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欺昧

  • 郭公案
  • 佚名
  • 17374字
  • 2015-12-12 16:18:42

富戶重騙私債

浦城縣北鄉(xiāng)九日街,有一鄉(xiāng)民劉知幾,因郡知府命他為北京解戶,解銀五鞘入京。劉知幾因缺盤纏,托保立批與本鄉(xiāng)富戶曾節(jié),借出紋銀一百兩,前去過京。知幾領(lǐng)得銀來,遂別家中,到府押鞘,前往京去交納。來往耽擱一年。舊年八月出門,今年八月始回。且喜平安無事,入府繳了批文。適家中時年大熟,遂將田上稻谷糶銀一百三十兩,竟到曾宅,完納前債。曾節(jié)喜其老誠,留之酒飯。忽值劉家著人來叫知幾回家干場急事,又值曾節(jié)被縣中催去完糧甚緊,兩在忙迫之中,曾亦忘寫受數(shù),劉亦忘取借批,兩下就此拜別。不想過了數(shù)年,曾節(jié)在帳簿中尋出劉知幾親筆借批,陡然昧起心來,即時著家人到劉家索前銀,說他逋欠多年,怎么不還。知幾見他家人來說,一時忘記。

少間忖得,即答曰 :”債無重取,罪無重科。前年本利盡數(shù)完納,止因你家主往縣事迫,我又歸家甚緊,故未上簿,未取原批。此乃人心天理,爾去拜上家主,昧心事做不得,頭上有青天 !”家人只得回去報知主人。曾節(jié)又著人來取。劉知幾見他再來,遂閉門不理,說道 :”爾家曝了天理 ,就是知縣上門,我亦不該重還 。”那家人無奈 ,亦只得歸去,報與主人知道。 曾節(jié)初時只說:”劉不記憶。”誰知弄假成真,遂具狀告于浦城縣朱大尹臺下:告狀人曾節(jié),系三十九都民籍,告為地虎蒙騙事。曾苦治家產(chǎn) ,積蓄贍命銀一百兩,預(yù)備葬資。地虎劉知幾,領(lǐng)府錢糧 、元寶五鞘解京,稱言缺少路費(fèi),串中王玉七,蜜言立批,盡行借去,約至本年交還。不料虎食無饜。自京抵家,公然延挨,不理屢取,揚(yáng)言已還。銀上百兩,身命所系,文契血證,債敢重科?懇乞仁天,追銀活命。上告。

朱大尹接了狀詞,細(xì)看一遍,即票差承刑前去拘得劉知幾,前來對理。知幾見拘,即寫下狀,赴縣訴曰:訴狀人劉知幾,甲年在籍,訴為平空黑天事。身充解戶,托中借銀是實(shí)。彼年京回,八月初三即將銀本利一百三十兩,一并全完。兩因忙迫,彼無受數(shù),故未取批。節(jié)欺鄉(xiāng)民愚蠢,又無證據(jù),故執(zhí)前券責(zé)償,哄告爺臺。銀上百余,五年寂不來催,明欺原批在手,得肆虎吞。懇乞辨冤,生死感德。

朱大尹看了訴辭,即叫曾節(jié)到堂對理。曾節(jié)曰 :”小人全賴此銀活命,今被劉知幾盡行騙去,一家等斃。望乞老爺申冤!”

劉知幾曰 :”小人彼年八月,委實(shí)本利全還。只是曾節(jié)見無受數(shù),尚存批文,故來重取。”大尹曰:”借銀既是實(shí),則欠銀亦是實(shí)。但或還本還利,必有一欠,未必兩還。爾莫昧心 !”曾節(jié)曰 :”莫說本錢,就是這幾年連利錢,分文也不肯還 。”知幾辯曰:”焉有一百余兩銀,借五年并不提起?”曾節(jié)曰:”焉有還了銀子,不取批文,不寫受數(shù),并不憑一中人?”兩下爭辯起來 。朱大尹大怒,即將劉知幾責(zé)打十板,押出要還前銀。

劉知幾延了半月 ,只是不還 。曾節(jié)又來催狀 。朱大尹怒曰: “鄉(xiāng)間有此刁民 !”拿劉知幾到衙,又打十板,罵曰 :”莫說曾節(jié)之銀你不肯還,就是我押你出去,你亦延挨半月 !”吩咐手下 :”把這狗才監(jiān)起追給。”劉知幾聽得要監(jiān),乃告知縣曰:”限小的出去三日,辦銀來還。”大尹準(zhǔn)限。劉知幾走出衙前,思量半晌,自忖只有府中郭四府,善能為民申冤。即時搭舡下府,明日五鼓即寫狀,到理刑館郭爺處去告:告狀人劉知幾 ,系浦城三十九都民籍,告為撈救事。

前年身充解戶,憑保明借同鄉(xiāng)富戶曾節(jié)紋銀一百兩正。京回,彼年八月初三,連本利一百三十兩,一并還足。禍因促歸,未寫受數(shù) ,未繳原批。不料豪乘兩隙,捏告本縣。

縣官不理,只是追銀。小人冤不得申,奔臺控告,乞憐申冤,銜恩無任!

郭爺將狀從頭至尾詳閱數(shù)次,問曰 :”你果借銀還銀,從實(shí)說來,我好斷理。”劉知幾曰:”小的借銀經(jīng)今五年,若是未還,豈得到今不取?只為當(dāng)時事忙,未討得受數(shù),未取得借批,釀成此禍。縣中朱爺一時被他瞞過,望青天老爺代小的申得此冤,萬代感恩 !”郭爺曰:”爾不要吊謊。”劉曰:”小的吊謊,就該萬死。”郭爺曰:”也憑不得爾,且把收監(jiān) 。”禁子帶劉入監(jiān)去了 。郭爺即吩咐承發(fā)房寫下一紙拿強(qiáng)盜窩主牌票,說道:”本府已拿得劫人強(qiáng)盜周同、蔣異,供得窩主系浦成三十九都曾節(jié),金銀財物悉藏曾家 。仰該縣速拘犯人,連贓解府聽審。

承差捕盜游信 。”游信當(dāng)堂領(lǐng)得此牌,就帶三四跟隨徑到縣堂下了公文。朱大尹看了來文,說道 :”曾節(jié)原是富戶,怎么干這勾當(dāng)?莫非這人果反?前日劉知幾一場公事,卻不是我誤他?”

乃即發(fā)縣差兩個,同府差四五人執(zhí)票徑到曾節(jié)家中。游信問曰:”誰是曾節(jié)?”曾節(jié)答曰:”小老便是。”游信取出鐵鏈,登時鎖了。曾節(jié)不知來頭,乃曰 :”愚老平昔無事干犯府上,長官 何事鎖我?”游信取出牌來,望曾節(jié)面上一擲。曾節(jié)取牌一看,見是強(qiáng)盜扳他窩主,乃對公差曰 :”這是白日黑天!但官差吏差,來人不差 。”即整酒款待,府差每人打發(fā)一兩,縣差每人三錢。即收拾家中生放銀兩及流水逐日帳簿,同差人徑赴縣中。

知縣發(fā)牌,起解入府。游信進(jìn)館稟曰:”拿得窩主犯人到了。”

郭爺叫帶人來。郭爺一見曾節(jié),連說 :”好個窩主!看此人橫惡,不消三推六問,取贓上來,驗(yàn)過便是。”曾節(jié)哭訴曰:”小的銀雖有數(shù)兩,卻是自己經(jīng)營得的。原有流水簿兩扇記載逐日出入,并無絲毫外來之財。望老爺觀簿,便知端的。”郭爺曰:”拿上簿來。”先觀出簿,從頭詳查。見內(nèi)一行載道:”癸酉年八月十一日,劉知幾解糧上京,借去紋銀一百兩正作盤纏,憑中葉文。”又觀入簿,尋至內(nèi)中一行,又載道:”甲戊年八月初三日,收劉知幾本利紋銀一百三十兩,大小六錠,知幾自交無中 。”郭爺觀罷,將簿發(fā)與曾節(jié),叫手下取粗板過來,將曾節(jié)打下二十。打到十五,曾節(jié)忍痛不過,喊曰 :”小的委實(shí)不是窩主,爺爺忍把屈棒打死良民 !”郭爺曰 :”你不是窩主?”

