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或訛圣,靈佑宮舊為十方道院,互詳寺觀。旁為天仙廟。人海記:燈市舊在東華門外,今移正陽門外靈佑宮旁,至期,結席舍,懸燈高下,聽游人縱觀,蓋京師坊巷元夕不放燈也。查慎行敬業堂集:鳳城新年詞:才了歌堤便買燈,三條五劇一層層。東華舊市名空在,靈佑宮前另結棚。藤陰雜記:今宮前絕無燈市。陳澤州有至日陪祀同王阮亭靈佑宮早起詩。今天橋宮觀悉為諸王齋宿之所。又陳其年有同人集靈佑宮會飲詩。案:施閏章學余堂集,有天仙宮尋徐善長詩。
般若寺胡同
鷂兒胡同
中城正指揮署在南。有浮山、平介會館,舊有徽州會館,今廢。癸巳存稿:書難字后篇自記云:嘉慶戊午重陽日書于鷂兒胡同慎德堂北軒。
大、小燕翦胡同 燕翦亦作演箭。
趙錐子胡同
蓮花玉河
廚子營
斗姥宮 康熙三十四年建,地以宮名。東有真武廟,西有仁壽寺,舊為昭顯廟,俱詳寺觀。
任家頭胡同
大、小喇叭胡同 小胡同曰明開夜合胡同。井一。
韭菜胡同
窮漢市 亦稱補拆市。拆或作陳。井三。小胡同曰大小眼鏡胡同。
永定門大街
北接正陽門大街。井三。有橋曰天橋。橋西南井二,街東井五。東南則天壇在焉,西則先農壇在焉。俱詳壇廟。農壇之南觀音井一,明崇禎時王應魁所鑿,以濟道喝者。又南里許有佑圣庵,俱詳寺觀。春明夢余錄:神樂觀在天壇內之西。藤陰雜記:天壇道院即神樂署,昔為讌游之地,馮大木廷櫆神樂觀送同年之官詩:尺五天邊春晝睛,同游南陌麴塵生??蛠韽浝正愔凶娤蛱一ㄌ渡铣?。胡南苕會恩道院看牡丹詩:碧落清虛人罕到,春林詰屈馬偏諳。又有道院祈雨詩,齋宿即事詩。乾隆七年,因游人雜沓,奏禁栽花,拆毀酒肆,至今不植花卉,惟古松尚存。卷葹閣集:偕同人飲天橋酒樓詩:過橋春五里,登閣樹三重。風轉阛聲沸,塵將游騎沖。鶯花憐震蕩,衣袂競織秾。咫尺郊壇外,春云總似龍。孫爾準泰云堂詞集:小寒食宿雨初霽,蹋春至天橋,登酒樓小飲,稚柳清波,漪空皺綠,渺渺予懷,如在江南村店矣。樓額曰杏花天,因倚聲書壁。野或編:京師最重午節,天壇游人極盛,聯鑣飛鞚,豪門大估之外,則中官輩競以騎射為娛,蓋皆賜沐請假而出者。水曹清暇錄:天壇中隙地產益母草,守壇人煎以為膏售人,頗道地。春時又產龍須菜,生食香脆可口。
右在西珠市口大街南,板章胡同東,永定門大街西,東與南城界,西與北城界。
外城東城
城冊:外城地址隸東城者,崇南坊第一鋪:東至東便門,南至東河漕,西至崇文門大街南城交界,北至城根。二鋪:東至城根,南至廣渠門大街,西至崇文門大街、與南城界,北至上四條胡同。三鋪:東至廣渠門口,南至萬柳堂,西至瓜市,與南城界,北至東河漕。四鋪:東至廣渠門,北至麻繩市,西至天壇,與南城界,南至右安門。案會典:東城分七鋪,與今制異。
崇文門東夾道
有稅務司。井一。東城根井一。坊巷胡同集:崇北坊在新城廣渠門東北角,崇文門外東河沿往東,至都城東南角,東便門東北角七牌三十七鋪。有天仙廟、崇恩觀、臥云庵、無量庵、崇恩寺、臥佛寺、增福廟、白云寺、積谷寺、萬福寺。案:天仙廟、崇恩觀、臥云庵、臥佛寺、增福廟、白云寺、萬福寺俱見后,余無考。人海記:崇文門東南有凈度寺,元張中丞養浩作其子雁奴壙銘有云:權厝文明門外凈度寺之南原。寺蓋元時有之矣。宸垣識略:水木清華亭,元侍御史王儼別業,在文明門外東南里許,園池構筑,甲諸邸第。許有壬記云:北瞻闉阇,五云杳靄,西望舳艫,泛泛于煙波浩渺云樹參差之間。虞道園有詩。案:凈度寺、水木清華亭遺址皆無可考,核其地望,當與今花兒市大街相近,姑附此。
