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7章

  • 花間集新注
  • 佚名
  • 4925字
  • 2015-12-20 16:01:14

下片寫蝴蝶雙雙,自得其樂,在少女面前,引伴翩躚,它雖則無語;但這自然而然地會觸動少女的春情,少女們看著蝴蝶輕盈的舞衫,怎不念及自己的羅裙。此首本詠蝶,而插進“無語對蕭娘”一句,使意境深入一層了

八拍蠻孔雀尾拖金線長,怕人飛起入丁香。越女沙頭爭拾翠,相呼歸去背斜陽

【注】金線長——指孔雀尾長如條條金線

丁香——樹名,常綠木本植物,高二丈余,花淡紅色,花蕾芳香。這里指孔雀伯人飛入丁香樹叢中

拾翠——原意是拾取翠鳥的羽毛作妝飾品,后多指婦女春日嬉戲的景象。曹植《洛神賦》:“或采明珠,或拾翠羽。”杜甫《秋興》詩之八:“佳人拾翠春相問,仙侶同舟晚更移。”背斜陽——背著夕陽而向東歸去

【析】這首詞寫南方小景之一

前二句寫了南方最珍貴的禽鳥孔雀,“拖金線”,繪出了孔雀的特征

后二句寫越女們在沙洲上拾翠羽的活潑場面。全然是一幅風俗畫

竹枝其一門前春水竹枝白獲花女兒,岸上無人竹枝小艇斜女兒。商女經過竹枝江欲暮女兒,散拋殘食竹枝飼神鴉女兒

【注】竹枝、女兒——都是唱歌時的和聲,女伴甚多,一人唱“門前春水”,眾和“竹枝”,又唱“白蘋花”,眾和“女兒”。與皇甫松《采蓮子》中的“舉棹”、“年少”的作用相同

商女——歌女。杜牧《泊秦淮》詩:“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飼神鴉——喂烏鴉。因烏鴉棲息于神祠之上,故稱“神鴉”。杜甫《過洞庭湖》:“護堤盤古木,迎棹舞神鴉。”宋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又據《岳陽風土記》載:巴陵鴉甚多,土人謂之神鴉,無敢弋者。穿堂人庖略不畏,園林果實未熟,耗啄已半

【析】這首詞也是寫南方小景

前二句繪出岸邊景象,“岸上無人小艇斜”,與“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的意境相似,清空古雅;后二句繪出船過此處,商女喂鴉的情景,生動樸質。全詞將脂粉味洗卻干凈,充滿著濃郁的生活氣息

“竹枝”、“女兒”,是歌調的和詞,“枝”與“兒”相押,與《米蓮子》的和聲的位置不同,后者都在每句尾(見皇甫松《采蓮子》),此首和聲句中句尾都有

其二亂繩千結竹枝絆人深女兒,越羅萬文竹枝表長尋女兒。楊柳在身竹枝垂意緒女兒,藕花落盡竹枝見蓮心女兒

【注】亂繩句——這句話比喻情網陷人之深。絆:糾纏

越羅句——意思是越羅雖長萬丈,但制成衣物也只不過八尺。比喻女子無限深情,而表現出來還是有限的,含而難露之意。表:外衣

在身——自身、本身

藕花句——荷花凋落盡了,就見到了蓮子。比喻女兒的真心,終究會見到的。蓮心:蓮子,這里雙關,也指女子的芳心

【析】這首竹枝是一首情歌

第一句用“亂繩千結”比喻女子陷入情網之中,第二句用“越羅萬丈”比喻情意無限,“表長尋”比喻感情難以外露。“楊柳垂意緒”比擬女子默默含情,“藕花落盡”暗示總有一天,“見蓮心”表示真情能為情人所知

