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桑白皮煎【《良方》,下同】 療咳經年不瘥,氣喘欲絕,傷肺見血。

桑白皮五合麥冬杏仁去尖,熬脂(艸款)冬花各六兩茯苓貝母升麻黃芩各十二分芍藥八分白羊肺一具切蜜生地汁各一升

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內杏仁脂、生地汁、蜜,微火上煎,如魚眼沸,攪勿停手,取二升二合煎成,凈綿夾布濾過,每食后含一合,日夜三四度。老小以意減之,微含之,佳。忌生冷油酢面魚蒜蕪荑。

(艸舌)蔞湯治久咳。

(艸舌)蔞一枚,取瓤,入蛤粉一匙,同炒黃馬兜鈴炒防己葛根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甘草貝母去心阿膠銼,入糯米二合同炒,去米,各二兩

右銼碎,每服三錢,水一鍾,入蜜半匙,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溫服,日三夜一。

杏仁膏治欬嗽喘急,喉中似有物,唾血不止。

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微黃,研如膏酥三兩白蜜五合阿膠二兩,搗碎炒黃為末生姜汁一合紫蘇子二兩,微炒研如膏

右六味相和,于銀鍋內,以慢火熬成膏。每服一匙,不拘時,以溫粥飲調下,日四五服。

黃芪散治咳嗽唾血。

黃芪糯米炒阿膠炒珠,各五錢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用米湯調下。

天門冬丸治肺臟壅熱,咳嗽痰唾稠粘。

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百合前胡貝母煨半夏湯洗去滑桔梗桑白皮防己紫菀赤茯苓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黃,研如膏生干地黃各三分

右為細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時生姜湯送下,日三服。

寧氣湯治肺氣不利,咳嗽聲重,咽燥痰粘,不得眠。

粟殼二兩半,蜜制陳皮去白桑皮炒桔梗紫蘇葉半夏姜制甜葶藶五味子紫菀杏仁去皮尖,麩炒炙甘草各七錢半

右(口父)咀,每服五錢,用水一大盞,生姜七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后稍熱服。

又方調肺止嗽,順氣消痰。如欬嗽不得息者,服之便安。

佛耳草白茯苓(艸款)冬花陳皮去白知母貝母桔梗各七分漢防己豬牙皂角去皮弦酥炙,各一兩半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入黃蠟、烏梅少許,同煎至五分,去烏梅,和滓溫服。

安眠散治上喘欬嗽,久而不愈者。

(艸款)冬花麥門冬烏梅肉佛耳草各二錢半橘紅半兩粟殼七錢半,蜜炙炙甘草三錢半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入黃蠟如棗核許,同煎至八分,去滓,臨睡溫服。

秘方煙筒兒治遠年近日,一切咳嗽,婦人胎前產后嗽,皆效。

雄黃半兩人參艾葉各三錢(艸款)冬花佛耳草各二錢半

右為細末,以厚蠟紙闊四寸長八寸卷一筒,裝藥在內,燒煙熏喉。

(艸款)花散治年深日久咳嗽,肺虛寒熱。

(艸款)冬花不以多少

右于密室中,如香焚之,煙起,以筆管引入煙則咽之?;蛴谧P處如香焚之,不吸亦妙。病重數日見功,輕者便減。一方咽干口燥,用茶清送下。又歌曰:連年咳嗽人難治,休要胡醫枉使錢;細搗(艸款)冬花作末,燒煙口吸奔喉咽。

三奇散治一切嗽,不問新舊,喘頓不止,日夜無度。

(艸款)冬花二百文佛耳草五十文熟地黃二兩

右焙干,碾為末,每用二大錢,裝猛火于香爐中燒之,用紙作筒子,一頭大,一頭小,如粽子樣,安在爐上,以口吸,煙盡為度。即以清茶咽下,有涎吐之。《經驗方》陳氏云:予家一仆,久苦此疾,醫治如水澆石。偶在曲江置得沅州一婢,新制此藥,兩服而愈。

越婢加半夏湯【仲景,下同】 治咳而上氣,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此為肺脹。

麻黃六兩石膏半斤半夏半升生姜三兩大棗十五枚甘草二兩

右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小青龍加石膏湯治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

