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5章 烏桓鮮卑列傳(22)

  • 后漢書
  • 范曄
  • 4755字
  • 2015-12-20 17:33:51

凡縣主蠻夷曰道。公主所食湯沐曰邑??h萬戶以上為令,不滿為長。侯國為相。皆秦制也。丞各一人。尉大縣二人,小縣一人。本注曰:丞署文書。典知倉獄。尉主盜賊。凡有賊發,主名不立,則推索行尋,案察奸宄,以起端緒。各署諸曹掾史。本注曰:諸曹略如郡員,五官為廷掾,監鄉五部,春夏為勸農掾,秋冬為制度掾。

鄉置有秩、三老、游徼。本注曰:有秩,郡所署,秩百石,掌一鄉人;其鄉小者,縣置嗇夫一人。皆主知民善惡,為役先后,知民貧富,為賦多少,平其差品。三老掌教化。凡有孝子順孫,貞女義婦,讓財救患,及學士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門,以興善行。游徼掌徼循,禁司奸盜。又有鄉佐,屬鄉,主民收賦稅。

亭有亭長,以禁盜賊。本注曰:亭長,主求捕盜賊,承望都尉。

里有里魁,民有什伍,善惡以告。本注曰:里魁掌一里百家。什主十家,伍主五家,以相檢察。民有善事惡事,以告監官。

邊縣有障塞尉。本注曰:掌禁備羌夷犯塞。其郡有鹽官、鐵官、工官、都水官者,隨事廣狹置令、長及丞,秩次皆如縣、道,無分士,給均本吏。本注曰:凡郡縣出鹽多者置鹽官,主鹽稅。出鐵多者置鐵官,主鼓鑄。有工多者置工官,主工稅物。有水池及魚利多者置水官,主平水收漁稅。在所諸縣均差吏更給之。置吏隨事,不具縣員。

使匈奴中郎將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主護南單于。置從事二人,有事隨事增之,掾隨事為員。護羌、烏桓校尉所置亦然。

護烏桓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主烏桓胡。

護羌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主西羌。

皇子封王,其郡為國,每置傅一人,相一人,皆二千石。本注曰:傅主導王以善,禮如師,不臣也。相如太守。其長史,如郡丞。

漢初立諸王,因項羽所立諸王之制,地既廣大,且至千里。又其官職,傅為太傅,相為丞相,又有御史大夫及諸卿,皆秩二千石,百官皆如朝廷。國家唯為置丞相,其御史大夫以下皆自置之。至景帝時,吳、楚七國恃其國大,遂以作亂,幾危漢室。及其誅滅,景帝懲之,遂令諸王不得治民,令內史主治民,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武帝改漢內史、中尉、郎中令之名,而王國如故,員職皆朝廷為署,不得自置。至成帝省內史治民,更令相治民,太傅但曰傅。

中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職如郡都尉,主盜賊。郎中令一人,仆一人,皆千石。本注曰:郎中令掌王大夫、郎中宿衛,官如光祿勛。自省少府,職皆并焉。仆主車及馭,如太仆。本曰太仆,比二千石,武帝改,但曰仆,又皆減其秩。治書,比六百石。本注曰:治書本尚書更名。大夫,比六百石。本注曰:無員。掌奉王使至京都,奉璧賀正月,及使諸國。本皆持節,后去節。謁者,比四百石。本注曰:掌冠長冠。本員十六人,后減。禮樂長。本注曰:主樂人。衛士長。本注曰:主衛士。醫工長。本注曰:主醫藥。永巷長。本注曰:宦者,主宮中婢使。祠祀長。本注曰:主祠祀。皆比四百石。郎中,二百石。本注曰:無員。

