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公主駙馬部藝文一(2)
- 明倫匯編宮闈典公主駙馬部
- (清)陳夢雷
- 3339字
- 2015-12-21 16:35:07
所被枯瘁生光無任歡荷之至謹奉表陳謝以聞
冊信成公主文 孫逖
維開元二十五年歲次丁丑八月癸卯十五日丁巳
皇帝若曰于戲易著于歸詩稱下嫁所以正風化厚
人倫也咨爾信成公主淑慎由衷聰明形外訓以師
氏頗詳環佩之儀修其婦功更習纮綖之藝日征先
近年及有行宜錫徽章俾膺茂典今遣使金紫光祿
大夫兵部尚書兼中書令集賢院學士修國史上柱
國晉國公李林甫副使中大夫守中書侍郎集賢院
學士徐安貞持節禮冊爾其光昭閫德弘長國風無
怠厥心永綏介福可不慎歟
冊昌樂公主文 前人
維開元二十五年歲次丁丑八月癸卯朔二十九日
辛未皇帝若曰于戲好合之禮以正人倫肅雍之德
用成婦道咨爾昌樂公主生知法度性與柔和亟聞
彤史之言頗識采蘋之事素以為絢既閑于內則梅
有其實式遵于下嫁宜膺冊書之命以備車馬之庸
今遣使銀青光祿大夫工部尚書牛仙客副使黃門
侍郎陳希烈持節禮冊爾其欽崇四教承順六姻式
是大邦受茲明命可不慎歟
冊永寧公主文 前人
維開元二十六年歲次戊寅八月丁酉朔二十二日
戊午皇帝若曰于戲人倫式敘以正國風女子有行
將成婦道咨爾永寧公主自幼及長終溫且惠引圖
史為鏡鑒用柔和為粉澤許嫁而笄既遵于彝典備
物之冊宜承于寵命今遣使金紫光祿大夫兵部尚
書兼中書令李林甫副使上柱國徐安貞持節禮冊
爾其謙恭自下淑慎為先無忝公主之教永貽邦媛
之則可不慎歟
冊臨晉公主文 內制
古之帝女下嫁諸侯以正婚姻之大綱昭肅雍之令
德咨爾臨晉公主蹈和成性體順為心頗協生知之
敏更承師氏之訓柔明益著淑慎攸彰兼四教而不
違勤六行而無斁近日云吉嘉禮有期宜穆彝章載
光冊命今遣使某副使某持節禮冊爾其克遵法度
用廣徽猷發明閫德垂范于后可不慎歟
擬公主冊文 劉禹錫
桃李發詠云日連輝禮秩克柔肅雍載美筑館大國
建號名邦乃躅通規用光懿范咨爾長女金枝寵慶
玉質輝奇蘊異體和含章挺秀柔順懿德幽閑可貞
已及初笄言從下嫁主之以同姓叔父配之以貴族
聞人式遵舊儀錫是土宇是用命使某官某持節冊
命爾為某公主于戲何彼秾矣詩之國風蓋美王姬
能成婦道爾其克念以敬所從無忝休命不其猗歟
皇第七女封公主制 元稹
門下長女等抱子弄孫之榮貴賤之大理也朕以四
海奉皇太后于南宮問安之時諸女侍側螽斯之慶
上慰慈顏鸤鳩之仁內懷均養雖秾華尚少出閣未
期而湯沐先施分封有據宜加美號以表令儀可依
前件主者施行
皇第十二妹等四人各封長公主制
白居易
古者帝子下嫁必使王公主焉近代或有未笄年而
賜湯沐者亦加公主之號以寵重之第十二妹等先
皇帝之子也比朕之子宜加等焉故當幼年各封善
地咸命為長公主未及厘降先開邑封所以慰太后
慈念之心表先帝肅雍之訓亦欲使吾孝理之道敦
睦之風自骨肉間以及天下可依前件
封盛唐公主制 蔣伸
門下展親外館則必待年廣愛中闈宜光啟邑第七
女祥開銀漢秀發金枝孝敬生知柔閑早稟克奉姆
