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乩談

  • 水石閑談
  • 張三豐
  • 1380字
  • 2015-12-23 14:16:12

(一)

或問,乩沙之術小伎也,而好者紛紛,談者赫赫,其術果何自耶其皆可信耶否耶張子曰:昔回翁欲與涵三諸子發明此妙,而終未竟其說也,吾今特明之。乩者,稽也,稽以考信也。〈說文》曰:"卜以問疑也。"故偏旁從"占",正旁從“乚”。乚,古“隱”字也。〈爾雅·釋言》:"隱,占也。"注曰:"隱,度也。"疏曰:"占者視兆以驗吉兇,必先隱度也。"吾謂占語成而猶待隱度,則與不占者同,何必占然亦有義隱在其中矣。天仙神仙,不喜與人言禍裙,只勸人修身俟命,故言訓詞則無隱,言丹道則無隱,他若救人開方亦無隱,以外一切如問吉兇成敗,則無不隱,其隱之意者,仍是推托他,不與之言也。否則明指其禍褐,將應獲裙者,以為可喜而眉狂,或轉福而成禍矣,又應受禍者,以為可畏而自迫,反懼禍而邀福矣。夫福也豈可邀哉惟作善可降祥耳。其隱語也,猶言不待語而易明也,抑且隱之義猶不止此。仙家自道成之后,步日月無影,透金石無聲,凡人不能見,故于乩沙中草寫龍蛇,千言萬態,以示其不滅。然乩假術也,自古真人皆斥為方士之行,今又何為降其筆蓋因近日成風,公卿士庶每多信好其術,神仙以度人覺世為切,故即借其乩,以默相天下人,以此即假成真耳。但學乩沙者有二等,一勝一敗。上等以德行勝,誠感勝,因緣勝,即不善乩,仙家猶欲往度之,況其知乩乎即其機而引誘之,不用符章,自然高真降室也。下等以險惡敗,虛誑敗,貪欲敗,彼即善乩,仙家不近之,況其冒瀆乎隨其乩而簸弄之,妄用符咒,反教引鬼入室也。吾輩自跳出五行以來,雖天地猶不能約束,陰陽猶不能陶鑄,即欲請之,亦必禮之,于符咒乎何用!呵呵!此術士之所以欺愚人,仙家之所以惡術士也。今吾即乩言乩,即以是為乩訓焉。

(二)

或又問:請乩之道,固當以德行、誠感、因緣,而不以符咒也,然南宮仙道又有以符咒役使神道者,何故曰:南宮一派雖則動用符咒,然此乃高真傳授,與世人救厄除害者。此等秘錄,非人間梨棗所有。即能得之,亦必推心利物,乃為功行宏深,茍或私心妄用,天帝亦加以霹靂而殞其命,奪其術矣。故雖南宮符咒,也要心恭心誠,乃有靈效。若彼乩廝符咒,則未可同日語也,況加以不恭不誠乎!諸子于此可以自明矣。

(三)

張子曰:上天原無福善禍惡之心,則降祥降殃,人自召之;上天若有福苦行禍之心,則降祥降殃,人自知之。素行善而獲福,此必然之理也,即有禍焉,亦暫矣;素行惡而得禍,此必然之勢也,即有福焉,亦暫矣。何必舍己外問哉!乃吾見蚩蚩者氓,祈于神則求簽問卦,禱于仙則扶鸞請乩,若以神與仙為必知禍福者。迨其后驗則信之,不驗則疑之,其疑與信者,仍一愚人之故態也。夫神仙固知禍福,然亦何必以人心之所已知者,而重言復語之哉!其求神與仙而驗者有故,善人問福而福至,惡人畏禍而禍臨,若有與之相合者,然非簽與卦、鸞與乩之靈也;其求神與仙而不驗者亦有故,善人問禍,無禍可加,惡人問福,無福可賜,若有與之相左者,然亦非簽與卦、鸞與乩之不靈也。天下之龜筮算數,皆如是耳,何不可自知哉!吾生平不喜人求簽問卦、扶鸞請乩,止愿人個個修德,時時內省而已矣。

(四)

張子曰:神仙有度人之愿,假乩筆而講道談元者有之;神仙有愛人之量,假乩筆而勸善懲惡者有之;神仙有救人之心,假乩筆而開方調治者有之。若云判斷禍福,則有人之善惡在,吾前章宣示已明,不復再論。獨異者寰宇之中,聞有設乩求地理,請乩論天心之輩者,此皆方士遺風,上界正神察其奸詐,未有能逃天罰者。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七台河市| 宣威市| 利津县| 黔江区| 蓬莱市| 巫溪县| 满洲里市| 融水| 肇庆市| 商都县| 紫阳县| 二手房| 永定县| 德钦县| 图片| 龙岩市| 民丰县| 民和| 苏尼特左旗| 安远县| 法库县| 奉贤区| 汶上县| 渝中区| 乌鲁木齐市| 漳浦县| 开远市| 庆城县| 金阳县| 翁源县| 惠州市| 湘阴县| 凤台县| 长宁区| 呼伦贝尔市| 临西县| 昌黎县| 左云县| 仁布县| 慈利县| 肃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