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出關與畢侍郎[1]箋

自渡風陵[2],易車而騎,朝發蒲坂[3],夕宿鹽池[4],陰云蔽虧,時雨凌厲[5]。自河以東,與關內稍異[6]。土逼若衖,涂危入棧[7]。原林黯慘,疑披谷口之霧[8];衢歌哀怨,恍聆山陰之笛[9]。

日在西隅,始展黃君仲則殯于運城西寺[10],見其遺棺七尺,枕書滿篋[11],撫其吟案,則阿妳之遺箋尚存[12];披其繐帷,則城東之小史既去[13]。蓋相如病肺,經月而難痊[14];昌谷嘔心,臨終而始悔者也[15]。猶復丹鍋狼藉[16],幾案紛披[17],手不能書,畫之以指。此則杜鵑欲化,猶振哀音[18],鷙鳥將亡,冀留勁羽[19],遺棄一世之務,留連身后之名者也。

伏念明公主則為營薄宦[20],死則為恤衰親,復發德音[21],欲梓遺集[22]。一士之成,玉成終始[23],聞之者動容,受之者淪髓[24]。冀其游岱之魂[25],感恩而西顧;返洛之旐[26],銜酸而東指[27]。又況龔生竟夭,尚有故人[28];元伯雖亡,不無死友[29]。他日傳公風義[30],勉其遺孤,風茲來祀[31],亦盛事也。

今謹上其詩及樂府共四大冊。此君平生與亮吉雅故[32],惟持論不同,嘗戲謂亮吉曰:“予不幸早死,集經君訂定,必乖余之旨趣矣[33]。”省其遺言,為之墮淚。今不敢輒加朱墨[34],皆封送閣下,暨與述庵廉使[35]、東友侍讀[36],共刪定之。即其所就,已有可傳,方乎古人,無愧作者。惟稿草皆其手寫,別無副本,梓后尚望付其遺孤,以為手澤耳[37]。亮吉十九日已抵潼關,馬上率啟,不宣[38]。

注釋:

[1]畢侍郎:畢沅,字纕蘅,一字秋帆,自號靈巖山人,江蘇鎮洋(今太倉)人。乾隆時進士,官至湖廣總督。著有《經淵堂詩文集》等。

[2]風陵:地名,又稱風陵渡,在今山西永濟南河北岸。

[3]蒲坂:古地名,相傳是舜的都城。故址在今山西永濟城東南。

[4]鹽池:今山西永濟北部的一個咸水湖。

[5]蔽虧:指日光被陰云掩蔽。凌厲:猛烈貌。

[6]自河以東:黃河以東,指山西。關內:潼關以內,指陜西。

[7]土逼若衖(xiàng巷):道路兩旁黃土逼近像街巷一樣。衖,同“巷”。涂危入棧:路途高危如同棧道。涂,同“途”。

[8]原林:原野森林。黯慘:暗淡。披:遮被。谷口:古地名,在今陜西醴泉東北,傳說為黃帝升仙處。

[9]衢(qú渠)歌:里巷歌謠。衢,大路。聆:聽。山陰之笛:向秀與嵇康友善,嵇康被殺后,向秀經過嵇康山陰舊居,聞“鄰人有吹笛者,發聲廖亮,追思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嘆”,于是作《思舊賦》。后世用為懷念舊友的典故。

[10]展:省視。黃仲則:黃景仁,字漢鏞,又字仲則,生于乾十四年(1794),江蘇武進(常州)人少孤貧,聰穎好學,頗有詩名,一生困苦,乾隆四十八年(1783)死去,年僅三十四歲。著有《兩當集》。殯所,停放靈柩之處。

