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2章

  • 爝火錄
  • 李天根
  • 3566字
  • 2015-12-19 14:57:49

大清吳三桂等會奏全滇開復(一作服)。又以慶陽王雙禮請旨;大清待以不死,著解京安置。以吳三桂駐鎮云南,總統滿漢大兵。

李定國率引出邊者,大學士扶綱、兵部侍郎尹三聘、翰林劉茞、貴州布政司使朱企鋘等、敘國公馬惟興、武靖侯王國璽、懷仁侯吳子圣、宜川伯高啟隆、公安伯李如碧、陽武伯廖魚等先后歸順。

都督王朝欽、總兵單泰征繳已故漢陽王馬進忠敕印。

將軍楊武繳永明王母皇太后金寶一顆。先是,武由孫崇雅領步兵護永明王宮眷行李至邊外之銅壁關;聞李定國磨盤山之敗,崇雅乘機劫奪輜重挾匿,宮人驚竄。懷寶內監為武所獲。至是進繳。

滇民離散,斗米三金;大清發帑銀五十萬兩賑滇、黔。

夏四月辛卯朔

永明王咸陽侯祁三升率師迎蹕,緬人請敕止之。馬吉翔請于帝,遣錦衣衛丁調鼎、考功司楊生芳往;祁兵得敕不進。吉翔復與緬官之把隘者敕一道云:『后有一切兵來,都與我殺了』!

李定國號召諸土司兵,沅江土知府那嵩即起兵應之。

定國自猛緬移營孟連,賀九儀及白文選部將張國用、趙得勝等皆來歸。乃矯帝敕印,授那嵩總督銜,共圖恢復;將各土司概加勛爵。那嵩為定國密傳敕印于各土司,誘之內應;各土司有聽命者、有兩可觀望者、有不聽而自首于大清總統吳三桂者。

那嵩復維摩州,進圍臨安。

五月辛酉朔

初四日(甲子)

緬復以舟迎永明王。

緬酋遣都官以龍舟鼓樂迎帝。

初五月(乙丑)

王發井亙。

初七日(丁卯)

王至阿瓦(阿瓦者,緬酋所居城也)。

初八日(戊辰)

王至赭硁(一作者亙)。始知陸行者盡被緬人掠為奴,多自殺;惟岷王子八十人流入暹羅。

緬人于赭硁置草屋居王,遣兵防之。

赭硁(又作者梗),即從陸諸臣所駐舊地。先造草房十間,請帝居之;外以竹為城,每日守護者百余卒。其諸文武,則各自備竹木,結宇而居。

孟艮酋長以李定國在孟連,恐為所并;糾合夷眾與定國為梗。定國移兵征之,滅其類;居其城。

初九日(己巳)

延長伯朱養恩、將軍高應鳳、總兵許名名、土司總兵龍海陽降大清;至是,復與沅江土知府那嵩合謀內應李定國。

緬酋貢獻甚厚,帝優答之。時緬婦日相貿易,雜沓如市。諸從臣恬然以為無事,屏去禮冠,皆短衣跣足,闌入緬婦隊中,踞地喧笑,呼盧縱酒;雖大僚,無不皆然。其通事,大理人;私語人曰:『前者入關,若不棄兵器,緬王猶備遠迎。今又盡廢中國禮法,大為緬人非笑。異時不知何所終也』!

六月庚寅朔

鄭成功兵至崇明,諸將請先取崇明為老營;不聽。

賀九儀妻子以平西王吳三桂令,作書招九儀;九儀有貳心,李定國殺之。張國用、李得勝,與九儀同來歸者;聞九儀死,心怏怏。總兵唐宗堯者,故奸弁;定國令守磨乃。凡兵將來投孟艮者,宗堯悉收隸麾下;商客至,則取其貨財。由是,商賈不至,而云南及阿瓦消息,定國絕不聞。