師之訓每遵詩禮之文法度自持秾華益茂爰申彝
典載錫嘉名俾承湯沐之封式是邦家之慶可封盛
唐公主備禮冊命
賜太和公主書 李德裕
敕姑遠嫁絕域二十余年跋履險難離此故土朕每
念于此良用惘然恭惟太皇太后春色已高慈愛頗
厚比者望姑朝謁再敘悲歡倏已歲暮寂無音耗想
姑見舊國之城邑能不銷魂望漢將之旌旗必嘗流
涕今朔風既至霰雪已零絕塞蕭條固難久處旃墻
罽幕何以御冬膻肉酪漿且非適口朕俯臨萬子
育群生一物未安終食三嘆況姑累年漂泊何日忘
懷想姑高明必自懸鑒姑承宗廟之余慶為王室之
懿親先朝割愛降婚義寧家國謂回鶻必能御侮安
靜塞垣使邊人子孫不見兵革昔射雕者不敢西向
畏軒轅之臺今回鶻所為甚不循理蕃渾是朕之百
姓牛羊亦國家所有昔依漢地遂致蕃孳回鶻托以
私讎恣為侵掠每馬首南向姑得不畏高祖太宗之
威靈欲侵擾邊疆豈不思太皇太后之慈愛為其國
母足得指揮若回鶻不能稟命則是棄絕姻好今日
之后不得以姑為詞若將恃我為親稟姑教令則須
便自戢斂以繼舊歡想姑以朕此書諭彼將相令其
知分不更徇非塞外祁寒且無絲纊朕每御裘服則
思彼未授衣豈可以回鶻诪張遂忘親愛今寄冬衣
若干事具如別錄
為裴駙馬讓官與父表 闕名
臣某言臣聞善則歸君臣之報主功推于父子所榮
親臣本愚賤幸承門閥擢自弱齡得尚公主耀宗榮
黨今已十七年成名效能曾未之有得是以昧死旒
扆陳情控告臣某臣聞情隱而言不吐者事君之罪
人心孝而跡未行者事親之逆子臣擢自泥滓起登
上第受國之寵負親之恩情所隱而言未吐者敢奏
于今日臣門閥少薄冒因遺緒父叔昆弟忝列朝班
唯臣一身特拜都尉然駙馬之位因大所封寺卿之
階何功受賞富過祖宗榮過棠棣無德而錄將何以
堪臣父正議大夫前太子少詹事臣居士夙預周行
早規陳力頃以天波溥洽許順懸車然朝命先沾已
三十載累年效職復十數遷金紫末階爰從致仕桑
榆尚早實愿榮班臣亦何人獨多勛賞臣聞父子罪
不相及而官獨逾于父雖爵因天假不限高卑而官
入私門自多伊愧每用責躬晨省靦惡朝端臣子之
情祗所不忍伏乞以臣在身三品并見在進讓臣父
本品降賜于臣貴得秩祿相次承寵朝聞夕死實所
甘心伏愿陛下容臣恭讓允臣愚懇非直圣朝高孝
理之風抑亦微臣盡為子之道
封皇第九女福安公主制 宋歐陽修
朕稽有國之彝章著皇女之稱謂取其主以同姓所
以見王體之尊必也錫之美名所以彰禮命之寵載
涓吉日敷告在庭皇第九女岐嶷之姿有生知之異
稟柔順之質得天地之自然方嚴保傅之規以養肅
雍之德俾遵舊典褒以徽章嘉乃妙齡盛哉儀服考
僉言而惟允非予意之敢私于戲隆仁恩以厚親茲
惟教愛習圖史而循法繄乃夙成祗若訓言往膺渙
渥
兗國公主降沂國公主制 范鎮
陳服車之等所以見王姬之尊啟脂澤之封所以昭
帝女之寵茲惟親愛之攸屬時乃風化之所關茍不
能安諧干厥家則何以觀示于流俗兗國公主生而
甚惠朕所鍾憐故于外家之近親以求副車之善配
而保傅無狀閨門失歡歷年于茲生事弗順達于聞
聽深所駭驚雖然恩義之常人所難斷至于賞罰之
際朕安敢私宜告大庭降從下國于戲惟肅雍以成
美德惟柔順以輯令名乃其恪思庶永來福
祁國長公主進封衛國長公主制
司馬光
