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素操持積勞。五志之火易燃。上則鼻竅堵塞。下有肛痔漏紅。冬春溫邪是陽氣發越。邪氣乘虛內伏。夫所伏之邪。非比暴感發散可解。況兼勞倦內傷之體。病經九十日來。足跗日腫。大便日行五六次。其形粘滯。其色黃赤紫膩。小便不利。必隨大便而稍通。此腎關樞機已廢。二腸陽腑失司。所進水谷脾胃。不主營運。釀濕墜下。轉為瘀腐之形。正當土旺。入夏脾胃主氣。此濕氣內淫。由乎脾腎日傷。不得明理之醫。一誤再誤。必致變現腹滿矣。夫左脈之緩澀。是久病陰陽之損。是合理也。而右脈弦大。豈是有余形質之滯。即仲景所云。弦為胃減。
大則病進。亦由陽明脈絡漸弛。腫自下而上之義。守中治中。有妨食滋滿之弊。
大旨中宜運通。下宜分利。必得小溲自利。腑氣開闔。始有轉機。若再綿延月余。
夏至陰生。便難力挽矣。
四苓加椒目 濃樸 益智 廣皮白三瘧劫截不效。必是陰臟受病。衄血熱渴。食入不化。痛瀉。二者相反。思病延已久。食物無忌。病中勉強進食。不能充長精神。即為滯濁阻痹。先以脹瀉調理。不必以瘧相混。
草果 濃樸 陳皮 木香 茯苓皮 大腹皮 豬苓 澤瀉經營勞心。納食違時。饑飽勞傷。脾胃受病。脾失運化。夜屬陰晦。至天明洞瀉粘膩。食物不喜。脾弱惡食柔濁之味。五苓通膀胱。分泄濕氣。已走前陰之竅。
用之小效。東垣謂中氣不足。溲便為變。陽不營運。濕多成五泄矣。
人參 生白術 茯苓 炙草 炮姜 肉桂脈沉緩。肌肉豐盛。是水土稟質。陽氣少于營運。水谷聚濕。布及經絡。下焦每有重著病痛。食稍不運。便易泄瀉。經水色淡。水濕交混。總以太陰脾臟。調理若不中竅。恐防脹病。
人參 茯苓 白術 炙草 廣皮 羌活 獨活 防風 澤瀉晨泄難忍。臨晚稍可寧安。易饑善食。仍不易消磨。其故在乎脾胃陰陽不和也。讀東坦脾胃論。謂脾宜升則健。胃而降則和。援引升降為法。
人參 生于術 炮附子 炙草 炒歸身 炒白芍 地榆炭 煨葛根 煨升麻 炮姜灰能食不化。腹痛泄瀉。若風冷外乘。肌肉著冷。其病頃刻即至。上年用膏石安腎丸。初服相投。兩旬不效。知是病在中焦。不必固下矣。自述行走數十里。未覺衰倦。痛處繞臍。議用治中法。足太陰。陽明主治。
生于術 生茅術 生益智 淡干姜 胡蘆巴 茯苓 木瓜 蓽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