全詞含蓄深沉,耐人尋味

思帝鄉如何?遣情情更多!永日水堂簾下,斂羞蛾。六幅羅裙窣地,微行曳碧波。看盡滿池疏雨,打團荷

【注】遣情——排除怨情。這句的意思是越是想消愁,而愁越是多。與“舉杯銷愁愁更愁”意相似

永日——整日

水堂——臨近池塘的廳堂。斂:皺

六幅羅裙——羅裙的樣式。六幅:六褶的意思

曳(yè夜)碧波——指女子在池邊微步而行,羅裙拂地,宛如池上蕩起的碧波

【析】這首詞寫閨情

頭二句開門見山,寫女主人公怨情似不可忍,所以無可奈何地呼喊而出:怎么辦?想排除怨情,然而越排越多,真有“抽刀斷水水更流”之概。“永日”二句承上而來,因怨情更多,自然整日地愁眉不展了。“六幅”二句,寫她美麗的裝束和柔媚的舉止,“微行曳碧波”,刻畫絕美。未二句,描寫了她思緒不寧,百無聊奈的心情:只好看著稀疏的雨點,打著圓荷,那點點滴滴的聲響,宛如她破碎的心聲。清末王闿運《湘綺摟詞選》評道:“常語常景,自然豐采。”上行杯其一草草離亭鞍馬,從遠道此地分襟,燕宋秦吳千萬里

無辭一醉。野棠開,汪草濕。佇立,沾泣,征騎骎骎

【注】草草——匆匆之意

分襟——分別

燕宋秦吳——春秋時國名,這里表示北東西南各方。燕,主要部分在今河北北部;宋,主要部分在今河南東部;秦,主要在今陜西一帶;吳,主要在今江蘇南部。江淹《別賦》:“況秦吳兮絕國,復燕宋兮千里。”沾泣——位淚沾衣

骎骎(qīnqīn 侵侵):馬走得很快的樣子。《詩經?小雅?四牡》:“駕彼四駱,載驟骎骎。”朱熹注:“骎骎,驟貌。”【析】這首詞寫送別

上片頭二句,寫離亭分別,“鞍馬”,表明去程為陸路。“燕宋”句說明此別遠去,再難相見

下片頭句承上,由于別情悲傷,所以飲酒不辭一醉。“野棠”二句,寫送別時景象。“佇立,沾泣”,僅四字,刻畫出依依難舍之情。結尾一句,是送行者見馬而去。“骎骎”,本是馬快走的樣子,這里是送行之人覺得馬行太快,其實未必如此,而是他難分難舍心理的外射

其二離棹逡巡欲動,臨極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

金船滿捧,綺羅愁,絲管咽。回別,帆影滅,江浪如雪

【注】離棹——將離別的船

逡巡(qūnqún 囷循)——徘徊不前。賈誼《過秦論》上篇:“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又白居易《重賦》詩:“里胥迫我納,不許暫逡巡。”去住句——意思是走的人和留的人心情是不太相同的

金船——大酒杯,又稱“金斗”。綺羅——指宴別時的恃女和歌女們

以其衣著惜代其人

回別——回首告別,依依不舍貌

【析】這首詞也寫送別

上片頭二句寫江浦送別,“離棹逡巡”,表示行舟難發,依戀之情可見

“棹”,說明去程是水路。“去住”句,是寫行人和留人心情總不會是一樣的,這是送行人的想法,他覺得自己心情更難過些

下片“金船”三句,寫離別飲酒,酒滿情深,別時,侍女們也感到難過,音樂聲低沉,如泣如訴。“回別”句,寫行人回首,依依而別。結尾二句,寫送者留連忘返,直到帆影消逝,唯見江浪如雪,其深情與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詩中“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相似

謁金門留不得!留得也應無益。白纻春衫如雪色,揚州初去日

輕別離,甘拋擲,江上滿帆風疾。卻羨彩鴛三十六,孤鸞還一只

【注】白纻(zhù注)——白細麻布。《樂府詩集?白纻舞歌詩》:“質如輕云色如銀,愛之遺誰贈佳人。制以為袍馀作中,袍以光軀中拂塵。”此言白纻春衫之色美

揚州——隋唐以來江南的重鎮

卻羨二句——意思是羨慕彩色鴛鴦鳥都是成雙成對的,而自己還是孤單一人。彩鴛三十六:鴛鴦三十六對。《西京雜記》:“霍光園中鑿大池,植五色睡蓮,養鴛鴦三十六對,望之爛若披錦。”《樂府詩集?雞鳴高樹巔》:“舍后有方池,池中雙鴛鴦,鴛鴦七十二,羅列自成行。”又《玉臺新詠?古樂府?相逢狹路間》:“入門時左顧,但見雙鴛鴦;鴛鴦七十二,羅列自成行。”這里指錦被上所繡的鴛鴦圖案,不必實指池中鴛鴦,也不必局限于三十六對

