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勸富的舍錢。世間之上,最能做事業,最能得名譽的,莫過于家富的人。蓋沒有資本的人,隨便做什么事,都是力不從心。譬如現在要拒洋人,槍炮少得很,如能獨捐巨款買槍炮千枝萬枝;或因軍餉不足,助軍餉捐,那功勞比什么人都大幾倍。其余開辦學堂,印送新書,以及演說會、體育會、禁纏足會、戒洋煙會、警察團練等事,都是沒錢不辦,有能出錢辦的,其功德大得很。更有不要助捐,于自己有重息,于國家有大利的一樁事,如果資設立公司,修設輪船、鐵路、電線,及各種機器局、制造局、采煉各礦,這些事體,多有大利可得,為何不辦呢?把銀錢坐收在家,真是可惜。把這些錢會用了,就能取名得譽;不會用了,就能招災惹禍。你看自古換朝的時候,受盡苦楚的,不是那富戶嗎?“揚州十日記”上所載,滿兵將到揚州,那些富戶一文錢不肯出,及城破了,爭出錢買命。一隊去了,一隊又來,有出過萬金,終不免于死的。我鄉父老,相傳明末的富戶,被滿兵捉去,把竹絲所做的大籃盤,中穿一心,戴在頸上,周圍點火,要他說出金銀埋在何處。盡行說出,仍舊以為不至有此數,就活活燒死。又某小說書所載:“有一富翁,積金百萬,不肯亂用一文,恐怕人偷去金銀,四布鐵菱角,因此人喊他叫做鐵菱角。滿兵一到,把騾馬裝運金銀,不上半天,就干干凈凈。那人見一世辛苦所積,一朝去了,遂立時氣死。”滿洲入關的時候有什么餉?偏偏有人替他積著,早若是拿出來打滿洲,滿洲那里還有今日呢?猶太人會積財,只因沒有國,所有的都被別人得去。英國占印度,所有富戶的田租,一概充公。于今印度每年有賦稅二萬八千萬兩(中國只有賦積八千萬兩),三分之一,是從前富戶的田租。日本占臺灣,有一個姓林的紳士,有數千萬的家資,用他一家,也可敵住日本。私地向日本投降,獻銀數百萬,日本一入臺灣,他在臺灣的產業,皆是日本人了。諸君當知國保了,家財自在,國若不保,家財斷不能保住的。列位此刻尚見不透,沒有日子了。
第六勸窮的舍命。中國的窮民,最占多數,于是他們常常想天下之亂,以為天下亂了,這些富戶,與他一樣的受苦。更有不肖之輩,存一個乘濁水捉魚的心事,不知天下亂了,富戶固然吃虧,窮民也沒有便宜可占。平時尚能用人力掙幾個錢,刀兵四起,那一個請你來做工?況且洋人占了天下,愈加了不得,他最重的是富戶,最賤的是窮民。他本國的窮民,不把在人內算數,何況于所征服的敵國,一定見富者窮,窮者變牛馬。我聽見多少人說,洋人也要人抬轎擔擔,那怕沒有工做,要擔什么心?不爭主權,只要有奴隸做。我也沒有話和他說了。但是洋人一切都用機器,人工一定不要,一般窮民怎么得了。他因為本國人多,無地安插,所以遠遠搶占別人的土地。中國的人,住得無處安針,最多的又是窮民,不把你們害盡,叫他到那里去住?我曉得洋人初到,一定用巧言哄誘,還要施一點小恩惠,但是到了后來,方曉得他狠。試問他費了許多的金銀,用了許多的心力,不是謀害你們,他為別的什么呢?他有恩惠,怎么不施在本國,來施你們?把餌釣魚,不是把餌給魚吃,乃是要魚上鉤;你吃了他的餌,他一定要吃你的肉。今日沒有別法,洋兵若來,只有大家拼命死打。洋人打退了,再迫官府把各人的生計,想一個好法子,必定要人人足衣足食,這方是列位的道理。
第七勸新舊兩黨,各除意見。于今的時候,有什么新舊?新的也要愛國,舊的也要愛國,同是愛國,就沒有不同之處。至于應用的方法,總以合時宜為主,萬不能執拗。即有不合,彼此都要和平相商,不可挾持私見。詩經上說得好:“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現在甚么時候,還可做那鬩墻之事么?我有新舊之分,在洋人看起來,就沒有新舊,只要是漢人,一樣的下毒手。故我剖心泣血,勸列位總要把從前的意見捐除,才是好哩。
第八勸江湖朋友,改變方針。那些走江湖的,種類很多。就中哥老會、三合會、各省游勇,最占多數。想做大事,也有不少。沒有志氣,只想尋幾個錢度日的,也有好多。著等人就是起事,也沒有什么思想,不過圖奸淫擄掠四字。或者借個名目,說是復明滅清,或者說是扶清滅洋。一點團體沒有,上的上山,下的下水,一切事做不出來。窮而無計的時候,喪滅天良的,也就降了洋人,替洋人殺起同胞來,和東三省的馬賊一樣。我不怕洋人,就怕這等不知祖國只圖一己的人,我實在要吃他的肉。但江湖的豪杰,一定是愛國的男兒,平生憤恨外族侵凌中國,所以結集黨羽,無非是想為漢種出力,打救同胞;決不是為一人的富貴,做洋人的內應。須知做事以得人心為主,若是紀律不嚴,人人怨恨,這怎么能行得去呢?我起初恨各處鄉團,不應該違拒太平王,后來曉得也難怪他。太平王的部下,不免騷擾民間,人心都不順他,因此生出反對來。若太平王當日,秋毫不犯,這鄉團也就不阻抗他了。所以我勸列位起事,這人民一定不可得罪的。又現在各種會黨,彼此都不通。不知蚊子雖小,因為多了,那聲音如雷一般。獅子最大,單獨一個,也顯不出威風來。各做各的,怎么行呢?一定要互相聯絡,此發彼應才行。我更有句話奉勸,我們內里的事情沒有辦好,輕舉妄動,或燒教堂,或鬧租界,好像請洋人來干涉,這也是犯不著。暗地組織,等到洋人實在想侵奪中國了,大家一齊俱起,照著文明排外的辦法,使他無理可講,我有理可說,不使他占半點便宜。生為漢種人,死為漢種鬼,弄到水盡山窮,終不拜那洋人的下風,這方算是大豪杰,大國民。我所望于列位的,如此如此。不知列位都以為是否?
