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制藥法則

制硝礬法。別名玉丹,又名雪霜。先用生礬一兩打碎如豆大,入銀罐,內入爐,用桴炭火烊,以食箸刺入罐底,攪之無塊為妙。次將上好硝三錢打小塊投下,約十分之三。再次將白硼砂三錢打碎投下,亦十分之三,少頃再投入生礬,逐漸投下,候烊盡。照前投硝、硼少許,如是逐漸投完,直待浦起罐口,發如饅頭樣,方可加起炭火,燒至干枯。然后用凈瓦一大張,覆罐口一時取起,將牛黃少許為細末,用清水五六匙調和,以匙超滴丹上,將罐仍入火內烘干,即取起,連罐覆潔凈地上,先以紙襯地,罐上仍用碗覆之,過七日,收貯聽用。須輕松無監紋者佳,如有監紋者不堪用,或留作蜜調用,亦好算敷藥。 時初起火宜緩,然亦不可太緩,恐致礬僵,定難溶化,后必監實有紋,中間及后,須用武火,又加礬末烊盡,即投硝、硼,必不能全化,以致堅實有紋矣。須用傾過之舊罐,取其入爐不爆碎也,如用新罐先將炭烘過,然后入爐,亦不可放濕炭上烘,使濕氣入罐,經火必碎。又說傾銀過之罐,恐猶有毒瓦斯。此丹宜制備,愈久愈妙。

取百草霜法

須燒茅柴者,謂之百草霜。取其近底者,鍋心及鍋口邊,俱不可用。先刮去浮面一層,后刮去中一層,不可重刮,蓋著鍋第三層,又不堪用。

制黃柏法

先揀好者切片,用荊芥穗為君,甘草為臣,浸煎濃湯,浸至片子柔軟,取起攤瓦上,慢火炙至金色,如焦者去之,再入白蜜湯煎過一次,曬干聽用。

制人中白法

取多年溺器,用水灌滿,置火爐上,滾則傾出,如是數次,去凈穢氣,用鹽泥封固,大火之,半日取起,冷定去泥殼,取器內淡紅者,收貯用之,久置地上,出火毒瓦斯,為妙。

制牙皂法

取堅小不蛀者,瓦上炙至其色光明而脆,去兩頭聽用。

制僵蠶法

揀其直細而腹小者為雄,若腹大而粗者為雌,不用。將牙刷蘸水刷去鍛石,瓦上慢炙至醬色,要折斷中間無絲連者,研細聽用。

制燈草灰法

務擇其白色者,先鋪在桌上,以清水噴濕,候心內潮潤,將竹管堅固不碎,兩頭濃薄相勻者,以水浸管內,以濕紅布團塞緊一頭,即將燈心塞入,以竹箸捶實,傾去水,如是逐漸塞滿,再用濕紅布塞實,入桴炭火 之,觀其煙盡,及管內通紅,取出放潔凈平地上,須以水預噴濕地上,用碗覆之,待冷取起,剝去外面之灰,打開看,藥灰黑色,成團者佳。 時勿令竹管爆碎,碎則無用。不可 過,過則灰白。不可 生,生則不成灰。此藥最輕,宜多備。

制槍硝法

擇其明凈紋路槍槍然者,故名。又名馬牙硝。以其長白如牙而濃大者,先以溫湯蘸過,綿花挹干,仍用紙包,放灶上椒鹽洞內五六日,收其濕氣自干,白如霜,或如提玄明粉法,提過數次,則味淡而性平,且合藥可以久留,此要臘天制為妙。此金丹內用,玉丹內用,不必如此制。

碧丹配合法

每玉丹三分,配百草霜半匙,乳缽研細,次入燈草灰一厘,配成如瓦灰色,再加甘草末三匙,薄荷末二分,研極細,然后入好冰片半分,多加尤妙,再研勻,入小瓷罐,塞頭要深,勿令出氣。此藥須臨時配合,若五六日即無用,如遇陰雨天,一日即無用。