【析】這首詞寫閨人怨別離

上片寫她所愛之人離去時的情景。頭二句是說留不注他,即使留得住也沒有益,語中帶著無限憤怨。“白纻”二句,回憶男方初往揚州去時的潰灑風流之狀,可見在怨憤中又懷念著男子的可愛形象

下片前三句,是言男方“輕別離”,甘心拋棄她,乘舟很快地離開了,與上片首二句相應。在她心中,仍怪怨男子的無情,而去者未必就真的那么無情,全是她主觀上由愛而生怨的感覺而已。末尾二句,描寫她痛苦的心情,她羨慕那雙雙對對的鴛鴦,而嘆息自己如孤鸞一只。全詞筆墨沉郁哀惋,字字含淚。劉永濟評:“此寫別情而特為強烈。”對此詞還有另一種解釋,認為是寫飄泊之感與相思之苦。唐圭璋先生《唐宋詞簡釋》云:“此首寫飄泊之感與相思之苦。起兩句,即懊恨百端,沉哀入骨。‘白纻’兩句,記去揚州時之衣服,頗見潰灑豪邁之風度。下片換頭,自寫江上流浪,語亦沉痛,未兩句,更說明孤棲天涯之悲感。通篇入聲韻,故覺詞氣道警,情景沉郁。”思越人其一古臺平,芳草遠,館娃宮外春深。翠黛空留千載恨,教人何處相尋?綺羅無復當時事,露花點滴香淚。惆悵遙天橫綠水,鴛鴦對對飛起

【注】館娃宮——吳王夫差為西施而建。見溫庭筠《楊柳枝》“其五”注

翠黛二句——意思是美貌的西施早已不在人間了,教人何處去尋呢?剩下的只有千載不絕的恨意。翠黛:翠眉,借代為美女,此處特指西施

露花句——露珠點點如西子思鄉之淚

【析】這首詞是懷古之作,詠西施事

上片頭三句,寫館娃宮春色。“翠黛”二句,是說物是人非,當年的絕代佳人西施,如今不知何處尋,只有那綿綿不絕的遺恨垂千載

下片頭二句,寫吳王當時繁華艷美之事已不復存。露珠灑花,如西施的香淚點點。未二句,憶昔撫今,懷著惆悵,遙對天際綠水,看著對對飛起的鴛鴦。全詞意境幽遠,氣氛冷靜,韻味深沉

其二渚蓮枯,宮樹老,長洲廢苑蕭條。想象玉人空處所,月明獨上溪橋。經春初敗秋風起,紅蘭綠蕙愁死。一片風流傷心地,魂銷目斷西子

【注】諸蓮——諸洲上的荷葉

宮樹——館娃宮院內的樹木

長洲——吳王闔閭游獵之苑,在今江蘇吳縣西南

玉人——指西施

紅蘭句——花草也為往事而含愁枯死

【析】這首詞也是懷古之作,詠西施之事

上片頭三句寫吳宮廢苑的荒涼景象。“想象”二句,追懷西施,悵然有懷,“月明獨上溪橋”,充滿了詩情畫意

下片頭二句,寫春去秋來,蘭蕙愁死,既是自然界季節的更迭,也是當年吳國敗亡的慘景。結尾二句,是寫如今空剩當年風流而又個人傷心之地一片,再也看不到美麗的西子了。《白雨齋詞話》評:“筆致疏冷,‘經春’二語,凄艷而筆力甚道。”楊柳枝其一閶門風暖落花乾,飛遍江城雪不寒。獨有晚來臨水驛,閑人多憑赤欄于

【注】閶門——蘇州西北的城門。賀鑄《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落花乾——落花為風吹盡

