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河市兵衛(wèi)是日本礦業(yè)大王,他的成功秘訣似乎就是兩個字“忍耐”。
古河小時候做豆腐工人,然后被放高利貸的人雇去,專做收貸員,這可是份苦差事,但他靠“忍耐”這一招法,干出了名堂。
有一天晚上,古河前往一個借貸者處催著要錢,對方以淡漠、不理睬的態(tài)度對待他。讓古河一個人在那兒干坐,到睡覺時干脆熄燈就寢,就像沒有古河這個人。古河也不為所怒,靜靜地坐在那里,忍凍挨餓,一直乖乖地等到天亮。第二天清晨,古河端坐如初,臉上照舊堆滿笑容,沒有露出一絲怒意。對方被古河的耐性所感動,態(tài)度為之一變,恭恭敬敬地把錢還給他。
古河這種認真、隨和而又富有耐性的工作、待人態(tài)度,老板也大為欣賞。沒多久,老板就介紹他去財主古河家做了養(yǎng)子。之后,他便進了豪商小野組(相當于現(xiàn)代公司一類的組織)服務。因工作屢出佳績,幾年后就升為經(jīng)理。后來,德川政府將政權還給了明治天皇,明治初期物價暴跌,商品滯銷,豪商小野組也倒閉了,欠了一屁股債。在這種情況下,古河毫不吝嗇地把自己的私產(chǎn)全部獻出替主人還債。此舉在當?shù)匾疝Z動。
好心必有好報。兩年后,古河買下一處廢銅礦——足尾銅礦時,正愁無錢開發(fā),感于他的替主人還債的義舉,第一銀行董事長澀澤榮一不需要擔保,主動借給他一萬兩金子,作為開發(fā)銅礦的資金。
這個足尾礦井是一個早已為他人放棄的廢礦井,世人皆認為該礦已經(jīng)一塊銅礦石也沒有了。因此,他一開始掘鑿,人們就不斷嘲笑,認為得不償失,視古河為瘋子,借他一萬兩金子的澀澤也是神經(jīng)病。然而,古河不為人所動,靠耐心和意志,跟礦工們一起日夜辛苦地挖掘,但結果十分令人失望。
一次失敗,他沒灰心。他又從西歐引進新技術,買進新機器,接著再干。他在挖掘新礦坑時受了傷,但他并沒有因此而打退堂鼓,傷還未完全好就出現(xiàn)于礦坑現(xiàn)場,繼續(xù)苦干。兩年過去了,資金天天減少,但卻不見銅的影子。古河一點兒也不氣餒,面對困境,咬緊牙關,抱定死在礦山的決心,跟礦工們同甘共苦,每天挖掘不止。經(jīng)過4年艱苦奮戰(zhàn),在一萬兩金子幾乎全部耗盡之時,苦盡甘來,終于挖出了銅礦,完成了別人認為不可能成功的事。
有人問古河成功的秘訣,他說:“我是把別人已經(jīng)掘盡的,再挖掘一次罷了?!薄拔艺J為發(fā)財?shù)拿胤绞侨棠蛢蓚€字?!薄澳苋棠偷娜耍軌虻玫剿臇|西?!薄坝辛巳棠?,就沒有一件東西能阻擋你前進。”
世界上的事物沒有什么是完全均衡的,任何一種新生力量都有一個由弱及強的過程。當你處于弱勢時,要忍住急于求成的心理,不要過于暴露自己,此時應該借著良好的外界形勢,壯大自己的力量,以達到強大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