衛公、宋公。本注曰:建武二年,封周后姬常為周承休公;五年,封殷后孔安為殷紹嘉公。十三年,改常為衛公,安為宋公,以為漢賓,在三公上。

列侯,所食縣為侯國。本注曰:承秦爵二十等,為徹侯,金印紫綬,以賞有功。功大者食縣,小者食鄉、亭,得臣其所食吏民。后避武帝諱,為列侯。武帝元朔二年,令諸王得推恩分眾子土,國家為封,亦為列侯。舊列侯奉朝請在長安者,位次三公。中興以來,唯以功德賜位特進者,次軍騎將軍;賜位朝侯,次五校尉;賜位侍祠侯,次大夫。其余以胏附及公主子孫奉墳墓于京都者,亦隨時見會,位在博士、議郎下。

諸王封者受茅土,歸以立社稷,禮也。列土、特進、朝侯賀正月執璧云。

每國置相一人,其秩各如本縣。本注曰:主治民,如令、長,不臣也。但納租于侯,以戶數為限。其家臣,置家丞、庶子各一人。本注曰:主侍侯,使理家事。列侯舊有行人、洗馬、門大夫,凡五官。中興以來,食邑千戶已上置家丞、庶子各一人,不滿千戶不置家丞,又悉省行人、洗馬、門大夫。

關內侯,承秦賜爵十九等,為關內侯,無土,寄食在所縣,民租多少,各有戶數為限。

四夷國王,率眾王,歸義侯,邑君,邑長,皆有丞,比郡、縣。

百官受奉例:大將軍、三公奉,月三百五十斛。中二千石奉,月百八十斛。二千石奉,月百二十斛。比二千石奉,月百斛。千石奉,月八十斛。六百石奉,月七十斛。比六百石奉,月五十斛。四百石奉,月四十五斛。比四百石奉,月四十斛。三百石奉,月四十斛。比三百石奉,月三十七斛。二百石奉,月三十斛。比二百石奉,月二十七斛。一百石奉,月十六斛。斗食奉,月十一斛。佐史奉,月八斛。凡諸受奉,皆半錢半谷。

贊曰:帝道淵默,冢帥修德。寡以御眾,分職乃克。不置不監,無驕無忒。程是師徒,寧民康國。

志第二十九 輿服上

玉輅 乘輿 金根 安車 立車 耕車 戎車 獵車

輟車 青蓋車 綠車 皂蓋車 夫人安車 大駕 法駕 小駕

輕車 大使車 小使車 載車 導從卒 車馬飾

《書》曰:“明試以功,車服以庸。”言昔者圣人興天下之大利,除天下之大害,躬親其事,身履其勤,憂之勞之,不避寒暑,使天下之民物,各得安其性命,無夭昏暴陵之災。是以天下之民,敬而愛之,若親父母;則而養之,若仰日月。夫愛之者欲其長久,不憚力役,相與起作宮室,上棟下宇,以雍覆之,欲其長久也;敬之者欲其尊嚴,不憚勞煩,相與起作輿輪旌旗章表,以尊嚴之。斯愛之至,敬之極也。茍心愛敬,雖報之至,情由未盡?;驓⑸硪詾橹M其情也;弈世以祀之,明其功也。是以流光與天地比長。后世圣人,知恤民之憂思深大者,必饗其樂;勤仁毓物使不夭折者,必受其福。故為之制禮以節之,使夫上仁繼天統物,不伐其功,民物安逸,若道自然,莫知所謝。《老子》曰:“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此之謂也。

夫禮服之興也,所以報功章德,尊仁尚賢。故禮尊尊貴貴,不得相逾,所以為禮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順禮也。順則上下有序,德薄者退,德盛者縟。故圣人處乎天子之位,服玉藻邃延,日月升龍,山車金根飾,黃屋左纛,所以副其德,章其功也。賢仁佐圣,封國受民,黼黻文繡,降龍路車,所以顯其仁,光其能也。及其季末,圣人不得其位,賢者隱伏,是以天子微弱,諸侯脅矣。于此相貴以等,相讟以貨,相賂以利,天下之禮亂矣。至周夷王下堂而迎諸侯,此天子失禮,微弱之始也。自是諸侯宮縣樂食,祭以白牡,擊玉磬,朱干設钖,冕而儛《大武》。大夫臺門旅樹反坫,繡黼丹朱中衣,鏤簋朱纮,此大夫之僣諸侯禮也?!对姟反獭氨思褐?,不稱其服”,傷其敗化。《易》譏“負且乘,致寇至”,言小人乘君子器,盜思奪之矣。自是禮制大亂,兵革并作;上下無法,諸侯陪臣,山{次呆}藻棁。降及戰國,奢僣益熾,削滅禮籍,蓋惡有害己之語。競修奇麗之服,飾以輿馬,文羪玉纓,象鑣金鞍,以相夸上。爭錐刀之利,殺人若刈草然,其宗祀亦旋夷滅。榮利在己,雖死不悔。及秦并天下,攬其輿服,上選以供御,其次以錫百官。漢興,文學既缺,時亦草創,承秦之制,后稍改定,參稽《六經》,近于雅正??鬃釉唬骸捌浠蚶^周者,行夏之正,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惫首遁浄分谄?,以觀古今損益之義云。