凡春夏薄荷多,玉丹少,藥成青色。秋冬玉丹多,薄荷少,藥成白色,此要訣也。予初得是本,云再加硼砂少許。

如要出痰,再加皂莢少許,薄荷、龍腦者佳。梗細葉小,梗粗葉大者,卻不堪用。

金丹配合法

每提過槍硝一錢八分,配蒲黃生用二分,絹篩取細末,去粗褐色者,共研細,次下僵蠶一分,牙皂一分半,共研淡黃色,加冰片一分研勻。此藥可以久用,惟冰片臨用加入。此藥專治消腫出痰,牙咬 牙穿牙疔毒,用此治之,咽喉等癥,則兼用碧丹,看癥加減用。癥重者,再加牛黃于本方內,如喉癥重及瘋,加僵蠶、牙皂,輕癥只用牙硝、蒲黃。蓋碧丹消痰清熱解毒驅風,故為良劑,尚屬平緩,不如金丹消腫毒,除風熱,開喉閉,出痰涎,最為神要。

但喉癥初起,金丹不宜多用,因其能直透入內,且善走散,若初起即多用之,恐輕癥不能勝藥力,反與捍格不相入也。口疳藥即能長肉。每薄荷三分,配孩兒茶一分半,制柏末一厘,白龍骨二厘,白芷取堅白細小者為末,厘半,如腫痛,用三四厘,生甘草末半分,珍珠新白制末半分,配合研末加冰片三厘,再研勻入瓷瓶收貯。凡遇口碎,及各樣口疳吹之。初痛腫起而熱甚者,多薄荷,取其辛涼,能發散也。若還不腫,熱不甚,病久宜以長肉為主,本方多用兒茶、珍珠、龍骨,配成紫色,及一切喉癥碎者,亦用此長肉。如治走馬疳串牙毒及極重口疳,初生小兒胎毒口疳,本方加牛黃倍珍珠,無不奏效。惟臭腐而黑者不治。

治痧痘后口疳,去黃柏、龍骨,加牛黃,倍珍珠,即癥逆極兇,無不立效。余癥如之,無不神應,此系口疳秘訣。

喉癥煎藥主方

元參 黃芩 牛蒡子 前胡 連翹殼 山梔 栝蔞根 桔梗 生甘草 薄荷或加金銀花。如發寒熱加柴胡。頭痛加 石膏。口干加麥冬、知母。胸膈飽悶加枳殼。

郁熱加芍藥、貝母、竹茹。

舌癥煎藥主方

山梔仁 黃連(舌乃心之苗用得) 木通 連翹殼 犀角(不過一錢) 生地 丹皮 赤芍麥冬 生甘草如兼口唇,必用 石膏少瀉脾火。如有郁有痰,加川貝。便閉加大黃、樸硝、枳殼。病后忌用寒涼。

牙癥煎藥主方

齒乃腎之標,骨之余,足陽明胃經之脈貫絡牙齒齒齦,手陽明大腸之脈貫絡下齦,屬腎,有風熱,有腎虛。

元參 丹皮 知母 地黃 甘草梢 山梔 地骨皮 黃柏 車前 白芍如熱加 石膏為君,炒黑升麻為佐。如有風加荊芥穗。虛加熟地、杞子。如欲解毒加黃連、連翹。若穿牙疔毒,則用消腫解毒之藥,加紫花地丁等。

制三黃散法

生地為君,生蒲黃為臣,牛黃為佐,冰片為使,共為細末,用芭蕉根汁調敷患處,或用扁柏汁加蜜亦可。

或生大黃、蒲黃、姜黃各一錢,冰片一分,麝香三厘,白蜜調,加蔥汁姜汁三匙,或芭蕉根汁照前法。此藥治頸癰面癰,如腫硬不消,因氣凝血滯,或痰塊結而不散,則兼陰癥矣。姜、蔥汁為要,此藥并治小兒丹毒。

制梅礬法

取大青梅,圓嫩而脆者,先切下殼蓋,好好去核,再研細白礬末,捺入在內,仍用蓋覆之,以竹針筌好,過一宿,明早用炭火 之。其青梅炭,火燼則無,用其梅肉, 過之礬,輕如膩粉,味至半酸,收貯聽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铜峡市| 进贤县| 华宁县| 方正县| 库尔勒市| 顺平县| 锦州市| 汶上县| 永春县| 顺昌县| 林周县| 彩票| 和静县| 平谷区| 洛川县| 汾阳市| 泽普县| 申扎县| 肥西县| 文水县| 顺昌县| 兴仁县| 贵溪市| 远安县| 苍溪县| 青神县| 吕梁市| 永登县| 宁波市| 清镇市| 嫩江县| 墨玉县| 灌云县| 兴和县| 武邑县| 奈曼旗| 馆陶县| 桃园市| 望谟县| 获嘉县| 吉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