叫禁子取前日那強(qiáng)盜來對辭。禁子取得劉知幾來到,曾節(jié)見了知幾,便伺曰:”爾是強(qiáng)盜,爾自承當(dāng)。何得妄扳我做窩主?”

知幾曰 :”爾不是窩主,怎么昔年還了你一百三十兩銀子,爾平白在朱爺處結(jié)告,更與我取 ?”曾節(jié)曰 :”那時有借無還,我來告爾 。”郭爺曰:”這個老畜生,益發(fā)該死。爾那出入簿,俱載明白,何得昧心騙人?本該重打,看爾老面,罪卻不饒。”

曾節(jié)情知理虧,低頭畫招。郭爺笑曰 :”這刁老畜生,我若不把窩主扳爾,殺死爾也不認(rèn)。”即援筆判曰:為富不仁,見憎于陽虎。取之有道,不犯乎明條。執(zhí)故伎而重征,欲以一手掩人雙目。恃無憑而勒算,將為愚人可以術(shù)籠 。曾借劉還 ,取予自當(dāng)。券存再騙,財利迷 心。據(jù)出入簿,曾節(jié)不合,乘機(jī)構(gòu)釁還兩次債。劉豈肯畏法從奸?利銀三十兩,給斷還劉,以懲曾之科騙。罰谷五十石,交納上官,以儆曾之橫豪。縣官朦朧不決,罰米七石。知幾冤恨得伸,釋之寧室。

斷客人失銀

建安縣大州園范達(dá),以磨豆腐營生。一母一妻,勤苦持家。

三口只是安分度日,并無嗟怨。一日,年至十二月二十六日五鼓,其妻陳氏呼之起曰 :”人家俱在備辦過年物件,我知爾雖貧,亦要早起,做幾作豆腐去賣。倘攢得分毫,亦好買些柴米過年 。”達(dá)聽妻言,即來往河下挑水做豆腐。天尚黑暗,走到水邊 ,卻在人糞邊腳踏著一銀包,將之舉起,約有兩斤多重。

達(dá)想 :”此是誰人早起凈手掉落在此,且待他來時還他 。”候了多時,不見有人,乃挑水歸家。放下水桶,將銀報與母、妻。

其母王氏曰 :”我等小心做生意,尚討不得吃。這銀子一定是什么客人歸去,起早失落在此。客人這銀子是一家性命。爾若拿了他的,他尋不見銀子,或是赴水自盡,或是一家埋怨。爾可速將此銀,送在原處去還他。”

范達(dá)聽母之言,連忙執(zhí)銀走到原處。只見一客人走在那里啼哭尋銀。范達(dá)向前問曰:”客官為甚啼哭?”那客人曰:”我是徽州人汪元 ,在家將田典得三十兩本錢,打漆在你府中賣。

昨日收得本利銀四十余兩,包作一包,清早起來大便,一時遺失,不知下落。若有人拾得,我情愿與他平分。”范達(dá)曰:”爾銀是甚么包的?”汪元曰 :”我銀是青絹包袱包的。”范達(dá)曰:”我才見人拾去,你肯分一半與他,我便引你去見 。”范達(dá)乃領(lǐng)汪元到家,便報母親曰:”我尋得失銀客人來了。”一時轟動,兩邊鄰里俱來觀看。范達(dá)即拿銀出來,對汪元曰 :”憑眾人在此,我也不要你平分,你只把四兩與我做本錢也罷。若我日后做得好時 ,這四兩亦奉還你 。”汪元不得銀到手,即時許諾。 范達(dá)遞過銀子,汪元便將銀收起說道 :”這銀俱是整錠,難以鑿開。我店在臨江門,你同我到店中,取銀與爾 。”眾人見汪元欺心,大家罵他 :”你這客人好不知禮!先前許分一半,如今連四兩亦不肯秤。若到爾店中,我想一分也無。今日我眾人在此,范達(dá)亦是一片好心 ,你可將銀拿出來,剪四兩與他。”

汪元陡然變色曰 :”范達(dá)與我討銀,干你眾人何事?”眾人不忿,揪倒汪元,亂打一頓。汪元翻轉(zhuǎn)臉皮,反喊叫地方說范達(dá)搶他客本八十兩,欺凌孤客。

大家扭到府上,正值邵廉知府坐堂。汪元即口告曰 :”小人徽州客人汪元,販漆在爺臺發(fā)賣,得銀八十五兩。年終促歸甚急,五更獨(dú)自出門,陡撞惡棍范達(dá)挑水,撞倒他水,扭身亂打,乘渾搶去漆銀罄空。彼時喊叫地方,追出原銀一包,只得四十五兩,余有四十,吞歸不吐。眾人偏證無銀。自忿財命相連,若無前銀,一家俱死。萬乞天臺作主,殄惡追銀。”

邵爺聽了口詞,乃問范達(dá)曰 :”爾怎么搶去他的銀?”范達(dá)曰 :”小人五鼓上河邊挑水,天黑未明,在人糞堆上腳踏著一絹包 ,不知銀有幾多重。彼時只在等候交還。候久不見人,挑水歸家復(fù)來尋人。偶見汪元啼哭尋銀,小的即認(rèn)拾得,汪元即許分一半。領(lǐng)元到家交還。元得銀入手,先許四兩,后分文不與。眾見不平,將他亂打是實(shí)。今不與銀,反陷搶奪。望乞做主,究申冤枉。”汪元曰:”范達(dá)一片假辭!哪有人拾得銀子,肯平空認(rèn)帳送還?”范達(dá)曰 :” 小的本是好意送還 ,反遭冤陷。”邵爺曰:”此銀一定是爾偷他的。如今還他四十,則那四十不消問了。若是拾得,怎肯拿出?爾速去取那四十還他,免受刑法。”范達(dá)曰:”小人委實(shí)拾得這包銀子盡數(shù)還他,哪有八十?”邵爺怒曰 :”狗才不打不招!”即時喝令皂隸重責(zé)二十。

范達(dá)有屈無處伸,打得皮開肉綻,叫苦連天。汪元曰 :”望老 爺念小的異鄉(xiāng)人氏可憐,追銀不得,不得還鄉(xiāng)。”邵爺曰:”范達(dá)爾這強(qiáng)盜,好好把銀還他 !”范達(dá)曰:”小的真?zhèn)€一厘未得,把甚還他?”邵爺曰 :”且把這狗才監(jiān)起,明日再問。汪元推在外面伺候。”

范達(dá)家中母親、妻子聽得兒子打了二十,又監(jiān)禁在監(jiān)。思量無計,婆媳乃頭頂黃錢,雙雙滿街拜天呼屈,說道 :”我只有一個兒子,要他活命。今日監(jiān)了,坑我三口活活餓死 !”一邊拜一邊哭。看看拜到大中寺前,忽撞著郭四府老爺來,婆媳回避不及。郭爺叫皂隸帶那婦人前來問他。王氏、陳氏跪在轎前 ,將拾銀情由細(xì)訴一遍 。郭爺知其冤枉 ,乃吩咐王氏曰:”你不必拜,我去放你兒子回來。”婆媳磕頭去了。

郭爺乃親到堂上 ,單請范達(dá)一場公事去問。邵公畏郭公,即在監(jiān)中取出范達(dá)送入館去。郭爺坐館,細(xì)問范達(dá)緣由。范達(dá)細(xì)把始末緣由,從頭至尾明訴一遍。郭爺密吩咐曰 :”霎時取那客人來問,爾也要受些刑法,就認(rèn)偷了他銀,去家變賣妻子還他。爾將妻子送開一日,我這里把四十兩銀與你拿去,你說賣妻子來的。那時且看他怎么理由說 。”吩咐已定,即出牌喚汪元聽審。

汪元入到館中,郭爺問曰 :”范達(dá)怎么搶了你銀?”汪元曰 :”小的賣漆銀八十五兩,廿六日五鼓趕回家去。突撞范達(dá)河邊挑水,嗔小的撞傾他水,因此扭住小人亂打,便搶去客本一空。小的趕至家不放,眾人勸解,只還本銀四十五兩,余有四十,定然不還 。小的銀命相連,故此結(jié)告邵爺,得蒙追給。