秋七月庚申朔

鄭成功兵抵焦山,集諸鎮(一作將)議曰:『瓜、鎮為金陵門戶,宜先破之』!乃令右提督馬信、前鋒鎮統領余新進奪譚家洲,材官張亮督善泅者蕩舟斬滾江龍;兵部侍郎張煌言會水師提督羅蘊章候滾江龍斷,即進據瓜洲上流,焚奪滿洲木城。成功與甘輝、翁天佑等直搗瓜洲;大清操江朱衣祚、城守左云龍率兵一萬會戰,背港而軍。戰未合,張亮已斬斷滾江龍,對岸夾擊;右武衛統領周全斌率兵帶甲浮渡,直抵城下;正兵鎮韓英奪門入,城遂破。云龍陣沒,衣祚逸去,其譚家洲及滿洲木城俱潰。成功令援剿左鎮劉猷守瓜洲,余皆渡江趨鎮江。大清提督管效忠以步兵駐守銀山,迫府治,為必爭地;夜引兵奪之。遲明,大清兵分五路三迭,壓壘而陣。成功令發火炮,多鼓鈞聲,江水震沸;兵士皆下馬,殊死戰。效忠北,鎮江守將高謙降。成功以周全斌、黃昭守之,屬邑皆下。

甘輝進曰:『斷瓜洲,則山東之師不下;據北固,則兩浙之路不通。但坐鎮此,南都可不勞而定也』!成功不聽;遂率師薄金陵。

蕪湖叛,以書降鄭成功;成功謂張煌言曰:『蕪湖,上游門戶;倘留都不旦夕下,則江、楚之援日至。控扼要害,非公不可』!煌言至蕪湖,傳檄郡邑。

檄云:『恢復天下兵馬鎮國大將軍鄭,為義切君親,聲援南北,計圖恢復,布告同心,鼎造中興,早膺上賞事。竊惟王者一統,治服四夷。大義嚴于春秋,首言尊攘;豐功勒于秦、漢,不諱鞭驅。粵我大明朝三百年基業,德配唐、虞;先皇帝十七載憂勤,功侔天地。胡天不吊,國步多艱:一禍盛世之頑民,再遘滔天之逆子!肆予荼毒,繼被腥膻。裂冠毀冕,羞比沐猴;斷發文身,慘同人彘。寡人婦而孤人子,不聞塞上鴻飛;南走越而北走胡,盡是長平坑卒!慘矣黔首靡遺,幸而蒼天悔禍;東南占天子之氣,四海獻赤帝之符。恭遇皇帝陛下神武天授,仁孝性成;英協高皇,勛追成祖。文稱師濟,武列糾桓。不期而會者,海外十四國;同心而應者,土司三五營。連袂云、揮汗雨,誰云越士三千;左帶河、右礪山,不弱秦關百二。領滇、黔而鎮巴蜀,牧養秦、晉之郊,群空冀北;踞湖南而跨嶺表,擊楫閩、越之隈,小視江東。惟鐘山壞土,乃十七帝之英靈于茲憑式;南國士民,受三百年之恩養報效于今。先取金陵,肇開皇業。獨是麻、黃為蜀地之咽喉,英、霍為楚、豫之指臂;左連東吳、右通濠、泗。其間削籍勛耆、埋名隱逸、忠臣義士、劍俠奇人,細柳聞天子之詔,尺土龍蟠;大樹振將軍之名,千尋虎穴。矧崇山久成鐵籠,峻壘愿借金湯。凡我同仇,義不共戴!勿奪先聲,徒成烽火之戲;矢為后勁,同堅背水之盟。且一戰而敬謹授首、再戰而貝勒成擒,招來萬億游魂,屈指二、三余孽。于此人力,可卜天心!瞬息夕陽,爭看遼東白豕;滅此朝食,痛飲塞北黃龍。功永勒于汾陽,名當垂于淝水。世受分茅,勛同開國。謹檄』。

時大江南北太平、寧國、池州、徽州、廣德、無為、和州、當涂、繁昌、宣城、南寧、南陵、旌德、貴池、銅陵、東流、建德、青陽、石埭、涇縣、巢縣、含山、舒城、溧陽、建平、廬江、高淳凡四府、三州、二十三縣相率叛降,而下流之常、鎮各屬亦皆為叛降計。

有一北帥單騎東奔,飯于村店。店惟一老嫗在;帥惶遽問曰:『今待(?)何如』?老嫗不知其大帥也,合掌向天謝曰:『聞殺北人盡矣』!帥不敢飯而去。

八月己丑朔

鄭成功兵至觀音門,以黃安督水師守三〈氵義〉河口;成功率諸將由儀鳳門登陸,屯岳廟山。甘輝以守御既固,恐難猝拔諫;不聽。

大清兵以千騎來迫,前鋒鎮余新擊敗之;遂輕敵,不設備,軍士捕魚、飲博為樂。大清副將梁化鳳偵知之,由儀鳳門越城出(一作穴城出),軍皆銜枚疾走;薄新營,新不及甲,遂就擒。成功急令翁天佑馳援,已無及。大清兵既敗新,遂以步卒數千直搗中堅;而以騎兵數萬繞山后出其背,前后夾擊。成功大敗,諸將各潰走不相顧;成功麾軍急退;甘輝且戰且走,至江騎能屬者三十人;被執,殺死。

