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第二步說法

[ 內(nèi)乾外兌。《逸象》:“乾為神,兌為通,與神通氣也。——引乾炁下通之義也。夬,決也,剛決柔也,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小人謂陰。闕門下通于腹,腹為陰,引乾陽下注,以決陰也。] 〈謝按:以丹道而言,乃是凝神入炁穴初步功法。〉

乃自百會,下游闕盆。<謝按:先天一炁,自虛無中來,寂然不動,感而遂通,通則順之而引。>

[ 簣中書同。陶本作“繼于腦際,向下胸堂。”百會,穴名,其穴在頂門。闕盆,亦穴名,其穴在胸。呂祖曰:“此不言意,意在其中。”,曰“下”者,引一引元并下之義,味下句自可見。] <謝按:回光返照,采真元歸入泥丸,而直入中黃,即丹道中之“放光引致世散元一”之法。>

[ 元亨利貞:元始,亨通,利和,貞正。元始,謂易生復(fù)初,探賾索引,萬物資始。亨通,以陽通陰。各正性命為利貞。心以上為陽,腹為陰。胸乃陽始通陰之界,<謝按:亦可指絳宮一竅>,天下之賾將由之而起,不可憧擾。乾有伏坤,馭動以靜,乃為體得閑趣。體乾之德:剛健中正純粹精。——此七德者,所由覺空色相,一絲不掛也。]

游夫闕盆,體得閑趣。<謝按:入歸神室,此時洗心沐浴,上中二田合而為一,心息和融,玄竅大開。大休歇一場,湛然而寂,不照而照,太極初現(xiàn),“天仙心傳”稱此為“圓清”,渾然無塵。>

[ 簣中書同。陶本作“用守胸堂,一絲不掛。”( 一得) 按:《易》曰“清明在躬”,〈謝按:人心已與天心合一也。〉《心經(jīng)》曰“五蘊皆空”,蓋同是道也。呂祖曰:“第一戒毋率躁,第二戒毋昏迷,第三戒毋莽蕩。要識此中,<謝按:從狹義而言,此“中”是為內(nèi)玄牝,又稱中黃神室,從廣義而言,乃天地之“心”,造化之玄牝也,其訣在于“無住無執(zhí)”>,本無一物,有何人我,有何內(nèi)外,光明磊落,徹天徹地,物物件件,機動乃現(xiàn)。現(xiàn)非心體也。現(xiàn)而勿察,隱而勿追,如浮云之點太空,過而已矣。所當(dāng)迎者,清存十分,和迎三五”。蓋此一步,《參同》謂之“上德”。德以清虛恬淡,一塵不染。得失有無,不稍粘滯,乃為得法。]

此為下手第二步。

[ 呂祖曰:“此步中必現(xiàn)有紛紜景象,〈謝按:丹書謂此為活午時。〉若稍滯稍擾,天君有病,不惟無益,為害非細。而于下步便無下手處矣,可不戒哉!”( 一得) 竊謂:能體游字、閑字,意義自得,行合祖訓(xùn)焉。] 〈謝按:雖得乾元降此而制之,但此乃人心之“中”,萬物蕓蕓,人心復(fù)雜,故現(xiàn)有紛紜景象,行者易逐幻境。如此時微雜私意,則恐有弊病。故需一絲不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柱县| 肇庆市| 黎平县| 安阳县| 镇原县| 章丘市| 娄烦县| 黔江区| 宣化县| 连山| 武夷山市| 朝阳区| 琼海市| 会宁县| 石城县| 满城县| 浙江省| 威海市| 双流县| 曲阜市| 井研县| 西充县| 平武县| 枣阳市| 类乌齐县| 锡林郭勒盟| 永安市| 张家界市| 天全县| 丹江口市| 南澳县| 临潭县| 塔城市| 天气| 临颍县| 涟水县| 板桥市| 正宁县| 乐安县| 乌兰浩特市| 准格尔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