今蒙爺爺提問,又是青天開眼 。”郭爺叫取出范達(dá)來問。取得范達(dá)到臺,郭爺罵曰:”你怎么搶了客人銀子?”范達(dá)曰:”小人拾得他銀一包是實(shí),彼時他許與我平分,后賺銀入手,一厘也不分與小的,兩鄰不肯,將他打了數(shù)下。他便在大爺處誣告 小的,望老爺推情。”郭爺曰:”想爾賣豆腐為由入他店中,見他出去大便,你便帶來是實(shí)。還他一半也是實(shí),還有那半怎么不還?狗才好膽!”范達(dá)曰:”小的原未偷他的。”郭爺曰:”賊骨頭,不打不招!禁子將夾棍夾起 !”范達(dá)見夾 ,即忙招曰:”小的情愿去家賣妻子賠他。”汪元曰:”我只要我原銀,哪里要你賣妻子!”郭爺曰:”皂隸可押范達(dá)到家取銀來還汪元。”

皂隸押范達(dá)到家,密把郭爺事情與母、妻說了一遍。母曰:”既是如此,爾可速行。”乃將妻子寄去別家,故意在家推延。

汪元又催郭爺曰 :”范達(dá)去了一日,并不取銀來還小的,明是欺負(fù)老爺 。”郭爺叫該值皂隸過來 。丁申向前,郭爺即批手:速拘范達(dá)還銀。丁申走到范家,只見皂隸已押范達(dá)出門,乃同帶見郭爺。郭爺罵曰:”狗才怎么去了許久?”范達(dá)曰:”小的變賣妻子 ,得銀十四兩,后又在各親戚家揭借,共湊四十兩,因此耽擱。”郭爺曰:”拿銀上來。”叫吏對過,足足重四十兩。

郭爺曰 :”我若不用刑,爾便騙了汪元之銀。叫汪元補(bǔ)領(lǐng)來領(lǐng)去。”汪元即時補(bǔ)領(lǐng)狀來。

郭爺發(fā)銀與汪元,因問曰:”此銀是爾的不是?”汪元曰:”青天爺爺!此銀果系小的賣漆之銀。”郭爺曰:”此銀范達(dá)說是他賣妻子之銀,怎么說就是你原銀?只怕不是你的,看錯了。”

汪元曰 :”小人手中之銀 ,怎么會錯。”郭爺始起身大罵曰:”這等欺心畜生!我郭爺之銀,你也思量騙去,莫說范達(dá)爾不騙他。這銀是我內(nèi)庫取來之糧銀 ,你也認(rèn)作你的。這等可惡,叫皂隸選大號粗板過來,與我重責(zé)三十 !”汪元情知理虧,啞口無言,低頭受刑。

皂隸打了三十,郭爺叫 :”汪元,取前所失之銀過來付與范達(dá)。”吩咐范達(dá)曰:”此銀合該你的。你拿去做本錢,我批執(zhí)照與你 。”范達(dá)接了銀與執(zhí)照,拜謝而去。郭爺叫抬一面大枷 過來,將汪元枷號一月,以儆后來欺心之人。乃援筆判曰:以德報德,報施之常,未聞有德而以仇報者也。故用治命,而老人結(jié)草絕群纓 ,而戰(zhàn)將效力。此皆知恩酬恩,不敢忘其所自也。今汪元失銀于散地,已是滄海遺針;而范達(dá)見取,全璧交還:此在達(dá)則見利而思義,在元則得財而忘恩。比之殺人顛越而奪其貨,心何異哉?合宜重究枷號,以儆刁風(fēng)。

女婿欺騙妻舅家財

崇安縣九都石灰街葉毓,種田營生,積有家貲近萬,五十無子。其妻張氏單生一女,名玉蘭,年方十八,不忍出嫁,乃央媒人顧寬招贅同都黃土壚游干第三子游吉為婿。擇定十月十七日過門成親。吉雖女婿,葉毓夫婦待之猶如親子,略無形跡。

一日,葉毓有一通房婢女名喚月梅,頗有姿色,毓乃乘酒興牽之強(qiáng)合。月梅欣然受之,遂覺有孕,迨至十月生一男子。毓夫婦心中甚喜 ,三日湯餅會,大開筵宴,賓朋滿座,賀禮盈門,因取名葉自芳。只有玉蘭夫婦,不喜父養(yǎng)兒子,心中常存妒忌,幾欲謀害,每被家人看破,不敢下手。一日,葉毓年至六十二歲,得病將終 ,乃對孺人張氏商議曰 :”自芳母子年俱幼稚,我若過世,有爾尚在,此家事他還不敢獨(dú)占。若是他日你亦死了,誰人與自芳母子作是主張?”張氏曰 :”我今正為此事日夜憂慮。自古女生外向,他夫婦終是不顧我們。”毓曰:”我今有個計較,明日你去托得鄰人王正岳、秦韜二人來我家,我寫個撥約,將家財盡數(shù)與女婿掌管,自芳一毫不要與他。但內(nèi)中暗藏字義,他日子大 ,必然與姐夫結(jié)告官府,那時清官辨出,豈不省得使他郎舅相戕 。”張氏曰:”爾的主意甚善。”及至天明,張氏乃命月梅整起酒筵 ,著人請鄰親王正岳、秦韜來家,乃把要分撥家私之情由說與二人知道。王、秦二人曰 :”他日有我在世,小官定然無事 。”二人床前說罷,遂出庭前。張氏命女婿陪酒,王、秦二人曰 :”你令岳分撥家財與你掌理,叫我二人作證。”游吉曰:”霎時分家,千萬便言多分些與我,我當(dāng)厚謝 。”王、秦二人曰:”謹(jǐn)領(lǐng)教。”葉毓乃叫張氏取紙筆到 他床上,叫月梅扶起,乃執(zhí)筆撥約曰:崇安縣九都二圖葉毓,止因五十以前無子,正妻張氏,止有一女玉蘭,招贅同都游吉為婿,生則事奉,死則殯葬。

迨至五十三歲,娶妾月梅在身,特產(chǎn)一子葉自芳為傳代之血。此僅可語繼續(xù) ,而不得與我出嫁之女招贅之婿并論。

今有傳代之田四百頃、瓦房五十七間、金子三百兩、銀子一千三百兩,什物、家財?shù)软?xiàng),悉付女婿前去管業(yè),外人不得爭占所有。幼子葉自芳,出世既遲,生年又晏,合族鄰右,不得以子道、婿道并論。已撥家財婿自收執(zhí)全與幼子無干女婿之事,悉遵前約為照。

葉毓寫罷,吩咐遺囑,叫張氏拿與王、秦二人看罷,游吉接過從頭讀過數(shù)次,見丈人盡數(shù)分撥與己,心中不勝歡喜,遂取了王、秦花押,當(dāng)席收了。王、秦作別回去。不想葉毓既立了撥約,知大事已定,遂叫女婿同女兒近床吩咐曰 :”我今諒無生理!爾夫婦務(wù)要孝順丈母,勤謹(jǐn)持家。月梅母于若是長進(jìn),爾把只眼看他;若不長進(jìn),隨他自去過活。”游吉曰:”小婿必待他有始有終。小舅若是長大,我還分半家財與他。”葉毓曰:”那家財是爾本分內(nèi)的,決不可與他。只是如今,我生前還積有銀五十兩在此,賢婿可收三十,這二十把與他子母也罷 。”

游吉曰:”一并把與小舅。”月梅只受二十,張氏叫游吉收去三十。不覺過了一日,葉毓一氣不來,已歸大夢。游吉感丈人厚恩,哭之極哀,大為厚斂,葬祭盡禮。玉蘭亦感父親之恩,其待月梅子母視昔日尤加厚一分。謀妒之心,夫婦至此盡釋。

張氏見女兒、女婿改變心腸,亦覺葉氏有后,幾度與月梅同坐,敘及己與丈夫所處之事,月梅感德不淺。

迨至數(shù)年,自芳漸已長成。在學(xué)攻書,眾學(xué)生都笑他靠姐夫討飯吃,白白一個大家,不能管理。自芳不知其故,歸問其 母。其母與大娘私下備說其詳 ,叮嚀他權(quán)且隱忍,不要說破。

