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便血

  • 醫案精華
  • 葉天士
  • 1439字
  • 2015-12-16 17:34:30

脈左虛澀。右緩大。尾閭痛連脊骨。便后有血。自覺惶惶欲暈。兼之納谷最少。明是中下交損。八脈全虧。早進青囊斑龍丸。峻補玉堂關元。暮服歸脾膏。涵養營陰。守之經年。形體自固。

鹿茸 鹿角霜 鹿角膠 柏子仁 熟地 韭子 菟絲子 赤白茯苓 補骨脂脈小。瀉血有二十年。經云。陰絡傷。血內溢。自病起十六載。不得孕育。述心中痛墜血下。不論糞前糞后。且脊椎腰尻酸楚。而經水仍至。跗膝常冷。而骨髓熱灼。由陰液損傷。傷及陽不固密。閱頻年服藥。歸 雜入涼肝。焉是遵古治病。

議從奇經升固一法。

鹿茸 鹿角霜 枸杞子 歸身 紫石英 沙苑 生杜仲 炒大茴 補骨脂 禹余糧石 蒸餅漿丸入暮腹痛鳴響。睪丸久已偏墜。春正下血。經月顏色鮮明。此痛決非傷于積聚。乃營損寒乘。木來侮土。致十四載之纏綿。調養培土以甘。泄木散郁宜辛。

節口戒欲。百天可效。

人參 炒當歸 炒白芍 肉桂 炮姜 茯苓 炙草 南棗脈小左數。便實下血。乃肝絡熱騰。血不自寧。醫投參 歸桂。甘辛溫暖。昧于相火寄藏肝膽。火焰風翔。上蒙清空。鼻塞頭暈。嗆咳不已。一誤再誤。遺患中厥。夫下虛則上實。陰傷陽浮。此乃一定至理。

連翹心 竹葉心 鮮生地 元參 丹皮 川斛又 下血陰傷走泄。虛陽上升。頭為清竅。參 術桂。辛甘助上。致鼻塞耳聾。用清上五六日。右脈已小。左仍細數。乃陰虧本象。下愈虛則上愈實。議以滋水制火之方。

生地 元參 天冬 川斛 茯神 炒牛膝年前痰飲哮喘。不得安臥。以辛溫通陽劫飲而愈。知脾陽內弱。運氣失職。

水谷氣蒸。飲邪由濕而成。濕屬陰。久郁化熱。熱入絡。血必自下。但體質仍屬陽虛。凡腸紅成方。每多苦寒。若臟連之類。于體未合。毋欲速也。

生于術 茯苓 澤瀉 地榆炭 桑葉 丹皮脈緩濡弱。陽氣不足。過飲濕勝。大便溏滑。似乎不禁。便后血色紅紫。兼有成塊而下。論理是少陰腎臟失司固攝。而陽明胃脈。但開無合矣。從來治腑。以通為補。與治臟補法迥異。先擬暖胃通陽一法。

生茅術 人參 茯苓 新會皮 濃樸 炮附子 炮姜炭 地榆炭嗔怒動肝。絡血乃下。按之痛減為虛。夫肝木上升。必犯胃口。遂脹欲嘔。清陽下陷。門戶失藏。致里急便血。參術炮姜。辛甘溫暖。乃太陰脾藥。焉能和及肝胃。丹溪云。上升之氣。自肝而出。自覺冷者。非真冷也。

駐車丸寒熱如瘧。便血不已。左脅有塊。攻逆不已而作痛。脈弦數兼澀。弦則為風。

數則為熱。澀則氣結。此肝脾之氣悒郁不宣。胸中陽和抑而成火。故神明不清。

肝之應為風。肝氣動則風從之。故表見寒熱也。人身左半。肝腎主之。肝風自逆。

故左脅攻楚有塊也。肝為藏血之地。肝傷則血不守。且以風淫熱勝。蓋為亡血之由也。

生首烏 黃連 柴胡 黃芩 知母 枳實 濃樸患溺血癥。已三月矣。前用升補法不應。右脈澀無神。左關獨弦。莖中作痛。

下多血塊形色憔悴。又多噯氣。據脈論癥。乃肝脾積熱也。肝熱則陰火不寧。而陰血自動。以血為肝臟所藏。而三焦之火。又寄養于肝也。故溺血。莖中作痛。脾熱則濕氣內壅。而生氣不伸。以脾為濕土之化。而三焦之氣。又營運于脾也。故時時噯氣。形色憔悴。法當益肝之陰。則火自平。利脾之濕。則氣自和。

生地 白芍 萆 丹皮 甘草 車前稚年瀉血。是飲食不調。熱蒸于絡。為腸胃之病。肛痔亦由濕熱內蒸而致。

熱甚則陰液不充。風熱上升故干嗆。法當與甘寒之劑。俾金水同出一源。況肺熱必移大腸。腎開竅于二陰也。

鮮生地 地骨皮 麥門冬 金銀花 豆皮 肥知母傷寒蓄血。都是邪入于里。內經謂陰絡傷。血乃下溢。陰為臟病。陰氣從下走泄。陽氣失戀上冒。遂令神識昏狂。乃脫癥也。況在立冬大節之交關。閱醫藥。

今朝所服。猶是羌防菖根。前此柴防服之屢屢。身中陰陽。遭此魔障劫盡。焉有安逸之理。雖急急收拾散越。恐未穩追返耳。

人參 茯神 禹余糧 木瓜 五味 小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定县| 旬阳县| 手机| 巍山| 尉氏县| 延安市| 南通市| 邵阳县| 旬邑县| 三江| 饶河县| 乳山市| 临清市| 温州市| 华安县| 华安县| 芜湖县| 大新县| 万盛区| 楚雄市| 陕西省| 崇州市| 绍兴市| 兴安盟| 吐鲁番市| 襄汾县| 南投县| 平南县| 思南县| 团风县| 兴城市| 鄂托克前旗| 收藏| 凭祥市| 喀喇沁旗| 安岳县| 通化县| 西乡县| 石城县| 宁明县| 武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