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口牙舌頸面腮門

  • 尤氏喉科秘書
  • 王士雄
  • 1201字
  • 2015-12-17 11:51:05

牙槽風初起,先齒痛不已,后即牙齦肉浮腫,紫黑色,或出血,久則腐爛。

牙漏,即前癥久而不愈,齒縫中出白膿,極難調治。甚則齒落,如上左邊門牙落者不治。以上二癥,皆屬胃火腎虛。

牙癰

一名牙棋風。初起有一小塊,生于牙根肉上,或上或下,或內或外,其狀高硬,牙癰、牙、牙菌三病,大同小異,治法亦不難。

牙咬

生于牙盡咬中,齒不能開,牙關緊閉。此癥初起,勢重,甚至夜尤甚,然亦不難治,亦不妨命。

屬胃火,如豆大,生無定處,或內或外。

牙宣

齒縫出血,上屬脾,下屬胃,實火上攻所致。亦有胃虛火動,腐爛牙根,以致淡血時時滲漏不已。

牙菌并荏

生于牙根,其狀紫黑色,高低如菌狀。此系火盛血熱,而兼氣滯。

穿牙疔

先三日牙痛,發寒熱,后痛不可忍,牙根上發紫塊者是也。穿牙毒,即前癥,初起者未破為疔,已破即為穿牙毒,其色紅者可治,青者不可治。疔毒又與牙槽風牙漏相是,治法亦相仿。

走馬牙疳

或因胎毒痘毒后,發致牙根腐爛成疳,殺人最速。鼻梁上發紅點者,不治。其色如干醬,一日爛一分,二日爛一寸,故名走馬,以喻速也。有齒者落盡而死,上 左邊門牙為牙之主,此牙一落,其余盡落。若此牙不落,余牙雖落,可能為治。小兒走馬疳,及大人牙槽風,均皆如是看法。

崩砂疳口風

自舌下牙根上腫赤,口內作痛如燙熱,牙根漸爛,亦以脫牙為患。(方見舌癥。)

舌癰

舌紅而腫大,屬心經火盛。地角亦紅腫,舌黃,舌上黃,生腫痛,亦屬心火。(方見舌癥。)

木舌

舌頭腫大,如煮熟豬肝,不能轉動憂郁所致。又有一種,生舌根下,如白棗,有青紫筋,不能速愈。初起不痛,不發寒熱,漸至腫大。初起易愈,遲則難痊,亦以憂郁所致,即是重舌。(方見舌癥。)

舌菌

屬心經火多,因氣郁而生。生舌上,或如木耳,或如菌狀,其色紅紫。(方見舌癥。)

懸癰

口里顎上,紫泡,如豆大者是。紫舌脹,屬心火,內必煩躁悶亂。

糜疳

滿口糜爛,與小兒口疳同治法。

鵝口

一名雪口。初生月內小兒,滿口舌上白屑,如鵝口樣,故名。

馬牙

(即板牙,日逐要挑,乃用針挑破)初生小兒,胎內受過熱毒,見風即生,但看牙根上有白色如脆骨者是。此癥欲發,出胎即打噴嚏,含乳或吞或吐而不吮,其病已深,若不急治,入腹即死。切勿認作黃膽之類,出胎即要細看。日逐要挑,至三四日病即成,五六日堅硬難治。甚有發而再發,大約一月外,方可免此患。

頸癰

胸前紅腫,形在外亦欲內攻,甚則喉腫,閉而出膿。面癰相仿,前癥屬腎。

托腮癰

生于腮下,因飲食濃味,多飲醇酒,熱毒所致。

連珠口疳風

自舌下起小泡,初起一個,又起一個,甚至多多,連珠生起。

繭唇風癥

此乃陽明胃經,因 炙所致,或兼思慮暴怒,痰隨火行,流至于唇,而結如豆大。若蠶繭突腫,堅硬作痛,飲食妨礙,或破流血,久則難治。若初起無內癥,用麻子大艾炷灸三壯,貼蟾酥膏蓋之,日久漸愈。若有內癥,作渴,早服八味丸,午服甘露飲。日久流血不止,形弱面黑,虛熱痰生,腮顴紅而口渴甚者,難治。

清涼甘露飲犀角 茵陳 石斛 枳殼 麥冬 生地 黃芩 柴胡 知母 生甘草 枇杷葉(各一錢)燈草 淡竹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宁县| 司法| 和田县| 南昌县| 淮北市| 嵊州市| 财经| 西安市| 讷河市| 建昌县| 博客| 开平市| 壶关县| 彭山县| 遂川县| 佳木斯市| 天水市| 桂林市| 阿巴嘎旗| 琼结县| 金华市| 丰顺县| 通州区| 张家界市| 黔西县| 承德县| 奉化市| 彰武县| 攀枝花市| 星子县| 望城县| 鄢陵县| 揭东县| 安岳县| 西和县| 青海省| 留坝县| 吴堡县| 乃东县| 新田县| 彭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