石膏二兩麻黃芍藥桂枝細辛甘草干姜各三兩五味子半夏各半升

右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強人服一升,羸者減之,日三服。小兒服四合。

(艸舌)蔞薤白白酒湯治胸痹,喘息咳唾。

(艸舌)蔞實一枚,搗薤白半斤白酒七升

右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九仙散【《良方》,下同】 治痰嗽。

九尖蓖麻子葉三錢飛過白礬二錢

右用豬肉四兩,薄批,棋盤割開,摻藥二味,荷葉裹,文武火煨熟細嚼,白湯送下后,用干食壓之。

止嗽散治前證。

半夏一兩半,湯洗七次枯白礬四兩

右二味為末,生姜打面糊和丸桐子大。每服三二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三才丸治嗽。

人參天門冬去心熟干地黃各等分

右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櫻桃大,含化服之。

三分茶治咳喘。

茶二錢,熟水泡蜜二兩蕎麥面炒,四兩

右以新汲水一大碗,合前三味,約打千余數,連飲之,飲畢良久,下氣不可停,久喘自止。

瓊玉膏【《醫學正傳》,下同】 治虛勞干咳嗽。

人參十二兩茯苓十五兩白蜜五斤,熬去沫生地黃十斤,洗凈,石器內杵爛,取自然汁,忌鐵器沉香琥珀各五錢

右以人參、茯苓、沉香、琥珀俱為細末,先將地黃汁與白蜜攪勻,絹濾去細滓,入藥末攪勻,或好磁瓶或銀瓶內,用棉紙十數層,外加箭箬,包封扎瓶口,入砂鍋內,或銅鍋內,以長流水浸沒瓶頸,用桑柴文武火煮三晝夜,取出,換蠟紙數重,包扎瓶口,浸沒井中半日,以出火毒,提起,仍入前鍋內煮半日,以出水氣,然后收藏。每日清晨及午前后,取一二匙,用溫酒一盞調服。不飲酒人,白湯亦可。

潤肺除嗽飲治遠年咳嗽如神。

人參杏仁生甘草薄荷各三分(艸款)冬花枳殼麩炒麻黃橘紅石膏桔梗半夏桑皮蜜炒紫菀茸烏梅粟殼蜜炙,各五分五味子九粒

右細切,加生姜三片,細茶一撮,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服。

清化丸治肺郁痰喘嗽,睡不安寧。

貝母杏仁青黛

右為末,沙糖入姜汁炮,蒸餅和如彈大,噙化。

又方治久嗽風入肺。

鵝管石雄黃郁金(艸款)冬花

右為末,和艾中,以生姜一片,安舌上灸之,以煙入喉中為度。

咳嗽劫藥

五味子五錢甘草生,二錢五分五倍子風化硝各四錢

右為末,蜜丸噙化。

又方治風熱痰嗽。

南星海粉各二兩半夏一兩青黛黃連(艸舌)蔞仁研石堿蘿卜子炒,各半兩皂角灰防風各三錢

右為細末,神曲糊丸服。

又方治勞嗽吐紅。

人參白朮茯苓百合紅花細辛五味官桂阿膠黃芪半夏杏仁甘草白芍天門冬

右剉,水煎。若熱去桂芪,用桑白皮、麻黃不去節、杏仁不去皮,同煎。

橘皮半夏湯仁齋治寒嗽,冷則發。

橘皮半夏制,各三錢

右水盞半,姜十片,棗一枚,煎八分,熱服。

痰嗽方

黃芩蒙石煅,各半兩半夏二兩白朮一兩茯苓陳皮各七錢半風化硝二錢半

右為末,粥丸。

又方治咳嗽,氣實無虛熱者可服,汗多者亦用之。

粟殼四兩,蜜炒人參(艸款)冬花桔梗各半兩兜鈴南星姜制烏梅肉各一兩

右為末,蜜丸彈子大,含化。

人參清肺散治痰嗽,咽干,聲不出。

人參陳皮貝母各一錢半半夏桔梗茯苓甘草桑白皮知母地骨皮枳殼杏仁黃連各一錢麥冬半錢五味子十個(艸款)冬花七分

右,水煎,生姜三片。

煙筒方治一切犯寒咳嗽,遇冬便作。

冬花蕊鵝管石雄黃艾葉各等分

右為末,紙卷筒內,用火點,煙入口吞一分,即吞水一口塞煙氣,效。

焚香透膈散【丹溪,下同】 治一切勞嗽久嗽。

鵝管石雄黃各一分半,二味另為末(艸款)冬花佛耳草各一分半,二味另為末

右用紙一張,方四五寸,以雞子清涂中央,四旁各懸一寸許不涂,然后入鵝管石、雄黃末,摻于雞子清上;又以(艸款)冬、佛耳草末摻其上覆之。又用箭箸從不涂紙旁卷起為一紙筒,用糊粘牢,抽出箭著,焙干。用時將紙筒含在口中,一頭點火,以口吸煙令滿,咽之,咽至煙盡為度,呷茶一二口壓之。

萬山觀蘆吸散治男婦一切風寒咳嗽喘急。

(艸款)冬花去梗,三錢鵝管石佛耳草各二錢枯礬五分甘草炙,錢半官桂一錢

右為細末,每服一錢,竹筒吸入喉內,日夜三服,即嗽止。

海藻湯【《千金方》,下同】 治咳而下利,胸中痞而短氣,心中時悸,四肢不欲動,手足煩,不欲食,肩背痛,時惡寒。

海藻四兩五味子半夏各半升生姜一兩細辛二兩茯苓六兩杏仁五十枚

右七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一方無五味子、生姜。

白前湯治水咳逆上氣,身體浮腫,短氣脹滿,晝夜倚壁,不得臥,咽中作水雞鳴。

白前紫菀半夏大戟各二兩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一斗,浸一宿,明旦煮取三升,分三服。