自芳心性聰明 ,即會其意。后到學(xué)中,任人取笑,只作不知。

不想再過一年,張氏亦壽終正寢。自芳來治孝成禮,游吉遂不用他來理孝事 。玉蘭說 :”自芳 ,你自去讀書,這不干爾之事。”自芳曰:”妻分大小,子無嫡庶。雖非生母,實(shí)系我嫡母。

何敢不來治喪 !”玉蘭說 :”我的母,要爾拜她做甚?好不羞人!”自芳曰:”爾游家人,怎管得我葉家事!”玉蘭曰:”依你這等說,這家是你的?”自芳曰:”不是我的,是哪個的。”玉芳曰 :”你這丫頭小種養(yǎng)的,你骨頭才硬,便來作怪 !”自芳曰 :”我有父母養(yǎng)我,要你養(yǎng)我 ?”只見姐弟兩個大鬧起來。

游吉在孝堂聽得,說道 :”你兩人爭些什么?”玉蘭將自芳言語告訴丈夫一遍。游吉曰 :”自芳,你不得無理,你父死后哪見你來。今日你便來胡講,若不看當(dāng)日先人分上,將你母子一頓亂打,趕你出去,且看你在哪里去安身?”自芳聽得游吉之罵,也不回言,即出門去了,竟至縣中寫狀,往本縣魏良靜大尹處去告游吉。行到縣前,只見大尹坐堂,葉自芳即手執(zhí)狀辭,告曰:告狀人葉自芳,系九都二圖民,告為欺孤吞噬事。芳父先年無嗣 ,嫡母生女玉蘭,招贅同都游吉為養(yǎng)老女婿,家財悉付管理。五十歲娶妾生芳,游吉夫婦懼分家財,屢欲謀害。父終慮吉行兇,故央鄰右王正岳、秦韜作證,整將田產(chǎn)悉撥吉管。蓋為將取,姑與之計,以塞吉兇心,保全蟻命。不料,惡果瞞昧,欺身無親作主,竟行趕逐,不容入門。鵲巢鳩據(jù),已自寒心。孤寡遭冤,先人絕祀。懇天作主,以杜梟風(fēng)。上告。

魏大尹看了狀辭,即命承行發(fā)牌,差鄒陵領(lǐng)牌前去,提游吉及鄰右來審。游吉見提,亦寫訴狀,奔縣訴曰: 訴狀人游吉,年甲在籍,訴為欺死瞞生事。吉系葉毓嫡婿,代毓頂戶當(dāng)差,供養(yǎng)二老,存歿不衰。獸舅葉自芳,出自通房 ,毓疑年老未真,故將田產(chǎn)、屋舍,盡撥身理,所積余銀五百金付自芳,憑中議定,各守所有,不行爭意。

豈料芳銀花費(fèi),復(fù)來爭產(chǎn)。虛詞聳告,明竟謊言。似此欺瞞,刁風(fēng)益熾。只得乞爺爺斧斷,立見真情。

魏爺看罷訴狀 ,即叫兩家同鄰右來審 。魏爺問游吉曰 :”自芳怎么告你吞并家財?”游吉曰 :”小的是葉毓招贅上門養(yǎng)老女婿。禍因岳丈臨死,將家財分撥。見自芳出自通房,恐非真正血脈,故把田產(chǎn)、屋舍、家私,憑中王正岳、秦韜盡付小的,算計價錢止值三百兩。當(dāng)付銀五百兩與自芳母親,折作家業(yè) 。誰想他母子蕩廢殆盡,今日故捏趕逐,虛情哄爺爺。”

魏爺曰 :”葉自芳 ,你這小小年紀(jì),敢來告此假狀 !哪個教你?”自芳曰 :”當(dāng)日父親臨死時,怕游吉害死小的,絕了宗嗣,故把田產(chǎn)悉撥與他,以塞惡獸貪心。父親死時,止遺銀五十兩,小的止得二十,余三十游吉當(dāng)父親面前親手拿去。哪有五百兩銀與小人?望老爺審問鄰右 。”魏爺即喚鄰右來問。誰知王正岳 、秦韜兩人俱死,今只是二人之子,不知前面來歷,乃曰 :”葉毓原有揆與父親,原有花押,乞老爺追看撥契便知端的。”魏爺叫取撥約上來。誰知游吉欺心,即將撥約另寫過,竊取王、秦花押在上。魏爺一看撥約,便問鄰右曰 :”此是你父親花號不是?”二人仔細(xì)一看,說道:”這是父親親筆花號。”

魏爺聽了口辭,即叫自芳曰 :”你父說游吉代你頂戶當(dāng)差,送他夫婦過世,故憑鄰右將家產(chǎn)盡撥與他,故不與你干涉,爾何得冒爭 ?況你父寫得明白,你若再來纏擾,我要重重責(zé)你!”

自芳哭曰 :”此撥約是游吉假寫的。”魏爺曰:”鄰右認(rèn)得他父親花號 ,你反說是假 !”喝令皂隸責(zé)打十板。自芳叫屈起來。 魏爺叫:”趕將出去,任你哪里告來。”一起人犯俱發(fā)放畢。游吉?dú)w到家中,歡天喜地,置酒謝了鄰人。玉蘭即翻轉(zhuǎn)臉皮,把月梅趕出,不容入門。自芳哭到家來,見母在門外啼哭,自芳備將官府不準(zhǔn)之事 ,一一報知母親。母曰 :”是你失于計較,你父我收有他字跡在 ,如今再不要入縣去告,府中郭爺清廉,我這里有簪一對五錢重,你可拿去做盤纏,我權(quán)在秦韜媽媽家借住幾日 。”自芳帶了父親親筆跡,搭舡徑到府中。適值郭爺在朝天門送官,即具狀告曰:崇安縣九都二圖告狀人葉自芳,告為有冤難伸事。芳父母雙亡,身系庶出年幼。嫡母張氏,生姐玉蘭,招游吉為婿養(yǎng)老。先父臨歿,怕吉害芳,故將家產(chǎn)撥吉,憑鄰為證。吉見約存人亡,遂作假約,哄瞞縣官,責(zé)打趕出,不與作主。芳不得已,奔投爺爺明照覆盆,追給原業(yè),感恩。

上告。

郭爺接了葉自芳狀,帶回館中審問明白,遂行牌縣中,提得游吉一干人犯,到府親問。游吉訴曰 :”小的丈人葉毓,五十無子,招贅小人為婿,養(yǎng)生送死,頂戶當(dāng)差。年至五十三歲,與通房生自芳,毓疑非真血脈,故把家產(chǎn)不撥與他,原有撥批存照。魏爺審問明白 。”郭爺叫取撥約上來,游吉又將假的呈上去。郭爺叫自芳來看:”此是你父真字不是?”自芳曰:”父寫遺囑小的年幼,小的今帶有父親筆跡數(shù)紙在此 。”郭爺展開一看,全然不同。郭爺曰:”怎么是兩樣字跡?”游吉曰:”丈人臨死手顫難寫,故此與生前字不同。”郭爺想:”不同只是生熟,怎么筆法大異?”郭爺故意罵自芳曰 :”這事糊涂,我這里難明。”自芳哭訴曰:”爺爺若不肯理,小的母子死無葬身之地 。”郭爺曰 :”你要我問,拿這拔約抄去,問你母親明白再來。”丟下?lián)芗s與自芳抄。自芳知郭爺意思,只推說:”小的不 會寫字。”郭爺曰:”自芳不會寫字,游吉替他抄去。”

游吉不知是計,拿筆連真帶草抄了 ,遞與自芳。郭爺叫:”拿上來,我看詳細(xì)。”一認(rèn),字雖有真有草,筆勢卻是一樣。

乃指游吉大罵曰 :”這等狗才,你自假寫撥約,欺死瞞生。”

吩咐皂隸,重責(zé)二十。游吉初不肯認(rèn),郭爺吩咐 :”與我夾起來!”游吉心忖:”我丈人撥約,亦未把與自芳,拿出何妨?”

