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加味歸脾湯 【 《醫案》,下同】 治女人乳巖初起,用此內消。
白朮炒 人參 茯苓各一錢 柴胡 川芎 山梔炒 芍藥炒 甘草炒,各五分 熟地黃 當歸各八兩右,水煎服。
加味逍遙散 治證同上。
甘草炙 當歸炒 芍藥酒炒 苓苓 白朮炒,各一錢 柴胡 丹皮 山梔炒,各五分
右,水煎服。
甘桔湯 【 《入門》,下同】 治女人乳癰,咽膈有礙。
甘草一兩 桔梗五錢
右,水煎服。
解毒湯 一名黃連解毒湯。治女人乳房凝住不散。
黃連 黃芩 黃蘗 山梔各二錢半
右,水煎服。
不換金正氣散 治女人乳病表證。
厚樸 陳皮 藿香 半夏 蒼朮各一錢 甘草五分
右,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溫服。
益元散 一名六一散。治女人乳腫不散。
滑石六兩 甘草一兩
右為末,每三錢,入蜜少許,沸湯調服。
補中益氣湯 治女人乳癰,食少口干。
黃芪 人參 甘草各一錢 當歸 白朮 陳皮 柴胡 升麻各五分
右,水煎,巳午未初時溫服。
四君子湯 治女人氣虛,乳中結核,用此加減。
人參一錢 白朮 茯苓各二錢 甘草六分
右,姜三片,棗二枚,水煎,不拘時服。本方加陳皮、半夏,名六君子湯。
八物湯 治女人乳癰,晡熱內熱。
人參 茯苓 白朮土炒 白芍藥 當歸 熟地各二錢 甘草炙 川芎各一錢
右,煎服。
十全大補湯 治女人乳巖虛者。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當歸 川芎 熟地 芍藥 肉桂 黃芪各二分半
右,姜棗煎服。
復元通圣散 治女人乳癰未潰。
穿山甲 (艸舌)蔞根各四錢 青皮 陳皮各二錢 甘草三錢
右為末,酒調服。
歸脾湯 治女人憂思傷脾,乳中結核,用此加減。
當歸 龍眼肉 棗仁 遠志 人參 黃芪 白朮 茯神各一錢 木香五分 甘草三分
右,姜棗煎服。
護心散 治女人乳病,咽膈有礙者。
菉豆粉四錢 乳香二錢
右為末,甘草煎湯調服,時時細呷。
一醉膏 治女人乳癰初起,神效。
(艸舌)蔞一個,去皮研爛 甘草五錢 沒藥二錢半
右用紅酒三碗,煎至一碗半,分兩次溫服,重者再進一服,以瘥為度。或加當歸、白芷、乳香亦妙。如要宣毒,加皂刺一分。
古芷貝散 治女人次乳及結核。
白芷 貝母各等分
右為末,每一錢,酒調頻服。
清肝解郁湯 治女人乳內結核,或腫潰不愈。
當歸 白朮各一錢半 人參 柴胡 牡丹皮 陳皮 川芎各八分 白茯苓 貝母 白芍藥 熟地 山梔各一錢 甘草五分
右,水煎服。
內托升麻湯 治女人兩乳間出黑頭瘡。
葛根 升麻 連翹各一錢半 黃芪 當歸 炙甘草各一錢 鼠粘子五分 肉桂三分 黃蘗二分
右,水二盞,酒一盞,同煎服。
托里消毒散 治女人乳癰虛者。
人參 黃芪 當歸 芍藥 白朮 白茯苓 陳皮各一錢 連翹 白芷 金銀花各七分 甘草五分
右,水煎服。一方去連翹加川芎、皂刺、乳香、沒藥,治癰疽腫痛,俱色慢不甚赤,元氣虛弱,或行攻伐,不能潰散者,宜用之。未成者消,已成者潰。又去腐生新之良劑也,加減同前。但虛弱及已潰者,去芷、翹、金銀花三味消毒之藥。
內托十宣散 治女人乳癰已潰,寒熱。
人參 黃芪 當歸 厚樸 桔梗 肉桂 川芎 防風 白芷 甘草各等分