百病方治九種氣嗽欲死。

干姜半夏細辛紫菀吳茱萸茯苓蕘花一作芫花甘草甘遂防葵人參烏頭大黃杏仁各五分葶藶二分巴豆去油厚樸白薇各三分五味子遠志前胡菖蒲枳實蜀椒皂莢當歸大戟桂心各半分

右二十八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二丸,日二服,以知為度,不知增之。

百部根湯治嗽不得臥,兩眼突出。

百部根生姜各一斤細辛甘草各一兩貝母五味子白朮各二兩桂心四兩麻黃六兩

右九味(口父)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蜀椒圓治上氣咳嗽甚良。

蜀椒五分烏頭杏仁菖蒲礜石一作礬石豬牙皂莢各一分細辛(艸款)冬花紫菀茸干姜各三分吳茱萸麻黃各四分

右十二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暮臥吞二丸。治二十年久咳,不過二十丸。

通氣圓治久上氣咳嗽,咽中腥臭,氣攪心痛眼痛,耳中嘈嘈,邪毒疰時氣,食不生肌,胸中膈塞,嘔逆多唾,惡心,心下堅滿,飲多食少,惡疰淋痛。

飴糖三升蜀椒二升杏仁一升蜈蚣五節大附子五枚干姜人參各四錢桂心六分烏頭七分天門冬一錢

右十味為末,別治杏仁如脂,稍稍內藥末,千杵烊糖,乃內藥末中,令調和合,如羊棗一枚,日六七、夜三四服,以胸中溫為度。若夢與鬼交通及飲食者,用全蜈蚣。食不消,加杏仁五合。小腹急腰痛,加天門冬、杜仲。有風,加烏頭三枚、附子一枚,立夏后勿加也。有留飲,加葶藶三兩。

咳嗽上氣方

蜀椒桂心海蛤各四兩昆布海藻干姜細辛各六分麥門冬一錢

右八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丸,加至二十丸,日三服。有人風虛中冷,胸中滿,上氣,喉中如吹管聲,吸吸氣上欲咳,服此丸得瘥。

又方治咳嗽胸脅支滿,多唾上氣。

干姜五分礜石烏頭菖蒲各一分細辛黃環各二分(艸款)冬花紫菀杏仁各三分吳茱萸四分蜀椒五合

右十一味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一丸,著牙上咽汁,日五六服,劇者常含不止。一方無礜石、烏頭,有礬石。

射干煎治咳嗽上氣。

生射干(艸款)冬花各三兩紫菀細辛附子桑皮甘草各二分飴糖五兩白蜜竹瀝生姜汁各一升

右十一味,以射干先內白蜜并竹瀝中,煎五六沸去之。口父咀六物,以水一分,合浸一宿,煎七上七下,去滓,乃合飴姜汁煎如餔,服如酸棗一丸,日三。劇者夜二,不止加之,以止為度。一方無生姜汁,有干姜五兩。

杏仁煎治冷嗽上氣,鼻中不利。

杏仁五合五味子(艸款)冬花各三合紫菀干姜各二兩桂心三兩甘草四兩麻黃一斤

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麻黃四升,治諸藥為末,又內膠飴半斤,白蜜一斤,合內汁中,攪令相得,煎如飴,先食,服如半棗許,日三服,不知加之,以知為度。

又方治忽暴咳失聲,語不出。

杏仁另研姜汁砂糖蜜各一升五味子紫菀各三兩通草貝母各四兩桑白皮五兩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內杏仁脂姜汁蜜糖和攪,微火煎取四升,初服三合,日再,夜一,后稍加。

杏仁飲子治暴熱咳。

杏仁四十枚蘇子一升橘皮一兩柴胡四兩

右四味,以水一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常作飲服。

芫花煎治新久欬。

芫花干姜各二兩白蜜二升

右二味為末,內蜜中,令相和,微火煎令如糜,每服如棗核大一枚,日三夜一,以知為度,欲利者多服。深師以治冷飲嗽。又治三十年久嗽者,以水五升,煮芫花,取三升,去滓內姜加蜜,合煎如糜,服之。

(艸款)冬煎治前證。

(艸款)冬花干姜末紫菀各三兩五味子二兩芫花一兩,熬令赤

右五味(口父)咀,先以水一斗,煮三味,取二升半,去滓,內芫花、干姜末,加蜜三升,合投湯中令調,于銅器中,微火煎令如糖,每服半棗許,日三。

又方治三十年咳嗽,或飲或咳,寒氣嗽,雖不同,悉主之。

細辛(艸款)冬花防風紫菀茸各三兩藜蘆蜀椒各二兩

右六味(口父)咀,取藜蘆先著銅器中,次紫菀、次細辛、次(艸款)冬花、次椒,以大棗百枚,間著諸藥,以水一斗二升,微火煮,令汁盡,出棗曝令燥,雞鳴時服半棗,不知,明旦服一枚,以胸中溫溫為度。若強人欲嗽吐者,可小增,服之后吐膿囊裹結,吐后勿冷飲食,咳愈止藥。藥勢靜乃食,不爾令人吐不已。

