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水丸
治男子、婦人水氣腫滿,眾藥不能治者。
人參(去蘆頭) 木香 丁香 檳榔 青橘皮(去白) 陳橘皮(去白) 香白芷 郁李仁(去皮)柳根 桑根白皮 大皮上件各等分為細(xì)末,每藥末二兩,煉蜜為丸,分作四丸。每服一丸,臨臥,用冷荊芥茶清嚼
禹余糧丸
治十種水氣。凡腳膝微腫,上氣喘滿,小便不利,即水氣之候。
蛇黃(大者三兩,以新銚子盛,入一秤炭火中燒,蛇黃與銚子炭火一般通赤,用鉗取銚子出者。賣者同煮,醋一處研至以上三味為主,其次量人虛實(shí),入下項(xiàng)藥。治水多是用轉(zhuǎn)下冷藥,惟此方上件三物,既非大羌活(去蘆頭) 木香 白茯苓(去皮) 牛膝(去苗,酒浸一宿,焙干) 川芎 肉豆蔻(面裹皮(去白) 京三棱(炮以上各半兩,量人虛實(shí)、老壯斟酌多少,入前三味物。如虛人、老人,全用半兩;少、壯人丸,可也藥只補(bǔ)脾
十水丸
治十種水氣,四肢腫滿,面目虛浮,以手按之,少時(shí)方起,喘急不得安臥,小便赤遠(yuǎn)志(去心) 石菖蒲(一寸,九節(jié)者) 椒目(炒焦) 羌活(去蘆頭) 巴戟(去心) 肉豆蔻(牽牛(炒黃。四味各上件為細(xì)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溫米飲送下,空心、食前。
茯神琥珀丸
治水氣乘肺,遍身浮腫,中焦痞隔,氣不升降,咳嗽喘促,小便不利。
赤茯神(去木) 漢防己(二味各一兩半) 陳橘皮(去白,一兩三錢) 苦葶藶(揀令凈,稱三凈,稱一兩七錢半上件將前三味為細(xì)末,后五味各研為膏,同前藥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消腫丸
治水氣腹脹,小便赤澀,頭面、四肢、陰囊皆腫,喘急咳嗽,睡臥不得。服之小便腫脹悉消。須忌鹽、醬、藏淹之物。
淡豉(二兩,新好者,研) 巴豆(一兩,去殼,河水半升煮干,去心、出油取霜) 京三棱(分)上件為細(xì)末,以生面水調(diào),搜和杵千下,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濃煎桑白皮湯送下,食后
塌脹丸
治水病渾身腫脹,喘急,小便不利。
白樟柳根(三兩,銼細(xì)) 赤小豆(五兩) 陳橘皮(去白,二兩) 木香(一兩)上件為細(xì)末,滴水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煮赤小豆湯下,不拘時(shí)候。
冬瓜丸
治十種水氣,浮腫喘滿。
大冬瓜(一枚,先于頭邊切一蓋子,取去中間穣不用。以赤小豆水淘凈,傾滿冬瓜中,再用籮,焙干上為細(xì)末,水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煎冬瓜子湯送下,不拘時(shí)候,小便利為
海蛤湯
治水氣肢體腫滿,元?dú)獍l(fā)動(dòng),遍身壯熱,小便不通。
海蛤 澤瀉 木豬苓(去皮) 木通 滑石 桑白皮 葵菜子(七味各一兩)上件為細(xì)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燈心十莖,通草二寸,同煎至七分溫服,食前。
茯苓湯
治脾氣不實(shí),手足浮腫,小便秘澀,氣急喘滿。
白茯苓(去皮) 澤瀉 香附子 橘紅 大腹皮 干生姜 桑白皮(細(xì)銼,炒。七味各等分)上件 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桃仁散
治脾弱下虛,氣不升降,榮衛(wèi)不調(diào),水道不利,三焦不順,面目虛浮,環(huán)臍腫脹,不安。
桃仁(湯浸去皮尖,麩炒黃) 大腹子(面裹煨黃色) 白術(shù) 赤茯苓(去皮) 紫蘇子(五味各上件為細(xì)末。每服二錢,煎紫蘇湯調(diào)下,不拘時(shí)候。
木通散
治脅肋刺痛、膨脹、小便赤澀,及大便不利,或作浮腫。
紫蘇梗 木通 陳橘皮(去白。以上三味各二兩) 甘草(一兩,炙)上件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入生姜三片,棗一枚,燈心十莖,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
商陸散
治十種水氣,取水。
商陸根(取自然汁,一盞) 甘遂末(一錢)上用土狗一枚,自死者,細(xì)研同調(diào)上藥,只作一服。空心服,日午水下。忌食鹽一百日,忌
分水散
治面浮水腫。
土狗(一枚) 輕粉(一字)上件為細(xì)末。每用少許搐鼻中,其黃水盡從鼻中出。
消脹丸
治蠱脹,推氣退腫。
法曲(四兩,焙) 干葛(二兩) 肉桂(去粗皮,一兩) 蕤仁(三十粒) 巴豆(二十五粒,去(一兩) 黑牽牛(一上件為細(xì)末,用 豬肚一枚凈洗,將前件牽牛盛在內(nèi),用無灰酒五升,慢火煮之,酒盡肚爛溫
蘿卜子丸
治蠱氣脹滿,四肢虛浮,上氣喘急,大小便秘澀。
蘿卜子(四兩,炒令黃色) 雷元(一兩,炒煮) 白附子(一兩半,炮) 檳榔(半兩) 陳橘皮上件為細(xì)末,酒煮面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至三十丸,橘皮湯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