上、中、下河沿 井二。有圣泉寺。
上頭條胡同 井一。
上二條胡同 有薊州試館。
上三條胡同
井一。步軍統領所屬東營守備署在北。有天仙廟、五圣祠。洪北江年譜:乾隆戊戌,計偕入都,居仲弟海岱門三條胡同寓齋,時仲弟官崇文門副使。是科先生獲雋。
上四條胡同
井四。東口有小胡同曰穿心店,通下下三條胡同。曰曹家店,通花兒市。曰罐兒胡同、曰西罐兒胡同。有崇恩寺、臥佛寺,詳寺觀。崇恩寺本名崇恩福元寺,元剎也。元一統志:遂初亭在施仁門北崇恩福元寺西門西,街北舊隆禧院,正廳后乃張子有平章別墅也。明一統志:遂初堂在府南,元詹事張九思別業也。道園學古錄:張九思墓志:治國于南門外,作堂曰遂初,花木水石之勝,甲于京師。案:施仁門金都城東北門也。元筑新城后,以遼金故城為南城,其遺址在今外城西南隅。遂初亭、隆禧院皆與崇恩寺相近,今不可考矣。趙孟頫松雪齋集:王惲秋澗集均有宴遂初亭詩。井一。小胡同曰水店胡同。
南、北火扇胡同
北羊肉口
中頭條胡同 井一。有白衣禪林火神廟。
中二條胡同
中三條胡同
井一。有送子白衣庵。藤陰雜記:崇文門外三條胡同有查氏園,施培叔朝干住時頻訪之,林木蔥茜,池館清幽,后無京官居住,恐鞠為茂草久矣。
中四條胡同 井一。有關帝廟、壽佛寺、無量庵。
北小市口 有關帝廟。
下頭條胡同 井一。有關帝廟、三元寺。
下二條胡同 井二。有彌勒庵。
下三條胡同 井一。有紫竹林。
下四條胡同 井一。南夾道井一。
戶部拉口 亦稱虎叭喇口。井一。
下下頭條胡同
狗尾巴胡同
下下二條胡同 有藥王廟。
下下三條胡同
下下四條胡同 井一。
東便門街
井一。有橋曰便門橋。護城河徑橋下迤東北出水關,入通惠河。普陀寺在橋北。太平宮在橋南,俗稱蟠桃宮道觀也,明建。有吳達禮碑,歲三月朔至三日有廟市。又有關帝廟、觀音庵。萬歷沈志:普陀寺、金山寺在崇北坊,俱有敕建碑。案:金山寺久廢。宸垣識略:觀音庵舊名云深處,康熙間建,室宇精雅,傳為宦家別業所改。
河坻下
右在崇文門大街東,東便門南,花兒市街北,與南城界。
花兒市大街
有花兒市汛?;鹕駨R,明隆慶二年建。有李琦、崔應階二碑。旬四日有市。灶君廟,明建。有孫岳、馮云骕二碑。歲八月朔至三日有廟市。又有回人禮拜寺。張祥河小重山房集有花兒市歌。
南小市口 東城指揮署在北,詳衙署。井五。有地藏庵。
鐵轆轤耙 井一。有崇興寺、送子觀音庵。
史家胡同 井一。
隆安寺 井二。
白橋 井一。
臥佛寺 井一。有忠義觀。
牛角灣 有土地祠、財神廟,即坊巷胡同集之增福寺。
佘家營 有廣東義園。
四川營 有天龍寺,明萬歷間建,金華會館也,今為義園。有三清觀、法域寺。
上堂子胡同 有關帝廟。井一。
旋馬上灣
雷家胡同
下堂子胡同
上寶慶胡同 井二。
棗子營 有寶慶寺。
下寶慶胡同
上餹刀胡同 井一。
下餹刀胡同 小胡同曰坑兒胡同。有白云寺。