[11]篋(qiè切)小箱子。

[12]阿妳:母親。《廣韻》:“楚人呼母曰妳”。

[13]披:打開。繐(suì歲)帷:靈賬。繐,細疏布。小史:小吏,指黃仲則。去:逝去。

[14]想如病肺:據《史記》載,司馬相如“常有消渴疾。”消渴疾,如糧尿病,古人誤以為肺病。

[15]昌谷:唐朝詩人李賀家在福昌(今河南宜陽)之昌谷,因以指李賀。臨終而始悔:傳說李賀作詩刻苦,其母說,“是兒要嘔出心乃已耳”。李賀將死時,“忽晝見一緋衣人,駕赤虬,持一版書召長吉(李賀之字)。長吉下榻叩頭,言阿妳老且病,賀不愿去。”(見《新唐書囗·李賀傳》、《李長吉小傳》)

[16]丹鉛:丹砂與鉛粉,古人較點書籍用之。狼藉:散亂。

[17]幾案紛披:書案上物品雜亂。

[18]杜鵑欲化:據《寰宇記》:蜀王杜宇,號望帝,死后化為杜鵑。這兩句是說黃仲則臨死時還在整理自己的詩稿。

[19]鷙鳥:猛禽。冀:希望。這兩句是說黃仲則臨死時希望把自己的優秀詩篇傳留后世。

[20]明公:古明對尊貴者的敬稱,此指畢沅。為營薄宦:幫助黃仲則捐納小官。洪亮吉《黃君行狀》云:“亮吉游西安,君繼至。今陜西巡撫畢公沅奇君才,厚資之。遂以乾隆四十一年上東巡召試二等,在武英殿書簽,例得主簿,入資為縣丞。”畢沅曾出資幫助黃仲則捐官。

[21]德音:有德者的語官。

[22]欲梓遺集:準備刻板印行黃仲則的遺集。

[23]玉成:成全。

[24]論髓:即淪肌浹髓,比喻感受之深。《朱子全書論語》:“今須且將此一段反復思量,渙然冰釋,怡然順理,使自會淪仙浹髓。”

[25]游岱之魂:古人迷信,說人死后靈魂歸于泰山。郭茂倩《樂府詩集》引《樂府解題》云:“《泰山吟》,言人死精魂歸于泰山。”

[26]旐(zhào照):畫龍蛇的旗,此指出喪時的靈旌。

[27]銜酸:含著悲痛。東指:黃仲則故鄉在江蘇常州,靈柩經洛陽向東遠去。

[28]“龔生”二句:《漢書龔勝傳》載,龔勝死,年七十九,“有老父來吊,哭甚哀。既而曰:‘嗟乎!熏以香自燒,膏以明自銷;龔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遂趨而出,莫知其誰。夭,亡。

[29]“元伯”二句:《后漢書范式傳》:范式,字世卿,與張劭(字元伯)友善。張劭臨死嘆曰:“恨不見吾死友。”尋卒。范式忽夢見元伯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當以爾時葬,永歸黃泉,子未我忘,豈能相及!”式馳往赴之。未及到,喪已發。而柩不肯進。移時,見有素車白馬,哭號而來。元伯母曰:“是必范巨卿也。”式因執紼而引,柩于是乃前。

[30]風義:高風厚誼。

[31]風茲來祀:即勸勉后人。風“同諷”,勸。

[32]雅故:老友。

[33]乖:背離。

[34]朱墨:指評選:古人讀書時常用朱墨評點,因稱評選為朱墨。

[35]暨(jì即):及。述庵:王昶,字德甫,號述庵。江蘇青浦(今屬上海市)人。乾隆進士,官至刑部左侍郎。著有《春融堂詩文集》、《金石粹編》等。廉使:即按察使,王昶時為陜西按察使。

[36]東友:嚴長明,字東友,江寧人,乾隆時以諸生獻賦行在,召試賜舉人,累官內閣侍讀。著有《歸求草堂詩文集》。

[37]手澤:先人所遺器物或物跡。《禮記玉藻》:“父沒而不能讀父之書,手澤存焉耳。”疏:“謂其書有父平生所持手之潤澤存在焉,故不忍讀也。”

[38]率啟:草率地稟告。不宣:不盡,即書不盡意的意思,舊書信的結尾詞,有時用“不備”、“不具”。清王士禎《香祖筆記》:“宋人書問,尊與卑曰不具,以卑上尊曰不備,朋友交馳曰不宣。”