雪不寒——花絮如雪,然而不寒,指楊花柳絮

【析】這首詞詠柳

頭二句寫暮春風暖,江城柳絮紛飛如雪,寫景。后二句寫臨水驛邊,人們憑欄賞柳之閑情,寫人。全是一幅春柳圖,碧柳紅欄,分外好看

其二有池有榭即蒙蒙,浸潤翻成長養功。恰似有人長點檢,著行排立向春風

【注】有池句——意思是有池有榭的地方,常常就有柳絮紛飛。榭:在臺上蓋的高屋。宋玉《招魂》:“層臺累榭,臨高山些。”蒙蒙:這里指柳絮紛飛如細雨飄灑的樣子

浸潤句——意思是池水浸潤柳樹,反而成就了長期養育柳樹的功德

著行——排成行列

【析】這首詞也是詠柳

頭二句寫柳絮蒙蒙,而柳樹要靠池水滋養才能生成。后二句寫柳樹排立成行,如有人修剪,迎風婀娜,情意依依

其三根抵雖然傍濁河,無妨終日近笙歌。驂驂金帶誰堪比?還共黃鶯不較多

【注】根抵——樹根

驂驂(cāncān 餐餐)——應作“毿毿”(sānsān),枝條細長的樣子

不較多——差不多。指柳絲與黃鶯相共,兩者均不遜色。較,差的意思

粱朝柳惲《牡丹》詩:“近來無奈牡丹何,數十千錢買一顆。今朝始得分明見,也共戎葵不校多。”皮日休《汴河懷古》詩:“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其中“校”與“較”通

【析】這首詞也是詠柳

頭二句寫柳雖生長在濁河之畔,但成長后,也常常接近富豪家的笙歌

后二句寫柳枝美如金帶,無與倫比,但與黃鸝相配而存,一靜一動,還是很和諧的春色。柳從“傍濁河”而后“近笙歌”,似有寓意,作者家世業農,獨好學而成材,步入惟幄,與柳頗有相似之處

其四萬株枯槁怨亡隋,似吊吳臺各自垂。好是淮陰明月里,酒樓橫笛不勝吹

【注】怨亡隋——隋大業元年,發民十萬,開邗渠,入江,筑河堤,植楊柳,長一千三百里。見毛文錫《柳含煙》“其一”注。這句話的意思是因隋亡而柳也隨之枯槁

吳臺——春秋時吳王所筑臺閣。又解:吳公臺,今江蘇揚州市北,南朝宋沈慶之攻竟陵王誕時所筑弩臺。吳臺上多柳樹

淮陰——地名,今江蘇省淮陰縣西南,隋唐時設郡

酒樓句——意思是酒樓中,橫笛吹不盡《楊柳枝》曲調,不勝吹:吹不盡,《楊柳枝》為樂府《近代曲》名,白居易《楊柳技二十韻》題下自注:“《楊柳枝》,洛下新聲也。洛之小妓有善歌之者,詞章音韻,聽可動人。”因曲調是在古樂府《折楊柳》或《折柳枝》的基礎上改編的,又稱“新翻《楊柳枝》”。白居易《楊柳枝》曰:“六么水調家家唱,白雪梅花處處吹。古歌舊曲君休聽,聽取新翻楊柳枝。”【析】這首詞仍是寫柳

頭二句寫萬株柳樹枯槁,仿佛是在責怨已經滅亡了的隋朝。柳枝下垂,又仿佛是在憑吊吳王古臺。后二句是說人們喜愛楊柳,常在明月夜里,吹奏起以楊柳為題的樂曲,情意不盡

望梅花數枝開與短墻平,見雪萼紅甜相映,引起誰人邊塞情?簾外欲三更,吹斷離愁月正明,空聽隔江聲

【注】數枝——指梅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信县| 名山县| 惠东县| 锡林浩特市| 西峡县| 平顶山市| 陆丰市| 萍乡市| 乳山市| 新昌县| 青铜峡市| 南江县| 西昌市| SHOW| 福建省| 晴隆县| 深州市| 鹰潭市| 东台市| 宁安市| 凤冈县| 于田县| 庆安县| 南昌县| 塔城市| 罗江县| 获嘉县| 五指山市| 吉安市| 阿瓦提县| 图木舒克市| 怀化市| 荃湾区| 宁波市| 淳安县| 醴陵市| 龙山县| 兴城市| 介休市| 长宁区| 海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