即叫曰:”爺爺息怒!小的拿出真的,爺爺觀看。”復(fù)在懷中取出丈人親筆撥約遞上。郭爺從頭看了一遍,笑曰 :”你那丈人就是神見,內(nèi)中說‘不得與我出嫁之女、招贅之婿并論 ’,又曰‘全與幼子,無干女婿之事。悉遵前約’。他怕你謀害他子,故把此約穩(wěn)你之心。你出嫁、招人之人,安得占他家業(yè)、金銀?

葉自芳你上來 ,我吩咐你,你看父親、嫡母面上,田撥百畝,屋撥三間,家私每十分撥一分,金銀各撥一百與他,以念骨肉之親。”葉自芳曰:”爺爺公斷。小的萬代感恩!”郭爺曰:”我將這撥約批作執(zhí)照與你。所撥之產(chǎn)業(yè),亦明批在上 。”用印鈐記,付與葉自芳收執(zhí),仍立案存照。判曰:審得葉自芳與游吉本郎舅至親。葉毓當(dāng)年無子,嫡妻一女,招吉養(yǎng)老,是實(shí)。老得妾子承后,慮吉謀害,臨死設(shè)計,全撥家產(chǎn) ,蓋為留兒而姑不敢留財也。吉肆貪號,便欲一網(wǎng)打盡,不思強(qiáng)客,不當(dāng)奪主。強(qiáng)欲以姊而占弟家。

理合斷還原產(chǎn),諒情隨撥全親。立案懲奸,永杜欺騙。

羅端欺死霸占

建安縣吉陽街湯墩湯聘尹,屢世殷富。因?yàn)闊o子,娶妾何氏,止生一子,名喚湯隆。剛才三歲,湯聘尹一旦死去,壽止三十六歲。何氏與大娘葉氏,共哺孤兒,撐持家業(yè)。先夫在日,蓄有祖田八百畝。每冬,葉氏叫家奴湯旺催取各莊苗租,變銀完納錢糧。各處租谷無欠,只有順昌地方萬全坑有田二百四十畝,離家遠(yuǎn),屢年未曾取足。葉氏每見收到萬全坑租,不勝忿怒。

適有王孫街刁民王虎,立心甚險,為謀詭譎,亦買得有田七畝,在彼與湯聘尹之田疊疊相連。王虎遂欲吞為己業(yè),乃設(shè)巧計 ,來哄葉氏曰 :”萬全一路,田土甚瘦,百姓狡猾無比,佃戶拖欠,乃為常事。若遇天一干旱,便升合不與,年年捱欠,不奈他何。我今有田八十余畝在彼地方,逐年亦虛破錢糧,受多少嘔氣。去取只是逃躲,告縣便托人情。千方百計,亦只忍氣。況爾家主不在,爾乃寡婦孤兒,如何征得租起!不如以田佃于我們,年年替爾取租,完納錢糧,豈不甚妙 。”葉氏被他巧計所哄,遂以萬全坑租田二百四十畝,盡租與王虎,苗租果然收得完足。及過三年,王虎往囑各田佃戶曰 :”前者葉寡婦以田租我,收苗準(zhǔn)息,今已俱賣與我。爾眾佃戶,各要立佃批與我,然后給表約 ,方許諸人去佃。將來租谷俱要送至我莊,明白交還,不得短少升合。”各佃戶不知其謀,遂信此言是實(shí)。

此時王虎外收佃戶之租,內(nèi)納葉氏之苗,眾佃戶自后聽命惟謹(jǐn),蓋惟知王虎是他田主,而不知湯隆之為田主也。

不覺奄忽便過二十余載,葉氏已故,王虎遂偽造契書,用 茶染紙成淡黃顏色,相似遠(yuǎn)年舊紙,以為告狀之本,遂不納湯隆之租。湯隆著家人往王宅取討,王虎曰:”我家有田數(shù)百頃,哪有余力佃別人之田?”湯隆知得,遂不向王虎取租,乃親自到萬全坑去取。眾佃戶曰 :”我只知此田是王虎收租,哪見你來 ?”遂各不理 。湯隆復(fù)到王虎家中 ,請問明白。王虎曰:”往日我租你家田,當(dāng)還你租谷,故不敢少。今你令堂已將前田二百四十畝,一概賣與我,當(dāng)時田價未完,故權(quán)納三年租谷,補(bǔ)準(zhǔn)息錢。今價已完足,田是我家的,豈復(fù)再納爾家租乎?”

湯隆曰 :”我家只把田租與你,代收租谷,何曾賣與你?你若不還我租谷,我去郭爺處告你!”王虎曰:”莫說郭爺,就是皇帝處去告,我決不怕你 !”湯隆忍氣不過,遂寫下狀詞,竟赴府中郭爺處去告:告狀人湯隆,年甲在籍。告為土豪騙產(chǎn)事。隆孤母寡,佃多頑欠。土豪王虎計租隆田二百四十畝,代收租谷。一向完納無欠 ,經(jīng)今已二十載。詎豪久造深謀,熟交各佃,冒稱母賣,欺死瞞生。竊思千金之產(chǎn),一旦謀占,王法何存?冤慘無地。告懇天臺懲惡追租,斷田還主,庶杜刁風(fēng)。

上告。

郭爺接了湯隆狀詞,反覆翻閱,細(xì)思此必王虎之奸,遂出牌拘王虎。虎思湯隆雛弱無力,此必積歇劉云教唆他告狀。遂將金銀賂干證,安排衙門、吏書、門皂,乃始入府訴狀:訴狀人王虎,年甲在籍,訴為唆騙事。虎先年用價銀三百六十七兩,買到湯隆之田二百四十畝,契書明白,中見可證。歷今二十余年,兩經(jīng)大造不旨過產(chǎn),歲貼糧差銀一十二兩五錢,厘毫無欠。積歇劉云唆索補(bǔ)價。奸謀未遂,復(fù)唆聳告,捏稱占田。竊思時價明買,契書存照。乞天剪唆究誣,民不遭枉。 郭爺準(zhǔn)了訴狀,遂呼對理。湯隆曰:”王虎做小的家總佃,只代收租,小的交他租銀,已經(jīng)一十九載,今一旦冒稱買到小的田主,平白占產(chǎn),情理何堪?”王虎曰:”小人有契書執(zhí)照,隆母葉氏親手花押,親手受價。中見人等俱存可證。賣產(chǎn)二十余年,今日何得聽人教唆,強(qiáng)來爭業(yè)?”郭爺一看契書,紙張顏色俱黃,即知王虎所造假契,干證人等俱是買囑來的。全不動問,惟問湯隆曰 :”爾既收他有十九年租谷,亦有日記、苗簿,可拿來看 。”隆即以前后所記租簿呈上。郭爺見簿上逐年記載租谷 、銀數(shù)明白,知隆是實(shí)。乃罵王虎曰 :”湯隆之母,何曾賣田與你?你只代他作總佃,收租銀而已。”王虎曰:”遠(yuǎn)年買田,舊契可證。隆母雖亡,中人可證。”郭爺曰:”選過粗板,把王虎著實(shí)打四十板。”復(fù)罵曰:”爾能謀占隆田二百四十畝,豈不能以數(shù)十金,買賂干證來證?你說舊契可證,此契只是近日偽造,不是二十年前的。湯隆二十年之簿,爾看顏色何如 !”又叫書手何清,取過二十年前案卷紙色來對。只見外面堆塵則黃,內(nèi)中尚白,恰與湯隆之簿一樣顏色。王虎假契,紙色內(nèi)外俱黃,乃是用茶染的,故知其為偽造。遂叫取夾棍夾起。

王虎初不肯認(rèn),喝令重敲一百,若不招認(rèn),再加嚴(yán)刑,必欲重夾。中人陳嵩見王虎偽造契書是真,已被郭爺識破,不必代他受刑,遂不待夾,即自招曰 :”小的原日并未曾與他作中,特因王虎許謝銀二十兩 ,買我作證 。望乞老爺超活。”郭爺曰:”陳嵩未敢欺瞞,乃釋放不究。”即擬王虎欺占田業(yè),杖一百、徒三年,追田給還湯隆管業(yè)。判曰:審得王虎財利迷心,貪饕溺志,既詭智以籠人,復(fù)乘機(jī)而罔世,代收寡婦之租,重剜佃戶之肉,蠶食百家,強(qiáng)威日肆,狼貪一里,惡氣風(fēng)生。田寡婦之既卒,欺孤兒之無知,偽作契書,強(qiáng)占產(chǎn)業(yè)二百余畝。膏腴安可白占?一 千余斛白米,難容強(qiáng)吞。嚴(yán)加刑罰,痛懲貪殘。杖以一百、徒三年,田業(yè)悉追還主湯隆照管無疑。

斷妻給還原夫

弋陽縣有一做馬尾帽客人路十九,在于福寧州南街做帽多年,積得有二十多兩本錢 。因店主艾俊有一女子,年方十八,未曾許聘他人 。見路十九勤勵,肯做生意,年亦止二十四歲。

俊妻秦氏心甚愛之 ,乃與隔壁呂榮商議曰 :”我看這路師父,一雙好手藝,他家中又無妻子,我欲招他為女婿。央爾替我作伐,何如?”呂榮答曰:”既媽媽愛他,我便與你去說。”乃至店上,對路十九說曰:”爾自十七八歲在我這里,今日長成了,生意又好,爾家店主媽有一令愛,要招你為女婿,你意如何?”