譯文:

自從過了風陵渡,改乘車為騎馬,早晨從蒲坂出發,傍晚在鹽池住宿。陰云遮日,時雨猛急。從黃河以東進入山西地區,與潼關以內形勢就稍有不同,地勢狹窄象街巷,道路艱險如走棧道。原野森林顯得暗淡凄涼,好似蒙上一層遮住谷口的迷霧;耳聞哀傷幽怨的歌謠,恍惚聽到引起向秀感慨的山陽笛聲。

太陽西沉之際,我才抵達運城西寺省視黃君仲則的棺柩,看到他的七尺遺棺,滿篋的書籍。我按著他的書桌,發現他寫給阿母的遺書還在;披開靈帳,那個從故鄉帶來的侍僮已經離去。他生前如同司馬相如患消渴病,長年累月難以痊愈;又象李昌谷苦吟嘔心,到了臨終的時候才感到后悔。還有那些經過他校讀過的書籍,散亂地堆放在書桌上,到了不能動手書寫的時候,他還用手指在書上畫著。這正象杜鵑臨死,還在拚力哀叫;鷙鳥將亡,還希望留下強勁的翅膀;這就是丟棄一生事業,留戀身后名聲的人呀。

我想念尊貴的大人,您在黃仲則生前為他出錢捐官,死后還要周濟他那衰老的母親。您還表達了有德長者之音,要刊刻他的遺著。一個寒士的生前身后,能這樣善始善終地關懷備至,聽到這種高尚行為的人都會受感動,而受到您恩澤沾溉的人更會刻骨銘心。想來歸于泰山的精魂,會向西眺望以表示感恩;送遺骸返回洛浦銘旌招展的行列,飽含滿腹辛酸向東進發。況且龔勝逝世時,尚有故人探望;張元伯雖然亡故,卻有生死交情的朋友來送殯。今后大家必定會傳頌您的高風厚誼,并且勉勵他的遺孤,發揚這種風義而祭祀他,這也是一件不朽盛的事。

現在呈上他所寫的詩和樂府四大冊。他平日與亮吉素有交誼,但持論常有不同,他曾經對我戲言:“倘若我不幸早死,遺集經過你訂定,一定會違背我的志趣。”回想他的遺言,不禁令我潸然淚下。現在我不敢草率品評,把原稿都封送閣下,請您與述庵廉使、東有侍讀共同刪訂定稿。就以他的成就來說,已經足以傳世,與古人相比,做為一個述作者是毫無愧色的。只是草稿都是他手寫的,別無副本,刊刻后希望付給他的遺孤,作為先人遺澤永久留念。

亮吉十九日已抵潼關,在馬上匆匆草就這封信,不多說了。

黃仲則是乾隆時頗負盛氣的詩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秋天,翁方綱、吳錫麟等著名文人在北京組織“都門詩社”,舉行詩會,以《秋恩》為題作詩。這些名士面對這個被古今詩人寫過千百遍的詩題,一時很難寫出新意。有人交了卷,但大家一看都搖頭了。于是有人擲筆嘆道:“看我來我們是江郎才盡了!”這時三十一歲的黃仲則卻寫好了《都門秋思》七律三首,其一曰:“四年書劍滯燕京,更值秋來百感并。堂上何人延郭隗?市中無處訪荊卿。云浮萬里傷心色,風送千秋雙徵聲。我自欲歌歌不得好尋騶卒話生平。”詩冠群英,舉座嘆服。但是這樣一位橫溢的詩人在偌大的北京城,竟窮得無立錐之地,被迫返回故鄉常州。后來陜西巡撫畢沅讀了他的《都門秋思》,非常贊賞,特意派人送來五百兩銀子,并請他到陜西去。到了陜西,由于黃腫則不是科舉出身,不能擔任真正的官職,不久又去了北京。在北京窮困潦倒,生活不下去,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離開北京,取道山西,再去陜西投奔畢沅。誰知行至運城,忽染重疾,旅途失醫,一病不起,終年三十四歲。洪亮吉是黃仲則好友,當時在畢沅幕中,聽到噩耗,疾馳出關,趕到運城,為黃仲則料理喪事。歸途致書畢沅,報告其事。

