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囊玉函曾藏寶冊矣。梵語千字文斯其目也。曩哲傳言義凈三藏之所撰也。然舊籍之中援文才存全書久隱。昔在東武偶摸一本而出敗笥蠹簡之余未能全矣。頃年游洛幸得眾本禪余考訂粗復正策夐博達梵國之異聞大洗蕩圣經之滯疑襲重秘惜獨展眉矣。顧其撰者之訓人泛愛之所及而吾焉廋哉于是強翻函囊從事雕鏤云時享保丁未之春建寅之望瑜伽乘沙門寂明書于洛東僑居。
凡例
一此書一名梵唐千字文安然錄載云慈覺大師之請來今探數本參互考定而未無謬也披覽君子幸得好本再質正之。
一梵唐對儷音韻賒切或不得正考之眾本而無可據則置而不改縱有經軌明文而不據彼削此其意可知耳。
一諸本有異遽難決者間點示之揭之冠首又傍附國字力惠幼學耳。
一和州法隆寺藏中天貝葉二片。般若心經及尊勝陀羅尼也。末出悉曇十四音。今此中梵字形容彼貝葉而與當世書家之跡互濫難辨隨世焉耳。如彼貝葉齒音第二作形。唇音第二作形者忽示難范故不取之如舌音第二作。喉音第二作。第四作及摩多中第四點作。第七作別摩多作者雖異例無濫自余少異披而可見焉。
一今此書也四字成句一齊押韻而數寫數誤文字出沒布置錯亂校之數帙而無可序矧其以唐對梵何詳其趣縱使興嗣次韻豈能并訂二國之語意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