帝妹中行易象贊其元吉上姬下嫁召南美其肅雍
命服亞正后之尊主禮用上公之貴寵光之盛誰昔
而然矧同氣之至親推異數而何愛沂國長公主席
靈長之緒承浚哲之祥稟乾坤之粹和鍾日月之明
潤淵懿可度柔嘉有章志女功而忘勞承師教而不
倦今王笄在首厭翟戒涂方結帨于皇家將執笄于
士族宜疏沫土之邑俾適富平之孫庸展茂恩誕孚
醲化于戲琴瑟靜好式昭和樂之音雷風順承是為
常久之道勿以夫家之平素有虧婦德之聽從祗服
訓辭永綏福履
皇長女德寧公主進封徐國公主制
王珪
周美王姬之華下王后之一等漢推帝女之寵主同
姓之諸公故至愛形而九族歡內則正而四海順乃
眷公宮之懿適從世閥之逑宜合丕彝用孚群德皇
長女德寧公主仙支襲慶邦媛流徽鍾天性之深慈
躬女圖之茂矩幼而勤組訓之習亦既飭婦事之修
長則有室家之歸將以經人倫之始維衿鞶之有命
維車馬之有行卜仲冬之嘉辰祉大易之元吉瓊華
在著已戒齊風之醨粉水疏園莫如徐國之樂侈燕
謀于皇裔充美化于民閭顯錫徽章大旌柔度于戲
前唐家之制盥饋不可以闕供近稽仁廟之撫冠
服仍從于少損蓋肅雍者賢之檢儉約者古之師其
體至懷自膺長譽
皇故第十三女追封楚國公主制
王安石
敕先王制禮有卑尊疏戚之宜惟至親得以致悼痛
之恩唯至貴得以極褒崇之意皇故第十三女方在
襁褓尚其有成位號未正奄與物化蓋王姬之車服
下后一等而不視其夫情文之隆于是為稱則雖夭
閼其可弭忘追命啟封胙之全楚以終天性之愛且
慰幽穸之靈焉
賀魏國大長公主禮成表 前人
臣某言伏以明告治庭寵頒恩冊家邦之慶海宇以
欣
中
賀
恭惟皇帝陛下荷天閎休若古丕式自禰率
而尊祖備極靈承謂姊親而先姑特加徽數改錫厥
壤增衷所生大號已孚庶言惟允臣久尸榮祿竊睹
盛儀臚傳雖異于九賓率舞尚同于百獸
賀冀國大長公主出降表 前人
慶事備成恩紀隆洽有榮中外之觀厥孚邦國之休
中
賀
蓋聞勿恤于有家以祉而歸吉禮儀卒獲風化
所原不有在躬之清明其能由內而成熾恭惟皇帝
陛下道光覆照教始親成篤念祖之至情致先姑之
美義庶言無間徽典有加臣叨昧殊憐衰瘝遠屏親
值榮懷之日用忘呼舞之勞
賀魯國大長公主出降表 前人
臣某言伏睹進奏院報魯國大長公主出降者占囗
聘夢祥實發于先朝奠雁告期禮甫成于外館
中
賀
臣聞親成經五禮之始睦囗貫六行之中善與物昌
慶惟時賴恭惟皇帝陛下齊家而國治睦族而民雍
恩隆天屬之尊禮重王姬之降慎所選尚燕及文母
之慈厚于送歸追成穆考之孝臣叨陪興運獲睹盛
儀雖句臚中絕于九賓然呼舞外均于百獸
駙馬都尉張敦禮節度觀察留后制
蘇軾
敕軒冕之來德量為稱外無克詘之容可以觀德內
若固有之安可以言量具官張敦禮少以經術秀于
士林雖緣姻戚之選不失儒素之行日奉朝請既抱
才而未試坐閱歲月亦久次而當遷進居兩使之間
增重諸倩之遇益勵士節以為國華
皇女進封同壽公主賀皇帝表 文天祥
干見大人道夙隆于干體巽為長女命爰寵于巽申
喜溢宮庭歡騰海宇竊惟興君之際必有積善之余
播在正風則曰王姬之美陳于小雅是為女子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