是日為成功誕日,軍中皆極飲大醉;獨甘輝不飲酒、不卸甲,以死捍成功,得脫。

初八日(丙申)

大清兵部尚書覺羅伊國、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能吐、經筵日講武英殿大學士麻邇吉至云南,行查男女被擄者給還民間。

大清殺沈士柱。士柱,字昆銅,一字寄公;蕪湖人。阮大鋮興黨人之獄,以士柱、周鑣為罪首;鑣被殺,士柱以赴左良玉召獲免。癸巳,以通李定國,牽連被執;尋得脫。丁酉,復被執;囚于南京三年,作「故宮詞」以見志。至是,以交通鄭成功,誅之。妻方氏絕粒五日死,妾汪氏、鮑氏俱自經死。

張煌言趨銅陵,與大清兵楚師遇,兵潰;變姓名,從建德、祁門山中出天臺以入海。

十五日(癸卯)

緬俗以中秋日大會群蠻,令黔國公沐天波偕諸酋椎髻跣足,用臣禮見;天波不得已,從之。歸,泣告眾曰:『吾所以屈辱者,懼驚憂主上耳。否則,彼將無狀,我罪益大』!行人任國璽與禮部侍郎楊在抗疏劾之;王留中不報。

先是,十三日,緬人招天波渡河,并索禮物;蓋其俗于中秋節各蠻皆貢獻,故責幣帛于我以自張其聲勢也。

帝患腿瘡,旦夕呻吟不輟;而諸臣日以酣歌縱博為樂。中秋之夕,馬吉翔、鄭國泰呼梨園黎應祥者演戲;應祥泣曰:『行宮在邇,圣體不安;且此何時也,而行此忍心事?雖死不敢奉命』!吉翔等大怒,命痛鞭之。蒲纓所居亦密邇西內,大開博肆,呼叫無忌。帝聞而怒,命毀其居;而纓縱博如故。

按「蠻司合志」,黎應祥作黎心,系永明王妃弟王維恭家蠻妓。

王維恭與楊太監爭賭毆拳,益為緬人所輕。

九月己未朔

緬人進稻谷,帝命給從臣之窘迫者;馬吉翔乃徇私散給。鄧凱大罵吉翔于行殿;吉翔旗鼓吳承爵摔凱而仆,傷其足,不能行。

二十一日(己卯)

大清總統吳三桂自云南出師至石屏州,土司總兵龍世榮率其婿黔國公子沐忠顯赴軍前降。

二十五日(癸未)

鄭成功還師攻崇明,不克;正兵鎮王起鳳傷炮死。

冬十月戊子朔

初六日(癸巳)

大清總統吳三桂率漢、滿大兵圍沅江軍民府城,挑濠重困之。

鄭成功還島,哭甘輝而后入;曰:『我從甘輝言不及此』!立廟祀之。

十一月戊午朔

初七日(甲子)

沅江府城破,那嵩登樓自焚,合家皆死;其士民亦都巷戰死。

屠其城眾(一無城字)十數萬。時值隆冬,蠅蚊、蛇蝎同于盛夏。

十五日(壬申)

大清世祖章皇帝道經崇禎帝陵,酹酒;諭禮部謚為「莊烈愍皇帝」,仍曰「思陵」。

十二月丁亥朔

大清信郡王還京。

二十三日(己酉)

大清總統吳三桂還云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宾阳县| 饶平县| 贺兰县| 佳木斯市| 南雄市| 临潭县| 奇台县| 英吉沙县| 温泉县| 庆云县| 竹山县| 辽源市| 冀州市| 潮安县| 阿瓦提县| 北海市| 巴彦淖尔市| 准格尔旗| 隆德县| 万全县| 巴东县| 唐山市| 昭觉县| 曲沃县| 浪卡子县| 固镇县| 晋中市| 恩平市| 新兴县| 临桂县| 华亭县| 运城市| 乌拉特前旗| 林甸县| 方城县| 名山县| 花莲县| 瑞安市| 南平市| 南岸区| 繁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