右為末,每三錢至五六錢。不飲酒者,木香磨湯調下,瘡愈服之,尤佳。或加忍冬藤尤妙。如天熱去桂,加(艸舌)蔞根、赤茯苓。
涌泉散 治女人乳汁不通,作痛。
瞿麥 麥冬 王不留行 龍骨 穿山甲各等分
右為末,每一錢熱湯下。先食豬懸蹄羹,后服此藥,服后以梳刮左右乳房。
其方 治攻人乳脹痛及乳癰腫。
王不留行 白丁香 漏蘆 花粉 僵蠶各等分
右為末,豬懸蹄煮汁下。
益氣養榮湯 【 《外科正宗》,下同】 治女人乳巖初患。
人參 茯苓 陳皮 貝母 香附 當歸 川芎 赤芍 熟地 白芍各一錢 甘草 桔梗各五分 白朮二錢
右,姜三片,棗二枚水二杯,煎八分,食遠服。
冰螄散 治女人乳中結核。
大田螺五枚,去殼線穿,日中曬干 冰片一分 白砒一錢二分,面裹煨熟 硇砂三分
右用曬干螺肉,切片同煨熟,白砒碾為細末,加硇片再碾,小罐密收。凡用時先用艾灸核上七壯,次候灸瘡起泡,以小針挑破,將前藥一二厘,津唾調成餅,貼灸頂上,用綿紙以厚糊封貼核上,勿動泄氣。七日后四邊有裂縫,再七日其核自落,換搽玉紅膏,內服補藥,兼助完口。
生肌玉紅膏 治證見上。
甘草一兩二錢 瓜兒血竭 輕粉各四兩當歸身 白蠟各二兩 白芷五錢 紫草二錢 麻油一斤
右,先用甘草、當歸、紫草、白芷四味,入油內浸三日,大杓內慢火熬藥微枯色,細絹濾清;將油復入杓內,煎滾下整血竭化盡,次下白蠟微火亦化完;用茶鍾四枚,預頓水中,將膏分作四處,傾入鍾內,候片時,方下研極細輕粉,每鍾內投和一錢攪勻,候至一復時取起。不得加減,致取不效。
連翹金貝煎 【 《景岳全書》】 治女人乳癰乳巖熱毒有余之證。
金銀花 土貝母 蒲公英 夏枯草各三錢 紅藤七八錢 連翹一兩或五七錢
右用好酒二碗,煎一碗服,服后暖臥片時。若火盛煩渴乳腫者,加天花粉。
通和湯 【 《寶鑒》】 治婦人乳癰疼痛不可忍者。
穿山甲炮 木通各一兩 自然銅五錢,酢淬七次
右為末,每服二錢。熱酒調下,食遠服之。
丹溪方 【 《綱目》,下同】 治乳癰。
青皮 (艸舌)蔞仁 橘葉 連翹 桃仁留尖 皂角刺 甘草節 水煎服。破加參、芪。
神效(艸舌)蔞散 治乳癰你巖神效。
(艸舌)蔞一個,去皮焙為末子,多者有力 生甘草 當歸酒浸焙,各五錢 乳香研 沒藥研,各二錢半
右為末,用無灰酒三升,以銀石器內慢火熬取一升,清汁分作三服,食后良久服。如有你巖,便服此藥,可杜絕病根。毒氣已成,能化膿為黃水。毒未成,即于二便中通利。如疾甚,再合服,以退為度。立效散與前方間服,神妙。但以(艸舌)蔞散方,減去當歸,加紫色皂角刺一兩大錢是也。丹溪云:妙捷。恐貧賤之家,未能辦集者,用單方內蒲公英方尤妙。
張氏橘皮湯 治乳癰,未結即散,已結即潰,極痛不可忍者極效。因小兒吹乳,變成此疾者,并皆治之。
陳皮一味湯浸,去白曬干,面炒微黃 為細末,麝香研,酒調二錢。初發覺赤腫疼痛,一服見效。
勝金丹 治婦人吹乳極效。
百齒霜即木梳上發垢
右一味,不拘多少,用無根水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丸,倒流水送下。食后令病人左乳者左臥,右乳者右臥,于溫處汗出,愈。新汲水傾于房上,接之乃倒流水也。
獨勝散 治婦人吹乳。
白丁香五錢
右搗羅為末,每服一錢匕,溫酒調下,服無時。
皂角散 治婦人吹乳。
皂角燒灰 葛粉研細
熱酒一杯,調一字,頃間揉散即愈。一本是蛤粉,治乳癰。
丹溪方 楊孺人乳腫痛。
青皮 石膏煅 連翹 皂角刺炒 黃藥子 當歸頭 木通各一錢 生甘草三分