路十九曰 :”出鄉(xiāng)人賤,她女怎肯嫁我?”呂榮曰 :”委的是實(shí)。”路十九曰 :”既她肯招我,不知要幾多聘禮?”呂榮曰:”她既招你,必不計較 。”路十九笑曰:”爾去說來。”呂榮即入里面去說。秦氏曰 :”我只要他十兩銀子,打些首飾,妝扮女兒便是。他不消費(fèi)用。”只見艾俊亦喜招他,遂叫呂榮:”爾快去說,今日日子吉利。”呂榮出店與路十九說,只要銀十兩。

路十九有銀二十余兩在身,遂將一半遞與呂榮,托他送作禮儀。

呂榮送與艾俊夫婦,遂安擇成親酒禮,邀請兩鄰諸親六眷,與女兒合巹交杯,成其親事。

自后路十九在艾家,敬奉二老,孝順妻子,和睦鄰里,一連三年,買賣興旺。忽值家中信到,報道家中父母病重,要他帶妻子同歸,相見公婆一面,再來事岳丈。路十九得信,日夜啼哭,只是要?dú)w。丈人、丈母亦留他不住,遂打發(fā)他夫婦歸去。

時路十九妻子已生一子,年方一歲,亦帶同歸。河下遂雇了一只快舡 ,別了岳丈諸人,徑望福州進(jìn)發(fā)。來到福州停舡在岸, 路十九上岸,買些零碎貨物歸去。正買了貨,遇著蘭溪一個算命先生徐二十,背個包袱,要搭舡上建寧,走到舡邊。艄公圖他舡錢,遂許搭他 。路十九見是一人,亦不阻擋。乃開了舡,望上水而進(jìn)。

誰想徐二十是個奸險、油嘴光棍,朝暮在舡,與路十九答話,又替他抱兒子,連艾氏亦不防嫌,或同坐敘話,或同食茶飯。十九知他會算命,遂將妻子八字,與他推算。又將丈人一家八字,與他推算。徐二十既得其年月,遂究問其丈人家及艾氏姓名,路十九是無心人 ,但事一一對他說及。后兒子吃乳,艾氏胸前亦不遮掩。迨至旬日,舡至建寧通都橋下,徐二十卻翻了臉皮,手中抱了兒子,要艾氏同他上去歸家。艾氏不知來歷,徐二十便將大拳打來,便把路十九揪住說 :”你怎么奸我妻子,哄弄她變了心腸,是何道理?”喊叫地方,地方俱來究問緣故。路十九說:”這個浙江人,搭我舡的,今日騙我妻子,說是他的。”徐二十曰:”這個是江西人,平白在舡,哄弄我妻子與之通奸,如今遂不睬我。”地方曰:”難憑你二人說。府中郭爺決訟,極是明白。”即將二人送至府中。

適值郭爺坐館,地方即帶二人進(jìn)稟曰 :”小的是通都橋地方,見這兩人在舟中廝打,爭取妻子,喊叫地方,小人恐怕打傷人命,故此解到爺爺臺下申究。”郭爺問曰:”爾二人怎么相爭?”徐二十訴曰 :”小的是浙江蘭溪人氏,在福建福寧州做客。娶得艾氏為妻,三年生子丑兒,年已歲半。不料此人亦在福寧州作客,終日在店,往來甚密,妻子被他哄奸。在舟又搭我舡,妻子益發(fā)與他相好,合作一路,反把小人來打,不認(rèn)我為夫。平空騙去,情理何堪?望乞老爺作主,萬代感恩 。”路十九訴曰 :”小人弋陽人氏,在于福寧州作帽營生,積銀二十余兩,贅入艾俊家為婿,憑媒呂榮說合,夫妻已經(jīng)三載,子已 歲半。前日因父病重促歸,討舡徑至福州,上岸買貨。回遇此光棍,稱能算命 ,舡家利其舡錢,搭他同舡,小人不自提防,舟中無分爾我。今至爺臺,不料他起此歹心,白騙我妻。有此不法,從古未聞。懇乞爺爺撈救小人,懲治刁棍,萬代感激!”

郭爺曰 :”據(jù)你兩人口詞,江刁浙詐,實(shí)難準(zhǔn)信。且從舟中拘得婦人來問。”不一時間,拘得婦人到臺。郭爺問曰:”兩夫爭妻,爾可從實(shí)說來。”艾氏曰:”小婦人憑媒呂榮,嫁與路十九為妻,經(jīng)過三載 。聞得家中公婆有病,回歸看視。來至福州,冤遇此光棍搭舡,旬日之間,言語無忌,飲食同席。不想到此,陡然說是他妻子,平空黑天,望乞老爺審察。”徐二十哭告曰:”小的妻子,三年與路十九心情厚了,故不認(rèn)小的。爺爺且把一小事來證,此婦若是路十九的,他說婦人身上哪里有疤痣?”

路十九曰:”我妻結(jié)發(fā)三年,哪里有甚疤痣?”徐二十曰:”小的妻子左乳下有一黑痣為記,乞爺爺究驗(yàn)。”郭爺著門子一看,艾氏左乳下果有個黑痣。徐二十即將婦人罵曰:”我拋家做客,明婚正娶 ,取爾歸家,接紹宗支,爾反愛上別人,拋開親夫,是何道理?”路十九與艾氏都說光棍不過,放聲大哭起來,只叫:”爺爺作主!”

郭爺思想半晌,叫把三人監(jiān)作三處。即吩咐承發(fā)房,寫關(guān)文到福寧州,將艾俊夫婦及男艾節(jié)、媒人呂榮,俱到臺下。郭爺升堂,叫先取出路十九與艾氏出來。艾氏夫婦一見父母、兄弟人等,相抱大哭,十分傷情,說道中途遇光棍來歷之事。郭爺又叫取出徐二十來。二十認(rèn)不得艾氏父母,一直走到堂上跪下。郭爺笑曰 :”你的丈人來了,想你嫌他女兒養(yǎng)漢,故此不瞅不睬。不然,他一家哭做一團(tuán)在那里,你怎的不顧看?”徐二十自忖失了打點(diǎn) ,連忙下去,扯住丈人啼哭。不想扯錯了,把呂榮扯住,連叫丈人。郭爺仔細(xì)觀看,忍笑不住,叫皂隸一 齊帶將上來。郭爺罵曰 :”你這光棍,丈人也認(rèn)不得,敢說艾氏是你妻子?”叫取過粗板子來,將徐二十重打三十板。徐二十尚辯說 :”艾俊亦愛了路十九,故不認(rèn)小人。”郭爺曰:”你把呂榮叫作丈人,哪是丈人不認(rèn)你?”叫取短夾棍過來,將徐二十夾起,重敲三百榔槌,要他招認(rèn)。徐二十還強(qiáng)辯不認(rèn)。郭爺曰:”這等刁棍,你敢抗拒我!”叫把腦箍上了,將沸湯煮過鐵鏈過來,把二十衣服剝了。禁子抬得一桶滾水煮得鐵鏈來到,郭爺叫把二十身上纏住。禁不用鐵鏈鏈在二十身上。彼時二十頭上是腦箍,腳里又夾,身上又纏,熬刑不過,只得叫 :”小的情愿招罪,望爺爺寬刑。”郭爺曰:”要你招了,我才放你。”