又方治積年咳嗽,喉中呀聲一發,不得坐臥。

紫菀茸貝母半夏桑根白皮五味子射干百部各五分(艸款)冬花皂莢干姜陳皮去白鬼督郵細辛各四分白石英杏仁各八分蜈蚣二枚

右十六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丸,日再,稍加至二十丸。崔氏無半夏、射干、干姜、陳皮、鬼督郵、細辛、白石英。用麻黃二兩、芫根白皮一兩半,以煮棗湯送下。

(艸款)冬圓治三十年上氣咳嗽,唾膿血,喘息不得臥。

(艸款)冬花干姜蜀椒吳茱萸桂心菖蒲各五分人參茯苓細辛蕘花紫菀甘草桔梗防風芫花皂莢各三分

右十六味為末,如梧子大。酒服三丸,日三服。

又方治前證。

獨活二兩冬花紫菀細辛石斛防風芎藭人參當歸槁本甘草蜀椒白朮半夏天雄菖蒲鍾乳粉桂心麻黃各三兩烏頭芫花附子各一兩桃仁二十枚大棗二十五枚

右二十四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丸,日二服,不止加之。酒漬服亦得。

又方治前證。

(艸款)冬花干姜桂心紫菀各三分杏仁皂莢礜石菖浦烏頭各一分細辛二分蜀椒五合吳茱萸六合

右十二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五丸,日三夜一。二十年嗽,不過五十日愈?;伎人院眸Q上氣,服一劑永瘥。一方無礜石,有礬石。

又方治肺傷,咳唾膿血,腸濇背氣不能食,惡風,目暗(目巟)(目巟),足脛寒冷。

大麥三升白膠生姜各五兩桂心人參紫菀各二兩大棗三十枚干地黃切半升桑白皮切二升芎藭大麻仁飴糖各一升

右十二味,(口父)咀,以水一斗五升,煮大麥,取一斗,去麥下藥,煮取三升,分三服。

竹皮湯治咳逆下血不息。

生竹皮三兩紫菀二兩生地切飴糖各一升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六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百部圓治諸嗽不得氣息,唾膿血。

百部根三兩升麻半兩桂心五味子甘草紫菀干姜各一兩

右七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丸,日三,以止為度。

又方治上氣咳嗽,喘息,喉中有物,唾血。

生姜汁杏仁各二升餳糖白蜜各一升豬膏二合

右五味,先以豬膏煎杏仁,色黃出之,以紙拭令干,搗如膏,合姜汁糖蜜等合煎,令可丸。每服如杏核一枚,日夜六七服,漸漸增加。

鍾乳七星散一名吸散。治寒冷咳嗽,上氣,胸滿,唾膿血。

鍾乳粉礬石(艸款)冬花桂心各等分

右四味,治下篩,作如大豆七聚,七星形,以小筒吸取,酒送下,先食服,日三,不知加之,數試大驗。又云:臨臥并吸服之。

又方治前證。

鍾乳粉細辛(艸款)冬花天雄紫菀茸石膏各等分

右六味,治下篩,取如大豆七聚,如前法吸之,日二,只得食粥,七日嗽愈乃止。若大豆聚不知,少益之,勿太多。

七星散治三十年咳嗽。

(艸款)冬花紫菀茸桑根白皮代赭石細辛伏龍肝各一兩

右六味,治下篩,作七星聚,聚如扁豆者,以竹筒口當藥上,一一吸咽之,令藥入腹中,先食,日三服;至四日復作七星聚,以一臠肉炙令熟,以展轉藥聚上,令藥悉遍肉上,仰臥咀嚼之,細細咽汁,令藥力盡,總咽卻,取瘥止。未瘥復作如初。羊牛鹿肉皆可用,豬肉不可用。

團參飲子【《濟生方》,下同】 治病因抑郁憂思,喜怒饑飽失宜,致臟氣不平,咳嗽膿血,漸成肺痿,憎寒壯熱,羸瘦困頓,將成勞瘵。

人參紫菀茸洗阿膠蛤粉炒百合蒸細辛洗去葉土(艸款)冬花天門冬湯浸去心杏仁去皮尖,炒半夏湯泡七次經霜桑葉五味子各一兩甘草炙,五錢

右(口父)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蓋五大片,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溫服。因氣而咳者,宜加木香??榷傺袩嵴撸由攸S??榷傺泻?,加鍾乳粉。因疲極而咳嗽者,加黃芪。因損咳而唾血者,加沒藥、藕節??榷鴩I逆,腹滿不食,加白朮,仍倍加生姜。欬而小便多者,加益智仁??榷蟊沅缯?,去杏仁,加鍾乳粉??榷娓饽嬲?,加沉香、柑皮煎。

半夏圓治肺臟蘊熱,痰嗽,胸膈塞滿。

(艸舌)蔞子去殼別研半夏湯泡七次,焙末,各一兩

右件和勻,生姜自然汁打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用姜湯送下。

訶子飲治久嗽,語聲不出。

訶子去核杏子泡去皮尖,各一兩通草二錢半

右(口父)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煨生姜切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食后。