上鍋腔胡同 井二。有觀音庵。
下鍋腔胡同 井一。有觀音庵。
南羊肉口
樓灣 井一。有三圣庵、觀音堂。
東河漕 井二。東城吏目衙門在北,詳衙署。有東城棲流所。有大慈庵。
北河漕
朱家灣 井一。有萬福寺,井一。
寶子胡同 俗名包頭胡同。有九泉積善寺。
纓子胡同 有觀音庵。有延邵會館。
井兒胡同 井一。
汪太醫胡同 井一。小胡同曰扁擔胡同。有福喜庵。
手帕胡同 倉場總督署在北,詳衙署。井三。有齊魯會館。
右在廣渠門大街北,花兒市南,蒜市東,西與城界。
廣渠門大街
即南大街,俗稱沙鍋門大街。城根井二。迤南城根菜園井五。石鼓齋雜錄:李奭棠,大興人,歷官少宗伯。父方懋,世居沙窩門,久困諸生,著說部六百余卷,名雅薈。魏柏鄉稱為光怪陸離。今不獨書不多得,并沙窩門故第亦莫可考。坊巷胡同集:崇南坊在新城廣渠門、左安門東南角七牌三十三鋪。有地藏寺、法藏寺、妙音寺、寶應寺、崇教寺、安化寺、吉祥寺。萬歷沈志:大悲寺在崇南坊,有敕建碑。案:舊聞考:地藏寺、法藏寺、妙音寺俱存,余無考。今法藏寺僅存一塔,地藏寺街名尚存,寺已廢。妙音寺亦廢。安化寺見后。
爐圣庵 井一。庵為山西冶工所建,明剎也,地因以名。有孫嘉淦、戴章甫二碑。旁為潞安會館。又有彌勒庵。
抽分廠 井一。步軍統領所屬南營參將署在北,詳兵制。有五圣禪林。
元寶市 井一。
斜大石橋
麻繩市
攬竿市 井一。俗闌干市。
石板胡同
西馬尾胡同 井一。俗名西馬尾帽。
東馬尾胡同 俗名東馬尾帽。
地藏寺街 井一。
東利市營
西利市營 井一。有關帝廟。
鐵香爐 井一。舊有山右、宣城、嘉應諸會館,今廢。
三轉橋 井一。無橋。有華嚴寺,詳寺觀。
唐洗布街 即半步街。
局章胡同 井一。
八圣廟 井一。有南極觀。
放生池
井四。藤陰雜記:沙窩門有放生池,浙人范思敬所創。范嘗夢到一院,禪室懸木魚,有人云東坡居此,遂入謁。坡云:吾有王文正公泥金書法華經一部授汝。坐側有一人侍立,云何姓。覺而異之。既放生池成,延一老僧居之。范一日至院,宛似夢中,室懸木魚。僧忽云:有一法寶,今贈居士。視之,即王文正公金書法華經也。室有募緣疏,為何御史書。豈僧即東坡后身耶?
四眼井 井八。
廳兒胡同 井一。
關王廟街 有關帝廟。
井兒胡同 井一。
拐棒胡同
半壁街 井一。
法華寺
四塊玉
五虎廟
五或訛石。宸垣識略:五虎廟殿前有古松二株,二百余年物也。寺塐關、張、趙、馬、黃五將得名,后毀于火。今前殿祗奉關帝,而五虎之名仍舊。
趙家莊
法藏寺 井二。俗稱白塔寺,金之彌陀寺也,詳寺觀。西有太陽宮,順治初建,道流居之。
三義廟 井三。
呂家窯 井二。
魏家口
藍旗小營房
大營房 井七。順治十八年改設正藍旗教場于此。見八旗通志。有頭條、二條、三條、四條胡同。
南岡子頭 華嚴寺,詳寺觀。云集觀,康熙時建,今改名玉清觀。又有文昌宮。
左安門大街 俗稱江擦門街。左右亙四五里,皆曠地義園,外多蔬圃。城根菜園井十一。
義學 雍正時韓城寧永祿創始。有莊存興、朱圭二碑,詳學校。
楊家馬圈
陳家馬圈
劉家馬圈
高家馬圈
張家馬圈 井一。
南臺寺
井一。寺為康熙時重建。復初齋集:于城東福寧寺拓得先九世祖謙謙公正德丙子撰碑敬述。自注:寺與南臺、夕照二寺鄰。