上古圣人,見轉蓬始知為輪。輪行可載,因物知生,復為之輿。輿輪相乘,流運罔極,任重致遠,天下獲其利。后世圣人觀于天,視斗周旋,魁方杓曲,以攜龍、角為帝車,于是乃曲其辀,乘牛駕馬,登險赴難,周覽八極。故《易·震》乘《乾》,謂之《大壯》,言器莫能有上之者也。自是以來,世加其飾。至奚仲為夏車正,建其斿旐,尊卑上下,各有等級。周室大備,官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一器而群工致巧者,車最多,是故具物以時,六材皆良。輿方法地,蓋圓象天;三十輻以象日月;蓋弓二十八以象列星;龍旂九斿,七仞齊軫,以象大火;鳥旟七斿,五仞齊較,以象鶉火;熊旗六斿,五仞齊肩,以象參、伐;龜旐四斿,四仞齊首,以象營室;弧旌枉矢,以象弧也:此諸侯以下之所建者也。

天子玉路,以玉為飾,钖樊纓十有再就,建太常,十有二斿,九仞曳地,日月升龍,象天明也。夷王以下,周室衰弱,諸侯大路。秦并天下,閱三代之禮,或曰殷瑞山車,金根之色。漢承秦制,御為乘輿,所謂孔子乘殷之路者也。

乘輿、金根、安車、立車,輪皆朱班重牙,貳轂兩轄,金薄繆龍,為輿倚較,文虎伏軾,龍首銜軛,左右吉陽筩,鸞雀立衡,文畫辀,羽蓋華蚤,建大旂,十有二斿,畫日月升龍,駕六馬,象鑣鏤钖,金方鈓,插翟尾,朱兼樊纓,赤羪易茸,金就十有二,左纛以氂牛尾為之,在左騱馬軛上,大如斗,是為德車。五時車,安、立亦皆如之。各如方色,馬亦如之。白馬者,朱其髦尾為朱魆云。所御駕六,余皆駕四,后從為副車。

耕車,其飾皆如之。有三蓋。一曰芝車,置耒耜之箙,上親耕所乘也。

戎車,其飾皆如之。蕃以矛麾金鼓羽析幢翳,胄甲弩之箙。

獵車,其飾皆如之。重輞縵輪,繆龍繞之。一曰豬車,親校獵乘之。

太皇太后、皇太后法駕,皆御金根,加交絡帳裳。非法駕,則乘紫羪輟車。云文畫辀,黃金涂五末,蓋蚤。左右騱,駕三馬。長公主赤羪輟車。大貴人、貴人、公主、王妃、封君油畫輟車。大貴人加節畫辀。皆右騱而已。

皇太子、皇子皆安車,朱班輪,青蓋,金華蚤,黑文,畫辬文辀,金涂五末。皇子為王,錫以乘之,故曰王青蓋車?;蕦O則綠車以從。皆左右騱,駕三。公、列侯安車,朱班輪,倚鹿較,伏熊軾,皂繒蓋,黑辬,右輫。