百花膏治喘嗽不已,或痰中有血。

(艸款)冬花百合蒸焙

右等分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每服一丸,食后臨臥細嚼,姜湯咽下,噙化,尤佳。

椒紅丸【《中藏經》】 治嗽不止,及補中益氣進食。

小蜀椒揀去目,凈炒過出汗,二兩干山藥附子炮去皮臍,各一兩

右同為細末,以好酒煮淡木瓜和之,再入臼中,杵三五百下,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丸,空心食前鹽湯溫酒任下。泄瀉,米飲下。如喉中痰涎如水雞聲,曉夕不止,一兩服見效。

澤漆湯【《金匱要略》】 治肺咳上氣脈沉者。

澤漆三升,以東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紫參白前生姜各五分半夏半升甘草黃芩人參桂心各三兩

右九味(口父)咀,內澤漆汁中煮取五升,溫服五合,至夜盡。

痰嗽方

白果二十一個,炒黃麻黃去節,三錢(艸款)冬花蘇子制半夏桑白皮蜜炙,各二錢黃芩炒杏仁去皮尖,各一錢半甘草一錢

右,水三鍾,煎二鍾,隨時分作二服,不用姜。

團魚丸【《良方》】 治骨蒸咳嗽潮熱。

團魚一個柴胡前胡貝母去心知母杏仁去皮尖,各五錢

右共煮,待魚熟,去骨甲裙,再煮,食肉飲汁,將藥焙為末,仍以骨甲裙煮汁,和丸梧子大。每空心黃芪湯下三十丸,日二服,服盡,仍治參芪藥調之。

橘皮半夏湯【河間,下同】 治痰壅涎嗽久不已者。常服,養液潤燥,解肌熱,止咳嗽。

陳皮去白五錢半夏湯洗七次,二錢半

右為末,分作二服,每服水一鍾半,生姜十片,同煎至七分,去滓稍熱服。

防己丸治肺不足,喘嗽久不已者,調順氣血,消化痰涎。

防己木香各二錢杏仁三錢

右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煎桑白皮湯下。如大便閉,加葶藶一兩,食后服。

寧神散治一切痰嗽不已,世傳極驗。

御米囊一斤酢炒烏梅四兩

右為末,每服二三錢,沸湯點,常服,食后,日三服。

仙人肢丸治遠年勞嗽,不問寒熱,痰涎喘滿,先服松花膏,下過多,服此藥無不效。

蛤蚧一對,頭尾全用,河水凈洗,文武火酥炙黃色人參沙參元參紫團參丹參白朮牡蠣知母甘草各二兩

右為末,用麻黃十五斤去根、枸杞子三斤,熬成膏,丸如彈子大,磁盒子盛,臨臥煎生姜自然汁化下一丸。小兒量歲數加減。

石膏散治熱嗽喘甚者。

石膏一兩甘草炙,半兩

右為末,每服三錢,新汲水下,或生姜汁蜜調下。

大百勞散治一切勞嗽肌劣,喘息不臥,痰涎不食。

蛤蚧一對,蜜炙鱉甲一個,去裙酢炙甘草炙人參柴胡干姜白茯苓白朮茴香青皮杏仁去皮尖知母貝母陳皮去白官桂附子半夏姜制蒼朮湯浸,各一兩蘇木龍膽草各五錢

右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用生姜三片,棗二枚,烏梅二枚,同煎,空心稍熱服。有汗加小麥二十粒,不用鐵器。

小百勞散治勞喘嗽不已,自汗者。

御米殼不拘多少炒

右為末,每服二錢,入烏梅同煎,水一盞,溫服,食后。有汗加小麥三十粒,同煎溫服。

蘆筒散治男子婦人一切咳嗽喘急。

(艸款)冬花井泉石鵝管石鍾乳石官桂甘草白礬佛耳草各等分

右為末,每服一錢,竹筒子吸吃,日三服,立效。

罌粟神圣散治男子婦人久新日夜咳嗽不止者。

御米殼一兩,蜜炒烏梅肉人參訶子肉葶藶桑白皮各五錢

右為細末,每股二三錢,百沸湯臨臥調下。

水煮金花丸治風痰熱咳嗽,其脈弦,面青,四肢滿悶,便溺秘濇,心多躁怒。

南星半夏生用寒水石燒存性,各一兩天麻五錢雄黃二錢白面三兩

右為細末,滴水為丸,每服五七十丸至百丸,煎漿水沸,下藥,煮令沸浮為度。漉出淡漿水浸,另用生姜湯下,或通圣加半夏及《局方》中川芎丸、防風丸皆可用也。

小黃丸治熱痰咳嗽,脈洪面赤,煩熱心痛,唇口干燥,多笑。

南星半夏俱湯洗,各一兩黃芩一兩半

右為細末,生姜汁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七十丸,食后,姜湯下。及小柴胡湯中加半夏亦可。