作一貼,入好酒些少,同煎飲之。外用散堅解毒藥洗腫處。
又方 義二孺人平時乳內有結核,不為痛,忽乳邊又有一腫核,頗痛。
黃芩 川芎 木通 陳皮各四錢 人參二錢 大腹皮三錢 白芍藥 炙甘草 生甘草 當歸頭各一錢 分二貼煎服。
又方 二孺人但經將行而乳腫,先兩日發口干而不渴,食少減,脈左弦帶數,右卻平。
川芎 歸身 炒白芍 熟地 陳皮 白朮 茯苓 帶熱下與點丸三十粒。與點丸,即黃芩為末,粥丸是也。
東垣方 婦人兩乳間出黑頭瘡,瘡頂陷下作黑眼子,其脈弦洪,按之細小。
升麻 連翹 葛根各一錢五分 肉桂三分 黃芪 歸身 炙甘草各一錢 鼠粘子五分 黃蘗二錢
右作一服,水一盞,酒半盞,煎至一盞,二服愈。
牛蒡子湯 【 《外科正宗》】 乳癰乳疽,結腫疼痛,勿論新久,但未成膿者服。
陳皮 牛蒡子 山梔 金銀花 甘草 黃芩 (艸舌)蔞仁 天花粉 連翹 角針各一錢 柴胡 青皮各五分
水二鍾,煎八分,入酒一杯和勻,食遠服。
橘葉散 治婦人有孕,胎熱為內吹,有兒吃乳名外吹,致乳結成腫痛,寒熱交作,甚者惡心嘔吐,并服之。
柴胡 陳皮 川芎 山梔 青皮 石膏 黃芩 連翹各一錢 甘草五分 橘葉二十個
水二鐘,煎八分,食遠服,滓再煎服。
清肝解郁湯 治一切憂郁氣滯,乳結腫硬,不疼不癢,久漸作疼,或胸膈不利,肢體倦怠,面色痿黃,飲食減少。
陳皮 白芍 川芎 當歸 生地 半夏 香附 青皮 遠志 茯神 貝母 蘇葉 桔梗各八分 甘草 山梔 木通各四分
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食遠服。
鹿角散 治乳癰初起,結腫疼痛,憎寒發熱,但未成俱效。
鹿角尖三寸,炭內燒紅存性碾末 服三錢,食后熱酒一茶鍾調服。甚者,再一服必消。
回乳四物湯 治婦人無兒吃乳,致乳汁腫脹堅硬,疼痛難忍。
麥芽二兩,炒為末 川芎 當歸 白芍藥 熟地各二錢
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用腳布束緊兩乳,以手按揉,其腫自然消散。甚者再用一服。
如意金黃散 治癰疽發背,諸般疔腫,跌撲損傷,濕痰流毒,大頭時腫,漆瘡火丹,風熱天泡,肌膚赤腫,干濕腳氣,婦女乳癰。
天花粉十斤 黃蘗 大黃 姜黃各五斤 白芷三斤 紫厚樸 陳皮 甘草 蒼朮 天南星各二斤 以上共為咀片,曬極干燥,用大驢磨連磨三次,方用密絹羅廚篩出,磁壇收貯,勿令泄氣。凡遇紅赤腫痛,發熱未成膿者,及夏月火令時,俱用茶湯,同蜜調敷。如微熱微腫及大瘡已成欲作膿者,俱用蔥湯,同蜜調敷。如漫腫無頭,皮色不變,濕痰流毒,附骨癰疽,鶴膝風證等病,俱用蔥酒煎調。如風熱惡毒所生,患必皮膚亢熱,紅色光亮,形狀游走不定者,俱用蜜水調敷。如天泡火丹赤游丹黃水漆瘡惡血攻注等證,俱用大藍根葉搗汁調敷,加蜜亦可。湯潑火燒皮膚破爛,麻油調敷。以上諸引,理取寒熱溫涼制之。又在臨用之際,順合天時,洞窺病勢,使引為當也。
下乳天漿散 治乳母元氣虛弱,乳汁微少,或痛,或生兒日久乳少。
川芎 當歸 白芍藥 熟地黃 天花粉 甘草 王不留行炒 麥冬 漏蘆 茯苓 穿山甲炒 通草各一錢 用健豬前蹄一只,煮蹄爛,取汁二碗,同藥煎至碗半,二次頓熱,食遠服之,以熱木梳梳其乳房,其汁如涌泉而來。
木香餅 治一切氣滯結腫成核,或痛或閃肭,風寒所傷,并效。
木香五錢 生地黃二兩,搗膏