二十乃招曰 :”小的算命營生,不合福州搭路十九舡,見他夫婦意思殷勤,內(nèi)外無忌,將他一家年命推算,故探出名姓。因他兒子吃乳,得知他疤痣,即起歹心,意圖白騙。蒙爺爺明燭。

所供是實(shí) 。”郭爺叫放了他刑,遂用好言發(fā)放路十九等一干人歸去,再吩咐路上仔細(xì),切記不要和歹人同行。路十九一家大小磕頭而去。

郭爺甚怒徐二十,叫禁子取過大枷,將二十枷于通衢,限三個月為期,方解還原籍。因執(zhí)筆判曰:審得徐二十無籍光棍,濫稱算命覓食,技微心險,專逞刁舌,愚弄鄉(xiāng)民。不思微技止可掣騙分文,必難劫騙人妻子者也。弋陽路十九,載妻艾氏、子丑兒歸家。二十得附舟尾 ,復(fù)思以術(shù)愚路,意路必然中術(shù)。算命以識年庚,抱子而知氏體,執(zhí)此便希白騙艾氏,且以奸稔挾制。若不辨其哭之真?zhèn)危瑒t俊幾兩婿而艾無專夫矣。枷號三月,鎖解原籍。庶使棍徒知此儆畏。

設(shè)計斷還二婦

壽寧縣五福街,有一村人家姓毛,亦有三百人煙。有毛榮、毛華兄弟二人,專一販鹽為生。一日出外販鹽,毛榮妻姚氏生一子五歲,毛華妻陳氏生一子半歲,正當(dāng)八月天道,棉花正熟,適逢丈夫皆不在家,姆嬸二人乃各抱兒子,去到埂地收撿棉花。

此埂乃在河邊,離家一里路。陳氏將兒把衣服盛起,安在埂上,令姚氏之子看顧,姆嬸二人發(fā)狠撿花。

只見一只小舡蕩攏岸邊,有兩個客人上岸,問二婦借茶濕口。二婦對云:”未曾帶來。”那客人即取自己所食燒餅付與姚氏之子。其子接過便吃,客人又取幾個付與二婦,說道 :”我要去五福街屯鹽。”二婦聽得,低聲答曰:”我家丈夫正去販鹽,今夜必定回來,二位財主就在我家去歇便是。”二客曰:”既你家官人有鹽,我要得二三十兩,便在你家去買 。”二婦只說是真 。又把一個燒餅與姚氏兒子 ,又把一個付與姚氏 ,說道:”餅在舟中,未曾多帶,此是爾府中來的,且是一分銀子止買得四片。”姚氏、陳氏只說是實(shí),姆嬸遂分開食之。一食入口,登時被暈倒在地上。二客拋了她倆兒子,各背一婦,放于舟中,順流而下,連夜撐到延平。客人略將些溪水灌入口中,二婦醒來,見是客人騙在舡,二婦即時放死放生。客人狠將起來,用大挽手將婦毒打 。二婦受刑不過,只得隱忍屈從,被他奸宿。

將至十日,已到福州,遂買衣服將二婦梳洗,扮作娼家,放在洪塘街上接客。

二婦丈夫彼日將暮歸來,經(jīng)過埂上,只見二子在那里啼哭尋母。毛榮、毛華放下鹽擔(dān),抱起兒子到家中,門已鎖上,未 見妻在。及問鄰舍,俱言姆嬸兩人下午去地收棉,各抱兒子同去,至今未回 。毛榮兄弟慌了,若說是老虎咬去,又無血跡;若說是跌落河中,并無人見。天色已晚,兄弟哭回家中。天早又各處去尋討,寂無蹤跡。毛榮兄弟無奈,請近寺和尚做功課超度。 過了一年,姚克廉在書坊販得書籍,往福州發(fā)賣。舡灣洪塘,上岸往娼家戲耍。行至一胡同,仔細(xì)一看,認(rèn)得是姐姐姆嬸兩個,即裝做在她家歇夜,共包兩個,房錢銀六錢一晚。誰知那客人是湖州東鄉(xiāng)人王際明、趙成讓在此開娼。姚克廉人在姐姐房內(nèi),先時作喧嘩,唱曲行令、擲骰飲酒,待至更盡,忘八睡去,姚克廉哭曰 :”姐姐怎么遭此不幸,同嬸嬸在這里做此勾當(dāng)?”姚氏把先前事備細(xì)對兄弟說了一遍。彼時,姆嬸一床,姚克廉獨(dú)睡一床。待至天明,克廉對姐姐曰 :”爾切不可說破!我到福州就去告來,拿這忘八 。”三人約會已了,克廉起來梳洗,食早作別。回至船中,將舡直抵省城,將書發(fā)人鋪中已畢,即具狀到按察司周爺處投告:告狀人姚克廉 ,系壽寧縣五都一圖民,告為阱陷事。

親姐幼適毛榮,姐嬸毛華,嫡親妯娌,冤因榮、華出外買鹽,姆嬸出地帶幼孩撿拾棉花。惡龜王際明、趙成讓私駕小舡泊岸,借茶為由,將麻藥作餅,賺姐誤食,登時口不能言,強(qiáng)背入舡 ,打作娼婦,洪塘接客。身嫖方識奸情,良家白騙為娼 。禁逼令喪節(jié),活拆人夫婦,作賤人妻孥。

懇天斧劈梟,惟庶得室家完聚。上告。

周憲臺接得姚克廉狀詞 ,從頭一看 ,乃叫廉向前審曰 :”爾果見姐不曾?”廉曰 :” 小的昨晚親在他家假歇,與姐、嬸商議一晚,今方奔告爺臺。”周爺曰:”你是壽寧縣人,就批建寧府郭推官去問。”姚曰:”若批郭爺,青天開眼 。”周爺即 將狀詞及人解到郭爺處。郭爺看了狀,乃問姚克廉曰 :”你曾洪塘走了消息不曾?”廉曰:”小人密不通風(fēng),只是姐姐得知。”

郭爺即行牌到洪塘,拘王際明、趙成讓及鄰右陶松、范大章來館究問。王際明得知消息不好,即將二婦寄在漳州海口周林富戶家藏起,卻移兩個別家娼婦在原處;又將銀二十兩買了鄰舍竇呈、彭貴之心;將銀十兩買了本妓忘八涂婁之心。打點(diǎn)端正,遂請一干人犯,同館差來到建寧府理刑廳上。王際明取出訴狀訴曰:訴狀樂戶王際明等 ,系湖州東鄉(xiāng)人。身因訓(xùn)蒙不贍,買婦開娼洪塘,十有余年。禍因壽寧客人姚克廉,騁酒入院耍嫖 ,嗔身慢于應(yīng)接,扭娼亂打,院內(nèi)什物悉遭打破,浼鄰贈婦,賠宿求歡。天明不容,狗命捏身騙姐作娼。毛氏人煙三百,孤客安能劫婦?酒色昧心,冤恨莫吁!乞天殲此大奸,賤人鼎德。上訴。

郭爺看罷訴狀,叫鄰人竇呈上前問曰 :”姚克廉告王際明之事,從實(shí)說來。”竇呈曰:”前月克廉在州賣書,乘醉來洪塘嫖院,嫌際明接待稽延,即把院內(nèi)什物罄空打碎。際明怕觸客人,仍將一姐與他陪宿。小人隔鄰親來賠話。不想天早又告周爺臺下,批來老爺究問。原宿一姐,尚在洪塘。”郭爺曰:”彭貴怎么說?”彭貴所說亦與竇呈無異。郭爺曰 :”再拘娼婦來到,便見明白 。”公差承牌,不日就拘得兩個娼婦到臺。郭爺叫克廉問曰:”這是你宿的娼婦不是?”克廉曰:”當(dāng)日是我姐姐,小的痛哭一晚,哪里見此二婦?”那一姐曰 :”你逞醉撒潑,來我家把什物盡行打破,我又相陪爾宿,肉面來證,還說假事?”郭爺叫把婦人拶起。禁于用刑,二婦著實(shí)忍住,只是不說。郭爺叫:”且把各人犯監(jiān)禁起,明日再問。”