白朮丸治痰濕咳嗽,脈緩面黃,肢體沉重,嗜臥,津液不收,腹脹而食不消化,宜之。

南星半夏俱湯洗,各一兩白朮一兩半

右為細末,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生姜湯下。及《局方》中防己丸亦可。

玉粉丸治氣痰咳嗽,脈濇面白,上喘氣促,灑淅惡寒,憂愁不樂,宜服之。

南星陳橘皮半夏俱洗,各一兩

右為細末,薄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生姜湯下,食后。及《局方》中防己丸亦可。玉粉丸加減在后:心下痞,加枳實五錢。身熱甚,加黃連五錢。體重,加茯苓一兩。氣上逆,加苦葶藶五錢。氣促,加人參、桔梗各五錢。浮腫,加(木郁)李仁杏仁各五錢。大便秘,加大黃五錢。寒痰,去橘皮,加官桂。

防風丸治痰嗽胸中氣不清者。枳朮丸亦妙。

防風枳殼去瓤麩炒,各五錢白朮一兩

右為細末,蒸餅為丸,每服五七十丸,生姜湯下。

五味黃芪散【《拔萃方》】 治咳嗽,咯血成勞,眼睛疼痛,四肢困倦,腳膝無力。

麥門冬熟地黃各一錢桔梗黃芪各錢半五味子人參芍藥甘草各五分

右作一服,水二盞,煎八分,食后溫服。

三圣丹【《正傳》】 治久嗽極效。

天南星煨裂,一兩大半夏湯泡七次,二兩甘草生五錢

先以星夏二味,研為細末,用生姜自然汁拌勻,盦作曲,春秋七日、冬十日、夏五日取出,再同甘草共研為細末,別取淡竹瀝一碗,將前藥末用竹瀝拌捏,作餅子焙干,又將竹瀝沃濕,又焙干。如此沃焙十數次,待竹瀝盡為度,研為細末,用白沙蜜,每臨臥抄一匙于口內,噙化下,再用竹瀝漱口咽之。

桑白皮散【《醫林》,下同】 治上焦熱壅,血腥煩,嗽連聲,并氣不得透。

桑白皮炒桔梗川芎防風薄荷黃芩前胡柴胡紫蘇葉赤茯苓枳殼麩炒甘草各等分

右咀,每服七錢,姜三片,棗一枚,煎七分,食遠。

加味枳半夏湯治上焦有熱,咳嗽黃痰,痞滿氣喘。

枳殼半夏桔梗茯苓苦葶藶微炒防己薄荷紫蘇馬兜鈴桑皮炒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右作二服,水盞半,姜三片,煎八分,食遠服。

紫菀膏治肺熱,熱嗽久嗽,身如炙,將成勞。

大黃半兩枇杷葉去毛木通(艸款)冬花紫菀杏仁去皮尖,炒桑白皮炙,各一兩

右為細末,煉蜜丸櫻桃大,夜間噙化三五丸。

平氣散【《三因方》】 治一切咳嗽吐痰,氣塞不利,惡風不能食。

人參白朮川芎當歸紫蘇葉杏仁木瓜茯神各七分五味子肉桂各三分烏藥甘草白芷各五分

右,水二盞,姜三片,煎八分,食后溫服。

蘇子煎治上氣咳嗽。

蘇子生姜汁生地黃汁白蜜杏仁各一升

右將杏仁蘇子搗爛,以二汁澆之,絹絞取汁,又搗又澆,如此絞六七度,則味盡去滓,以蜜和合,置銅器中,于湯上煎之如飴。每服二匙,日三次,夜一二次,病愈即止。

三奇湯【《東垣十書》】 治咳嗽,上氣喘促,胸膈不利。

陳皮去白桔梗青皮紫蘇人參半夏杏仁五味子桑白皮炒,各一錢甘草五分

右水二盞,姜三片,煎一盞,食后服。

杏仁膏【《良方》,下同】 治欬嗽喘急,喉中枯燥如物塞,兼唾血不止。

杏仁去皮尖,炒研真酥各三兩阿膠炒研生姜汁各一合白蜜五合蘇子二兩,微炒研

右和于銀鍋內,慢火熬成膏,每服一匙,不拘時米飲調下。

阿膠散治肺燥咳嗽不已,及唾血。

阿膠炒白芨各二錢天門冬北五味子生地黃人參茯苓各一錢

右作二服,除白芨為細末,余銼,每服水盞半,入蜜二匙,秫米百粒,生姜五片,同煎熟,入白茇末調,食后溫服。

鳳髓湯治咳嗽,大能潤肺。

牛髓一斤,?。ü切校┕侵姓咝尤嗜テぜ?,研如泥山藥炒胡桃仁去皮,另研,各四兩白蜜半斤

右將骨髓白蜜,沙鍋內熬沸,以絹濾去滓,盛磁瓶內,將杏仁等三味入瓶內,以紙密封瓶口,重湯煮日夜,取出冷定,每早晨以白湯化一二匙服。

補肺湯【《拔萃方》】 治勞嗽。

桑白皮熟地黃各錢半人參紫菀黃芪五味子各七分半

右,水二盞,煎八分,入蜜少許,食后服。

黃芪鱉甲散【《醫林》,下同】 治虛勞客熱,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煩熱口燥咽干,日晡潮熱,夜出盜汗,咳嗽痰涎,時帶腥血。