這封信先寫旅途匆匆行蹤。摯友新亡,心中苦悲。但作者沒有孤立地去寫這種心情,而是在描述沿途景象中,以情觀,以景抒情,在情景交融中表現了哀傷之情。

接著寫料理喪事經過。這一段也沒有泛泛地講述事情經過,而是把喪事的處理和對摯友的回憶、評價、悼念,緊密結合在一起。黃仲則窮困一生,淡薄富貴,對詩歌創作,卻是嘔心瀝血,精益求精。洪亮吉曾和他一起生活過,說他“夜為詩至漏盡水止。每得一篇,輒就榻呼亮吉視之,以是亮吉亦一夕數起,或達曉不寐,而君不倦”。這樣刻苦作詩,自然損害身體。信中說:“蓋相如病肺,經月而難痊;昌谷嘔心,臨終而始悔者也。”即是對黃仲則刻苦作詩的贊揚,也是對他不愛護身體的委婉批評。平日這樣刻苦作詩,臨終時必然對自己的詩作非常重視了,所以信中說:“杜鵑欲化,猶振哀音;鷙鳥將亡,冀留勁羽。

既然黃仲則一生中把自己的詩歌創作看作“一世之務“,那么他死后,遺集的處理就是件大事了。作者寫到這里,水到渠成,自然地過渡到請求畢沅為黃仲則刊行遺稿。

這封信感情誠摯,用典貼切,生動感人,從中不僅可以學習為文之法,也可以學習為友之道。

全書完
為你推薦
我叫趙甲第(原名:老子是癩蛤蟆)
會員

【扮豬吃虎+逆襲燃爽+掉馬打臉】豪門棄子打工記!烽火戲諸侯都市勵志作品、元祖級男頻爽文!影視劇《我叫趙甲第》原著!我叫趙甲第,綽號趙八兩,偽宅男,武力值不詳,智力值比較變態,理科無敵。聰明絕頂卻錦衣夜行,家財萬貫卻素袖藏金。別人笑我癩蛤蟆,我笑別人看不穿。看似屌絲一枚,實際卻是豪門繼承人、超一線富二代。但作為最“窮”富二代,我的底氣不是姓趙,是敢拿命賭明天。翻開本書,看“土強慘”如何一路逆襲、攪弄風云!

烽火戲諸侯 13.5萬讀過
天之下
會員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三弦 29.5萬讀過
天亮了,你就回來了
會員

《夏有喬木雅望天堂》作者籽月闊別3年全新力作,電子書全文首發。穿越時空元氣少女VS風度翩翩優質大叔。如果愛人突然消失,你會等幾年?江倩兮撞上時空折疊,短短10個小時,外界已過了23年,好不容易追到手的新婚丈夫,轉眼變成陌生大叔?!完美言情男主再添一員猛將:顧池!少年時,他是腹黑學霸,牢牢抓住姐姐的心。新婚時,他是甜美奶狗,撒嬌男人最好命。愛人無故失蹤,他在漫長等待里事業有成,溫潤不油膩的優質大叔誰能拒絕?

籽月 11萬讀過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會員

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江南 3420萬讀過
三體全集(全三冊)
會員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劉慈欣 213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门县| 宝丰县| 集安市| 通州市| 大宁县| 额尔古纳市| 济阳县| 彰化县| 信宜市| 民权县| 鄂尔多斯市| 游戏| 民权县| 元谋县| 新和县| 澜沧| 永安市| 精河县| 运城市| 汝阳县| 四川省| 寿阳县| 屏南县| 温宿县| 阳高县| 长子县| 西城区| 桃园市| 镇原县| 政和县| 扎囊县| 轮台县| 武威市| 北辰区| 壤塘县| 龙岩市| 阳曲县| 富蕴县| 天等县| 栾川县| 海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