到晚,郭爺復(fù)取出姚克廉私下審曰 :”你實(shí)見爾姐姐,與 她商議未曾?”廉曰 :”姐姐骨肉同胞,受這冤辱,望爺爺作主 。”郭爺仍叫廉去監(jiān)中坐住。乃遣兩名親隨捕盜馬如彪、章明,裝作客人前到洪塘訪察,就在王際明對門娼家去嫖。飲酒之間,乃問娼婦蘭娥、菊娥曰 :”你對門先有兩個好婦人,今日怎么都不見 ,在哪里去?”蘭娥低聲答曰 :”那忘八欺心,將麻藥騙得壽寧兩個姆嬸來此接客。前日,婦人兄弟到這賣書看見,即具狀。按察司批四府郭爺處問。忘八買囑兩鄰及他同鄉(xiāng),忘八先把兩個婦人寄在海口富戶周林家住,卻將涂忘八兩個娼婦買去抵搪 。世間豈有此欺心異事 !”馬如彪得知在心,徉作不知,只管飲酒猜枚,擲骰作樂,歇了一晚。天早還了歇錢,二人徑奔建寧。見了郭爺,將忘八際明之事報知。

郭爺即起文書,差八名快手,到漳州說道 :”福州強(qiáng)盜王際明,劫得壽寧毛榮金銀及婦女,俱寄在海口周林家中 。”漳州知府丁永祚見是按察司詞訟,發(fā)郭四府審問,即差本府皂隸四名 ,同前快手俱到海口周家去 。府差認(rèn)得周林 ,即叫曰:”丁爺有牌在此 。”周林聽得丁爺牌到,心中猶豫,不知是什么干系,連忙請眾公差上廳坐定。吃罷茶后,請牌看。郭爺快手罵曰:”老不知死,按察司牌票,這等易看!”兩人走上面前,便打兩掌,取出鐵鏈來鎖。周林見鎖,心中慌了,便吩咐家中宰豬相待。酒飯中間,周林再三求牌一看。快手劉夫取出牌來,周林細(xì)讀一遍:建寧府理刑廳,蒙按察司周爺批據(jù),本府壽寧縣姚克廉狀告強(qiáng)盜劫擄事。拿得強(qiáng)盜王際明等,供招財帛、婦女真贓 ,俱寄海口周林窩藏,理合拿究。今差捕盜劉夫等,速拿窩主及財物、婦女,到廳對理。毋違。

周林見牌票,乃對劉差曰 :”我原不知王際明為盜。他委實(shí)將兩個婦人及衣銀數(shù)事寄在我家。今既扳我作窩主,只得對 理 。”即打發(fā)府差銀四兩,本府皂隸銀八錢,即日將婦人、衣銀一齊起身,解到建寧府來見郭爺。劉夫稟曰 :”今解得周林等到了。”郭爺叫放出姚克廉來認(rèn)。克廉一見姐姐,上前扯住,兩下大哭。郭爺叫姚氏、陳氏且在外面俟候。復(fù)取出際明及鄰右、娼婦、克廉來審。王際明諸人,仍舊是前日之言,遂不更改。郭爺曰 :”姚克廉真是與此婦歇宿?”竇呈曰 :”委實(shí)無假。”娼婦曰:”同睡一夜,怎么敢謊。”郭爺曰:”只怕是謊。”

王際明曰:”若是謊,甘當(dāng)死罪。”郭爺曰 :”外面取姚、陳二婦過來。”際明聽說姚、陳名字,心中不勝驚恐。

二婦來到臺前 ,見了王、趙二賊,亦不怕法,上前揪住,用口把二賊臉上連咬幾口,哭訴曰 :”小婦人良家之女,本存節(jié)操,遭此二賊用麻藥拐走,打作娼婦,彼時即欲自盡,止為未見丈夫兒子,故此隱忍到此。今得爺爺申究,終身不忘大恩!”

訴罷啼哭不止。郭爺聞?wù)f,不覺淚下,叫取粗板子將王、趙二賊各責(zé)四十;鄰右竇呈等各責(zé)三十。王、趙該擬用毒殺人之律,問發(fā)陜西丹衛(wèi)充軍 ;竇呈等人受賂偏證,擬杖一百,徒三年,追贓發(fā)配大安驛擺站;其二娼婦判與姚氏、陳氏為婢,叫克廉帶婦歸家。遂命各犯畫招已畢,克廉、姚、陳二氏磕頭謝恩而去。郭爺即判曰:審得王際明、趙成讓買良為娼,良心盡喪,只圖茍利肥家,不顧名節(jié)掃地。路經(jīng)壽寧,欺婦野處,計獻(xiàn)餅食幼童,遂賺二婦入圈,舟載洪塘,勒為賤妓,鰥人之夫,孤人之子。毛氏驚遭虎水,姚生陡識勾闌,不思憲司,法守難逃,敢囑鄰右、妓婦妄證,若不究出周林,必難杜此賊惡。王、趙減死,充軍山丹;竇、彭黨惡,擺站大安;二妓撥付姚、陳為婢。克廉為姐申究,罰罪無私,立案存照,招報按察司。

為你推薦
棺香美人
會員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jìn)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fēng)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鉚釘 6.5萬讀過
龍族Ⅰ:火之晨曦(修訂版)
會員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diǎn),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shù)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zhàn)爭已經(jīng)進(jìn)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國度的門轟然洞開。直升機(jī)如巨鳥般掠過南方小城的天空,在少年路明非的頭頂懸停。隱藏在歷史中的那場戰(zhàn)爭,就要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

江南 7.1萬讀過
三體全集(全三冊)
會員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jì)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jīng)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yàn)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yù)。

劉慈欣 213萬讀過
天亮了,你就回來了
會員

《夏有喬木雅望天堂》作者籽月闊別3年全新力作,電子書全文首發(fā)。穿越時空元?dú)馍倥甐S風(fēng)度翩翩優(yōu)質(zhì)大叔。如果愛人突然消失,你會等幾年?江倩兮撞上時空折疊,短短10個小時,外界已過了23年,好不容易追到手的新婚丈夫,轉(zhuǎn)眼變成陌生大叔?!完美言情男主再添一員猛將:顧池!少年時,他是腹黑學(xué)霸,牢牢抓住姐姐的心。新婚時,他是甜美奶狗,撒嬌男人最好命。愛人無故失蹤,他在漫長等待里事業(yè)有成,溫潤不油膩的優(yōu)質(zhì)大叔誰能拒絕?

籽月 11萬讀過
奪嫡
會員

【古風(fēng)群像+輕松搞笑+高甜寵妻】【有仇必報小驕女X腹黑病嬌九皇子】《與君歡》作者古言甜寵新作!又名《山河美人謀》。磕CP的皇帝、吃瓜的朝臣、大事小事都要彈劾一下的言官……古風(fēng)爆笑群像,笑到停不下來!翻開本書,看悍婦和病嬌如何聯(lián)手撬動整個天下!未婚夫又渣又壞,還打算殺人滅口。葉嬌準(zhǔn)備先下手為強(qiáng),順便找個背鍋俠。本以為這個背鍋俠是個透明病弱的“活死人”,沒想到傳言害人,他明明是一個表里不一、心機(jī)深沉的九皇子。在葉嬌借九皇子之名懲治渣男后。李·真九皇子·策:“請小姐給個封口費(fèi)吧。”葉嬌心虛:“你要多少?”李策:“一百兩。”葉嬌震驚,你怎么不去搶!!!

月落 2.5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仆寺旗| 炎陵县| 中方县| 湘潭市| 宁远县| 台北县| 泽库县| 柘荣县| 宾阳县| 棋牌| 锦州市| 元氏县| 云阳县| 连云港市| 旺苍县| 夏津县| 井研县| 大洼县| 内乡县| 甘南县| 阿克| 大竹县| 介休市| 乌兰察布市| 巴塘县| 临泽县| 万盛区| 开鲁县| 陇川县| 上栗县| 吴川市| 永兴县| 濮阳县| 盐津县| 布尔津县| 镶黄旗| 元阳县| 河西区| 花垣县| 时尚| 石嘴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