黃芪蜜炙鱉甲酥炙,各錢半柴胡地骨皮生地黃知母各一錢秦艽白茯苓半夏桑白皮人參紫菀茸黃芩甘草桔梗赤芍藥天門冬各五分肉桂三分

右作二服,每服水二盞,姜三片,煎八分,食后服。

蛤蚧散治虛勞,咳嗽咯血,潮熱盜汗,不思飲食。

蛤蚧一對,凈洗酥炙人參百部(艸款)冬花紫菀各半錢貝母黃芪阿膠炒柴胡鱉甲酥炙半夏湯洗杏仁去皮尖肉桂甘草炙,各一兩

右咀,每服五錢,水二盞,姜三片,煎八分,食遠溫服。

溫金散【《良方》,下同】

黃芩甘草人參防風各一錢桑白皮杏仁三七粒,去皮尖茯苓各半兩麥冬二錢半

右將黃芩、甘草、防風、桑皮、杏仁,用米泔水浸一宿,曬干,次入人參、茯苓、麥門冬共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蠟一豆大,煎七分,食后服。

大阿膠丸治肺虛客熱,咳嗽,咯血嘔血。

阿膠炒地黃白茯苓五味山藥各一兩貝母百部柏子仁茯神人參防風麥冬遠志肉丹參各半兩杜仲姜汁炒一錢

右為細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食后,臥時嚼服,白湯下。

四物桔梗湯家抄治干咳嗽,乃火郁痰嗽在肺,必用苦梗以開提之,兼補降火。

當歸身川芎白芍藥熟地黃桔梗黃蘗炒各一錢

右水二盞,煎八分,加竹瀝半盞 ,姜汁一匙,和勻服。

人參紫菀湯秘方治咳嗽痰喘。

烏梅三枚人參紫菀陳皮半夏桔梗杏仁炒各七分罌粟殼蜜炙二錢五味子桑白皮紫蘇薄荷知母甘草炙各五分

右,水二盞,煎八分,食后溫服。

九仙散【丹溪】 治一切欬嗽不已。

人參(艸款)冬花桔梗桑白皮五味子阿膠貝母烏梅各五分御米殼二錢,蜜炙

右,水盞半,姜一片,棗一枚,煎七分,食后服。

三妙湯【《集成》】 治久嗽。

罌粟殼蜜炙,四個烏梅北棗各三枚

右,水二盞,煎八分。

虀湯煎秘方治諸般咳嗽不已。

粟殼烏梅肉陳皮人參木香五味子桔梗杏仁石膏甘草炙,各等分

右,每服八錢,韲水二盞,煎服。

五味子丸【《集成》】 劫欬嗽如神。

五味子五錢生甘草二錢五分五倍子風化硝各一錢

右為末,煉蜜丸芡實大,噙化。

百藥煎【丹溪】 劫嗽立止。

百藥煎訶子荊芥穗各等分

右為末,蜜丸噙化。

法制杏仁河間治一切氣嗽。

杏仁半斤,去皮尖

右童便浸,一日一換,夏一日三換,浸半月,控洗焙干,研極細末。每服一棗大,薄荷湯點蜜,食后調服,數劑全愈。

敗毒散【《局方》】 治痰嗽身熱鼻塞。

柴胡前胡羌活獨活人參茯苓枳殼川芎桔梗各八分甘草四分

右,水二盞,蔥一根,棗一枚,煎八分,不拘時服。

桑皮散【《醫林》】 治上焦熱壅,咳嗽血腥,連聲并氣不得透。

桑皮炒前胡柴胡紫蘇薄荷枳殼桔梗赤茯苓黃芩甘草炙,各等分

右咀,每服七錢,水二盞,煎七分,食遠溫服。

瀉白散 濟生方治肺壅實煩熱,咳嗽喘悶,大便不利。

桔梗甘草桑白皮陳皮半夏杏仁(艸舌)蔞子地骨皮各等分

右咀,每服八錢,水二盞,姜五片,煎八分,食后服。

雙玉散【《易老》】 治痰熱咳嗽喘涌痰涎。

寒水石石膏各等分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人參煎湯調下,食后臨臥服。

大補元煎【《景岳全書》,下同】 治男婦血氣大壞,精神失守,咳嗽危劇等證。

人參少則二三錢,多則一二兩枸杞二三錢熟地少則二三錢,多則二三兩炙甘草一二錢當歸二三錢,泄瀉勿用山茱萸一錢,畏酸吞酸勿用杜仲山藥炒,各二錢

水二鍾,煎七分,溫服。

左歸飲此壯水之劑也,凡命門之陰衰陽勝而咳嗽者,宜此方加減主之。

熟地二三錢或加至一二兩炙甘草一錢山茱萸一二錢,畏酸者少用茯苓一錢半山藥枸杞各二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服。