右木香為末,同地黃和勻,量患處大小,作餅置腫上,以熱熨斗熨之。堅而木痛者,間日慰之妙。
加味四物湯 治產婦乳汁不通,如治他病,隨證加減,不必執此藥。
人參 歸身 川芎 赤芍 生地 桔梗 甘草 麥冬 白芷各一兩 水煎服。
鯽魚湯 【 《千金方》,下同】 治同上。
鯽魚長七寸 豬肪半斤 漏蘆 石鍾乳各八兩
右四味切,豬肪、魚不須洗治,清酒一斗二升,合煮魚熟,藥成絞去滓,通寒溫,分五服,其間相去須臾一飲,令藥力相及為佳。乳即下。
鍾乳湯 治婦人乳無汁。
石鍾乳 硝石 白石脂各六兩 通草十二銖 桔梗五錢,切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五升,煮三沸,三上三下,去滓,內消石令烊,分服。一方無硝石,有滑石。
又方 治同上。
石鏤乳四兩 甘草二兩 漏蘆三兩 通草 (艸舌)蔞根各五兩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一云用(艸舌)蔞實一枚。一方無甘草。
又方 治同上。
石鍾乳 通草各一兩 漏蘆五錢 桂心 甘草 (艸舌)蔞根各六銖
右六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最驗。
漏蘆湯 治同上。
漏蘆 通草各二兩 石鍾乳一兩 黍米一升
右四味(口父)咀,米宿漬揩撻,取汁三升,煮藥三沸,去滓作飲飲之,日三服。
漏蘆散 治同上。
漏蘆五錢 石鍾乳 (艸舌)蔞根各一兩 蠐螬三合
右四味,治下篩,先食,糖水服方寸匕,日三。
單行石膏湯 治同上。
石膏四兩研
右以水二升,煮三沸,稍稍服,一日令盡。
麥門冬散 治同上。
麥門冬 通草 理石 石鍾乳各等分
右四味治下篩,先食,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 治同上。
麥門冬 通草 理石 石鐘乳 土瓜根 大棗 蠐螬各等分
右七味,治下篩,食畢,用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治同上。
石鐘乳四兩 白頭翁一兩 滑石 通草 (艸舌)蔞根 漏蘆各三兩
右六味治下篩,以酒服方寸匕,日三。
單行鬼箭湯 治同上。
鬼箭五兩
右以水六升,煮取四升,每服八合,日三,亦可燒作灰,水服方寸匕,日三。
甘草散 治同上。
甘草一兩 通草三十銖 石鍾乳二十銖 云母二兩五錢 屋上散草二把,燒為灰
右五味,治下篩,食后、溫漏蘆湯服方寸匕,日三,乳下不止。
竹皮大丸 【 仲景】 治乳中虛,嘔逆煩亂。
生竹茹 石膏各二分 桂枝 白薇共一分 甘草七分
右為細末,棗肉和丸彈子大,以飲服一丸,日三夜二。若有熱者,倍加自薇。若煩喘者,加柏實一分。
玉露散 【 《良方》】 涼膈下乳汁。
桔梗 川芎 白芷各二錢 赤芍藥一錢半 人參 赤茯苓 甘草各一錢 當歸五分
右銼,作一貼,水煎服。
豬蹄粥 【 《本草》】 治乳無汁。
豬蹄四,治如食法
右,水二斗,煮取一斗,去蹄,入土瓜根、通草、漏蘆各三兩銼,煮取六升,去滓,入蔥豉及小米煮作稀粥食之。
十六味流氣飲 【 《瘡瘍全書》】 治女人乳巖,傷盡氣血欲死。
人參 當歸 黃芪 桔梗 防風 木香 甘草 枳殼 芍藥 川芎 肉桂 檳榔 白芷 厚樸 紫蘇 烏藥 木香各等分
右,水煎服。一方無檳榔肉桂,有皂刺。此表里氣血藥也,非脈洪緩沉遲緊細者不用。