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有所甚愛,知有所不足愛,可以用兵矣。故夫善將者,以其所不足愛者,養其所甚愛者。
士之不能皆銳,馬之不能皆良,器械之不能皆利,固也。處之而已矣。兵之有上、中、下也,是兵之有三權也。孫臏有言曰:“以君下駟與彼上駟,取君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贝吮f也,非馬說也。下之不足以與其上也,吾既知之矣,吾既棄之矣。中之不足以與吾上,下之不足以與吾中,吾既不能再勝矣乎?得之多于棄也,吾斯從之矣。彼其上之不得其中、下之援也,乃能獨完耶?故曰:“兵之有上、中、下也,是兵之有三權也。”三權也者,以一致三者也。
管仲曰:“攻堅則瑕者堅,攻瑕則堅者瑕。”鳴呼!不從其瑕而攻之,天下皆強敵也。漢高帝之憂項籍耳,雖然,親以其兵而與之角者,蓋無幾也。隨何取九江,韓信取魏、取代、取趙、取齊,然后高帝起而取項籍。夫不汲汲于其憂之所在,而仿徨乎其不足恤之地,彼蓋所以孤項氏也。秦之憂在六國,蜀最僻、最小,最先取;楚最強,最后取,非其憂在蜀也。諸葛孔明一出其兵,乃與魏氏角,其亡宜也。取天下,取一國,取一陣,皆如是也。
范蠡曰:“凡陣之道,設右以為牝,益左以為牡?!贝呵飼r,楚伐隨,季梁曰:“楚人上左,君必左,無與王遇,且攻其右,右無良焉,必敗。偏敗,眾乃攜。”蓋一陣之間,必有牝牡左右,要當以吾強攻其弱耳。唐太宗曰:“吾自興兵,習觀行陣形勢,每戰視敵強其左,吾亦強吾左;弱其右,吾亦弱吾右。使弱常遇強,強常遇弱。敵犯吾弱,追奔不過數十百步。吾擊敵弱,常突出自背反攻之,以是必勝?!焙笾箤?,既不能處其強弱以敗,而又曰:“吾兵有老弱雜其間,非舉軍精銳,以故不能勝?!辈恢先踔?,兵家固亦不可無。無之,是無以耗敵之強兵,而全吾之銳鋒,敗可俟矣。
故智者輕棄吾弱,而使敵輕用其強,忘其小喪,而志于大得,夫固要其終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