右歸飲此益火之劑也。凡命門之陽衰陰勝而咳嗽者,宜此方加減主之。

熟地如前山藥炒杜仲姜制枸杞各二錢山茱萸肉一錢甘草炙肉桂各一二錢制附子一二三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左歸丸治真陰腎水不足,不能滋養榮衛,漸至衰弱咳嗽,宜壯水之主,以培左腎之元陰,而精血自充矣。宜此方主之。

熟地八兩山藥炒枸杞山萸菟絲子制鹿膠炒珠,各四兩牛膝好酒洗蒸,三兩,精滑者勿用龜板膠切碎炒珠,四兩,無火者不用

右將熟地蒸爛杵膏,加煉蜜丸桐子大,每食前用滾湯或淡鹽湯下百余丸。如火鑠肺,加百合三兩。

右歸丸治元氣不足,或先天稟衰,或勞傷過度,以致命門火衰,不能生土,而為脾胃虛寒,神疲氣怯,或心跳不寧,或四肢不收,或眼見邪祟,或陽衰無子,咳嗽等證,俱速宜益火之原,以培右腎之元陽,而神氣自強矣。此方主之。

熟地八兩制附子二兩,漸加至五六兩肉桂二兩,漸加至四兩當歸便溏勿用山萸肉炒,各三兩山藥炒枸杞微炒菟絲子制鹿角膠炒珠杜仲姜汁炒,各四兩

右,丸法如前,或丸如彈子大。每嚼服二三丸,以滾白湯送下,其效尤速。

五福飲凡五臟氣虛,虧損咳嗽者,此皆能治之。

人參熟地各隨宜當歸三錢炙甘草一錢白朮炒,一錢半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蚣由迤?。

一陰煎此治水虧火勝之劑,故曰一陰。凡腎水真陰虛損,而脈證多陽,虛火發熱,及陰虛火痰咳嗽等證,皆宜用此加減主之。

生地芍藥麥冬丹參各二錢甘草一錢熟地三五錢牛膝一錢半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加減一陰煎治證如前,而火之甚者,宜用此方。

生地芍藥麥冬各二錢熟地三五錢炙甘草五七分知母地骨皮各一錢

水二鍾,煎服。

四陰煎此保肺清金之劑,故曰四陰。治陰虛勞損,相火熾盛,津液枯竭,咳嗽吐衄多熱等證。

生地二三錢生甘草一錢茯苓一錢半麥冬白芍藥百合沙參各二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服,金水不能相滋而干燥喘嗽者,加熟地三五錢。

金水六君煎治肺腎虛寒,水泛為痰,或年邁陰虛,血氣不足,外受風寒,咳嗽嘔惡,多痰喘急等證,神效。

當歸半夏茯苓各二錢熟地三五錢陳皮一錢半炙甘草一錢

水二鍾,生姜三五七片,煎七八分,食遠溫服。

六安煎治風寒咳嗽,及非風初感,痰滯氣逆等證。

陳皮錢半半夏二三錢杏仁甘草各一錢白芥子五七分,老弱不用茯苓二錢

水一鍾半,加生姜三五七片,煎七分,食遠服。凡外感風邪咳嗽,而寒氣盛者,多不易散,宜加北細辛七八分或一錢。若風邪咳嗽不止而兼肺胃之火者,加黃芩一二錢。甚者再加知母石膏,所用生姜,止用一片。凡寒邪咳嗽痰不利者,加當歸二三錢。老年者尤宜。若氣血不足者,當以金水六君煎,與此參用。

貝母丸消痰清熱,潤肺止咳。

貝母一兩

右為末,用沙糖或蜜和丸龍眼大,或噙化,或嚼服之。若欲劫止久嗽,每貝母一兩,宜加百藥煎、蓬砂、天竺黃各一錢佐之,尤妙。如無百藥煎,即酢炒文蛤一錢亦可,或粟殼亦可酌用。

柴陳煎治傷風兼寒,咳嗽發熱,痞滿多痰等證。

柴胡二三錢陳皮一錢半甘草一錢半夏茯苓各二錢生姜三五七片

水一鍾半,煎七分,食遠溫服。氣逆多嗽者,加杏仁一錢。

六味回陽飲六味回陽飲據《景岳全書》,此方當有制附子。治陰陽將脫咳喘等證。

人參一二兩或數錢熟地黃五錢或一兩炮干姜各二三錢當歸身三錢,泄瀉或動血者,以冬朮代之炙甘草一錢

水二鍾,武火煎七分,溫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麟游县| 贵德县| 晋中市| 德化县| 宿松县| 宁武县| 定州市| 民勤县| 卢氏县| 徐水县| 谢通门县| 通江县| 峨眉山市| 铜陵市| 琼中| 梧州市| 桑植县| 德清县| 板桥市| 太湖县| 镇远县| 乌拉特后旗| 岳普湖县| 汕头市| 清涧县| 高密市| 蓬安县| 萨嘎县| 子长县| 印江| 曲松县| 台州市| 新宁县| 天峨县| 黄冈市| 万源市| 湖南省| 扎赉特旗| 政和县| 新昌县| 闽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