萬歷時為嘉定主簿以慈惠稱其在

任值海水嘯溢壞民田廬繼之以疫令屬之行視見

所在蕭然道殣相望數還為令泣凡發廩贍饑散藥

療病皆身親之邑困漕兌歲為漕軍跆藉衍能畢力

捍衛既改漕二年以遷去嘆曰嘉定非此殆不可以

邑矣

李樹敏

按吉安府志樹敏揚州人由恩貢萬歷間授安福丞

精敏能干操執凜凜始至部使者督行田甚迫敏自

治食具出入阡陌間不煩民一饌會計精核晝夜勤

勞不息衙舍如禪院率數日乃一肉食故事令入覲

以丞攝篆奸民乘隙結訟捕吏旁午敏獨持簡靜民

不見吏即決獄率以平恕嘗曰吾為爾作衡不敢以

喜怒為輕重也除夕有饋肉者室人誤受之既就鼎

亟出以還饋者其清介絕俗多類此亡何病卒士大

夫吏民莫不悲之檢其篋無一錢之遺而妻子貿貿

不能為斂或醵錢助之柩乃得歸

趙任

按蘇州府志任萬歷時為嘉定丞萬里長官僅攜一

童自隨緝盜多方略未期而四境之內宵柝不驚嘗

代同官視渠廉平不擾民樂為用會鹺使者行部至

郡風聞蜚語驟加譴責令以下相顧錯愕而士民齊

聲暴白然竟以此罷去冤矣

王一令

按廣東通志一令字心從江西崇義人由歲貢天啟

五年為增城縣丞狷介自守凡承問諸訟情法兩全

不為苛細檄攝西寧縣篆潔己愛民厘弊剔奸直指

王業浩疏薦之仍傳檄全粵令諸為佐領者當以一

令為法其見稱如此

楊應祉

按大冶縣志應祉號錫吾江西上元縣吏崇禎壬申

任大冶縣丞邑有賄盜誣扳某為盜黨應祉鞫知其

冤曰如良心何即報令釋之又有鄉民女已行聘定

而嫌婿貧乏悔盟應祉立斷成婚民稱廉明值邑民

嘩令蜂擁縣堂應祉出數語解散反招忌牽連同敗

趙嘉煒

按紹興府志嘉煒山陰人由監生授四川郫縣主簿

崇禎十七年春月到郫甫三閱月獻賊奄至蜀有都

江大堰不在郫而在灌灌去鄉二十余里簿職宜守

堰嘉煒謂是蜀人生命所關遂晝夜巡守有告以天

社間可避者弗聽竟遇賊誘之降不從乃赴水死堰

卒覓知其沉于安家口乃封土以葬

潘國相

按鳳陽府志國相字藎廷仕中牟丞邑荒疲城率土

雉時值流寇蹂躪中州民皆逃竄乃請于上臺不三

月而易土為磚城堞完整民不見擾撫軍帥兵剿賊

猝臨城不遑蓐食將有脫巾之呼乃諭城中士民各

出現炊之飯率四城民夫舁至軍前兵飽無嘩而去

其猝于應變如此遷滇南參軍尋解組歸林值流寇

焚掠南下長邑居民驚惶與縣令堅壁而守令旌其

門曰梓里金城

李萬

按建昌府志萬字必大南豐人進士歷官贛縣丞兵

變將盡縱諸囚吏危之萬冠裳坐廳上置公牘于前

曰吾受命主獄事囚者得罪于國法奴輩安得縱舍

來當折之既而郡倅檄萬同出撫定亂得息第功倅

語曰叛降亂定君之功也抑君老矣以功見讓可乎

萬欣然讓之由是倅峻遷萬秩滿調贛縣丞而倅已

為贛州守兼憲節禮請入幕贛有兵事萬堅執不阿

事平上官皆壯之

曹廷慧

按江陰縣志廷慧山東人以貢任江陰簿有智略精

騎射邑令錢錞死難后寇復至城守者多鼠竄且勸

偕往廷慧厲聲叱之顧其子曰此吾與若死所去將

安之遂奮臂大呼彎弓向賊罵曰吾射賊左眼則中

左眼復罵曰吾射賊右眼則中右眼賊驚布遁去明

日賊作皮障自覆攻城乃置火藥束薪中倒之復

擊以炮賊稍退在圍城中四十余日不寢食欲告急

撫按有儒生薛亶請行募習水者二人與俱七日始

達援兵竟不至有樊參將提卒千余人來廷慧為內

應賊始解去以功升蘇州府通判

宗信

按萊州府志信平度人由歲貢任潛山縣丞值歲旱

率民鑿渠五十余里引塘水以灌田民賴以生嘆曰

活我者宗丞乎名其河曰宗丞河卒于官民立祠祀

阮璉

按江陰縣志璉字重器由貢士任蕭山縣丞性甘淡

薄赴官不攜妻子俸外一毫不取興利除害敢于有

為邑東濱海潮漲汨沒居民死者不可勝紀璉筑堤

捍之民賴以安未及三載升陳州判官乞休歸蕭民

德之為立去思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宁市| 永靖县| 龙泉市| 江陵县| 南陵县| 石家庄市| 隆化县| 北流市| 长丰县| 武定县| 淮南市| 湟中县| 天全县| 阿拉善左旗| 丹寨县| 靖宇县| 静海县| 若尔盖县| 巴彦淖尔市| 百色市| 红原县| 乌鲁木齐县| 中阳县| 准格尔旗| 陆川县| 黎平县| 叶城县| 西乌珠穆沁旗| 凭祥市| 汶川县| 美姑县| 康乐县| 离岛区| 黔东| 定兴县| 松江区| 星座| 盐城市| 闽清县| 阜南县| 通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