第九勸教民當以愛國為主。教與國不同,教可以自由奉教,毫不禁制。無論何教的人,都愛自己生長的國。譬如天主教皇在羅馬,倘若羅馬人要侵奪各國,這各國的天主教人,一定要替本國抵拒羅馬人。就是教皇親來,也是不答應的。日本國從前信奉儒教,有一個道學先生,門徒很多,一日有個門徒問先生道:“我們最尊敬孔子,倘若孔子現在沒死,中國把他做為大將,征討我國,我們怎么做法呢?”先生答道:“孔子是主張愛國的,我們若降了孔子,便是孔子的罪人了。只有齊心死拒,把孔子擒來,這方算得行了孔子的道。”各國的人,不阻止外國的教,所以別人的好處,能夠取得到手,沒有自尊自大的弊習。但是只容他行教,卻不容他占本國的土地,所以國國都強盛得很。中國人有些拼命要與洋教為仇,有些一入了教,就好象變了外國人,忘記自己是中國人,反要仗著教的勢力,欺侮我們中國人。不知這中國是自從祖宗以來,生長在此的,丟了祖宗,怎么可以算人呢!一入了教,還有些人平素相愛的朋友親戚,都不要了,只認得洋人。洋人要他的國,他也允許,洋人要殺他的朋友親戚,他也允許。唉!世間之上,那有這樣的教呢?各教的書,我也讀過看過,無一不說國當愛的。倘若信耶酥的道,人不要愛本國的。這真是耶酥的罪人了。我也曉得各位有因為被官府欺侮不過,所以如此的。但是中國人極多,少數人得罪了你,未必中國全數人都得罪了你,祖宗也沒有虧負你,怎么受了小氣,遂連祖宗都不要了。好人家請先生,不論何國都可請得的,這先生一定要敬重他。但是我這父母兄弟也是不可丟的,先生若是謀害我的家起來,我也可答應他嗎?教士好比是一個先生,中國好比是我的家,教士滅我的國,怎么可應允他呢?況并不是教士,不過教士國的人呢?(各國教士不管國政)我勸列位信教是可以信的,這國是一定要愛的。
第十勸婦女必定也要想救國。中國人四萬萬,婦女居了一半,亡國的慘禍,女子和男子一樣,一齊都要受的。那救國的責任,也應和男子一樣,一定要擔任的。中國素來重男卑女,婦女都纏了雙足,死處閨中,一點學問沒有,那里曉得救國?但是現在是擴張女權的時候,女學堂也開了,不纏足會也立了,凡我的女同胞,急急應該把腳放了,入了女學堂,講些學問,把救國的擔子也擔在身上,替數千年的婦女吐氣。你看法蘭西革命,不有那位羅蘭夫人嗎?俄羅斯虛無黨的女杰,不是那位蘇菲尼亞嗎?就是中國從前,也有那木蘭從軍,秦良玉殺賊,都是女人所干的事業,為何今日女子就不能這樣呢?我看婦女們的勢力,比男子還要大些,男子一舉一動,大半都受女子的牽制,女子若是想救國,只要日夜聳動男子去做,男子沒有不從命的。況且演壇演說,軍中看病,更要女子方好。婦女救國的責任,這樣兒大,我女同胞們,怎么都拋棄了責任不問呢?我的講話到這里也講完了,我愿我同胞呀!
醒來!醒來!快快醒來!快快醒來!不要睡的像死人一般。同胞!同胞!我知道我所最親最愛的同胞,不過從前深處黑暗,沒有聞過這等道理。一經聞過,這愛國的心,一定要發達了,這救國的事,一定就要勇任了。前死后繼,百折不回,我漢種一定能夠建立個極完全的國家,橫絕五大洲,我敢為同胞祝曰:漢種萬歲!中國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