夕照寺
井一。案:雍正間文覺禪師元信嘗退食于此。殿壁有王安昆書高松賦,陳壽山畫松,詳寺觀。旁有育嬰堂,詳廠局。毛奇齡撰大學士馮溥年譜:康熙丁未,建育嬰堂于夕照寺,收無主嬰孩,貰婦之乳者育之。宸垣識略:東南寺院多停旅櫬,南臺夕照其最著者。魏之琇過夕照寺詩:鐘磬不聞林鳥寂,鮑家詩唱古先生。
安化寺 井二。寺有景泰間釋大善、宏治間光祿卿張天駿二碑。
萬柳堂
井一。京畿古跡考:萬柳堂在廣渠門內。國初大學士益都馮溥別業??滴鯐r開博學宏詞科,待詔者嘗雅集于此。案:今為拈花禪寺,詳寺觀。藤陰雜記:馮文毅仿廉孟子萬柳堂遺制,買夕照寺旁隙地為萬柳堂,毛西河、喬石林作賦,陳其年序,朱竹垞記。又高念東珩亦園記:萬縷將披細柳,知濃陰行埒蘇堤;數尺自出清泉,是神力驅成香海。是萬柳堂又名亦園。馮益都亦園春興詩:小筑城隅柳滿堤,緣云低護草初齊。次首:亂飄柳絮鋪新徑,細數桃花過野塘。是園即萬柳堂。王橫云和詩:春濃亭榭護沙堤,翠碧千重柳帶齊。吹去雜花迎緩鞚,飛來好鳥喚扶犁。輕陰色散栴檀外,斜日煙濃漢苑西。佳景欣當調鼎暇,關河即目暮云迷。嚴存庵我斯題亦園詩:清時謝太傅,此地即東山。物我風塵外,經綸魚鳥間。幾人能后樂?半壑有余閑。吾亦忘機者,披襟自往還。壕梁秋水上,窈窕赤欄干。石細縈書帶,藤低礙籜冠。樹聲千壑魚,雁影一汀寒。絕似江南景,憑誰把釣竿?草堂開綠野,曲榭俯清渠。最愛陶家柳,還同杜老居。天高秋射隼,沙暖書觀魚。到處乾坤大,何須賦遂初?毛西河修禊亦園詩:曲江修禊已三年,勝飲無如柳下偏。地曠盡教油幔接,溪回不礙羽觴傳。沿堤草向春深發,夾路花從雨后妍。陪得蓬山舊仙侶,到來滿座盡云煙。良會何須絲竹偕?春風處處遠塵霾。東流水色清堪戀,北地晴光淺亦佳。高柳隔簾拋粉絮,新蒲刺水簇金釵。洛中褉飲年年事,丞相同行豈易儕!朱筠笥河詩集:康熙中,堂歸石氏,時邸貴欲得之,石召工建大悲閣,一夕成,以家祠謝貴人,乃已。自此遂為拈花寺。端木國瑚太鶴山人集:道光戊子七月五日,胡竹村培翚祀鄭康成于萬柳堂,以是日庚戌生日也,繪圖征詩。案:〈谷曼〉〈谷九〉亭集亦有詩。
板廠 井一。有雙龍庵。
細米廠
興隆街 井一。有關帝廟、興隆庵、彌勒庵、福寧禪林。有明工部主事翁淇碑,有松江義園。
八條坑
四棵樹胡同
米市口 又名細米廠頭條胡同。
火神廟街 有延慶寺。
南河漕 井三。
右在左安門北,廣渠大街南,天壇東,西與南城界。
外城南城
城冊:外城地址隸南城者,正東坊,第一鋪:東至崇文門大街與東城界,南至北官園南口,西至新開路北口,北至城根。二鋪:東至喜鵲胡同東口,南至平樂園,草廠二條胡同與中城界,西至閻王廟前街,又至蕭公堂與中城界,北至巾帽胡同,又至東河沿城根。三鋪:東至崇文門大街,南至石板胡同,均與東城界,西至磁器口,北至五老胡同。四鋪:東至平樂園北口,南至三里河橋,西至草廠七條胡同南口,北至北官園南口。五鋪:東至火藥局,南至何家莊,均與東城界,西至鞭子巷三條胡同,北至柳樹井。六鋪:東至鞭子巷二條胡同,南至天壇,西至西珠市大街與中城界,北至三里河與中城界。
崇文門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