中二千石、二千石皆皂蓋,朱兩辬。其千石、六百石,朱左辬。辬長六尺,下屈廣八寸,上業廣尺二寸,九文,十二初,后謙一寸,若月初生,示不敢自滿也。景帝中元五年,始詔六百石以上施車辬,得銅五末,軛有吉陽筩。中二千石以上右騱,三百石以上皂布蓋,千石以上皂繒覆蓋,二百石以下白布蓋,皆有四維杠衣。賈人不得乘馬車。除吏赤畫杠,其余皆青云。

公、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會朝若蠶,各乘其夫之安車,右騱,加交絡帷裳,皆皂。非公會,不得乘朝車,得乘漆布輜輟車,銅五末。

乘輿大駕,公卿奉引,太仆御,大將軍參乘。屬車八十一乘,備千乘萬騎。西都行祠天郊,甘泉備之。官有其注,名曰甘泉鹵簿。東都唯大行乃大駕。大駕,太仆校駕;法駕,黃門令校駕。

乘輿法駕,公卿不在鹵簿中。河南尹、執金吾、雒陽令奉引,奉車郎御,侍中參乘。屬車三十六乘。前驅有九斿云罕,鳳皇戟,皮軒鸞旗,皆大夫載。鸞旗者,編羽旄,列系幢旁。民或謂之雞翹,非也。后有金鉦黃鉞,黃門鼓車。

古者諸侯貳車九乘。秦滅九國,兼其車服,故大駕屬車八十一乘,法駕半之。屬車皆皂蓋赤里,朱辬,戈矛弩{服},尚書、御史所載。最后一車懸豹尾,豹尾以前比省中。

行祠天郊以法駕,祠地、明堂省什三,祠宗廟尤省,謂之小駕。每出,太仆奉駕上鹵簿,中常侍、小黃門副;尚書主者,郎令史副;侍御史,蘭臺令史副。皆執注,以督整車騎,謂之護駕。春秋上陵,尤省于小駕,直事尚書一人從,其余令以下,皆先行后罷。

輕車,古之戰車也。洞朱輪輿,不巾不蓋,建矛戟幢麾,輒弩服。藏在武庫。大駕、法駕出,射聲校尉、司馬吏士載,以次屬車,在鹵簿中。諸車有矛戟,其飾幡斿旗幟皆五采,制度從《周禮》。吳、孫《兵法》云:“有巾有蓋,謂之武剛車?!蔽鋭傑囌?,為先驅。又為屬車輕車,為后殿焉。

大使車,立乘,駕駟,赤帷。持節者,重導從:賊曹車、斧車、督車、功曹車皆兩;大車,伍伯璮弩十二人;辟車四人;從車四乘。無節,單導從,減半。

小使車,不立乘,有騱,赤屏泥油,重絳帷。導無斧車。

近小使車,蘭輿赤轂,白蓋赤帷。從騶騎四十人。此謂追捕考案,有所敕取者之所乘也。

諸使車皆朱班輪,四輻,赤衡軛。其送葬,白堊已下,灑車而后還。公、卿、中二千石、二千石,郊廟、明堂、祠陵,法出,皆大車,立乘、駕駟。他出,乘安車。

大行載車,其飾如金根車,加施組連璧交絡四角,金龍首銜璧,垂五采,析羽流蘇前后,云氣畫帷裳,文畫曲辬,長懸車等。太仆御,駕六布施馬。布施馬者,淳白駱馬也,以黑藥灼其身為虎文。既下,馬斥賣,車藏城北秘宮,皆不得入城門。當用,太仆考工乃內飾治,禮吉兇不相干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信县| 安图县| 儋州市| 延安市| 毕节市| 西丰县| 楚雄市| 望城县| 拉萨市| 奉化市| 德阳市| 怀来县| 竹北市| 来宾市| 武夷山市| 溆浦县| 玉溪市| 鄂尔多斯市| 宜兰县| 黑龙江省| 剑阁县| 桑日县| 盐源县| 无锡市| 屏南县| 和龙市| 都匀市| 海兴县| 邳州市| 大名县| 霍林郭勒市| 洛阳市| 喀什市| 灵璧县| 年辖:市辖区| 景宁| 哈密市| 平泉县| 闵行区| 岳普湖县| 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